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摭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09)01-0026-05
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冬季”。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学历补偿教育的接近完成,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的萎缩,成人高校全日制班的停办,使得我们已习惯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市场日益狭小。老牌的函授、夜大学的生源也日益萎缩;属于成人教育范畴的自学考试助学,规模也越来越小;以网络教育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尚属试办,距离成熟还待时日,这些都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怎么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出路何在?业内人士困惑、迷惘。于是,“取消论”、“替代论”、“弱化论”不绝于耳,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看来真的已走到了尽头?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将我们由失望之冬带入希望之春。为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将成人高等教育整合成一个大系统,二是成人高等教育要为社会建设服务。
一
这些年来,人们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函授教育、夜大学(现改为业余教育)、自学考试等的关系和区别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观点,甚至有许多争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对这些概念要完全界说清楚也有困难。不同形式之间互设壁垒,自我封闭,内耗不少,使求学者每每困惑,搞不清个中奥秘。现在看来,这些争论是无谓的、有害的。
实际上,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针对教育目的而言,属生存型教育。职业教育虽然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分,但就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而言,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基本相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或使未就业者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因此具有十分明显的职业性特点,从教育计划的拟定到具体的教学过程,都必须从职业需要出发,所以从教学内容上讲两者是相同的;其次,教育结构基本相同。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某些结构成分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职业教育中的某些结构成分又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中非学历教育中的职业培训,学校基本上就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第三,教育对象基本相同。以前,还可以把职业教育称为职前教育,而把成人教育称为职后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很难再将没有就业而直接接受职业教育者与为转岗或重新择业而接受职业教育者具体分开。从教育对象上说,很难分清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是成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实行学历文凭和岗位技能双证并举的今天,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也有很大的不同。继续教育是对已经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或已获得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使其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活动。确切地说,继续教育只能是成人高等教育中非学历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对象上讲,成人高等教育要比继续教育宽泛得多。从教育目的上讲,成人高等教育在着眼于职业技能的同时,还注重一般的文化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普及性的;而继续教育则是着眼于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为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提高竞争力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是提高性的。从教育形式上讲,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都具有灵活的特点,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成人高等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且多学科、多学制、多层次、多规格。在专业上,它几乎包括了所有学科。而继续教育由于其对象主要是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职人员,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着的,是处于前沿的,形式是灵活的。它没有固定的学制和课程设置,也没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一切以工作实际需要为转移,且有快、新、高、活、实的特点。
终身教育是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所进行的种种教养和教育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总过程。终身教育的观点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十分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因为一个人的一生大部分是成年期,成人教育也就是从一个人走向社会直至生命终结所进行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指出的那样:“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函授教育、夜大学教育、自学考试等则是依据教育区域、教育手段和学历认证方式而定义的教育形式,都可归入成人教育的大范畴之中。笔者认为,解放一点思想,将这些教育形式实现大融合,构建一个大系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这个大系统中,又可将各种形式划归两个大的类别: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任何形式,都可以既举行学历教育,也可举行非学历教育。区别只在于,学历教育在入学时分别参加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毕业时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办学组织测量认证,非学历教育则无须参加高考认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建立“教育超市”,真正让全体人民各取所需,“学有所教”。
让我们把眼光再放远一些,从大教育观念着眼,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强大的国家,与之相适应,要有强大的教育。
强大的教育应该是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说到教育,好像就是学校教育,讲普通教育就是中小学,讲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技术学院或学校,讲高等教育就是高等院校,这就是所谓的各级各类教育,“只此三家,别无分店”,缺少大教育观念。事实上,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指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教育在对象上要涵盖从婴幼儿到成人,用世界通行的说法是从出生到死亡,在内容上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既要发展学校教育,也要发展社会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网络教育等,既要倡导正规教育,也要倡导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考察诸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一个现代的终身教育体系,体系上不存在结构性缺憾,更不存在空白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认真地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逐渐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强大的教育应该发展均衡、供给多样。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条件下谋求地区发展水平的大体均衡,这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对这一点非常关注,也是当前教育发展问题上为人所争执的焦点;但对于均衡发展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往往也容易为人所忽视,是要求体系内各个不同部分的多样化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等大体均衡,为具备不同经济与社会条件的人们去择取,通俗地说,就是既要开高档的“专卖店”,也要设大众化的“超市”,还不能缺少面向不利人群的“杂货店”。需求与供求的关系,历来是约束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关系,在供给上,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更多的资源与条件向困难和不利的人群倾斜,这是为政之大德。关注基层,关注困难群体,无论是思想、理论还是行动,永远都具有非凡的道德魅力和道义力量。
强大的教育还应该功能全面、改革深入。关于教育的功能、目的与作用,不同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释读。教育不仅仅是人才的培养,也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教育的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是理想、价值与社会精神构建的主要驱动力,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道德继承、文化袭承、历史传承主要靠教育来实现,这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通过发展教育来修道弘德、取义明礼、谐和图治,使教育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成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发展的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助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标志的教育变革思潮,其基本诉求是,使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历的社会走向学习的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各国政府纷纷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努力实现学有所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一艘硕大的文明之舟,它将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众生驶向人类彼岸。建设现代化的教育强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全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无论如何,整合了众多教育形式和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日益体现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改革后的成人高等教育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时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在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胡锦涛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在谈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胡锦涛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和国家已经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赋予成人教育的总任务已经十分明确:要推进社会建设、着力关注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换句话说,成人高等教育要为推进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这是责无旁贷的任务。自然,这个任务也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但是,成人高等教育以其形式多样、层次多样、门类齐全、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履行这个职责、完成这个任务中无疑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我们又提出要注意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继续坚持”,并不是“永远不变”。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暂时的,变是长远的。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当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到超过对工农业的投入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以社会建设为中心了。社会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在中国,一些社会事业发达的城市,已经接近以社会建设为中心了。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关注民生。所谓民生是指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具体地说,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衣食住行用和生长老病死。这里的“用”与“长”相当重要。尤其是“长”,是人生的旺盛阶段,它比生和死的时间都要长得多。“长”,既包括长身体,也包括长见识。生存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生活高于生存。生活,除了生存必需的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精神生活。有人把民生分为两类:一类叫生存型,一类叫发展型。通俗地讲,生存型就是“填饱肚子”;发展型就是“体面地生活”。生存型社会的社会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应对人的生存问题导致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危机的社会安全网。发展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社会政策目标拓展到缓解贫困、促进就业、创业、生计支持、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医疗卫生、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反社会排斥)、促进人权等。
成人高等教育要为推动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至少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大力发展面向所有求学者的远程教育,改造传统教育模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样,互联网更给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教育日渐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而有趣,网络学习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远程教育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了今天的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分散学习、开放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影响着传统大学教育,给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引领着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过去,很多教育家都谈因材施教,可是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因材施教的想法只能被束之高阁,成为理想。而今天,远程教育的发展却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学习,实现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个体发展的目的。优质远程教育也必将是师生之间良好对话与互动的体现。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广阔。
2.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在职转岗人员的继续教育
目前,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人仅占18.3%。我国巨大的劳动者群体不仅学历水平较低,技能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专家认为,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但是面对大量在岗及转岗人员提出的学历继续教育类需求、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继续教育类需求,我国继续教育资源十分不足,并缺乏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划。
发展远程教育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满足广大在岗和转岗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
3。直面经济严冬,适时对劳动者进行提升教育
2008年的冬天,确是一个“经济严冬”,寒气袭人。很多人没有“冬眠”,而是拿起书本,走进课堂,回炉充电以待经济复苏,这是一种好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危机反倒是成人教育的“热机”。美国金融危机四伏,经济持续低迷,但他们的商学院招生却异常火爆,许多上班族从职场退下来就回流到学校继续深造,储备知识。据说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就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为了避免裁员,一些公司白领开始“抱书取暖”,自我增值,自费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有统计表明,2008年MBA网上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0%,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培训市场有望进入“牛市”。经济复苏后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具备一技之长,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海啸伤害了我们,却正是我们修整自己、提升自我的好时候。经济严冬,农民工群体的寒意犹深。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工厂倒闭不得不面临回乡窘境。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转化成合格的技术工人,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的必备特征。如何转化?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培训。经济景气时,处处可见“民工荒”;经济低迷时,许多人赋闲在家,却正是培训的良机,不仅可以充实农民工的生活,也为经济的再度上扬储备了技术力量。受教育是农民工的权利,而让他们有条件、有机会受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现代农业,更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通过县乡政府组织对农民工进行技术信息培训就不失为一个良策。还有一些人,手中有些积蓄,在失业之后他们选择创业,需要进行创业培训。
经济危机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从容应对。学习之路,未有穷期。尤其对于成长中的中国来说,需要知识来灌溉的地方太多。还是那句话说得好——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在困难中成长,都要在困难中升级。成人高等教育部门应大胆出手,倾尽全力为求学者提供调整和提升的服务。
4.成人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提供休闲教育服务
美国教育家、哲学家阿德勒提出“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提醒人们应该珍惜休闲。休闲教育,既有休闲技术的教育,也包括休闲管理的教育以及休闲的价值等的教育。通过对国民进行休闲教育,使国民获得充足的休闲信息和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能够评估自我休闲需求,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社会。发展休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休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人休闲能力和个人休闲事业经营能力。其中个人休闲能力,对于增强个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教育的主要场所,都是成人教育涉及的主要场所,可以是社区,这应是较为重要的休闲教育场所。可以以社区学院为依托,开展书法、绘画、诗歌、演唱、舞蹈、棋类、插花、茶艺、电脑、编织、刺绣等休闲教育。另外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和场所,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休闲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也可安排公共休闲讲座,形式多样,效果应该更好。
应特别指出,目前,最恰当的选择是把休闲纳入职业教育序列,广泛培养休闲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休闲产业各领域的具体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予以推广。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休闲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工作技能,提高服务质量。这对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单位、社会机构及福利机构是辅助性的休闲教育场所。他们为了提高其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可以开展一些休闲教育活动。如为了歌咏比赛、体育竞技比赛而进行培训等。
5.成人高等教育要开展家政服务业教育
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各类服务企业和网点近50万家,从业人员1 500多万人。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居民家政服务需求迫切,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和服务人员;另一方面,大量家政服务员却不能及时上岗。另外,靠“一张单子、一条凳子、一块牌子”即开张营业的家政服务公司比比皆是,这不仅使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埋下了服务安全隐患,有的家政服务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自身也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和权益保护,遭遇歧视和虐待的事件时常发生。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制定权威的家政服务法规,没有一定的用工模式,没有权威的服务标准,各方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界定,没有行业自律机构,没有强有力的行业监管。因此,一提起家政服务,消费者不满意,家政服务员也不满意。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呼唤家政服务上规模上层次可谓正当其时。其主要原因:一是收入的增加增强了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二是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必然产生对家政服务的现实需求;三是我国现阶段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断增多,使人们依靠家政服务提供专业化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可见,发展家政服务业已经成为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家政服务业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家政服务业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为家政服务开拓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据此,家政服务业涉及29多个类200多项服务内容,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需要研究制定家政服务业统计体系,需要增强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需要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家庭礼仪、操作规则等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系列化培训,需要适应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内涵,规范服务标准,改善服务质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这些都是家政服务业教育的任务,也是最适合由成人高等教育完成的任务。
6.成人高等教育要开展养老教育
老年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多,集中养老是一个方面,但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把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包起来,所以,居家养老、国家补贴这可能是一种主要方式。养老教育应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其二是对老年人养生的教育,涉及的领域更是十分宽泛。关于家政服务人员的教育,前文已有涉及。对老年人自身养生的教育,大体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营养卫生知识教育等。
7.成人高等教育要涉足家庭教育领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国家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家庭教育还是一个亟待专业指导的领域。
目前,中国的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教育是什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碰到的难题。因为我们碰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段特殊时期,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今天的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似乎很神秘,他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教育因此变得越来越困难。青少年逃课厌学、紧张失眠、考试压力、网络成瘾、早恋早孕、校园暴力等问题,不仅造成家庭问题,有的甚至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而许多父母虽然焦虑却束手无策。父母因为自身的素质和生活压力,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教育孩子,他们不太懂得如何做父母,不知道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从而使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现在的社会中,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是无师自通。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神圣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便是父母“无照经营”的结果。呼吁父母持证上岗是个浪漫的想法,事实上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自觉学习,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国人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首次将父母学习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父母应该如何学习“做父母”呢?中国的父母应该从自然型转向学习型,不断补充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新方法,处理好诸如孩子成人和成才的关系、能力和分数的关系等,才有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托尔斯泰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然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重智轻德和急功近利等状况显示,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中国的父母应当通过学习和努力使自己具备5种元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看来,教育父母和父母的自我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试点工作。所谓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问题咨询、信息服务、活动组织等专业指导的人员。目前我国具有专业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稀缺,结合目前我国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是处在缺少专业人士指导,亟待专业人士指导的状态。通过培训,有望为中国即将出现的一个新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人才,也希望借此促进中国的家庭教育能够走上有专业人士指导的道路。最有资格承担教育父母和评选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任务者,大概是非成人高等教育莫属。
如上所述的这七大类教育,应都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教育的范畴。在这些领域,成人教育的各种形式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能大胆冲破原来的框框的束缚,转变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成人高等教育一定可以上演出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活剧来。
收稿日期:2009-01-05
标签: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终身教育论文; 成人学历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大学论文; 学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