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智
37132319891xxxx611 250000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进步,预应力管桩技术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其主要利用混凝土管桩具有较高的强度,施工效率快,在地基处理中运用管桩能够提升整体地基质量,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方面,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施工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
1、前言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也逐渐显现出许多新技术,其中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显然,它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但是在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工技术要点,从多个方面合理控制施工质量,才能避免桩位偏移以及管桩损坏的问题。
2、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2.1静压成桩
在桩尖插入桩位之后,压桩油缸伸程,在入土0.5-1.0m之后,对桩的垂直度及水平度予以再次校正,保证桩的横纵双向垂直度偏差低于5%。之后继续压桩油缸伸程,缓慢压下桩,其速度应小于2m/min。在沉桩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桩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桩的垂直度偏差大于5%,需要及时查找原因,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予以纠正,在桩尖进入硬土层之后,不可以通过强行回扳或者移动桩架的方式,纠正桩的垂直度。
2.2接桩
在进行接桩的时候,主要采取钢端板焊接法。在桩端头埋设端头板,周围用电焊的方式予以连接。在底桩桩头露出地面0.5-1.0m的时候,需要暂停沉桩,接长桩身,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其接桩方法是:先利用钢丝刷对接头的铁锈、泥土等进行清理,之后将特制的接桩夹具扣在底桩桩头位置,当待接桩吊入夹具之后,进行调直,保证接触良好,予以焊接,一般焊接4-6个点,在固定上下桩身之后,卸掉夹具,予以分层焊接,保证焊接层数不低于两层,同时要求每层焊接厚度连续、饱满、均匀,在完成焊接操作之后,需要自然冷却8-10min,才可以继续沉桩施工。
2.3送桩
在完成接桩并且施打之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与打桩情况确定是否进行送桩操作。在送桩之前,禁止桩锤导向脚伸出导杆末端,保证管桩露出地面0.3-0.5m。同时,在送桩器上,明确以米为单位,并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注明长度,通过单点吊法将送桩器引入桩帽,在管桩顶部放置桩垫,保证其厚度均匀,之后将送桩器下口套在桩顶,利用仪器将桩身、送桩器、桩锤的轴线调整到一条直线上。在完成送桩操作之后,需要及时回填空孔,并且确保其密实。
3、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定位管桩
在桩位侧放过程中,将钢筋头围绕着桩位中心打入到土中,以钢筋头为圆心,在地上划圆,让桩头根据圆定位出水准基点和轴线点,通常要求距离群桩不能少于28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堆放和起吊管桩
在卸车、装车、现场到过中,现场辅导吊机应利用两点水平起吊方法,管桩纵轴线与钢丝绳夹角应小于450,在施工时,需按照如下要求进行堆放:(1)管桩应按照相应规格要求和作业顺序进行堆放,这样才能便于施工作业的开展;(2)保持堆放场地的坚实和平整;(3)如果现场施工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应该在场上堆放上一层单层管桩;(4)管桩叠堆最高只能叠到四层,其底层应有垫木,垫木应入土,将支承点设在桩端部中桩长处弯矩为零的位置,若采用两点起吊,则垫木放置在起吊点附近,位置设于距两端各0.21倍桩长处。;(5)在打桩施工过程中,可使用专门吊机进行取桩,在运桩时,应运用一点绑扎起吊,在完成绑扎起吊后,测试是否牢固、坚实。
3.3控制管桩垂直度
在管桩直立后,在离桩架15m外正交力方向实施观察和校正,在校正中可运用经纬仪进行,其校正要求在打入前,应将垂直控制在0.4%内,在成桩后控制在0.5%内,每一台打桩机都应配置一条水准尺,这样可以随时随地测量桩体垂直度和水平度。在测量桩体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测量规定要求进行,这样测量所得的数据才能进行使用。
3.4管桩压入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1)记录好与压桩力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工作人员,妥善处理好情况;(2)全面控制终压条件,确保压桩质量,应用水准仪观测沉桩情况,并观测是否出现变形或者趋于零,油压表中已显示出终压是否符合要求,或者在桩机内部出现浮机,进行卸荷时,桩身是否出现回弹情况,在卸荷之后,应将残余沉降控制在具体规定范围之内。(3)对于土层分布较小的场地,根据邻近压桩桩长进行配桩,避免出现余桩太多的情况,同时也要防止出现送桩太深的问题,在桩压接近平地时,应观察压力表的凑数,与邻近桩平地压力值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差较小,那么可参照临近桩长进行配桩,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在读数时要比邻近桩低一些,应考虑到比邻近桩长一些的接桩。(4)桩尖具有的密封性性能影响着承载力,预应力管桩应运用封口形式的,在施工现场中,人工电焊和桩端板相互连接,焊接所具有的密封性能,在桩尖顶部很难控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开裂情况,以摩阻力为主,对渗流有着很小的影响。(5)在开挖土力时,应要注重开挖的方式,禁止将各种机械运行所引起的开挖之土向已经开挖的力向转变,对于管桩所具有的单侧压力,在施工中,应加大监测基坑土体的位移,要求有关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基坑排水工作,严格掌控好开挖分层力度和厚度,避免出现其他问题,如果出现其他问题,那么也要及时解决,切不可认为问题不大,可任由其发展,这样很容易引起工程安全隐患。
4、地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施工之前应当进行压桩试验,确定终止时的压桩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系数,并且要验证与设计是否相符合,以终止时的压桩力进行初步判断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然后下发作业指导书。为了避免挤土效应以及振动影响,应当做到严格控制压桩的速度,一般应当控制在1m/min左右;并且要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根据桩的入土深度,采取先长后短和先高后低的顺序来进行施工。施工地点的场地应当是平整坚硬的,在较软的场地中应当适当的铺设道渣,不能使桩机在打桩的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进而产生斜桩。当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应当要及时的排除之后再进行沉桩;沉桩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垂直的地方应当及时的进行纠正,必要的时候应当直接把桩拔出然后重新打,当桩进入一定深度之后,就不要采用移动机架来进行校正了,以免发生断桩,应当采取其他的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体,它要对工程质量负全面的责任。施工单位应当要设立专门的主管质量的副总经理,然后协助最高管理者来加强质量的管理。同时也要建立质量管理的职能机构,来监督各级施工组织并加强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当要建立非常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要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中应该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手册以及操作规程。体系文件是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应当组织全体的职工认真学习然后讨论,要全面贯彻落实文件内容,使人人都能够重视工程质量。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建筑物质量和水平也越发提高。所以,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对严格监管工程各道工序,尤其是监管好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这对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森.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的运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60-62.
[2]曹伟,徐伟.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筑.2017(01):115-116.
论文作者:许海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预应力论文; 管桩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也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