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划编制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教学过程论文

学案编制和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学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案又称“导学方案”,其英文说法为lesson plan。学案是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编制的适合本校或本班学生实际(如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第二版教材或校本课程(赵加琛、张成菊,2009)。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要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编制和使用好学案尤为关键。近年来,特别是在许多学校大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引入了学案导学的模式,英语教学也不例外。但学案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和改进学案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案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学案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学案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学案价值的发挥。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1.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重视不够备课方式名为集体协作,实质是轮流作业;人员分工个个上阵,弱化了骨干把关作用;教学内容简单进行线性罗列,没有经过有效整合;文字输入、检查马虎,错误比比皆是;文本格式前后不一,表面效度较差。这几种情形在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请看笔者根据最近我县学案教学大检查情况对6所高中26个英语备课组检查结果所做的统计:

表1

从上表来看,在备课组这个层面上对学案编制是不够重视的。要避免这种现象,学校和备课组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提高教师责任意识,规范教师备课行为。首先,优化集体备课制度,成立微型备课小组,规定学案编制程序,明确学案框架结构,确保要求明确、职责分明;其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主备人、审核人各司其职;再次,制作统一模板,力求格式统一;最后,提出打印要求,力争做到拼写正确、排版科学、印刷精美。

(2)功能上等同于教案

以教论学,只关注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内容主要为教师讲解的具体知识等;教师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以自身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指导;立足于“灌输”,着重于“给予”,强调的是“学会”。

事实上,学案与教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案是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它应具备如下特点: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内容主要为学生如何开展学习的任务要求、方法指导、活动过程、资源链接等;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思考;立足于自学,着重于学生“拿来”,强调的是“会学”。

要实现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首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的目标,然后再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赵加琛、张成菊,2009)。因此,学案绝不可以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拷贝,也不可以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

(3)结构上漠视不同课型的特点

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学习和习题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两种课型,知识学习又涉及新授课、复习课、训练课三种类型。这样的话,学案实际上就包括了新授课学案、复习课学案、训练课学案和试卷讲评课学案四种。因此,针对不同课型,我们需要在保留核心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课型灵活确定学案的结构和内容。如试卷讲评课的学案要突出以“难题重做、方法点悟”为主要内容的自学设计。就“难题重做”来说,可要求学生重新解答没时间做的题目、没做出的题目、做错的题目和经过思考而得到的一题多变的题目;就“方法点悟”来说,可把典型的错解错答方式按照某种学习线索(如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分类展示给学生,还可在此基础上推测或让学生推测错误的思维过程,正向或逆向展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即使同一种课型也应因目标、任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新授课中的阅读课,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如果将有关课文部分的理解题作为预习练习布置给学生做,学生势必要在课前阅读全文。这种阅读因为没有时间限制、过程监控和方法指导,其效果可能不会理想,像快速阅读技能就很难通过这种不加约束的阅读过程得以提升。所以,阅读课教学总是主张将阅读内容当做未知的信息,并不希望学生课前对阅读内容本身进行预习。

(4)内容上多由练习构成

部分学案基本由练习构成,包括课前的预习练习、课内的探究练习和课后的巩固练习;缺乏必要的学习目标描述和知识技能梳理;没有练习之前的策略指导和练习之后的总结反思等要求。

毋庸置疑,学案中应该有练习,但练习绝不应该是学案的全部,以练代讲,起不到导学的作用。在学案中,问题探究是关键,知识结构梳理是重点,阅读思考、质疑释难是特色,这些都是在学案设计中不能忽略的因素。此外,针对所学内容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案的体验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有恰当地体现(程一凡,2010)。

(5)对象上层次不分

要求整齐划一,不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缺少阶梯,没有层次差异。

为了增强学案教学的有效性,学案应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提供分层的任务或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主学习,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提升中感到满足,中等生能基本达成学习目标,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过程关注不够

学案发给学生后便放任自流,缺少对课前、课中和课后学案使用情况的指导与检查;课上有的教师不敢放手,把自己当成主角,自导自演,学生变成了看客和听众,学案成了摆设。

引导学生用好学案是学案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了学案编写的意图;其次,指导学生体会每一节课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并能按目标要求进行自主预习,带着学案中的问题读书,通过思考再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次,借助学案和学生预习中生成的问题,课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思维的能力;最后,一节课学完后,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反思。

(2)学生预习肤浅虚假

只是做题目,没有建构性的活动;在不充分预习的情况下,直接到网上、辅导用书上去找寻答案和解释,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习惯于抄同学的答案,从而使自学流于形式。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学生态度不端正,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案内容过于繁杂,企图完全覆盖教材内容,没有在重点知识、重点方法上做文章,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学案本身定位不准,只是要求做题目,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

课前预习的重点应放在对课堂内容的先行探究和思考上,故预习任务要以问题为主、题目为辅。另外,为了保证学生能自觉预习、正确预习,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检查的形式主要有:教师查看学案预习任务完成情况或试卷上的错题更正情况;教师亲自批改一部分预习练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进行检查;学生相互检查等。检查中,若发现学生没有完成预习,要提出批评并督促其弥补。最后,预习部分的容量一定要控制,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

(3)教师复备没有到位

对他人所编学案的内容,部分教师不完全认同,以致弃用或临时进行大量增删;学案上的内容疏漏、文字错误没能及时发现,课上才匆匆告知学生,导致了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因为准备不充分,致使课上固守预设的学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次复备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班教学实际,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益而对共有学案所进行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是教师个人对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的有效补充和调整。个人复备要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只能对共有学案调适调优。通过个人复备,至少应解决这样几个具体问题:一是根据本班实际调整部分学习内容;二是考虑好施教的预案;三是发现内容疏漏和文字错误,并将更正情况在学案发放时及时告诉学生。

二、学案的编制

学案是教与学的载体,是师生间围绕文本的对话,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精讲点拨的依据。弄清学案的内涵、性质和功能是编制好学案的前提。

1.学案应体现的功能

学案应体现这样几个主要功能:目标功能、导学功能、预习功能、诊断功能、解惑功能。

①目标功能。英语的学习要点多数是隐性的,如一个单元到底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什么,学生自己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不同的教师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学案作为一个导学的材料,就要将隐性的学习内容和隐性的学习目标显性化。目标呈现可用明示的方式,如“能分辨关系代词that和which的使用场合”,也可以用暗示的方式,如“that/which”,意在要求对这两个词的用法进行辨别。

②导学功能。导学方案,肯定应该包含“导学”的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总的来说,学案必须起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③预习功能。预习不能放任自流,需要用任务加以规范和引导。预习任务可以是读书、思考、查阅资料等软性的任务,也可以是做题、记单词等硬性的任务。预习任务不管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必要的准备。

④诊断功能。学案要通过设置思考题、编选预习练习、在解析部分留白等方式,了解学生关于新学内容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存在的知识盲点。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浏览整个学案,完成预习任务。同时,教师还要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备课获得第一手资料。

⑤解惑功能。学案的主体部分应该是解决学生知识方面的疑惑,如梳理重点、排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等。

2.学案应包含的内容

目前各地采用最多的学案结构为:课前预习——课内解惑——达标练习——学习反思。其基本内容可包括:

①呈现学习目标。全面、具体地提出学生学习的目的要求,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力求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充分知情。

②补偿知识缺陷。根据新知识学习的需要,通过预习任务,使学生发现新知识与原有观念的冲突,发现原有知识、原有观念的不足,理解新知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补偿利用新知识学习诊断出原有知识的缺陷,克服学习障碍。

③提炼知识规律。表征知识要点、知识关系,使学生明确新知识的要义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多方面、多角度地、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

④提供检测练习。编写检查学习效果的达标练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与评价练习不同,达标练习的编写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充分体现强化、迁移、建构、反馈、补偿和养成等功能。

⑤给予学法指导。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⑥促进学习反思。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和质疑,以便学生和教师改进未来的学和教。

⑦开发附属栏目。如果版面有盈余,或者教师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开发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附属栏目。例如,为提高学生开展持续自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可以设置“课外资料”、“知识链接”、“问题解读”、“学习提示”、“方法引导”等栏目。

⑧增进情感沟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必胜信念,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在学案中使用一些激励和益智的话语,放在页脚和学案的最后空白处。激励语的形式有:激发式(你能发现两者的区别吗)、鼓励式(努力试一试)、调控式(可要细心哦)、自省式(你的某些学习障碍有改变吗)、感谢式(教师感谢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所作的贡献等);益智语包括名言警句、心灵感悟、教师寄语(可注明教师姓名)、学生心语(可注明学生姓名)等等。

⑨增加页眉部分。页眉上可呈现学案的名称和备课人,如左边可呈现“xx中学xx届xx年级英语学科新授课导学案(序号或课题)”的字样,右边呈现“主备人:xx,审查人:xx”的字样,以方便学生和教师对学案的收集与整理。

3.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学案不同于教案,它更侧重于学生的学,因此学案的编写原则应充分体现学案的这一重要特点。

①学生主体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是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结构的主体,也是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被视作教学的出发点。在学案编制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练、自思的机会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为学生搭建优质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简单化地、粗放式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是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

②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是教堂的灵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呢?通过疑难问题设计、重点内容“留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学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尝试建构知识体系是促成此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问题性原则。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但问题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只有面对难度适中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最活跃,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才最高(赵加琛、张成菊,2009)。

根据上述观点,那些不经过必要的思维活动和克服一定的困难以后就能够回答的问题,不能算作问题。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在内容上指向学习目标,更要关注问题的难度。所提问题尽量是理解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

为了促使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

④建构性原则。为什么教师反复讲过的知识学生还是不一定能掌握?张熊飞(2003)的观点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任何不经过独立的自我活动而获得的新认知结构都是不牢靠的。学生之所以没有掌握就是因为缺少自我建构和内化的过程。

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和积累,而是要挖掘知识点内部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领悟知识内涵。比如,揭示词义时,不能照搬词典,条分缕析地向学生讲解词汇的用法(吕良环,2003),而要设法帮助学生从词的原始意义理解词的派生意义,从词的中心意义理解词的次要意义,从词义变化的轨迹把握词义认知的理据;只列出课本中的具体意义也不妥,应同时给出基本意义,因为了解一项具体意义可能对基本意义还并不清楚,而且对个别具体意义的理解也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完全用汉英对照的方式呈现词义也不一定适宜,因为两种语言中完全等值的词义很少。有效的做法是,根据词的特点,分别从翻译、英文释义、直观演示、构词分析、上下文、同义词和反义词比较等角度,帮助学生就所学词义建构正确的概念体系(朱纯,1994)。

为了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学案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留白”。学案留白,是指教师在编制学案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不直接将语言结构中关键的词语、句型和结论性话语中的关键性字词明确地告知学生,而是在这些关键的地方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填空。留白具有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等诸多功能。但留白要把握好度,未知信息过多,学生可能难以明确问题的指向、明确思考的方向;未知信息过少,就缺少了思维的含量。

⑤层次性原则。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个体素质结构。在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结合学案的运用把分层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结合起来,用分层学习来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低于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上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如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必答问题、选做练习,或者将任务或练习标上难度等级,这样就使学案有了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三、学案的使用

实施有效的学案教学,并不仅仅依赖优秀的学习设计,还有赖于学案的科学使用。根据前面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在学案使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熟悉学案

使用学案的教师有必要吃透学案内容,明白主要环节、细节的设计意图,预测学生在学案的启发下可能提出的问题,设想各个环节在本班实施的可行性,规划教学操作流程,计划时间安排。

编制学案与使用学案的常常不是同一位教师,只有较好地理解学案编制者的意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最优化地使用学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首先,学案编制之前,备课组内的教师应该集中在一起统一编写的指导思想,落实学习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其次,编写学案的教师有义务把自己的具体的设计思路、选材的来源等信息告知其他教师,以达成一致性的理解,并随时向其他教师提供使用建议和征询修改意见;最后,使用者遇到问题时应主动向学案设计者请教,使用完毕可与设计者交流心得体会。

2.布置学生课前自学

学案通常应提前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预习。预习的情况要及时抽查,部分预习作业可以收上来进行批改,以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备课获得必要的资料。预习任务要量力而为,量时下达,既从需要考虑,也从能力出发,确保学生能独立地、从容地完成。

3.课上立足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应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案教学离不开学生对预学习成果的展示,因此,在学生自学或讨论时,教师要巡视,以便能够有目的地选择展示的学生和展示的内容;在学生展示预学习成果时,教师要指导其重点展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主体时,还要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课堂展示要有质疑、有变式追问、有联系拓展、有归纳总结。

4.指导学生课后整理

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学习过程的印迹,是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课后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与反思,同时教师也需要经常性地对学生使用学案的情况进行检查,杜绝使用过的学案中仍然留有空白、错误不订正或订正后依然有错的现象。所有使用过的学案都应要求学生按序装订,妥善保管,以作为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的重要学习资料。

学案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向,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学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讨。

标签:;  ;  

学习计划编制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