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是促进电视剧创作繁荣的关键——在1996年度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会上论文,加强管理论文,题材论文,繁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就在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扬州召开1996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厅局的领导、电视台以及电视剧制作部门和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主创人员踊跃参加这次会议,我代表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东道主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最近发表的几次重要讲话以及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播电视(影视)厅局长会议的精神研究制定1996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探讨在电视剧创作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便加强管理,繁荣创作,为广大观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电视剧。
我想借此机会谈三个问题,供大家研究讨论时参考。
一、1995年电视剧创作的基本估价和管理工作的新进展
在刚刚过去的1995年,电视剧创作和其他文艺形式的创作一样成绩斐然,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1995年全国电视剧的生产总量尚未统计出来,估计会超过1994年的792部6212集。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 在严格限制批建新台和开设新频道的情况下,到去年年底,全国无线电视台的数量还是达到了835 座(比1994年增加了69座);节目套数达到了932套(比1994 年增加了84套)。电视台和节目套数的增加当然就意味着节目播出量的增加。全国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从1994年的39878小时增加到44816小时,增长了近5000小时。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去年首播电视剧达295部1580集, 超过了1994年的播出量。其次是各种形式的电视剧制作单位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加,一些企业界人士对投资拍摄电视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境外电视机构合拍电视剧的项目也在不断增长。
至于1995年制作和播出的国产电视剧的质量,现在只能做了初步评价。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去年电视剧创作的整体质量水平继续有所提高,主题积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仍是显著的特点;电视剧主创人员的导向意识和精品意识更加强烈;涌现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电视剧,受到观众的欢迎。
1995年4月15 日以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分电视剧获得了第15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不同奖项。对这些剧目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质量,专家们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评价。电视剧是供多层次观众欣赏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强调电视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必须十分注意电视剧的群众性。观众收视率大体上可以反映出观众的收视心理、欣赏趣味和审美需求。几部获奖电视剧的收视率都是比较高的。95年年初播出的《三国演义》(40集—84集),最高收视率达到31.7%;《京九情》、《东方商人》的最高收视率超过20%;《农民的儿子》、《乡里故事》、《天路》、《大老板程长庚》的最高收视率也超过了15%。
4月15日以后,中央电视台陆续播出了《西部警察》、 《孔繁森》、《牛玉琴的树》、《苍天在上》等从不同角度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为社会主义新人传神写貌的具有较强艺术魅力的作品,最高收视率从15%到50%。另外,还播出了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武则天》,最高收视率达到30.6%;《爱谁是谁》、《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下半部)、《邓颖超和她的妈妈》的最高收视率均超过了20%。《乌兰夫》、《黄土岭1939》、《青年毛泽东》、《青年聂荣臻》等最高收视率均超过15%。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同时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播出前的宣传是否得当,播出时间是否合适,其他频道播出的剧目竞争力如何,还有社会文化心态如何、观众作为审美主体有什么样的需求,等等。我个人认为,一部电视剧收视率达到15%(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观众总量计算超过1亿观众),就算相当可观,值得引起重视了。
但是,从总体来说,电视剧还是质量欠佳,力作偏少。平淡无味、缺乏新意的平庸之作为数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淹没了少量优秀剧目,影响了国产电视剧的整体形象。我们一再指出的电视剧创作中的“假”、“粗”、“拖”、“俗”的毛病依然不时可见,观众中啧有烦言,评论界也时有批评。我们热切希望全国电视剧的主创人员热情响应时代的呼唤,牢牢记住人民的厚望,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去,创作出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的电视剧精品,使电视荧屏上时代主旋律奏得更加激越,更加响亮!同时,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以多种多样的题材、风格、样式的电视剧满足广大观众的不同的欣赏要求。
第16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1995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评选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届时我们再对1995年电视剧创作的特点和成败得失做出更为深入、更加全面的评价。
关于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管理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规划管理、播出管理、电视剧制作机构的审批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发放制度以及对外合拍电视剧的管理,等等。事实证明,这套管理制度对促进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健康发展、克服无序混乱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如大家所知,1995年,广播影视部全面加强了行业管理的力度。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管理工作也有所加强。去年,部里下发了十几个涉及电视剧管理的规定。我想向大家通报以下几点情况:
1、电视剧题材规划的落实情况有明显的进步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是加强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措施。特别是在我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数量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制作电视剧的单位本来就不少,现在还在急速增加,不断完善规划管理就成为电视剧统筹全局的一步关键棋。
自1985年以来,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已经举行了10届。应该说对电视界各级领导和主创人员了解全面情况,进行宏观调控,避免选题“撞车”,确定重点剧目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对规划的落实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兑视率不高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1995年,规划落实的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在去年3月召开的1995 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全国各地155 家电视剧制作单位报上来的剧目共有643部7179集。年中, 艺委会要求各个制作单位上报规划的完成和调整情况,实际上,这是一项督促检查的措施。根据截止到9月6日报来的情况,已经完成录制工作的电视剧共有234部3125集, 取消计划的31部334集,新增剧目26部145集。但是,大约有50%的电视剧制作单位虽经多少催促,仍未报上材料。这个情况表明我们的规划管理还是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截止到去年年底的不完全统计, 各家报上规划的单位实际拍摄了 403部3956集电视剧,兑视率达到62.8%(以集数而论,达到55.1 %)。电视剧的制作,特别是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制作,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兑视率超过60%就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尤其是和以往的兑视率仅有20%到30%相比,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这个现象表明,多数制作单位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制订和执行规划的。但是,也有不少单位仍然采取“跑马占地”的办法抢选题;占了选题以后,又无法投拍,白白浪费了题材资源。一般来说,制定计划和落实计划之间有一定差距,这是正常的;我们的任务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采取负责的态度,使这个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以内。
近年来,为了维护规划管理的权威性,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对领取电视剧制作临时许可证的单位,如在领证后6 个月尚未开机拍摄的,发放许可证部门有权收回许可证。但是,总的来说,在维护规划管理方面尚缺少刚性措施。落实计划主要靠电视剧制作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但是,任何缺乏权威性的管理措施都不可能是有效的措施。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希望各个制作单位加强自身制作节目的计划性,另一方面也准备把如何完善规划管理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加强研究,提出改进办法。
2、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了加强对电视剧制作的管理,广播影视部自1986年起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在1989年和1990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的规定》和《补充规定》。从近几年来的执行情况看,这是一项得力的管理措施,对规范电视剧制作单位的行为、繁荣电视剧创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制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是年制作电视剧的数量连续几年高速递增;其次是各种电视剧制作公司或中心大量涌现,不少地方开始实行制片人制度;第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电视剧走向市场的探索日益深入;最后是制作权、著作权的归属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为了理顺各方面关系,保证电视剧制作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去年10月18日颁布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其中对电视剧概念的界定、申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单位的范围、申领许可证的条件以及制作权和著作权的归属都作出了新的规定。
大家都要求对电视剧制作的管理工作走法制化、规范化的路子。因此,希望所有电视剧制作单位的负责同志都认真地看一看这项规定,严格遵守这项规定。
根据这项规定,社会管理司自去年10月起组织了对全国110 家持长期许可证的单位进行重新审核。审核后,已批准98家单位继续有资格持长期许可证;另外12家由于制作数量未能达到标准,被取消了持有长期许可证的资格。这项工作还要继续进行,在题材规划会以后,再审核新申请的单位是否符合持有长期许可证的资格。
这里,我再重申一遍,所有持有长期许可证的电视剧制作单位一定要珍惜已经取得的资格,兢兢业业地按《规定》的要求完成电视剧生产的任务;同时,一定要诚实守信,绝不干“卖证”或变相“卖证”的事情。类似事情,一经查实,立即吊销该单位的长期许可证。
3、按分级负责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电视台的播出管理
去年5月25日, 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了《关于对各级无线和有线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检查的通知》。《通知》规定对各台的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5月31日期间播出情况进行检查。
去年,共查处了14起乱播滥放的事件,主要问题是播放具有反动政治内容的电视片、淫秽录像片和侵权播放境外生产的电视剧等。处理办法包括停播自办节目、关闭有关频道直至撤销严重违章违纪的电视台。这件事在电视界以及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随后,又陆续下发了涉及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电视台节目播出、影视剧著作权保护、影视制作经营机构、影视市场稽查以及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的管理规定或通知。其中多处涉及电视台播出管理。这些加大播出管理力度的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在播出环节上为国产优秀电视剧“开绿灯”。我想,任何一家电视剧制作单位,只要是把“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视为己任、愿意为观众提供健康的娱乐服务的,都会拍手赞成这些措施。
此外,还加强了对电视剧创作中的“弱项”和“热门”的研讨。
去年6月,在昆明市举行了“全国电视戏曲研讨会”。12月, 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少儿电视节目题材规划会”。前一个会议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指示,比较深入地研究了电视在振兴民族戏曲中的作用以及电视和戏曲结合的各种方式。会上,明确提出“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和戏曲在深层次上结合的主要形式”。会后,为推动戏曲电视剧的制作,采取了一些鼓励和推动电视戏曲连续剧制作的实际行动。后一个会议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文艺创作“三大件”的指示,提出: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少儿节目“六个一百”的制作计划,共中包括100集童话剧的任务,为此制定了实施措施。
9月,在山西举行了“纪实性电视剧研讨会”, 主要是研讨纪实性电视剧的理论界定、创作经验和美学特征。在研讨会上,许多电视剧评论工作者发表了意见。会后,《文艺报》开辟专栏讨论,迄今为止,已经在《文艺报》、《电视研究》和《中国电视》上发表了20余篇研究文章,对纪实性电视剧的创作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之,1995年电视剧创作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电视剧制作的管理朝法制化、规范化稳步前进。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同时,新问题也不断出现。我们相信,只要电视剧创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同心协力,加强合作,对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管理工作会更加得力,电视剧的创作一定会更加繁荣。
二、1996年度电视剧创作和管理的任务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最近发表的几次重要讲话,总结了近几年思想宣传工作的新鲜经验,部署了今后五年,特别是1996年的工作任务。总的来说,任务繁重,难度不小。根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精神,并结合广播电影电视工作的实际,孙家正同志代表部党组在全国广播电视(影视)厅局长会议上对1996年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强调了1996年工作的两个重点:一是把握导向,促进精品生产;二是加强管理,解决“散”、“滥”问题。另外,还对今后五至十五年的广播影视工作提出了九项基本要求。
这两个会议的情况,各地已经做了传达。我只想就与1996年电视剧的创作和管理有关的问题介绍一些情况,谈点看法。
孙家正同志在报告中谈及今年的电视剧创作时,提出了三点要求。
1、总的要求是“提高质量,多出精品”。 这既是电视剧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1996年的工作重点。
2、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精品偏少, 现实题材的优秀电视剧偏少,中短篇电视剧偏少。针对“三偏少”问题,提出:①要适当控制数量,猛攻质量;②要下力气抓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对弘扬主旋律的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要提高奖励幅度,加大宣传力度;③要抑制趋长倾向,鼓励中短篇电视剧的创作。
3、要按照上述要求,抓好今年的电视剧题材规划,切实组织 好创作生产,力争使所有电视台黄金时间以播出优秀国产电视剧为主,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每天有一集国产精品电视剧。
以上这三条要求,我们要从制定规划起就要研究如何逐步落实。下面,我结合《1996年度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汇编》谈谈个人的看法。
今年,报上选题规划的总共是182家,比去年增加了27家, 多是持临时许可证的影视公司。在182家中,98家持有长期许可证的单位, 其中大多数是电视台、电视系统内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和电影制片厂的电视剧部,另外还有音像出版社、部队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电视剧制作单位。83家是持有临时许可证的制作单位。列入规划的电视剧共有829部10988集,比去年上报的集数增加3809集,增长53%,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数字!
对这个数字怎么看?
近年来,国内生产的电视剧数量一直在高速增长。1990年,达到年产5000集。1994年,超过6000集。去年和今年肯定还会继续增加。当前,播出国产电视剧的单位是各级电视台。电视台播出量的增加是推动电视剧生产急剧增长的主要动力。以目前的932 套电视节目平均每周首播两集电视剧计算,全年就需要近万集适合无线电视台播出的新制作的电视剧。此外,经部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已经超过1000座,每天播出节目的总量也很可观。多年来,节目匮乏一直是个大难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此巨大的社会需求当然会引起投资者的浓厚兴趣。从解决当前存在的电视剧生产和播出的矛盾来说,多生产一些电视剧无疑是件好事。问题在于新生产的电视剧起码要到达电视台播出要求的水准。
另一方面,电视剧生产如此高速增长引发出的各种矛盾也不可小视。首先是资金问题。目前生产一集电视剧平均大约需要投资13 万元。 10988集电视剧就需要14亿元人民币。其次是合格的编剧、导演、 制片人、演员、摄像、灯光以及服美化道人员数量并不多,优秀人材尤其有限。第三是作为电视剧制作的主力军,一些电视台的技术设备,特别是够上档次的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并不充裕,外租设备又会增加制作成本。在这情况下,争剧本、争资金、争人材、争设备的矛盾必然产生。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从而进一步加重优秀电视剧被淹没在大量平庸之作当中的现象,进一步损害电视剧的整体形象。
因此,我们希望各个制作单位认真考虑这种情况,规划会后认真做到剧本、资金、人员、设备四落实,以对社会、对观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制作电视剧。一旦发现力不从心,马上调整计划,宁肯及时下马,也不要勉强为之。否则,徒然损害本单位或本人的声誉,那就得不偿失了。按照部里的要求,艺委会在今年年中还要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检查,希望各单位给予密切配合。
这是第一点。
第二,今年报来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是465部,比去年增加了143部,增幅为56.1%;中篇为233部,比去年增加了46部,增幅为24.6%; 短篇为127部,比去年仅增加1部,增幅为0.8%。 今年准备生产的电视剧平均每部长度为13集,比1994年的7.8集增加了近一倍。这说明, 电视剧越拍越长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趋严重。
我们一直认为,只要是按照艺术规律办事,电视剧该长则长,该短则短,篇幅的长短并不是电视剧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鸿篇巨制是传世之作,契诃夫、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和《聊斋志异》同样脍炙人口。问题是现在有些长篇电视连续剧并非按照艺术规律办事,而是围着“孔方兄”团团打转。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的事情,故意拉成三集五集,拖沓得让观众厌烦。
为了抑制电视剧趋长现象,我们要求各级电视台,首先是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在审片的时候一定要从为观众服务的宗旨出发,认真考虑观众的收视心理,珍惜观众的宝贵时间,把那些故意拖长的电视剧压缩到合理的集数。其次,在“飞天奖”的评奖当中,把是否拖沓作为衡量电视剧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对优秀的中短篇电视剧实行倾斜政策,例如,对够上评奖水平的中短篇电视剧多设一些奖项。第三,中央电视台准备在今年适当时候举行一次“全国短篇电视剧展播”,让更多的短篇电视剧有更多机会在黄金时间和观众见面。第四,请在座的厅局台的领导同志和广告部门的工作人员打个招呼,请他们努力说服广告客户,再制定一些特殊政策,为中短篇电视剧在黄金时间播出创造条件;最后,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要加大对优秀中短篇电视剧的奖励。
总之,我们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篇电视连续剧和上下集的“电视电影”成为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主攻方向;使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更加符合电视剧艺术创作规律。
第三,现代题材和反映改革的电视剧数量明显增加,成为1995年电视剧创作的主体,其中包括不少重点剧目或拟报“五个一工程”的剧目。关于这类电视剧创作,我们首先希望主创人员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实实在在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新人新事,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既不要先行命题,勉强凑数,更不要关在屋子里胡编滥造。其次,越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越要讲究艺术性,提倡风格式样、制作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发扬主创人员的艺术个性,把主题严肃的电视剧拍得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越看越有琢磨头儿。第三,在重点剧目中还要重中选重,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拍出几部能在今年电视剧创作中力拔头筹、占据领衔地位的精品电视剧。
令人高兴的是电视剧创作的弱项有了较大程度的加强。例如,列入规划的少年儿童题材电视剧为66部430集,比去年增长了247集,增幅为134.9%,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为212部397集,比去年增加338集,增幅近6倍。另外,在97年香港回归临近之机,香港题材电视剧也有了较大 增加,共报上9部169集,比去年增加120集,增幅为2.5倍。戏曲电视剧共报上19部,比去年增加了7部,增幅为53.8%。 在民族戏曲尚未走出低谷的情况下,这个增长量不算太小。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做出新的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戏曲电视剧,为民族戏曲的改革和振兴多做贡献。
以上这几项规划安排符合部里提出的要求。希望大家精心组织规划的实施,把纸面上的美好计划化为一部部令人拍手称赞的电视剧。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是观众的企盼,也是我们大家的共同任务。“重头戏”要由各家电视剧制作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主创人员唱主角;电视剧管理部门也要擂鼓助威。按照孙家正同志的意见,电视艺术委员会的成员和电视剧专业委员会的成员要为电视剧制作当好参谋,特别要跟踪“重中之重”的重点剧目的完成过程。
1996年,电视行业管理工作十分繁重。涉及电视剧的管理工作任务也不轻。首先是在对电视台实行年检制度中,把制止滥播乱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对严重违章违纪的电视台给予严肃惩处。其次,对现有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进行重新审核登记,按照我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去年6月8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逐个审核,坚决制止、取缔非法经营活动;第三,加强对外合拍电视剧的管理,制止一切“假合拍”、以协拍冒充合拍的弄虚作假行为;第四,对进口电视剧加强审查把关,坚决杜绝内容低俗、粗制滥造的节目进口。
80年代中期以后,电视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在管理工作一时滞后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混乱状况是难以避免的。针对当前存在的比较普遍或比较严重的问题,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一定会使电视业得到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一切按章办事、合法经营的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播出部门肯定会欢迎这些措施。
除此而外,从今年开始,准备用三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影视导演、制片人等持证上岗制度。准备用四五年的时间,优化电视节目的整体结构,使题材比例更加合理,较大幅度地增加大力反映人民群众从事改革和建设的生动实践与英雄业绩、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刻反映现实、着力弘扬民族文化和雅俗共赏的节目。
加强管理是关键,繁荣创作是目的。加强管理是为了繁荣创作。只要管理措施符合实际,管理人员和主创人员形成合力,一定会从不同角度为电视剧的进一步繁荣做出贡献。
三、再谈电视剧和市场问题
近年来,电视剧和市场问题,扩而言之,也就是电视节目市场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同志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也有不少同志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广播影视部的领导对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对电视节目制作、交换、流通、播出方面的改革非常关心,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从1993年起,我本人根据这些原则在连续三届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专门谈了这个问题,包括:电视剧和市场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电视剧进入市场的目的;电视剧作为精神产品的商品属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特殊方式;现行的电视剧流通方式以及电视剧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事实依据;形成全国性电视剧市场的条件,还有对电视剧进入市场可能产生的利弊的分析,等等。建立电视剧市场在我国是个全新的问题,也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所以我一直是以个人的身份和谨慎的态度参加这场讨论的。
电视界对电视剧和市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电视剧流通方式的改革也在有组织地或自发地向前推进。以去年为例,既有一次性买断的交易方式,例如中央电视台以1000多万人民币买下《武则天》的国内播映权,也有广泛使用的“贴片广告”的办法;既有电视剧制作单位直接运作的销售方式,也有通过节目代理的中介公司间接运作的销售方式;各种类型的电视制片人正在出现:“’95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节目成交额超过50万美元,’95北京国际电视市场节目成交额达到3000多集,共2000多小时,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采取的实际步骤。但是,应该说,还只是在电视剧市场运作中的初步行动。有的带有偶然性,有的带有临时性,有的规模还太小。去年四月我带领中国电视代表团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32届“戛纳电视节”(实际上应该叫“戛纳国际电视节目市场”)。参加这次电视节的共有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2060家电视公司的1万多名专业人员。规模之大,我们一时还难以与之相比。组织形式、成交方式都很灵活,又有规则。年年实效都比较明显。
我国的电视事业从1958年诞生以后,前20年一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平稳发展。后18年,才逐步注入市场因素。1979年开始播出电视广告,标明电视在广告领域率先进入市场运营。由于电视广告适应市场经济中宣传产品、树立企业形象的客观需要,因此发展迅速,如今已经成为电视台的最主要的创收项目。本系统内的广播电视报刊、书籍、音像制品也先后投入市场运营。80年代,与广播电视相关的服务性行业逐渐发展起来。部领导对这些属于第三产业的经营项目均采取了鼓励的政策,而且十分关心目前还比较困难的企业。
包括电视剧在内的电视节目市场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因为电视节目是精神产品,其价值的实现形式表现为社会效益。对这个问题,我想,理论探讨还应该继续下去,观念上的问题还要解决,因为理论上的混乱只会导致行动上的胡来。另外,也要在电视剧流通体制的改革上迈出实在的步子。首先是继续加强对现行的节目交流、交换协作体的指导和引导,使其运作方式更趋合理、更加规范。其次是加强我国电视节目的外售活动,扩大国际电视市场信息的来源,让更多的人熟悉国外市场的需求和运行方式,较大幅度地增加国产电视节目出口。第三是在今年的适当时候举办全国性的国产电视节目交易会,以摸索建立节目市场的可行性。这项活动的方案还要经过科学论证,提交广播影视部批准后实施。一旦举行,希望得到大家的积极支持。第四,对各地区、各单位为推进电视剧流通体制改革的各种新做法、新措施,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情况,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加强管理和协调,以确保这项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
下面,我想再谈两个认识问题。
1、对电视剧流通体制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通过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要在15年内“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将为电视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这些从事电视剧制作、流通和播出的专业人员应该及早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对文化市场的影响。从行动上说,要抓住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的时机,适时建立起依法管理、公平竞争、有序运营的电视剧市场以及对电视剧市场实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机制,实现电视剧生产诸要素的合理配置。这是我们主张积极进行电视剧流通体制改革的最基本的认识。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作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这段时间里更加需要勤于思考,敏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趋利避害,保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为此,必须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我们这些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人应该从中受到启迪,认识到电视剧生产更要讲究效益,以质取胜,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金、设备主要投入在优秀电视剧的制作中去,使优秀剧目发挥“以一抵十”、“以一抵百”的作用,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尽量减少浪费资源的平庸之作的数量,杜绝生产质量低劣的电视剧。
2、对电视剧“直接消费者”的认识
目前,电视剧的“直接消费者”是各级电视台,通过电视台的播出,电视剧才能和观众见面。我们的电视台是干什么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自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几次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是根据国内外、党内外的形势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要求。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主要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问题,具体到广播电视领域,我认为,旗帜鲜明地坚持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就是“讲政治”的第一条要求。电视台有其自然属性,有其多种功能,但是绝不能以此来弱化、模糊以至否定电视台的根本属性和主要功能。某些电视台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不正确、不准确的认识,我们准备通过分级培训加以纠正。
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讲了一段很有分量的话。这就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当前国际电视界的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国外的商业电视机构正在实现“战略东移”,亚洲天空上境外卫星电视的竞争越演越烈,来华推销电视节目的公司越来越多。电视工作者对此感觉更为深切。因此,所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从全局的角度、从国家和民族前途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都要符合“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的要求。电视剧是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当然也不能例外。
电视剧的生产者,尤其是节目制作公司在制作电视剧的时候,总是希望收回成本,有所赢余。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应该对电视剧的“直接消费者”——电视台的性质、特点和需求有个明确认识,在具体实践中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电视剧制作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把弘扬时代主旋律、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作为追求的目标。
目前,电视剧在播出前的审看是按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的。电视台负责审看,决定是否播出;没有把握的,送部厅局审看决定。部厅局负责监督电视台在把关上是否得当。一般来说,大家把握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大体上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近年来的确还没出现过多少严重违反规定的电视剧,例如,违反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或者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等。但是,也出现过个别有害于民族团结的电视剧,并且被明令禁演。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只能由生产者自己承担了。如果真的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还会受到行政或者法律的处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打擦边球”现象。就是说,明知不对,偏偏要干些迎合某些观众低俗趣味的事情,例如,“床上戏”、打斗戏、污言秽语,等等。这就涉及到创作思想问题。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是出好作品的关键。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我想,“讲政治”,对电视剧主创人员来说,第一位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义”、“利”二字是个古老的话题。“重义轻利”一直为人称道;“见利忘义”总是令人齿冷。电视剧生产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中介公司要以服务他人为宗旨。
在我们着手建立国产电视剧市场的时候,我想坦率地说明这两点,也许不是毫无益处的。
同志们!
在我国,电视是“朝阳事业”,电视剧制作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继续加强管理,完善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电视剧创作的繁荣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