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 广西省桂林市
摘要:今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与重要程序,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性原则。现阶段,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怎样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重点。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题分析;对策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公众知情权问题
公众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前提。目前,环评中的信息发布以公共媒体公布与纸质媒介传播为主,建设单位通常将项目信息发布在自己单位网站、当地主管部门网站等公众不会特意浏览的网站,公众获知项目信息的渠道过少、过窄甚至无法获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征求公众意见的最短期限为10个工作日,很多建设单位在具体公示过程,甚至达不到公示期限的最低要求,公众对项目环评做出更为准确判断的时间不够充足。此外,建设单位在公布环评信息时,往往内容有限或避重就轻,对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描述不清,或美化结论,导致公众对项目的了解不够全面,造成公众的结论失真,可参考性大打折扣。
1.2公众参与权问题
我国所采用的公众参与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决定公众是否能够参与、如何参与等内容,影响公众参与的自主权。与此同时,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方式较单一,最常用的就是问卷调查,而调查问卷往往不能精准分发给全部利益相关人员。此外,问卷调查中的问题都是由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设置,问题往往千篇一律、技巧性不够、忽略项目特性、不涉及敏感问题等,公众处于被动接收地位,无法主动表达真实想法,使得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公众参与权形同虚设。
2完善公共参与制度的有效策略
2.1保障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
政府为了能够让公众参与到环保中,要建立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公众能够获得各种信息,公众按照相应的程序得到环保信息,从而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政府和其他的企业也要向公众公开相关的环保信息。现在环境保护非常重要,相应的制度公开是必需的。立法的过程中,要落实责任制,规定相应的责任人。对于政府和公众来说,在发现环境污染的时候一定要揭露环境污染事件,所以公众要看到相关部门发布的环保信息,这是公众的知情权。第一,保证相关的环境信息及时公开。第二,让公众知道什么时间公开信息,在哪里公开信息。第三,那些不按照规定,拒绝信息公开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处罚,政府和企业不能拒绝公众想要得到环保信息的请求。第四,在环保信息公开的时候,一定要通俗易懂,不要弄虚作假,也不要混淆视听,要直接公布,让公众能够明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明确的指示,相关的责任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把相应的环保信息真实公布出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在现场解答大家的问题。把环境信息的制度公开,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公众得到相关的环境信息,形成信息反馈制度,知道公众的反馈,更有利于公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2.2建立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
通过对各平台渠道收集到的公众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逐条给出采纳或不采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吸取或采纳公众提出的合理的、有建议性的意见,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将处理过程、处理结果通过政府网站、纸质媒介、当地的新闻播报、当地群众普遍关注的地方微信公众号、地方村委会张贴宣传等方式让公众知悉,甚至对重点关注项目的公众进行电话或电子邮件解释。必须建立完善的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让公众感觉自己的意见是被重视的、是有回应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2.3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环评的重要前提是较高的环境意识,只有将环境保护知识真正的掌握,才能够在环评中更加积极的参与,而且也会将意见的参考价值性提高。所以要将宣传和教育环保知识的力度加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①要利用各种渠道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力的宣传,将知识的普及进程加快,使公众对相关法律充分的了解,让人人都充分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将公众参与环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②将环境保护教育不断加强,要在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中列入环境教育,在公众的学习和生活中渗入环保意识。同时要对各种媒体充分的利用,倡导大众关注环境问题,将社会舆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2.4对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合理的使用
根据调查可知,政府主导是我国公众参与环评的主要形式,而且使用最多的参与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但是其实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受到参与方式的影响,工公众使用越多的参与方式,其具有越高的有效性。所以公众参与应该使用多样化的形式,不同的建设项目可以按照自身的状况对不同的形式进行使用。另外由于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因此一定要合理的设计问卷,使其具有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设置的问题要能够将公众的意见客观的反应出来。另外在公众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都可以要求召开公众听证会,而且对于这个要求审批部不但要接受,同时要合理的安排。
结语
由此可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在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公众参与环评,可以将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将环评的有效性大大提供,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公众在参与环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参与形式和没有充分的公开信息等,但是随着我国进一步发展环评工作,一定会将这些问题合理的解决,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环评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推动我国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淑芬.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J].海峡科学,2014,(7):12-14.
[2]方洪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义和途径[J].环境保护,2016,(12):8-9.
[2]白雁冰.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147-148.
论文作者:谢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公众论文; 公众参与论文; 环评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信息论文; 评价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