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沈阳市 110034)
摘要:目前我国人才结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制定了许多大学生就业政策来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对目前出台的这些就业政策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经验,为更好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于政策的主观感受,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为之后政策的制定与改进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总体知晓程度比较低,很多政策都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和内容。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目前政府制定和改善就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激励性。因此政府应当增强政策宣传力度,增加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让就业政策的施行,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策效果;大学生创业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成为了许多媒体和热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实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体现着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导向。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各部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对目前出台的这些就业政策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经验,为更好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后效果的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能对某一项就业政策本身的价值做出判定,从而确定这项政策是否可行、能否持续、以及如何改进;第二,对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透过反馈信息回传到政策规划系统,可防止无效政策继续施行。同时为政府今后的政策再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效果评价之后必有政策的更新和反思,对于国家进一步解决就业难题,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样本通过非概率抽样的方式进行选取,向沈阳市大学生发放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于政策的主观感受,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利于之后政策的制定与改进。
二、文献回顾和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的文献回顾
就业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它是政府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连接的重要纽带之一。就业政策通常包括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所有制结构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城镇化政策等。政府通过这些政策发挥其效能,对社会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控,以更好地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导向。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类型,谢晶莹、何正辉指出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市场规划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等。杨伟国认为这些政策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激励创业以创造就业岗位;二是鼓励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从事艰苦职业;三是提升就业能力;四是加强职业匹配服务”。魏娴就专门从创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融资政策和创业服务政策等内容入手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的创业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针对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趋势,大学生就业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就业政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弥补了劳动力市场的不足,引导和促进市场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陈成文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从当前情况看,国内学术界以往在大学生就业政策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方面。并且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政策不断调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的研究较少。新政策出台后的反馈效果对于政策的修正和改善有重要意义,因此增加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
(二)理论分析框架
杨伟国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
战略性就业政策战略性就业政策的核心就是激励创业,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内生性的就业岗位。它是劳动力需求的本原,从而也构成了失业问题解决的基本前提。
市场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转型可以分解为劳动力供给政策转型、劳动力需求政策转型与劳动力市场匹配政策转型等三大领域。劳动力供给政策发展的目标在于强化就业能力提升,扩大技能性劳动力供给。
保护性就业政策保护性就业政策的核心在于,当其成员因各种原因而处于非就业状态时享有生存尊严的权利,国家需要在其缺乏生活资源时提供社会保护。它包括,社会成员在就业前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享有平等就业机会权利,在就业中享有公平的工作场所权利,在不能工作时享有合理的社会保护权利。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是采用这种方式,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将其进行分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别是战略性政策,市场性政策以及保护性政策。战略性政策主要体现为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主要形势包括贷款,补助,减免税收,提供公共岗位等。市场性政策主要包括国家给予雇佣大学生的企事业单位税收减免,制定奖金鼓励制度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等形式。保护性制度与前两个有所不同,主要实行在大学生处于非就业状态时,主要体现为失业保险。
三、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本文主要通过两个视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分别是对于政策的知晓程度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一)战略性政策
对于大学生创业中的优惠政策有所了解并且很清楚的共有12人,占总数的8%;有所了解但不详细的共有90人,占总数对的60%;而完全没有了解的共有48名,占总数的32%。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有清晰了解的占比例最小,大部分人没有清晰的认识或完全不了解相关政策。从政策知晓程度来看,战略性政策的知晓程度较低。
问卷中对于创业优惠政策对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产生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调查,10.67%的人认为出台了优惠政策会对于自己的就业意愿产生很大影响,增加创业的可能性;64%的人认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5.33%的人则认为对自己的就业意向完全没有影响。这证明了出台战略性政策会对大学生创业起到鼓励作用。
(二)市场性政策
市场性政策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接受大学生入职,通过增加需求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策鼓励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被大学生熟知,并产生的很大的影响。调查中77.33%的大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项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第二个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帮助求职者增加自己的能力,让其更加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对于这项政策,大学生的知晓程度却比较低,仅有12%的清楚地了解。37.33%的被调查者知道这项政策,但没有详细了解过。更有50.67%的人完全不了解就业培训制度。但在其他的问题中显示大学生认为这项政策能够对于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保护性政策
保护性政策针对大学生失业补助政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对于失业补助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被问到是否明确知道失业补助政策中对于困难家庭的要求时,84%的人不知道政策的具体要求。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保护性政策的知晓程
度依然很低。
通过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总体知晓程度比较低,很多政策都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和内容。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很大程度的受到就业政策的影响,并且对于政策态度积极响应。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确实能够对于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并且我国目前施行的三个方面均衡互补的政策能够满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需求,给予大学生许多帮助,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均衡人才结构带来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就业政策的实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政策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实际大学生缺少对于政策的了解和掌握,应用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就更少了,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制定和改善就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激励性,政府应当增强政策宣传力度,增加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让就业政策的施行,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管理部门要及时颁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教育力度,扩大教育的范围,创新教育方式,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跟随形势,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升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如何推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有效实行依然需要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但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一定会对于国家进一步解决就业难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谢晶莹,何正辉.浅谈当前就业形势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4,(17):99-101.
[2]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 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 2004, (4): 65-71.
[3]魏娴.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2010.
[4]陈成文,胡桂英. 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8
[5]李光辉.对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7):110-112
[6]杨伟国.《中国就业促进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视野,2008,3.
[7]王保义.《教育理论与实践》[J].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及启示,2011,5.
[8]喻名峰,陈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9]钱晶.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效果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
[10]吴暇.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开拓性思考[J].林区教学,2014(11):88-89.
[11]肖周燕.国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J].第一资源,2014(04):67-75.
[12]周建民,陈令霞.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03-106.
[13]姚裕群.论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2004(04):8-11.
[14]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04):67-73+82
论文作者:孙佳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政策论文; 就业政策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战略性论文; 国家论文; 政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