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修分析论文_张杰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修分析论文_张杰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525200)

摘要:在当今社会当中,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电网建设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将用户与电网连接起来,其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并且大部分都是露天的环境,在运行过程中环境对其影响比较大,常会发生故障。在配电系统当中,配电线路检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配电线路由于长期处于外界环境当中运行,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故障出现的比较频繁,需要维修与检修。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配电线路运行故障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何提高配电线路检修的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修措施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线路的运行也受到重视。为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重视并加强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检修。然而,电力系统本身就具有十分复杂的特性,在进行配电系统的运行故障检修前,必须充分了解配电线路的运行特点和运行故障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管理,才能有效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

1.配电系统中常见的配电线电路运行故障与原因

配电线是输送电能的重要通道,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保证电力网稳定运行的关键。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使配电线运行故障,小则影响某家用户的用电情况,大则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对此,深入了解配电线运行故障的因素,减少故障发生几率。经调查发现,配电线路常见运行故障有以下几种:

1.1接地故障与原因

接地故障时有导体与大地相连引发的意外状况。接地故障通常存在三种表现形式:三相电力系统中的铁塔接地、防雷设备接地以及中性点接地。配电线常发生接地故障,影响了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接地故障主要由永久性接地与瞬时性接地构成。而发生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配电线路因老化现象导致的电线绝缘体出现龟裂,当出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树枝晃动碰触导线甚至压断配电线,引发接地故障。②配电线路在供电过程中,电容出现突然变大或者杂散现象,电流相较接地故障的正常值偏大,电压相较接地故障正常值偏小,此种现象易造成导线被烧断,引发接地故障。

1.2雷击故障

在一些地理环境特殊的地方,如果出现寒暖气流的频繁交汇现象,则这些地方很容易出现雷击事件。雷击事件会导致配电线路产生过电压并被电击穿,进而出现接地短路故障,无法继续稳定的工作。容易发生雷击事件的地方不能为电力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不仅容易导致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还会阻碍故障分析、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阻碍整个电网的平稳运行,增大电网进行正常电能供应的难度。此外,一些气候极其寒冷或炎热的地区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容易频繁地造成运行故障,减少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1.3鸟害故障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鸟类停留在线路上甚至在线路上筑巢的现象。当鸟类在配电线路上停留或筑巢时,容易造成配电线路的相间短路,进而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通常情况下,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位置是线路的T接杆、转角杆、隔离开关处,这些地点配电线路密集。鸟类停留在线路上经常会排泄粪便,污染电路绝缘子。同时,鸟类在线路附近下落或起飞时的展翅动作也容易造成配电线路的相间短路。在一些配电线路密集的地方,容易招引鸟类筑巢,筑巢所用的材料,如树枝、铁丝等,容易引起配电线路的相间短路。

1.4用户安全用电意识薄弱胡乱接线

在配电网故障中,用户自身缺乏安全用电意识,胡乱接线现象严重,尤其是村镇,用户多是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物理电力学更是一知半解,然而,在村庄,需要用电接电的事件繁多,自身上阵接电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了配电线故障现象时有发生。某村民家中新砌一间猪舍,村民在猪舍安装了两盏白炽灯,一为100W接在L1相和的中性线,一为40W接在L2相和的中性线。傍晚,因刮风下雨,40W的灯泡突然烧毁,该村民立即将家中备用的40W灯泡更换,拉开开关后又被烧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日,村民即刻找电工查看,原来是村民家中进户线中性线被刮断,在断裂后,两盏不同功率的灯泡形成串联模式,功率小的灯泡负荷过大造成的烧毁。用户胡乱接线造成的故障多影响用户自身用电,然而,若不加以制止,提高用户的安全用电知识,用户也将对电力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

2.配电线路故障检修的基本模式

随着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现象频发,不仅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被电力部门广泛关注。为了减少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现象的发生以及在出现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恢复,电力部门正在加大对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测系统的种类以及技术也在不断增多。最早出现的监测装置主要是由声控探测装置以及红外探测装置组成的,并且在输电线路的监测上取得一定的成效。最近几年又开发出了更加先进的防外力破坏装置,最有效且常被使用装置有基于激光技术的探测器、基于雷达技术的探测器以及基于微波感应的探测系统。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视频监测系统。由于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对输电线周围情况作出清晰的反映,因此是目前电力系统主要应用的防外力破坏监测系统。

2.1接地故障检修对策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及时测量电路,检查电路接地的具体情况能大大降低接地事故发生的几率。在开展接地故障的检修工作时,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应先用检查设备进行检查。检修过程中,首先检查主干线的分段断路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然后再检查其是否跳闸,而后逐步检查分干线的断路器的状态。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某线路出现跳闸,则工作人员应立刻检验该线路,迅速找出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以便尽快解决故障,最大程度地降低故障造成的损失。

2.2检修短路故障的方法

相对来讲,短路故障发生几率较多,因此,在寻找短路故障时,相应人员应先行掌握短路故障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风灾或者不可及预测灾害造成的短路故障,相应人员应坚强配电网的重点加固,防止大面积停电现象,若是进行全面的电网加固来防范偶然一次的灾害事件造成的短路故障不符合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路段,需根据当地的历年灾害发生规律对电网导线、杆塔进行适当加固,遵循科学发展观念,科学加固配电线路。针对鸟类造成的故障事件,相关人员应在鸟类密集区增加驱鸟器,或者在配电线附近鸟害严重区域加强鸟类的驱除,减少鸟害发生。针对外力破坏现象,工作人员应加强巡视,避免违章施工现象,并加强对线路附近障碍物的清除,避免短路故障发生造成配电线故障。针对雷击故障,工作人员应快速检测雷击故障点,为检修作准备。首先,工作人员应测量整体配电线的故障线路总绝缘值R1,后连接任意分段的线路(线路选取落雷中心区域较佳),后采取绝缘摇表测量该分段开关两侧先后摇测线路的绝缘R2、R3,比较三者大小判断故障区域,提高配电线检修的速度。

2.3提高和完善配电线路运行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水平

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缺陷对设备状态造成影响的预测,以便合理安排时间消除故障。掌握各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设备状态预测、诊断水平是对检修人员的最基本要求。认真准确地分析设备状态数据,合理全面地预测设备运行缺陷,有助于提高整个状态检修工作的效率,增强故障预判的准确性。

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网日趋合理,作为用户与电力系统直接相连的配电线路网,对于人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运用中配电线路还存在一些故障,我们应该对于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正确的认识,从源头下手,加强管理,采取主动的改进措施,将故障出现的概率降低,使得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充分体现,更好地来对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满足,促进经济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银权.有关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03:107-108.

[2]姚志雄.论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19:294.

[3]叶文水.降低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率的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3:134-135

论文作者:张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修分析论文_张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