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策分析论文_陶花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 212001)

【摘要】目的:研究ICU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对策改善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ICU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其类型,分析其各自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潜在风险,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给予相应对策以改善护理质量。结果:近一年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潜在风险并给予相应对策确实能降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总结、持续改进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36-02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病人大多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伴有生命危险。病情变化快,治疗措施繁琐,身上管道及监护仪器多,没有家属陪同照顾和观察病情,临床护理工作尤为繁重,是护理不良事件高发科室[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患关系的紧张,迫切要求我们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和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此我科总结以往三年来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类型及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用于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确实下降,现将结果作一简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3年3月-2016年2月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患者住院时间均超过一周,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59.5±9.3)岁,创伤性休克9例,脑外伤昏迷8例,急性心肌梗塞7例,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13例,急性农药中毒4例,感染性休克6例,急性呼吸心脏骤停抢救后9例。

1.2 方法

统计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ICU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总数及其类型,分析其各自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潜在风险,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给予相应对策以改善护理质量。比较相应对策实施后我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发生的类型有无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3年3月-2016年2月ICU记录在案的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78起,涉及56位患者。分析原因实施相应对策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具体发生类型及数量详见表1。

表1 相应护理对策实施前后各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与护理前相比,P<0.05

3.讨论

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着患者疾病的转归,更关系着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影响着当下的医患关系。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是近几年来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医疗水平的一个缩影,收治着各种病因所致的危重病人,其病情变化快、监测仪器多、治疗措施繁多,是护理工作最为繁重的一个科室,也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科室[2]。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或者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才能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往三年来的记录在案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来总结和归纳可能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或潜在风险。只找到记录在案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护理不良事件,像护理记录单或者其他医疗文书书写或者记录错误但尚未导致医疗纠纷的护理不良事件本次研究都没有计算在内。故研究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献报道,当然也可能与医院等级及其他各方面因素有关。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类型包括皮肤黏膜糜烂、非计划拔管、医嘱执行错误、坠床、跌倒等,归纳起来总的原因可能包括护理人员不足、工作相对繁重,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预测和规避风险。针对这些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我们总结了以下应对措施[3-4],主要包括(1)妥善固定病人各种管道:如胃管除了鼻孔处固定外,还应将负压吸引盒固定在胸前或者末端固定在颈后;导尿管末端球囊用水填充而不用气(防止漏气尿管脱出),尿袋、引流袋以及水封瓶等翻身或者移动病人时事先摆放好,对于意识不清或者躁动的病人适当约束固定。从而防止各种管道主动或者被动牵拉拔出,降低临床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2)定时翻身拍背和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如对于昏迷或者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按时按质做好口腔及会引护理,对于大便后肛周擦洗的患者,注意擦干水泽,防止湿热发生糜烂。(3)加强护士责任心建设,使其在临床繁琐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不漏、不错执行医嘱,合理优化护士分组,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护理易出错环节进行统计、学习和分析,增强护士对不良事件和潜在护理风险的预见性;事先对可能与护理相关的各种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找出避免及控制风险的方法,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通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护士对各种常见护理不良事件有个直接的感官认识。其次通过组织学习和不断改善护理方法,使得护士在薄弱和易出错环节有了规避潜在风险的能力[5]。使得近一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前几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潜在风险并给予相应对策确实能降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总结、持续改进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羽.探讨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0):15-16.

[2]肖燕.ICU护理风险事件及防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1-212.

[3]陈进文.ICU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107-108.

[4]刘慧.ICU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07,33(34):7584-7585.

[5]殷华丽.ICU护理风险与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35):131.

论文作者:陶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ICU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策分析论文_陶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