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及其现实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现实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理论构想,但是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虽然有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但是毕竟时间有限。因此,相对来说,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形成比较系统论述的是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斯大林的观点是“完全适合动力论”,毛泽东的观点是“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观点是“改革动力论”,其理论来源于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和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变革。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完全适应动力论”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9页。)生产力发展的“一日千里”,正是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适合”产生出来的。
斯大林“完全适合动力论”的第二个要点,是强调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人民群众精神上、道义上的一致,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完全适合动力论”又可称为“一致动力论”。
毛泽东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现实情况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深刻的理论思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说:“无论什么世界,当然特别是阶级社会,都是充满矛盾的。有些人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找到矛盾,我看这个提法不对。不是什么找到或者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满着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98页。)这样,毛泽东就不仅否定了拒绝矛盾的“完全适合动力论”,也否定了“找到矛盾论”,而主张“充满矛盾论”。二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那么,什么是基本的矛盾呢?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基础经济之间的矛盾。”(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三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毛泽东提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前者是分清敌我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他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四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法。这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诸如一分为二、两点论、两分法、两条腿走路等等。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创立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矛盾理论,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他把矛盾作为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出发点,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考察、认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动力论”比之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在理论上是一个进步,在实践中也更加切合社会主义的实际。
笼统地说“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还需要斟酌。早在50年代苏联理论界的讨论中,就有人对这一提法提出质疑,并断言“推动前进的不是矛盾,而是克服矛盾”(注:[苏]E·卢金娜:《推动前进的不是矛盾,而是克服矛盾》,《哲学问题》,1957年第3期。)。把矛盾当作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上会导致放松克服矛盾的努力,甚至否定主观因素和主体实践的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由于主张“矛盾动力论”,因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十分流行,而主张克服矛盾、解决矛盾才是发展的动力的观点被抛在一边。只有通过改革,克服这些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改革既要面对矛盾,又要解决矛盾。改革才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改革动力论”的提出,比之“矛盾动力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动力论的又一次伟大推进与变革。
二、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的确立及特点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具体地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情况。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在谈及对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时就曾明确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的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具体地研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1-182页。)这就一方面肯定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该给予肯定和继承;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没有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没有准确抓住主要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扬弃了斯大林的和谐“一致”动力论,纠正了毛泽东晚期“左”的错误指导思想,而且创造性地确立了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
第一,我国是在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生产力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或者说“不发达的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因此,“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314页。)多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1页。)
第三,“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走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150页。)因此,“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使其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236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这就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指明了方向,扫除了思想障碍,解决了长期困惑人们思想的重大难题。
第五,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改革。“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第六,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具体做法,即“体制”问题。“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和具体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改革,还必然涉及整个社会的转制和改造,涉及对外政策的调整。改革和开放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就提出了对外经济开放。“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
第八,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6页。),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8页。)“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敢闯、敢试,及时总结经验。
邓小平全面地系统地提出并且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揭示了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改革的性质、方向、目的、意义、目标、衡量标准以及改革的步骤、途径与方法,找到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和症结所在,阐明了改革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动力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动力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推进到改革动力论的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1957年后的20年间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全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而得出的创造性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如下:
1.彻底性。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之所以说它彻底,也就在于它彻头彻尾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了巨大的说服力。
2.全面性。改革的理论依据,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对象,改革的性质,改革的方向,改革的目的意义,改革的衡量标准,改革的条件、步骤、途径与方法,等等,都作了全面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的改革论述得最全面的。
3.具体性。对改革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作了十分具体的论述,考虑到了所有问题的细节和必须防止和克服的主要倾向。
4.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整个理论都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既是亿万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同时成为指导亿万人民群众夺取胜利的伟大旗帜。对整个改革的设计,既有宏观整体的框架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又有各个发展阶段和具体方面的指导方针、具体政策、实施方案。
三、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的现实启示
邓小平科学地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生产关系最高层次与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机制这一资源配置方式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层次区分开来,将解决不同性质社会基本矛盾对立运动形式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两种方式区分开来;得出通过改革而不是社会革命的方式,通过变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当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扫除发展生产力的体制障碍,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结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进行全面创新为现在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改革的实践也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动力源和根本发展战略举措。
改革,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邓小平“改革动力论”,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只有改革,才能从“左”的错误造成的灾难,特别是“文革”悲剧中走出来,使社会主义重新得到发展。
第二,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以往,我们往往把革命理解为解放生产力,把建设理解为发展生产力。其实,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建设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第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变革旧的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所谓体制,主要是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从经济体制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从苏联模式来的。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妨碍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治体制来看,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现象。这种体制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分配领域,从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到政府管理机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中国社会的大发展。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最后,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动力论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增强综合国力;通过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改革动力论的真谛所在。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毛泽东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