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二病区 421001
【摘 要】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的66例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相关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情况、临床指标用时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清醒时间、痊愈时间等指标用时均比对照组用时短,护理满意度96.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导航系统手术;颅内肿瘤;整体护理;临床效应
神经导航手术系统是现阶段神经外科的一门新技术,亦是临床开展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工具之一;该手术系统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太空追踪定位系统;是集立体定向、计算机影像学、红外线信号追踪、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产物于一身的专业技术,它可以提供术中实时导航,在术前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颅脑结构,并且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精确定位病变部位,从而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展为其制定完善的手术计划。导航系统在术中引导显微镜寻找病变部位,随时反馈手术进程和动态,指导医生彻底切除病变部位,提高手术准确性,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时间的同时大幅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66例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相关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观察组:女15例,男18例,年龄60-72岁;对照组:女17例,男16例,年龄60-73岁,对比分析66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经检查,身体状况良好,均可以实施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术;(3)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所有患者可以完成此次整体护理措施。
排除标准:(1)心脏、肾脏、肝脏有重大疾病或者是衰竭者;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2)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言语不清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进行后期对比者;(5)精神病者、手术禁忌症者[1]。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术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术后在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方面进行指导。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1)制定计划: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具体患者具体分析,制定确实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找出特殊问题,采取预见性护理。(2)对技术设备进行宣传:根据查房结果,由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神经导航系统的优点及注意事项,加深患者了解程度,增加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3)术前准备:术前一天剃头、清洁,酒精消毒头皮,贴坐标;行头颅MRI薄层扫描;在此途中保证患者头皮标志物不移位和脱落。(4)术后护理:术后5天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意识形态及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清醒后是否出现意识恶化。(5)生命体征监护:每半小时对患者HR、R、BP、SpO2进行监测,神经外科患者瞳孔变化也至关重要,瞳孔表示患者颅内是否发生继发性出血,瞳孔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特别注意观察高颅压所导致的生命体征变化,斜坡、脑干等部位易发生脑干水肿和脑干移位,影响患者呼吸中枢;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呼吸兴奋剂和气管切开准备,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重点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6)不同部位肿瘤护理:胶质瘤、脑膜瘤:术后0.1g苯巴比妥钠肌注,3次/天;脑室内肿瘤:术后保持头位,观察头痛、呕吐症状;垂体瘤:观察有无脑水肿反应,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及尿量,如存在尿崩症,给予长效尿崩停肌注;听神经瘤:用导航系统切除肿瘤,术后1- 2天禁食或流食[2]。
1.3效果评价标准
1.3.1对比2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经护理后出现并发症、昏迷、残疾、死亡的人数。
1.3.2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症状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清醒时间、痊愈时间[3])变化用时。
1.3.3对比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SPSS23.0计算,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清醒时间、痊愈时间)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后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预后情况、护理满意度)2组间比值用独立样本X2值检验以%表示,若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对比预后情况
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预后情况对比
3.讨论
由于神经导航手术系统是现阶段神经外科的一门新技术,加之患者对此项技术和设备的了解和认知少之又少,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项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质疑,这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在术前护理措施中开展健康宣教,不仅要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还要对治疗措施也要有充分的认识,使患者能够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导航并信任手术,从而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避免出现丧失信心和术后大量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导航系统是传统手术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是传统框架立体定向系统的突破,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可以更精准的对颅内肿瘤进行定位,具有侵袭性小[4]、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等优势,并且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因此确保患者在全切除病灶的同时减少伤残率和肿瘤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赵静,王喜花.神经导航指引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04):535.
[2]杜晓霞.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25):3520-3521.
[3]何钰.神经导航系统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7(10):7-8.
[4]欧榕清.神经导航系统在脑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31-132.
论文作者:任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肿瘤论文; 神经论文; 导航系统论文; 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