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评价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6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血糖控制达标率,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在妊娠前患者的糖代谢状态正常,而直至妊娠期才出现或者确诊为糖尿病,在糖尿病孕妇中的构成比约为80%。据报道[1],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在我国居民中约为1%~5%,且近年来仍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对妇女和胎儿也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常规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干预效果,但是整体作用不甚理想。本研究特尝试将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并将其应用效果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展开对比分析,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受试者,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43例对象的年龄区间为22~38岁,平均(27.26±2.59)岁,孕周16~32周,平均(22.17±2.56)周,均为单胎妊娠且均为初诊患者;优质组43例对象的年龄区间为20~38岁,平均(27.12±2.67)岁,孕周17~30周,平均(22.35±2.67)周,均为单胎妊娠且均为初诊患者。2组之间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大致内容包括:提醒患者需要按照临床医生的交代按时按量用药,定时复查,指导患者饮食和其它日常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详细、准确、认真地回答患者的问题。
优质组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接受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①住院期间:热情接待患者并将其妥善安置,向其详细介绍医院和科室的情况,大致了解其疾病信息做好记录,并告知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诊疗,具体讲解诊疗计划等;若需要胰岛泵输注或静脉给药,则需要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动作尽量轻柔,以免造成严重不适,还应当注意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规范操作,避免出现相关并发症;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母体及胎儿情况等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包括控制其血糖水平,胎儿生长发育监控及母体生命体征指标改善等;②出院后:出院前详细交代医嘱内容,并在出院后定期和患者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其血糖控制情况及是否出现异常不适感等,提醒患者遵医嘱坚持治疗,并在出现异常后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血糖控制达标率,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将整个孕期血糖水平均控制在正常生理活动允许的范围内者记为血糖控制达标;
(2)对比护理满意度:将对护理服务的全面性、精细化及优质化均满意者记为非常满意;将对上述方面大部分均满意者记为部分满意;否则记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部分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4.0软件作为工具,利用其中的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达标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优质组和常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97.67%(42/43)、83.72%(36/43),对比差异显著(=4.962,P=0.026);优质组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例;%)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优质组非常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者分别有36例、6例、1例,总满意率为97.67%(42/43);常规组非常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者分别有30例、6例、7例,总满意率为83.72%(36/43)。优质组总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4.962,P=0.026)。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妊娠、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均有密切关系,且此类患者中血糖水平的控制至关重要,与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关联,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2]。常规护理对血糖控制效果的维持效果不佳,且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较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理想。
本研究中,优质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和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而早产、胎膜早破、难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可知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有助于维持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强调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从确诊患病之后直至分娩前,整个孕期均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住院期间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迅速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还可改善其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在出院后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督促患者坚持控制血糖水平,并在发现不适后立即就医[3]。因而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控制整个孕期的血糖水平,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建议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韦迪霞.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98-100.
[2]曾宪莉. 优质护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187-188.
[3]刘芬,陈秋花,胡建梅.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9):175-178.
论文作者:刘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血糖论文; 常规论文; 妊娠期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论文; 糖尿病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