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恐怖与反恐斗争的特点与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恐论文,趋势论文,国际恐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国际恐怖势力不断蔓延,对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媒体公开报道的数字统计,2006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高达616起(不含伊拉克武装暴力冲突),造成2320人死亡,3450人受伤,其中南亚、东南亚、中东仍是恐怖事件高发区,共发生恐怖事件430起,约占恐怖事件总数的70%。与此同时,伊拉克武装暴力冲突仍在激化,阿富汗塔利班势力恐怖活动持续猖獗,它们与国际恐怖活动相互作用,使得国际反恐斗争形势更加严峻。
一、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实战训练地
伊拉克境内武装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局势越来越糟。2006年4月8日,伊拉克政府内政部副部长表示,伊拉克已经正式进入内战。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此前也公开表示,每天50-60人的死亡数字已经表明了伊内战发生的事实。① 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借助这种混乱局面,吸收来自其他国家的激进与恐怖分子到伊作战。伊拉克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招兵买马、宣传蛊惑、实战训练的基地。
在日趋血腥的伊拉克武装暴力冲突中,无辜平民伤亡急剧上升。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06年,伊境内以爆炸为主的暴力事件共有406起,造成平民3716人死亡,6366人受伤。但这个数字远低于实际数字,如仅伊拉克官方公布的7-8月巴格达太平间统计的因暴力事件而丧生的伊平民就高达3300人。从武装暴力冲突手段上看,自杀性爆炸、汽车炸弹、连环爆炸居首位,2006年单起事件造成20多人死亡的就高达49起;屠杀事件不断,经常有大量民众尸体被发现;绑架已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伊境内发生绑架事件28起,被绑架人数高达378人,其中既有在伊外国人,也有伊普通民众。从参与武装暴力冲突的势力看,主要有以下几股:一是前伊拉克政权残余势力及抵抗组织,主要是被打散的伊拉克前政权党、政、军、警、特人员,包括萨达姆的支持者。他们的资金与武器弹药较为充实,主要活动在伊拉克的“逊尼三角”地区;二是什叶派与库尔德人的武装组织。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什叶派与库尔德人受到压制,伊战后,什叶派与库尔德人的各种武装组织与私人武装发展迅速,分别活跃于伊南部和北部地区;三是“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力量,以及外国的激进与恐怖分子。伊战后,受过“基地”训练、但并不听命于“基地”的约旦籍恐怖分子扎卡维领导的一股势力在伊十分活跃。2004年,扎卡维宣布效忠“基地”后,成为“基地”在伊的代表。正因为伊境内多股势力的存在,美军虽然不断宣称打死或逮捕“基地”在伊拉克的领导人,但暴力冲突仍有增无减。如2006年6月8日扎卡维被打死前5个多月,伊境内暴力冲突事件为176起,扎卡维死后6个多月类似事件达228起。
伊境内的武装暴力冲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打击美英等国驻伊联军。2006年6月16日,美国防部宣布,自伊拉克开战以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升至2500人。12月22日,这个数字上升为2964人。二是打击伊拉克政府。伊政府官员、议员、法官等经常被绑架暗杀;伊新兵招募站常常遭到炸弹袭击;伊警察局不断被炸。三是教派冲突引发仇杀。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原来被掩盖的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教派矛盾激化。2006年2月22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被炸毁,使教派冲突白热化。此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教派冲突就导致近200人死亡,168座逊尼派清真寺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② 萨达姆被处死后,教派冲突再度激化。四是在伊外国公司企业人员继续成为绑架杀害的目标。
伊拉克这种混乱局面使其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天堂。恐怖主义将打击在伊美军作为“圣战”的一面旗帜。如同苏联入侵阿富汗,催生了“基地”组织等国际恐怖势力一样,伊拉克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激进与恐怖分子的“磁石”。英国国际战略研究协会估计,在伊2万名武装分子中,每10人中就有1个是来自国外的。③“基地”等组织通过抨击美英伊拉克政策、渲染美军“虐囚”等类丑闻进行煽动。来自国外的激进与恐怖分子有的加入当地武装组织,有的则组成专门力量。据英国警方情报显示,伊拉克境内有一支完全由来自西方国家人士组成的“外国战斗旅”,并确信有近120-150名英国穆斯林已经到达伊拉克。战斗旅中一部分成员为自杀式袭击做准备,其余接受如何袭击西方国家军队的训练。④ 2006年10月,美国军方翻译并公布的一封“基地”信件显示,“基地”认为美军继续驻留伊拉克对其有利。
恐怖组织还利用伊拉克的混乱局面筹集资金。“9·11”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制止恐怖融资,但伊拉克可能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又一个资金来源。2006年底,美国一份秘密报告称,伊拉克反美武装每年通过走私、绑架等活动筹得7000万到2亿美元的巨额款项,其中仅通过走私石油和与石油有关的非法活动就可获得2500万到1亿美元的收入。此外,通过绑架人质,每年可得到大约3600万美元的赎金。⑤ 美国官员此前曾披露法国和意大利在2005年向伊拉克武装组织支付3000万美元的赎金。这些资金除支持伊拉克境内的暴力冲突外,还可能支持伊拉克外部的恐怖组织。据报道,扎卡维被打死后,本·拉丹已着手与伊拉克“基地”新领导人阿布·哈姆扎·穆哈吉尔密谋转移扎卡维的遗产。据一名活跃在阿联酋的约旦人透露,他过去每个月都带给扎卡维3500-40000美元的资金。⑥
外来极端势力与当地武装力量相结合,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活动扩散源。在伊拉克,“基地”通过渗透、重组本地武装力量,达到壮大势力的目的。目前在伊拉克活动十分猖獗的“圣战军舒拉委员会”就是在扎卡维帮助下由5个武装组织联合组成的,另外有22个部落宣称效忠这个委员会。扎卡维的恐怖网络和伊拉克反美武装同时行动,把一些认同“基地”意识形态的逊尼派反美武装组织起来。炸死扎卡维后,美军从废墟中找到的情报资料显示,扎卡维不仅在伊拉克境内建立了恐怖网络,而且其势力渗透到欧洲至少20个国家以及加拿大,他甚至在东南亚建立了恐怖网络分支。⑦ 约旦安全官员估计,扎卡维已经招募、训练300名武装人员,并把他们送回各自的国家,待命采取袭击行动。⑧ 可以说,伊拉克已经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实战训练场与策源地。
二、南亚仍是“基地”的精神核心,西方国家面临的恐怖威胁持续增大
2006年以来,全球恐怖事件高发,而南亚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地区。阿富汗局势动荡不安,塔利班残余势力仍是最大威胁。“基地”头目本·拉丹与扎瓦赫里很可能藏身巴阿边境的山区,并不断发表蛊惑性言论。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策划、组织、协调、实施重大恐怖袭击的能力有增无减,2007年,“基地”仍可能针对美等西方国家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
2006年以来,塔利班在阿富汗南部和东部等地发动猛烈攻势,阿境内各种暴力冲突已造成4000多人丧生。⑨ 2006年12月29日,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发表声明称,塔利班将继续开展抵抗运动,直到将所有外国军队赶出阿富汗。当前,塔利班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组织活动上,向“基地”看齐。塔利班的活动十分神秘,即便是在黑夜,其成员也要用白布把面孔遮盖起来接受采访,因此,北约驻阿部队虽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对塔利班武装进行集中清剿,但收效并不理想;袭击方式上,则从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分子身上“取经”。塔利班尤其对伊拉克“基地”分支采用的各种极端袭击手法推崇不已,自杀性炸弹攻击,暗杀政府官员、宗教领袖和平民,在南部地区同北约军队开展游击战,使用远程遥控的路边炸弹进行偷袭等成为塔利班残余分子经常使用的手段。仅2006年7-8月,阿富汗境内爆炸事件数量就增长60%以上。
塔利班势力的持续活跃,不仅使阿富汗重建进程缓慢,而且可能成为抵抗外国军队的“圣战”的又一热点,从而吸引国际恐怖分子的加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认为,现在的塔利班势力比“基地”残余分子更危险,并正成为吸引众多外国极端分子的“磁石”。尤其是塔利班比“基地”更能得到阿富汗下层民众的支持,因此其在阿南部地区重组后所构成的威胁也更大。⑩
“基地”组织也不断加大宣传攻势,号召在全球展开对美“圣战”。时至今日,“基地”仍不时通过新摄制的录像带向外界鼓吹反美圣战,让美等西方国家头疼不已。而且,“基地”头目“露面”频率加大。据统计,2006年本·拉丹与扎瓦赫里通过录像与录音方式出现了21次,其中本·拉丹6次,扎瓦赫里15次,明显加强了宣传攻势。他们在这些录像与录音讲话中颂扬诸如“9·11”、“7·7”这样攻击美英的重大恐怖事件;呼吁美国人皈依伊斯兰教,以免再遭袭击;宣称其他恐怖组织投靠“基地”;号召穆斯林对美等西方国家展开“圣战”。除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外,因特网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进行宣传、鼓动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恐怖分子通过因特网广泛传播他们的“理念”,并将处死西方人的画面放到网络上进行恐吓;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因特网进行联络、策划,以及讨论如何实施恐怖袭击。“基地”等国际恐怖主义在宣传鼓动时还开始增加使用英语。2006年9月2日,扎瓦赫里在录像讲话中便带了一名美籍翻译。这些迹象显示,“基地”正不断加大在西方国家招募人员的力度。
在此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面临的恐怖威胁仍在持续增大。2006年美等西方国家境内虽未发生重大恐怖事件,但破获的未遂恐怖袭击图谋有所增加。从被抓获的恐怖分子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看,西方国家面临的恐怖威胁将主要来自国内。这些恐怖分子与“基地”分支的负责人有联系,深受“基地”恐怖意识形态影响,试图使用的袭击手法也具有“基地”特征。据美国防部统计,“9·11”后已出现30多个新的“基地”分支。(11)
美欧国家特别警惕本国的“基地”同情者、支持者和追随者。2006年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出台《反恐战争的军事策略》报告称,本·拉丹的意识形态成功吸引了一些追随者,他有足够的基础,可不断制造冲突。而本·拉丹只要获得1%的穆斯林支持,就意味着美国有了1200万个敌人,如果盟国对此姑息,获胜者就可能是“基地”。美国官员还透露,美本土已发现新的恐怖组织网络,成员多为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通过因特网进行联络,图谋在美发动袭击。(12) 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发表《反恐战争》报告称,“基地”对英国的威胁正在增加,恐怖分子准备在英国境内发动袭击。据英国《独立报》透露,英秘密保安局正监视境内8000多名“基地”同情者。12月25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巴基斯坦,“基地”正紧锣密鼓地打造12名神秘的来自西方的“恐怖大师”,他们将担负起“基地”的特殊使命。这些人被称为“英国兄弟”,其中包括2名挪威籍穆斯林、1名澳大利亚人和9名英国人,作为“基地”的秘密筹办者,他们将在各自的国家组建和操作恐怖网络。
三、“基地”恐怖意识形态化,国际恐怖活动进入新阶段
近一两年来,国际恐怖势力本土化、年轻化趋势突出,极端意识形态的影响扩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以武反恐”,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特别是2006年发生的亵渎伊斯兰先知的“漫画风波”和罗马教皇抨击伊斯兰教事件,以及大量披露的美军在伊拉克的丑闻,凸显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文明鸿沟”。欧美国家穆斯林移民与当地主流社会的裂痕和宗教矛盾也逐渐加大,年轻穆斯林极易受极端意识形态的熏染,这为恐怖主义“本土化”提供了沃土。与此同时,从年龄看,被抓获的恐怖分子已由“9·11”后初期的30岁左右下降到20岁左右。这说明其中很多恐怖分子是受到“基地”恐怖意识形态影响,“9·11”以后才加入恐怖活动行列的。由此可见,以“基地”为代表的极端意识形态已成为不同目的、不同类别恐怖组织的共同旗帜。
另外,国际恐怖势力活动能力不减,恐怖袭击更具谋略性和破坏性。2006年全球恐怖事件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南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恐怖事件高发;在东南亚,泰国成为恐怖事件多发的又一个热点;中东与独联体的恐怖事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非洲恐怖事件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尼日利亚的恐怖活动急剧增加。
2006年8月10日被挫败的一起企图袭击英美航线客机阴谋,凸显当前恐怖活动的一些新特点:图谋袭击的规模超前。恐怖分子试图同时袭击3家美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6条航线的10架航班,如果袭击得逞,造成的死亡人数、直接和间接损失甚至将超过“9·11”;作案手法有所创新。为应对机场现有的安检措施,恐怖分子计划用金属运动饮料瓶携带液体化学爆炸装置登机,然后用一次性相机或CD机等普通电子设备引爆炸药;低龄化与本土化特点明显。被捕的24名恐怖嫌犯均为英国本土出生的年轻穆斯林,其中22人是巴基斯坦移民的后代,另外两人是伊朗与黎巴嫩移民后裔;筹划周密,与“基地”有关。恐怖分子计划2-3人一组,分别登上不同航班同时作案,攻击目标直指美英,与巴厘岛、马德里、伦敦等“基地化”恐怖事件特点相同。据巴基斯坦官员称,策划此次恐怖事件的是一名29岁的“基地”头目雷赫曼,他是“基地”领导层与其他恐怖分子的联络“中介”。
种种迹象表明,2007年“基地”可能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虽然2006年发生的与“基地”有关联的重大恐怖事件少于前几年,但从近期“基地”活动动向,特别是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活动看,“基地”正着手发动针对西方国家的更大规模恐怖袭击。据美国情报机构和克罗地亚的联合报告称,由于阿拉伯面孔太显眼,“基地”一直在波黑吸收白人穆斯林。(13)“基地”正在广泛利用因特网与其支持者进行联系,并进一步实现建立起策划恐怖袭击的新基地的目标。“基地”仍在训练、组织并发动恐怖分子和作战人员,以获取并占据领地。在伊拉克,“基地”组织的势力不断壮大,现在它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充当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基地”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在其录音或录像讲话中,详细分析了“基地”应如何在美国撤军后掌控伊拉克,如何在索马里作战,如何在欧洲发动新的袭击。(14)“基地”将在2007年继续实践其最初的目标:击败西方,实现穆斯林世界的政权更替,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充其战斗力。
四、美欧俄等调整反恐战略,国际反恐斗争路途坎坷
面对恐怖主义的新威胁,美欧俄等世界主要力量纷纷调整反恐政策与战略。但国际反恐合作分歧仍存,反恐之路艰巨漫长。
美国反恐战略进一步深化。2006年,美领导人的一些讲话,以及相继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家反恐战略报告》等,都把反恐矛头指向伊斯兰极端主义,并对美反恐战略作出相应调整:一是意识形态化定义恐怖主义。美将恐怖主义从“具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径”上升到“基于宗教的意识形态”,称反恐既是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军事战,又是民主对专制集权的意识形态战,与冷战时期对付共产主义相同。二是反恐对象进一步扩大。美认为,除以“基地”为核心的全球恐怖网络外,其他暴力极端主义团体也对美和西方构成长期的严重威胁。因此,美国的敌人不是一个国家、一种宗教,甚至不是特定的组织,而是一个由受极端意识形态影响的暴力与狂热分子组成的网络。三是综合运用软硬两手反恐。美国防部《关于反恐战争的国家军事战略计划》指出,反恐不仅要准备打特种战争,还要善于运用“软实力”,通过外交、人道主义援助、军事交流、经济重建和促进民主等改善美形象,扶植穆斯林温和派势力。四是强化多种反恐措施。美政府制定新的反恐《国家执行计划》,要求情报机构消灭“基地”等恐怖组织、保护国土安全、提供反恐语言和文化培训等。美国防部提出扩充特种部队,强化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能力,发展高科技常规武器。美将在今后5年投入15亿美元,发展对付生化武器袭击的技术;发展远程无人航空器加强侦察和打击能力;加强快速搜索和清除恐怖分子窝点的能力等。
欧盟主要国家正不断加强反恐措施与协作。由于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接连遭到恐怖袭击,特别是2006年英国挫败大规模恐怖袭击图谋,促使欧洲各国高度重视对本土构成威胁的恐怖分子。2006年1月19日,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如有任何国家在法国领土进行恐怖袭击,法将不惜动用核武还击。3月9日,法总理公布首份恐怖威胁《白皮书》,称法将维持“红色”戒备状态(次高级)。2月13日,英国财政大臣宣布,2008年前,政府将拨款7500万英镑用于苏格兰场的反恐行动。欧盟先后通过防止欧洲恐怖组织扩大规模的合作协议和旨在切断恐怖组织资金来源的《反洗钱法》,并启动“先导计划”,提高反恐预防、处理和反应能力,增强民众的反恐意识。7月24日,德国情报局长称,将改革曾负责监控东欧间谍活动的德国情报局,使其主要对付恐怖主义和配合德驻外军队执行任务。10月11日,德内政部证实,政府未来3年将增加1.32亿欧元,用于对因特网进行监控。此外,英法先后通过新的反恐法,采取更加严厉的反恐措施。
俄罗斯改革反恐体制,通过新的反恐法,确立联邦安全局在反恐协调中的领导地位。2006年2月16日,俄总统普京宣布成立国家反恐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反恐工作,并向总统提出建议。国家反恐委员会下设联邦指挥部,各联邦设反恐分委会和地区指挥部。联邦安全局局长任国家反恐委员会主席。3月6日,普京总统签署《反恐怖主义法》。该法规定,国家元首有权派遣武装力量参加俄境外的反恐行动。这为俄反恐“先发制人”行动提供了法律依据。7月11日,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称,俄将动用除核武器外的一切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对威胁俄安全的恐怖分子进行打击。
随着恐怖主义威胁的加大,国际反恐合作不断取得进展。首先,双边反恐合作继续深化。2006年1月25日,印度与沙特表示,两国有必要加强反恐合作。2月,美国防部长访问北非国家,表示美希望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加强反恐合作。6月30日,日本与东盟同意加强反恐合作,日将帮助东盟10个成员国研发一套追查假护照的系统。7月15日,美俄共同发起“反核恐怖全球倡议”。11月13日,澳大利亚与印尼签署《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方面的合作。
其次,多边反恐合作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1月31日,阿拉伯国家内政部长会议表示,支持联合国制定全面反恐协议。3月18日,东南欧内务部长首次非正式会议提出,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加强协作。3月27日,首届亚洲防生化恐怖威胁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5月6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同意在巴林设立全球反恐中心。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签署包括《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在内的多个文件。8月16日,欧盟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航空业面临的恐怖威胁。9月10日,亚欧首脑会议认为,必须以多边方式,通过国际和不同文明间的合作应对全球恐怖主义挑战。10月30日,“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大会在摩洛哥召开。此外,9月8日,联合国通过《全球反恐战略》,明确表示无论是谁从事恐怖活动,无论恐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恐怖主义都是不可接受的。
与此同时,国际反恐合作仍面临诸多问题与矛盾。2006年1月25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自治区选举中获胜,引起美俄分歧。美国务卿赖斯表示,美视哈马斯为恐怖组织的立场没有改变;普京总统则表示,哈马斯获胜是对美中东政策的沉重打击,俄从没像欧美国家那样,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伊朗则呼吁伊斯兰国家向哈马斯主政的巴勒斯坦政府提供财政援助。伊朗还指责英国插手伊朗境内的恐怖活动,称英政府支持叛乱活动并提供资金武器。2月16日,《卫报》披露的英外交部备忘录显示,英国与被埃及政府视为恐怖组织的穆斯林兄弟会建立联系。4月20日,马来西亚驳斥泰国关于“泰南伊斯兰激进分子曾在马吉兰丹州设立恐怖分子训练营”的报道。4月18日,约旦指责哈马斯激进分子向约旦境内偷运武器,并取消巴勒斯坦外长原定的访问。5月6日,美国反恐特使批评巴基斯坦反恐不力,巴军方发言人则认为此说“荒谬”。5月6日,中国指责美国释放“东突”恐怖嫌犯,并将他们以难民身份安置在阿尔巴尼亚。5月16日,美国以委内瑞拉没为美反恐战争提供合作为由,禁止所有对委军售。5月23日,“大赦国际”发表人权年报,指控美国和英国打着反恐战争的旗帜牺牲人权。6月15日,澳大利亚抗议印尼释放策划巴厘岛爆炸事件的伊斯兰宗教领袖巴希尔。9月28日,委内瑞拉指责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
注释:
①“伊拉克高官首次承认伊拉克已正式进入内战状态”,2006年4月9日,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61/4283146.html.
②“伊拉克教派间冲突加剧政府无奈白天实行戒严”,2006年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27/content_4233074.htm.
③[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6年6月4日。
④[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6年6月4日。
⑤[美]《纽约时报》]2006年11月26日。
⑥[加拿大]《星岛日报》,2006年7月19日。
⑦[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6月12日。
⑧[美]《纽约时报》,2006年6月11日。
⑨“阿富汗局势持续混乱 美国媒体称正步伊拉克后尘”,2006年12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07/content_5447023.htm.
⑩[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9月12日。
(11)邵峰:“演变中的美国反恐战略”,《人民日报》,2006年2月28日。
(12)“美官员称美出现本土滋生的新恐怖组织”,2006年6月14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kx/2006-06/14/content_616240.htm.
(13)江雪晴:“‘基地’招募白人穆斯林”,《环球时报》,2006年4月19日。
(14)[英]《星期日电讯报》,200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