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少年人格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人格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2007)06—0070—02
一、人格及青少年人格教育
人格一词产生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原意是人们在交往中为克服和掩饰自己缺憾所用的面具,后逐渐演变成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理想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包括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和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协调一致,人的行为就能正常,如果失调,则会造成个人分裂,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产生不正常行为。人格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而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青少年期是人从幼稚顽童向成熟个体的过渡时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这意味着他们将由一个依赖于成人抚养教育、主要按照成人和社会所制定的规范生活的孩子,逐渐转变为能够独立生活、自主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飞速发展,其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为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下了基调。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是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青年人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了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和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人格教育,着眼于对青少年一代优秀人格的塑造和建构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二、目前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过:“人格是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人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人格是人格的最高形式的体现,能最大限度地展出人的价值。但目前,在现有的社会就业现状、高考制度、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往往更多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重视学生智能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重智能,轻人格,是各类学校出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这一教育“通病”已经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重视学生智能教育,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单方面强调智能培养,而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这就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是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与社会所需人才完全错位。许多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内心孤独、嫉妒心强、心里承受力差等人格缺陷。他们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在日常行为中伴随有或多或少的变态、失常表现。现有的重智能、轻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已经造成了种种误区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客观背景呼唤学校要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二)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学生生活世界的需要和个性培养,以规范去要求、剪裁学生,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从而造成教育远离生活的局面。这里并不是反对规范,但过分强调规范,只能培养一大批“规范人”,而教育过程中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不能获得真正的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强调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忽视学生实际的层次性,不利于人格独特性的培养。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文化及个人主观因素存有差异,但学校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
三、人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因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确定。人格是一个极为广阔、复杂的心理现象,个体的人格表现也十分复杂和广泛。其最佳人格结构应为个体在知、情、意、行诸方面都达到了均衡的高水平建构。在认知系统方面,能主动观察和思考,大胆想象,努力探索,积极行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在情感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其它高尚情操,情感冲突较少;在意志和行为方面,能自觉按高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调控行为,目标明确,行为坚定,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是青少年优良人格所追求的标准。大面积培养健全优良型人格的学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那么,学校如何实施人格教育,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优良人格的形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显”与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决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应高度加强理性教育和认知训训练,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强”。这是对高尚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现代青少年人格结构中普遍性地少了锐气,多了惰性。其原因就在于缺少“三自”精神。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结构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长此以往,人格结构中的积极成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三)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健康的人格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为此,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通讯联络、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基础。
(四)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培养勇为人先精神。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有了大胆开拓,勇为人先的竞争思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人格障碍就会缓冲化解,甚至烟消云散。为此,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思想,合理组织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如学科竞赛、学风竞赛、评先评优、升学教育等,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我求成”力争上游和能动机制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能催化潜能,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上进要求,使之活跃、强烈起来,如此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就能逐步形成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格品质,这就有助于改造学生身上存有的甘居下游,萎靡不振等不良人格表现,推动学生的人格“加速度”向完善状态发展。
(五)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尽早健全人格系统。对于有人格缺陷,学校和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指导,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人格缺陷,并对其危害有深刻认识,产生消除“顽疾”的信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中的积极部分,用以抵消或“淡化”那些不良人格品质,长此以往,其人格缺陷就能逐步得到消除。
[收稿日期]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