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_产业内贸易论文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_产业内贸易论文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中国论文,业内论文,外贸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出现了与传统贸易格局不相吻合的现象,发达国家之间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非常普遍。根据韦里逊和赛文测算,70年代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中约有一半左右为产业内贸易。90年代初,其产业内贸易接近60%。工业化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产品”的贸易模式,在逐渐改变,产业内贸易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因此,产业内贸易的兴起,引起了各国理论界的重视,也对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取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效应

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 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7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未来国际经贸发展中,它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产业内贸易在工业化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据对1977年11个工业化国家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11个国家中有9国与世界各国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远超过50%, 有的高达80%。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指数高于它们与世界整体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尤其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更高,而且远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目前,国际贸易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仍没改观。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中,发达国家出口占到75%;世界服务贸易的86.5%(93年)也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同时,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改善,使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在缩小,自然资源禀赋在各贸易国之间的重要性在减弱,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仍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相应地,产业内贸易在当代国际贸易中也将占据主导地位。

2.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内贸易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产品差异、需求重叠,但它并不能脱离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各不相同。根据哈韦雷里逊按照1978年的统计资料计算,10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为52.9%,1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为43.08%,20 个非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12.34%。 (资料来源:《经济学家》1995年第2期)。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消费需求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战后,各国的大型企业利用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在经济水平相当的国家内扩大产品市场,获取利润,从而加快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消费需求结构和市场规模相差较大,所以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就低。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因此,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会不断上升。近几年新兴起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在1978年的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是40.8%、34.7%、34.9%和66.9%。其它地区的新兴工业国也都呈现出同样趋势,如巴西为37.8%,阿根廷为42.3%。这也许揭示出了一条重要规律。发展中国家若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必须也必然要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来。尤其像我国,要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参与产业内贸易不可避免。

3.产业内贸易会随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

关贸总协定自成立以来,共组织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 促使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率从40%下降到了现在的4.7%,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率也下降到了13.5%左右,推动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更使全球经济一体化、 贸易自由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1 )经济一体化降低了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和差别贸易政策,基本上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和技术自由移动,为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空间,自然也加快了各国之间同类产品的相互贸易。(2 )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加速各国之间资源转移和技术传播,缩小了各国之间建立在资源禀赋和技术差距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差距,加剧了各国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物质条件(产品差别化)和市场条件(需求多样化、规模经济)日益成熟。

产业内贸易能够产生并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占居重要位置,说明它一定能给贸易参与国带来好处。总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内贸易使贸易参与国获得两方面的利益。一是规模经济导致的低成本和产品的低价格。二是消费者享受了差异产品的选择性,提高其消费效用。产业内贸易,就是同一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以满足人们对同类商品不同品种、多样化品种的需要。从西方经济学角度说,就是消费者产品选择性的增加,也会提高其满足程度。

2.产业内贸易在增进一国物质福利的同时,能够降低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本。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国要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贸易利益,就必须同其他国家在产业部门之间分工,对本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和发展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压缩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我们知道,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国经济结构也应进行变化,而以传统贸易理论为指导所形成的经济结构永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为这种经济结构一旦形成,再进行调整改变就非常困难,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则意味着,一国要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利益,并不一定要以牺牲某些产业发展为代价,关键在于能否促进一国内部的一些产业发展到规模经济,从而通过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来增进一国的整体利益。如汽车、石化、电子并非我国的优势产业,但如果扶持发展这些产业,获取规模效益,即可获得整体利益,还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代价。

3.产业内贸易可以推动一国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有人曾对发达国家的主导和新兴产业在1976年的内部贸易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品,是西方7 个工业化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热点。医用电子设备7国中有5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50%以上,输电设备指数有6国在50%以上,办公设备有6国在60%以上。可见产业内贸易发展与一国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附加价值高,需求弹性大,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持续上升,为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了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总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受益的同时,将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主要形式,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走向。

二、中国外贸发展的战略取向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取决于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甚至需求偏好这些基本的经济特征。各国为了获取贸易利益,只能发展以这些基本特征的国际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对外贸易在我国4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国际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经济要实现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全面融合,采用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形式,正在遇到愈来愈严重的挑战。

1.我国外贸发展的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从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来看,1994、1995两年世界经济贸易进入复苏上升时期。由于世界政治局势的缓和与相对稳定,高科技产业和贸易自由化的加速发展,世界经济贸易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不仅会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许多机会。但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提高本国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是每个国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同时,伴随“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的开始实施,国际竞争会更加剧烈。在这一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仍占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国际市场容量的扩大能有多少为我所占,则更多地取决于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出品商的品竞争力。而我国至今仍未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商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当国际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时,外贸发展取向若是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形式,对一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如果一国作为卖者,其销路被其它国家的大公司所垄断,其出口收入不会很高。如果一国作为买者,其进口产品也被其它国家的大公司垄断,它就必须遭受支付高价之苦。从我国的贸易实践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贸易伙伴,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我国的情形都不是很好。为了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还必须增加需求弹性较高制成品的进口。所以,在不完全市场结构中,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将使我国的贸易条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从世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看,最近十年来,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断扩大,初级产品市场疲滞。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各国居民、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出口商品结构所表现出来的上述发展趋势,在今后还将进一步有所发展和加强。

反观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自80年代以来虽已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但出口的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这表明我国当前出口商品的结构仍较低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面对日益向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向高、精、尖产品倾斜的世界出口商品结构,为求得在对外开放中的对外贸易,我们不能不高度重视并设法发展产业内贸易。

2.我国传统贸易模式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

面临利弊相容的国际环境,我国传统的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显示出不足,并面临严峻的挑战。

(1)低加工产品贸易条件下降,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由于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引起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由于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导致了一系列节约劳动型的生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整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些行业中的优势在逐步丧失。因此,与高技术产品相比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下跌日趋明显。三是发达国家加强了国内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保护,不仅导致其进口前景下降,而且对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构成了下跌的压力。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面临滞后的局面。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目前,我国应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低中级加工产业,这是当前扩大出口的重要途径,但这显然同实现对外贸易的战略目标—实现工业化相背离,导致产业结构滞后,拖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时间。

(3)现有的优势难以作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依托。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优势突出,但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工业生产呈现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局面,所谓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能存在多久,仍需验证。

所以,随着国际经济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格局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模式,发展一种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贸易模式,通过这种贸易模式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这种贸易形式就是产业内贸易。因为产业内贸易可以通过生产技术进步获取规模效益,提高社会的物质福利水平,满足人们对差异产品的消费,降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代价,带动我国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扩大我国贸易空间,扩大我国国际市场份额。

因此,我国外贸发展在短期内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发展产业间贸易。从中长期来讲,应取向参与水平式国际分工,发展产业内贸易,逐步提高产业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并以其作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战略目标。

标签:;  ;  ;  ;  ;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