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发展谱系与现实观_国家审计论文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发展谱系与现实观_国家审计论文

社会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的发展谱系与现实观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谱系论文,视角论文,现实论文,社会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指的是审计机关以法律为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的资料与资产进行独立检查,并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讲求效益的行为。而从国家审计的角度讲,审计的内涵除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外,其发展历史和演变脉络与我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保持了同步性,所涉及的内容以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呈现出多维变化。依据当前的审计定义加以衡量,我国历史上的“审计行为”只能达到“审计”范畴的边缘。深入了解国家审计的发展历史、厘清其发展脉络,对把握和利用审计规律,更好的指导审计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一词的历史溯源

      “审计”一词由来已久,其发展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早在唐代,“审计”就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含义较为宽泛,指的是对某种事物进行详细、周密和慎重的谋略、计议等,在民间使用频率较低。比如,在《新唐书》就有记载:陈子昂就上书说道“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据安念危,值利思害,愿陛下审计之。”此时的“审计”具有两层意思,一为“审”,二为“计”,含“审时度势、从长计议”的意味,与当今的审计并不直接关联,也对财政、支出等无显著涉及;此外,在《新五代史》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审计”的记载,但其义也都局限于此,并无自宋以后赋予“审计”的审查和监督财经活动的含义。到了南宋时期,与现代审计相似的活动首此被冠以“审计”之名,这一我国最早把审计机构以“审计”命名的记录出现在《宋会要》中:在南宋建炎时期,元年五月,为了避讳宋高宗赵构,便把“诸军诸司专勾司”改成了“诸军诸司审计司”。后来,又把诸军审计司和诸司审计司合并,统称为“审计院”。此时的“审计”已经涉及到财经活动,并关系到对国家岁入岁出和钱粮收支等情况的监督和监察,是国家审计的最初形式。此外,在《宋史》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诏问方略,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审计”的出处和背景,都并未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因此,当我们考虑到当时的语言环境时就会发现,当时的“审计”不过是“谋略”的一种,是一个极具战略意味的词汇。直到近代,一些外国经济思想进入我国之后,中国的“审计”才与真正意义上的审计概念逐渐趋同,我国的审计事业才作为一项专门的“经济监督”行为在社会发展领域逐渐开展起来。

      二、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谱系——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

      (一)对官吏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的审计

      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监督”,审计对象除了部门、组织外,还要对负有经济责任的个体进行监督。我国古代社会,这一职能是依靠监察机构完成的(兼职形式)。在商周时期,国家机器具有纯粹的原始性。这也就导致了职官分工模糊,职掌飘摇不定。当时,对中央或地方官吏实行审计监督的主体多为师、公、司士、监等。而到了战国时期,“御史监察”这一具有明显“审计”意味的主体便开始出现,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即便封建王朝结束,这一制度本身所积淀的养分还是对后世的审计工作起到了极大影响。在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御史监察具有较高的权威,“临制百司,纠绳不法”,可谓是对官吏的审查面面俱到。无论是政治上文武百官的奸邪逆恶,还是经济上的贪赃枉法,抑或是盗窃、财政财务收支的不如制等,御史监察都会发挥其作用,在司法上会同司法部门对涉事人进行监督惩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御史是身兼二职的审计官,在国家经济、政治运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比如,在西汉时期,御史大夫要对“上计”的虚实真伪进行审查,唐宋时期的御史有权对官员的贪赃与财政财务收支的不如制等进行审核稽查,到了元朝和清朝时期,御史、科道官等都但负责纠劾奸贪的关键职责。至封建王朝结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审计机关,要对财政上不法、不忠的职务行为进行稽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今天,我国的审计机关也在检举、检查贪污、舞弊和浪费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党、政府和人民百姓已经将财经法纪审计看做是审计工作重点内容。

      (二)对官员政绩的审计

      在封建社会,国家对官员的政绩考核涉及到多项内容,任职期间的赋税收入、户口和垦田数增减等情况是考核的重点。在魏晋南北时期,就出现了专门考核官吏政绩的“吏部”;至隋唐时期,吏部的权力极大、威望极高,在对京师诸司与各地报送的考状进行审核勾覆之后,就能够决定中下级官吏的前途命运,或升黜或任免。在北宋前期,又设立了磨勘院和考课院等机构,负责此项事宜(元丰改制后复归吏部);此外,在考核地方官与监临物务官的政绩时,须得先经过财计部门对账簿进行复核,通过检验收支数额和比较岁课增亏,送主考部门确定升降去留。这一制度或者组织结构的设定,在接下来的元明清三代都得到了沿袭,且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比如,明代天下诸司官吏,需要在三年之内朝觐到京,奏缴须知文册到吏部,其目的就是进行政绩考核,倘若审查出钱粮等项目有重大差错,当事人或者负责人要究治参奏;在清朝时期,科道官要对京都各部院、各衙门的支领钱物进行核对,对奏销直省的钱粮和建筑工程款项等进查验——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财政、财务审计的意味。在这一过程中,倘若发现有官员侵贪作弊、枉法乱纪,就可以对其稽查题参。而当清王朝结束,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也设立了专门的审计机关对县市一级的财政、财务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如发现不法、不忠的行为,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论处,省政府或者县政府会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法办。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的审计工作一般要审计工作者按照群众的检举,对违法乱纪、扰乱财务秩序的行为进行审查,以获得更为详实的证据。

      (三)对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

      在中国古代,国家审计的执行者与审计对象都较为复杂,也十分笼统,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较大。有明确记载的《周礼》中,拟构的周朝便借助宰夫对“百官府群都县鄙”施以财政和财务监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王和丞相便借助“上计”对地方财政、财务的收支情况进行稽查。至秦汉时期,负责这一事务的是丞相或者御史大夫,他们有权对治粟内史、少府和地方郡国等予以财政、财务监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状况得以延续和发展,出现了“比部”。到了隋唐时期,这种对财政、财务进行审查的行为继续由“比部”负责,该部门能够对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州县内部的兼职勾检官等施以“勾覆稽察”,以保证国家的经费预算和实际使用能够相符,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浪费和资金滥用。

      但是,至宋朝以后,国家审计机构在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中不断改制。至元丰年间,有关财政、财务的审计工作交与三司内部的三部勾院和都磨勘司负责;在实行了改制之后,“比部”得以恢复,该部与诸路监司共同担负起对中央和地方的“审计”工作。“比部”的废止是在元朝建立之后。当时,在中书省和行省设立检校所,在中央各部门与地方各衙门内部设置照磨官,其主要职责便是对财政、财务进行督查和检验,而在这一行为之后,御史还要对比照刷文卷对财政财务予以终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而在明朝时期,有关财政财务的审计工作交与都察院下的某道监察御史与六科兼职负责。到了清代,对地方财政、财务的监督检查工作多由督抚负责,这一职位在当时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当清朝结束,中华民国成立,北京政府开始设立审计院,国民政府也设立了审计部,在地方也设立了审计处,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在当时,一些会计师事务相继成立,其主要业务便是承一办一些民间审计和会计业务。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由于情况多变,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也会因时因地而做出动态性改变。但为了审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通常通过设置专职的审计机构对此项工作负责。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审计署与地方各级审计部门相继成立,审计领域不断扩大,从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到下级人民政府,从国家金融机构到全民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处在上一级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国家会依照法律法规对相关部门进行审计监督。

      三、社会治理视角下我国国家审计的现实观照

      国家审计在制度方面要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要求,也要以其独立性、综合性与专业性对国家治理产生影响,以便产生更为理想的国家治理效果。因此,在勾勒国家审计的发展谱系时,有必要以社会治理的视角,查看对我国国家审计的现实观照,以便创新审计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循环发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公民的监督权,创新审计体制观念,推动国家治理发展,全面保障国家安全,深入落实公共财政审计。

      (一)优化审计体制,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为了提高国家审计效果,需要对国家审计模式进行动态性改变,使改变之后的模式与现行模式能够彼此依存、相互借鉴,在加强与改进审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履行审计职责,全面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应以社会治理为视角,促使国家审计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断提升审计执行力;同时,还应在国家审计机构内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开拓创新和优化选择,营造有利于社会治理的审计监督氛围。比如,在审计理念层面,国家审计要不断深化财政财务审计的格局,在构建全新国家审计体系的过程中,确保财政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应不断完善和落实惠民政策和长效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机制,对公共财政运行背后的公共权力予以关注,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用到实处,预防与惩治腐败,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保持审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社会治理理念与经济建设的契合。尤其当今时期,只有树立了环保意识,构建节约型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乃至以后,国家审计机关需要按照这一要求,对各级各类审计项目进行安排和优化,要持续积累审计经验,保持审计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比如,要强化国家审计力度,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颁布,全面促进审计工作能够取得实效,在财政、财务审计中扮演重要重色。此外,要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违法乱纪、顶风作案的行为,对涉事官员要坚决打击,揭示和抵御来自社会治理过程的各种风险,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作用。

      (三)落实公民监督权,强化对经济责任审计

      在社会治理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社会公众对于社会运行、发展和进步有参与权和监督权。为此,在国家审计中,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大限度重视公众的信息反馈,在收集证据和受理案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从政府到公众再到政府的审计循环体系,全面提高国家审计的实际效果。此外,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到审计的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之中,充分体现和满足社会公众的诉求。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缓解社会矛盾,还能提升国家审计机关的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

标签:;  ;  ;  ;  ;  ;  ;  ;  ;  ;  ;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发展谱系与现实观_国家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