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大昆曲支派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派论文,昆曲论文,三大论文,浙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1X(2002)01-0084-07
引言
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遗产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且在宣布的十九个项目中居于榜首[1]。消息传来,所有的 昆曲工作者都欢欣鼓舞,这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原来称为昆山腔,自从明代中叶经魏良辅综合南北 曲的优点进行革新后,便称之为昆曲,并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昆曲的演唱是以昆山 、苏州一带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流传到南北各地后,便与当地的方言和民间曲调相 结合,在艺术风格上衍变出多种不同的昆腔流脉,构成了很有声势的昆曲腔系。其中除 了以江苏、上海、杭州一带的南昆为正宗外,传到北方的称为北昆,传到安徽的称为徽 昆,传到山西的称为晋昆,传到四川的称为川昆,传到湖南的称为湘昆,都是腔调略同 ,而声各小变。浙江是昆曲兴起后最先广为传播的地区。自明代万历年间至清末民初, 昆曲遍布浙江全境,以地域细分,首先是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和绍兴一带,流行的是 正宗的苏州昆曲,属于南昆雅部。但自清代乾、嘉以来,在宁波、金华和温州三个地域 ,却出现了当地土生土长的演员组成的昆班,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通俗化的“甬 昆”、“金昆”和“永昆”。这三大昆曲支派生根于民间,与杭、嘉、湖地区的“正昆 ”分庭抗礼;由于它主要是在农村乡民中流传,搭草台演出,所以获得了“草昆”的称 号。洛地在《戏曲与浙江》第五章第六节中论“正昆与草昆”说:“它是一种比较‘草 ’率的昆唱,而‘草昆’班也确多在草台上唱戏”,“因其不作‘水磨’,所以其唱就 比较粗率(不甚细致),字音直吐(不作反切),板眼紧促”。为了区别起见,洛地就把与 “草昆”相对的苏州正宗昆唱称为“正昆”[2](P.359—360)。
为了研究浙江民间“草昆”的来龙去脉,我曾到宁波、金华和温州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据调查采访所得,并参考《中国戏曲志·浙江卷》、《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 浙西金华建德一带流传的昆腔》、《永嘉昆剧》和《中国昆剧大辞典》等文献资料,对 宁波昆曲(简称甬昆)、金华昆曲(简称金昆)和温州昆曲(简称永昆)的历史和现状加以勾 稽探考,与戏曲史家共同讨论。
宁波昆曲的由盛而衰
浙江甬江之滨的宁波,是昆曲支派“甬昆”的发祥地。晚明之世,苏州、杭州、绍兴 的昆班已流动演出于甬江两岸。在宁波西门内效实巷,原有一座老郎庙,往昔的宁波昆 班在此祭神议事,是仿效苏州老郎庙(梨园公所)的规格建置的。所以甬昆原是从苏杭南 昆传来的,只是在本地生根后,与浙东“调腔”的声调和语音相结合,演变成了地方化 的支派。据《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记载,宁波本地艺人自组昆班,大致是在清代乾 隆、嘉庆年间兴起的。道光、咸丰以来,相继成立的甬昆班社有老庆丰、新庆丰、老瑞 丰和瑞丰、老聚丰、大庆荣、福庆丰和赛庆丰等。其中以老庆丰、新庆丰、老聚丰最负 盛誉,被推称为“上三班”。嗣后新陈代谢,此起彼落。太平天国军队进驻宁波时,有 一个“老宝凤”昆班,就曾进行了劳军演出。到了光绪年间,上三班尚存,新办的宁波 昆班又增加了十多个,如老凤台、老绪元、老景荣、老三绣、大庆丰五个班子,人才辈 出,好戏连台,被人们推称为“五公座”。此外还有时庆丰、余庆丰、大聚丰、大庆荣 和老三绣(四明文吉祥班)等,亦各擅胜场。它们长年流动演出于宁波地区的鄞县、镇海 、奉化、慈溪、余姚、宁海、岱山等县的农村和山乡,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清末民初 ,奉化一带的观众对老庆丰、新庆丰两个昆班尤有好感,民间曾有“蜡烛要点大同(店 名)元红(牌号),班子要定新老庆丰”的俗谚。当时还有昆曲热心人士开办培养新人的 科班,招收八九岁到十二岁的儿童,称为昆戏小班,聘请名师教习,学艺期限一般为五 年。例如宁波城里办的小班名为“天仙堂”,舟山岛上也办过“舟山小班”。
甬昆戏班的组织,分为前场、后场、衣箱、外场四个部分,规定人数为三十五人,其 中前场演员二十五人,后场音乐伴奏六人,衣箱管理二人,外场(负责舞台布置和放焰 火)二人。班主称为“行头主”,负责戏班业务,调拨经费,置办行头,聘请演员。角 色配备规定副末、老外各一人,二面头、二榜两人,小面三榜(三人),大面三榜,老生 三榜,小生三榜。旦角的分行与苏州正昆不同,苏昆只分六种,而甬昆却多达九种。从 九旦起,细分八旦、七旦、六旦、五旦、四旦、作旦、正旦、老旦。九旦是旦角家门打 基础的零碎杂行,常扮宫娥、侍姬之类的杂色。八旦的性质与九旦相近,也是演零星杂 色,但可在折子戏中演配角。七旦俗称花旦,须有一定的武功底子,六旦较七旦稳重, 如在《玉簪记·偷诗》中扮陈妙常,五旦注重眼风生动,稳重文静,如在《长生殿·絮 阁》中扮杨贵妃。四旦又称“泼旦”,注重泼劲,嗓音须响亮,如在《水浒记》中扮阎 惜姣。作旦与五旦靠近,所扮皆为未婚女子、闺阁千金。正旦嗓音要尖而响,如在《烂 柯山·痴梦》中扮崔氏,老旦工架要凝重,如在《荆钗记·见娘》中扮王十朋的母亲。
甬昆的剧目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传统剧目、骨子老戏,基本上是从苏州昆曲传来的 。如《西厢记》、《琵琶记》、《荆钗记》、《幽闺记》、《牧羊记》、《绣襦记》、 《连环记》、《浣纱记》、《牡丹亭》、《玉簪记》、《红梨记》、《白罗衫》、《一 捧雪》、《永团圆》、《麒麟阁》、《渔家乐》、《十五贯》、《长生殿》、《白蛇传 》等七十多部,其中能演十六个全本戏和二百多个折子戏(宁波人俗称叠头戏)。至于开 场戏,能演《赐福》、《叠寿》、《跳魁星》、《跳加官》、《跳财神》,还有甬昆自 创的《白官上场》(相当于苏州昆班的“副末报台”)。第二类是吸收“调腔”(流行于 绍兴、宁波、新昌一带)的剧目,如《万里侯》、《龙凤剑》、《草桥关》、《碧玉簪 》、《英烈传》等六十二种。第三类是宁波昆班独创的新戏,如《龙门阵》、《狮大岭 》、《八达岭》、《江州府》、《花蝴蝶》、《铁公鸡》、《赵家楼》、《小康叹月》 、《余杭奇案》、《劝戒洋烟》、《通州奇案》等一百四十四本。都是晚清以来为适应 农民、渔民的审美情趣,从徽戏、京戏(皮簧乱弹)中移植改编而成的,其中以武戏居多 ,场面热闹、火炽,容易吸引观众。
自晚清至民国年间,宁波昆班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迁,这里可以举老庆丰和老凤台两 个班社为例。
老庆丰昆班创建于晚清道光年间,是当时十二个宁波昆班中最负盛名者。该班人才出 众,名家辈出。老生名角蔡忠明是早期的代表人物,咸丰初年定居宁波的苏州名丑“小 冬至”也搭入此班。清末民初,活跃在舞台上的班中名角有老生仇云奎,老外潘阿三, 小生陈九林,正旦任阿福,五旦陈金友、周祥云,七旦徐云标、顾九兰、仇九生,大面 林四龄、桂才恒、白面徐金虎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班主周阿虎带领下,他们到 上海大成茶园公演了全本《党人碑》,次年又赴沪在天乐园和雅仙茶园演出了灯彩新戏 《龙门阵》,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民国元年(1912),该班由著名演员陈长生继任班主 ,又支撑了十多年,二十年代中期陈长生故世后,由其子陈云发(二榜老生)接班。但这 时甬昆已渐趋衰落,营业不振。延至二十年代末期,这享有百年盛名的老庆丰终于在无 形中解散了。
老凤台昆班成立于光绪初年,班内名角众多,实力雄厚。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到镇 海羊府庙演“年规戏”,排出了新戏《二本铁公鸡》,由副末徐水红扮向荣,老生陈月 峰扮张国梁。民国元年(1912)夏,在班主陈桂林带领下,全班赴汉口献演,历时三个月 ,小生殷春木主演了《白罗衫·游园、看状》,《琵琶记·廊会、书馆》等,老生周冬 生主演了《鸣凤记·写本、斩杨》,《千忠戮·搜山、打车》等,正旦王炳生主演了《 琵琶记·描容、别坟》,《烂柯山·痴梦、泼水》等。民国八年(1919)四月,新任班主 戴金官带领全班到上海南市药王庙演出,以本班原有演员二十五名为主,又聘请其他班 社的名角徐黑虎、周祥云等六名,合计三十一人,角色齐全,阵容强大。在上海连演九 天日、夜场,如小生郑才友主演了《玉簪记·琴挑》,五旦周祥云主演了《渔家乐·藏 舟》,小面桂才恒主演了《雁翎甲·盗甲》、《义侠记·别兄》,七旦顾九妹主演了《 玉簪记·偷诗》,《义侠记·挑帘》等,博得沪上观众的好评。
由于京戏(皮簧)和地方小戏(滩簧)的勃兴,甬昆逐渐衰落。民国四年(1915),甬昆最 后一期小班“天仙堂”停歇,这说明社会趋势已不需要小班给大班输送新人了。到了民 国十七年(1928),甬昆十多个大班只存了七副班子。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硕果仅存 的老绪元和老凤台也难以为继,同年散班,盛极一时的宁波昆曲就此停锣歇响,宣告消 亡。
二十八年以后,苏州市戏曲研究室为了研究昆剧的历史,在1962年派人到宁波、慈溪 等地调查寻访,发现了这支昆曲旧旅遗留下的老艺人,当即邀请当年红极一时的著名老 生陈云发、高小华,五旦周来贤,四旦王长寿、林根兰,大面林云生,小面严德才,乐 师徐信章、张顺金等来苏州传艺,并利用间隙时间追忆往事,口述甬昆的掌故遗事,由 徐渊和桑毓喜记录整理,编成《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留存了甬昆的历史资料[3] 。1962年12月,“苏、浙、沪两省一市昆曲观摩演出”在苏州举行,当时正在苏州传艺 的甬昆老艺人严德才、高小华、陈云发、周来贤等虽然都已年逾80,但在江苏省苏昆剧 团协助下,也参加演出了《起布》、《思凡》、《下山》、《藏舟》、《别母》、《三 挡》六个折子戏,这可以说是甬昆的最终一次演出了。
金华昆曲的流变
金华昆曲是典型的草昆路子,它是苏州昆曲传播到浙江金华地区后结合本地声情而得 到发展的昆剧支派,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一)唱念上搀进了金华地区的方言土音; (二)乐曲上减去缓慢的赠板和拖沓的唱腔,节奏加快,并吸收本地流行的乱弹、高腔的 某些曲调;(三)表演上动作加强,表情夸大,风格朴素、粗犷;(四)剧目上多演武打戏 和神话戏,以力求符合本地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据老艺人追忆,金华草昆兴起于清代 中叶,道光年间已很盛行,班社多达二十八副,影响由浙西远及浙南。道光二十年(184 0),金昆艺人曾被邀至温州教戏,促进了温州昆班的发展。“金昆”流行于婺州府(金 华)、严州府(建德)、衢州府,处州府(丽水)所属各县。清末民初,金华草昆尚存十八 副大班,后又减为十四副大班,如金华的黄金玉班、胡春聚班、张春聚班,衢州的周春 聚班、叶联玉班,义乌县的傅金玉班、何金玉班、金联玉班,浦江县的徐春聚班、周春 玉班,建德县的方春聚班等等。按照早期的传统,金昆艺徒学满五年后都要到苏州的昆 班中去跑龙套,以便仿效苏昆的唱做,学习一年后才能回金华登台正式演唱。足见其艺 术渊源仍然来自苏州正宗的南昆。
金华昆班的组织形式,一般分前台(演员)、后台(乐队)和衣箱(管理戏装道具)三大部 。前台角色有三个花脸:大花脸(净)、二花脸(副)、小花脸(丑);四个白脸:老生、小 生、老外、副末;七个包头:老旦、正旦、作旦、花旦、小旦、贴旦、副贴,共十四色 。另有一个管衣箱的“杂”脚,协助其他脚色跑龙套。依据扮演人物的重要性,又有“ 昆班四柱”、“昆班六柱”与“八脚子弟”的称号。“昆班四柱”是指大花脸、老生、 小生、花旦,六柱是在前台四柱外加上后台乐队中的正吹和鼓板,“八脚子弟”是指大 花脸、二花脸、小花脸、老生、老外、小生、正旦、花旦。其中大花脸是最重要的脚色 ,薪俸最高。后台乐队共有六人:正吹(主笛)、副吹(兼司唢呐)、三副吹(兼司笙、钹) 、鼓板、弦锣(三弦、小锣)、大锣[4]。
金昆的剧目有正目三十六本大戏,如《琵琶记》、《荆钗记》、《金印记》、《连环 记》、《浣纱记》、《蝴蝶梦》、《渔家乐》、《十五贯》、《风筝误》、《长生殿》 、《白蛇传》等,折目有《牡丹亭》、《南西厢》、《八义记》、《水浒记》、《义侠 记》、《一捧雪》、《麒麟阁》、《铁冠图》等名剧中流行的折子戏六十多出,还有开 场戏《天官赐福》和《跳加官》等。金昆剧目又有正昆和粗昆之分,正昆是传统的骨子 老戏,如《琵琶记》、《牡丹亭》等,要严格按照传统路子演出。粗昆俗称“提纲戏” ,“路头戏”,如《金棋盘》、《翻天印》、《通天河》等,这些剧目大多是武戏,只 有故事提纲而没有固定的唱腔唱词,演出时由艺人套用传统戏中某些情节类似的唱段临 时充当。由于草昆常在农村草台上演出,这些粗昆提纲戏通俗易懂,场面热闹,最受群 众欢迎。
抗战期间,由于日军侵华,金华昆班受到沉重的打击,各班相继解体,到了抗战胜利 以后,十四副大班只存了何金玉一个班。1951年,何金玉班演出《白蛇传》以后,由于 演员老化、角色零落,经济上也难以维持,便自动解散了。
历史上金昆的职业昆班虽已衰落,但金昆在民间植根甚深,农村中的业余活动却不绝 如缕。最有活力的是宣平县陶村(现为桃溪镇)的儒琴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唱 班”、“台跟班”、半职业剧团、专业剧团四个时期[5]。约在清末宣统元年(1909), 金华府宣平县有徐文鳌和陶云芳两位昆曲爱好者,在陶村创立了业余的儒琴堂唱班,按 照金华昆班的路子,配置了场面乐队,请老艺人为唱班中的曲友拍曲。1930年左右,徐 文鳌有鉴于金华昆班的颓势,乃改班名为“翕如堂”,有意培养继承人,正式招收二十 多位艺员,传艺授徒,土语称为“台跟”(即把坐着呆唱改为仿舞台演出的唱法)。到了 1934年,便发展成“民生乐社”,作半职业性的公开演出。全社分为后台(乐队)、男堂 、女堂三个组,男女各色演员齐备。1955年10月11日,民生乐社由浙江省文化局批准, 正式组成了“宣平昆剧团”,推选二花脸何增土为团长,聘请原“黄金玉班”遗下的吴 有富(花旦)、张容照(丑)、王海宝(正吹)等老艺人入团,加强了演员阵营。能演《双凤 珠》、《取金刀》、《桂花亭》、《九曲珠》、《火焰山》、《衣珠记》和《长生殿》 等剧目。1957年,宣平县取消建制,改属武义县,宣平昆剧团也就改称为武义昆剧团。 1962年12月,浙江省以武义县宣平昆剧团的名义派该团赴苏州参加了“苏、浙、沪两省 一市昆剧观摩演出”,演出了《打郎屠》、《刺梁》和《见娘》三个折子戏,甚获好评 。1961年10月15日,该团创办了首届昆剧演员培训班,以武义县壶山镇二郎殿作班址, 招收一批男女青年学员,学习到1962年6月结业,后继续随团深造,成绩优良的计有小 生林荣妃、花旦陈美乐、老外应笑珍、老旦徐丽群、贴旦钟惠宜、武旦陈柳英、大花脸 李志韶、二花脸吕兴平、正吹程高远、鼓板应朝云等十七名,都成了团内的艺术骨干。 “文革”中,昆剧衣箱被造反派焚毁。1969年,武义昆剧团被撤销,与武义婺剧团合并 为武义文工团。从此,宣平陶村的昆唱宣告歇响。
金昆业余活动的另一中心是在兰溪。兰溪县城乡原有十多个业余的昆腔坐唱班,如金 家村昆腔班、伍家圩昆腔班、甘溪昆腔班、朱村昆腔班等,其中以金家村唱班的历史最 为悠久。早在清代乾隆年间,该村就成立了业余的唱曲组织。道光末年,又延师教习表 演,发展为登台演戏。因村内多童、邵二姓,乃取班名为“童邵和”。该班由本村农民 组成,白天劳动耕作,晚上学戏,闲聚忙散,不误农时。光绪年间,金华知府邀金家村 唱班至府城演出,赏银质奖牌一枚,并赠“湲兰式谷”匾额。金家村附近有 一庙会,五年轮值演出,该班也就五年招收一次小演员进行培养,使班底不断地得到更 新,常演不衰。1959年重行组合,定名为金家昆剧团,有业余演职员三十七人,由童文 福担任领班。1960年排演了昆曲现代戏,在水利工地和田头作宣传演出,被评为全国文 教先进单位,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和奖品。1961年,又从伍家圩聘请金昆老艺人伍竹 庚(1901~1985)来团执教,一年内学会大戏《十五贯》、《风筝误》、《花飞龙》、《 墙头马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十一个,小戏《僧尼会》、《花报·瑶台》、《 打花鼓》等十三个。“文革”中停顿,1978年恢复,自筹资金,再度聘请伍祝庚父子任 教,1979年在金华地区农村业余文艺会演中,以《悟空借扇》一剧获得演出奖,童景相 、童玉琴获演员奖[6](P.596)。1985年以后,因伍祝庚病逝,演出活动中止。但有童拓 基其人者,业中医外科,而能传金华昆腔之一脉。他原是金家村人,早年与女儿童心均 曾参与金家昆剧团的活动。他本人能唱昆曲贴旦戏《思凡》,童心则从小习武旦戏。20 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们全家进城,移居兰溪市内聚仁路黄龙洞93号,挂牌行医,开办了 童拓基诊所,但父女俩仍热心昆曲事业。1991年自行筹款,经过酝酿,于1992年4月正 式创办了“兰溪市童心昆婺剧团”,属于个体民办性质。因本地流行地方戏婺剧,所以 采用以婺带昆的办法,昆、婺兼演。经费全由童家独资承担,新造了一幢三层楼房,作 为二十多位青年艺员生活和拍戏的场所。主要是面向农村,上山下乡演出。昆目有《跳 八仙》和《麒麟阁》等,颇受农民群众欢迎。
温州昆曲的历史与现状
温州昆曲是浙江草昆的一路,流行于浙江东南各县,以温州、永嘉、瑞安、平阳为中 心,北至台州、温岭,西至丽水、松阳,向南则达福建省的福鼎县、霞浦县一带。解放 后,全国的剧种各以流行的地域定名,而温州市硕果仅存的巨轮昆剧团在1954年进行登 记时划归了永嘉县,定名为“永嘉昆剧团”,剧种简称“永昆”,实际上就是“温昆” 。因温州古称永嘉郡,所以永嘉曾与温州同义。明清以来的永嘉县即今之温州市,但现 今的永嘉县移至瓯江北岸,属温州市管辖。
推考昆曲之传入温州,约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魏良辅革 新后的昆曲创作《浣纱记》的梁辰鱼曾南游温州[7](P.363)。据吕天成《曲品》和祁彪 佳《远山堂曲品》记载,自万历至崇祯年间,温州的昆曲剧作家有戴子晋(作有传奇《 青莲记》)、李阳春(作有《凤簪记》)和涵阳子(作有《杖策记》)等,他们都处在昆曲 的活跃时代[8]。
温州本来是南戏“永嘉杂剧”的发源地,又是海盐腔的流行区域,所以苏州昆曲传入 温州后,便吸收海盐腔的遗响和当地的语音特点而发展。温州本地艺人组成的昆班,兴 起于清代乾隆年间,先是在温州、平阳一带出现了演唱昆山腔和弋阳腔的“小儿班”( 清张綦母《观小儿班》诗),后来在各县城乡普遍建立了学馆。至道光年间,温州有“ 霭云”和“秀拍”两个昆班,“一死于疫,一溺于海,中断者二十余年”(黄一萍《温 州之戏剧》)。同治年间,“老锦绣”乱弹班中的正生叶良金(艺名蒲门生)和丑角杨盛 桃,首倡恢复中断的专业昆班,邀同正生徐锦富、正旦蔡阿种、净角邹阿青、正吹陈银 桃等,脱离“老锦绣”乱弹班而另立门户,并召集社会流散的昆曲艺人,组成了同福昆 班。大家共推叶良金为班主,首先排出了“三本昆”(《连环记》、《渔家乐》、《雷 峰塔》),接着又排演了《琵琶记》、《荆钗记》、《精忠记》、《八义记》、《绣襦 记》、《南西厢》、《十五贯》、《醉菩萨》、《蜃中楼》等。由于戏码充实,演员表 演认真,被推为浙南戏班之冠。各乡庙会演戏,都以能聘到同福班为荣,因而戏金也比 一般班社为高,故有“同福价钱老”的民间俗谚。光绪十二年(1886),由于同福班内部 发生了纠纷,部分演员脱离该班,另行组织了“品玉班”,而留下的演员进行整顿,把 原来的班名改称“新同福”。“品玉班”为了能与“新同福”抗衡,特地在舞台美术、 服装道具方面进行改革,采用了奇巧多变的立体布景。如演《九龙柱》时,各种坐椅皆 用特制纸壳,绘以各种色彩,并能口吐烟火。《长生殿》中的月宫,运用灯光来调节舞 台气氛。《鹊桥会》中的水牛,用布套绘成牛形,以两人连缀,状似舞狮,故有“品玉 行头好”的民谚。品玉班的突出成就,引起了温州小南门益泰源颜料店老板洪仁本的注 目,他在民国二年(1913)出资大洋五千元,为该班增置行头道具,将班名改称“新品玉 ”。又重金聘请名角邱一峰(小生)、高玉卿(旦)、蔡怀卿(净)等加强演出阵容,排练了 一批精粹剧目,曾于1913年赴上海公演。另外,该班在剧目更新上也狠下功夫,班主孙 棣超(1881~1958)特聘瑞安人陈翼卿为“讲戏先生”,编出了通俗易懂的《孽随身》、 《错中冤》、《紫金鱼》、《虐媳报》、《合莲花》等十多本新戏(主要是有关家庭伦 理或世态人情的内容),为广大农村观众及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他们所作的种种努力 ,促进了各个昆班之间的竞争和艺术交流。使温州昆曲获得了蓬勃生机,同时还造就了 一批有成就的艺术人才,如班主孙棣超培养长女孙彩凤成了“永昆”第一代女演员,小 生名角杨永棠也是在该班习艺成名的。
除了“新同福”和“新品玉”以外,自清末至民国年间的温州昆班不断涌现,鼎盛时 多达三十多个大班,如锦福班、日秀班、三星班,金玉班、寿星班、春田班、品福班、 玉福班,以及新品福、玉品春、新品春等班。还有一些在温州组成的昆班能考知简况者 ,列名于下:
新锦福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立,班主小岩喜,本人即为主要演员,民国九年( 1920)散班。
洪春班:光绪三十四年(1908)组班,曾流动演出到达遂昌县东乡上市村,留下字据。
小同福班:宣统元年(1909)组班。
新正福班:民国元年(1912)组班。
祝共和班:民国四年(1915)组班。
锦花春班:民国六年(1917)组班。
品福班: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立。
玉福班: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立。
此外,20世纪30年代在平阳县出现了一个“江南春儿童昆剧社”,简称“江南春科班 ”。创办人陈金锁,平阳宜山(今苍南县)人,原为布店老板,平生酷爱唱曲,与昆班艺 人素有交往。在平阳县民众教育馆及当地士绅支持下,他毅然变卖家产,筹资五千多大 洋,借用本地陈家祠堂,开办了这个昆剧科班。该班招收十一、二岁曾受小学文化教育 的陈姓子女四十余人为学员,聘请徐玉明、陈日初、蔡怀卿诸名伶任教。班规极为严格 ,除严禁吸烟、饮酒、聚赌以外,所有男生必须剃光头,且不论男女学员,凌晨四时必 须起身练功。每逢流动演出,则排列成行,由科班大旗前导,秩序井然。该班于1935年 4月17日在宜山镇正式公演,并于当天在温州最大的报纸《瓯海民报》刊登启事,聘请 著名律师周乃堂为法律顾问,并在永嘉县沙帽河、平阳县鳌江镇、宜山镇设立联络站, 承接演出业务。这批学员满师时年届芳龄,扮相俊美,嗓音清亮,加之班规正肃,演技 工稳,颇受观众赞赏。其中著名的有正旦陈芸香(艺名江南秀)、花旦陈银兰、小生陈巧 卿、老生陈万里、丑角陈娟弟、花脸陈万存、武生陈万招等。这批演员均为30年代温州 昆剧界的中坚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该班解体。部分艺员在1940年与新同福、新品玉 的艺员在温州合并组成了“一品春”昆班。
温州昆班的角色行当分为三个门类。第一是白脸门:正生、小生(包括穷生、娃娃生) 、外、末;第二是花脸门: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花脸等净行与丑行;第三是包 头门:正旦、老旦、小旦、花旦、贴旦、丫头旦、搽旦等。温州昆班的表演艺术具有古 朴、自然、明快的特点,身段动作接近生活。生角中穷生戏占的比重较大,俗称“拖鞋 戏”,具有表演特技。丑角戏最受群众欢迎,民间有“无丑不成戏”之谚。唱腔方面, 南北曲联套和伴奏体制基本上与苏州正昆一样,只是在实际演唱时有所变异。其不同之 处主要表现为:(一)声腔板眼,苏昆着重是水磨功,曼歌缓唱,而永昆则腔促板疾,没 有赠板,节奏比苏昆快一倍。(二)韵律语音,苏昆腔韵幽细软绵,而永昆腔情朴素,化 雅为俗,往往将某些难懂的唱句换成容易为群众接受的话语。丑角杂用带有温州乡音的 “苏白”,其他角色虽用中州韵,但普遍带有土音。念白则多用温州方言。
温州昆班的剧目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戏,约有一百二十多种,属于宋元南戏的有《 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属于明清传奇的有 《浣纱记》、《牡丹亭》、《玉簪记》、《燕子笺》、《一捧雪》、《永团圆》、《渔 家乐》、《蜃中楼》、《奈何天》、《长生殿》、《白蛇传》等,其中有能演全本戏的 ,也有是演折子戏的。另一类是永昆艺人独创的戏目,如《对金牌》、《匿锁记》、《 杀金记》、《花鞋记》等,计有四十二种。永昆艺人面向农村演出传统戏时,为了适应 农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往往能做到“删繁就简,化雅为俗”,对有些剧目的场次结构和 曲文宾白进行改造,给予通俗化的处理,为了跟原本有所区别,一般都在剧名前冠以“ 花”字,如《花琵琶》、《花荆钗》等。永昆以生旦戏为主,粗中有细,所以演出的文 戏占大多数,武戏的比重较少。
1951年冬,温州市领导部门对民间戏曲班社进行整顿,将原来“新同福”、“新品玉 ”、“江南春”和“一品春”等昆班旧人会集合并,重新组班,取名为温州市巨轮昆剧 团。主要成员有小生杨永棠、杨银友,旦角李魁喜、周云娟、孙彩凤、陈雪宝、徐寿林 ,老旦章兴娒、净角缪立周,丑角周介麟,老外张金富、谢金保,武生张金弟,鼓师 陈达辉,笛师胡学春、陈志钦、徐剑鸣,导演李冰等。1954年,温州专区和市文化主管 部门开办戏曲学员训练班,招收了一批昆剧学员,为永昆培育了一批功底扎实、品质优 秀的接班人,如陈欣欣、林媚媚、王友圭、朱永清等。1958年,永嘉昆剧团赴上海演出 了《荆钗记》、《琵琶记》、《当巾》、《追舟》等剧目,获得戏曲界好评。昆剧大师 俞振飞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的赞誉。
“文革”中,永嘉昆剧团于1968年被撤销,部分演职员在1976年与永嘉京剧团及文艺 宣传队合并,改称“永嘉京昆剧团”,直至1979年才恢复“永嘉昆剧团”的建制,并招 收了三十多名学员,补充了新生力量。1980年,永昆青年演员刘文华主演的《百花公主 》参加浙江省会演获得二等奖;1982年,青年演员陈小萍主演的《烂柯山·痴梦》,获 得浙江省“小百花”会演的“小百花奖”。但由于戏曲危机的冲击,永嘉县委于1985年 作出决策,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方式,把永嘉昆剧团改为永嘉越剧团,而在越剧 团内保留昆剧团的名义。自从1991年9月成功地编演了昆剧现代戏《嘉富村琐事》以后 ,永嘉昆剧团便无形中消失。经历十年沉寂后,永昆工作者以“永嘉昆曲传习所”的名 义排出了昆剧《张协状元》(林媚媚主演),于2000年4月到苏州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 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演出,好评如潮,产生了轰动效应。因此,当年八月在温州举 行的“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便以温州市永嘉昆剧团的名义演出了《张协状元》, 获得海内外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接着,台湾国际新象文教基金会特邀永嘉昆剧团于20 01年1月上旬访台,参加了“跨世纪千禧昆剧精英大汇展”,富有机趣的六个演员,以 极经济的舞台手段展演了《张协状元》,整台戏充满了浓郁的质朴的乡土气息,观众反 响强烈,台北《中国时报》称誉为“天下第一戏”。《张协状元》的成功演出,终于激 活了永昆。
结语
综上所述,浙江流行的昆曲有正宗主流与草昆支派之别。杭、嘉、湖地区流传的是苏 州来的正宗昆曲,而宁波、金华、温州的昆曲虽然也都传自苏州,但却长期扎根在民间 ,为了适应本地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语音、腔调和戏码方面向通俗化发展,从正昆转化 成了草昆,涌现了本地演员组成的草昆班,大多在乡村草台或庙台上演出,具有浓郁的 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宁波、金华和温州三路草昆都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金华草昆最具有典型性, 它不仅广泛根植于金华府各县的农村,而且流播到衢州府和严州府各县。特别是金华府 兰溪县和宣平县的农村里,竟出现了十多个业余的草昆唱班。当专业的金华昆班消亡后 ,农民业余的唱班仍活跃在乡镇间,如兰溪金家村坐唱班发展为金家昆剧团,建德新叶 村的坐唱班发展为新叶昆剧团,宣平陶村的民生乐社发展为武义昆剧团,甚至还出现了 民办的兰溪市童心昆婺剧团,足见金华草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浙江出现三大草昆支派,是昆曲发展史上的奇特现象。推究其所以能在农村长期扎根 的原因,主要是它们能化雅为俗,能适应本地农民的欣赏习惯。在语音上改用本地乡音 ,并融合本地民间戏曲的曲调来演唱,如甬昆吸收了调腔,金昆吸收了乱弹、高腔,永 昆吸收了本地乱弹和海盐腔遗音。在剧目方面,除了传统的昆曲正目以外,它们都有各 自独创的通俗易懂的戏码,如甬昆的《龙门阵》、《花蝴蝶》等,金昆的《金棋盘》、 《九曲珠》等,永昆的《对金牌》、《花飞龙》等。在表演艺术上,三支草昆也都各有 特技和绝活,如甬昆演《三闯》,扮张飞的演员有特殊的台步,一闯走“蹲步”,二闯 走“磨步”,三闯走“马头步”;金昆演《相梁刺梁》,扮万家春的演员表演绝活“死 人跌”,双脚蹦起三尺高,然后伸直身子仰面朝天,又平又快地跌在台上;永昆演《见 娘》,扮王十朋的演员运用了特技“麻雀步”,十分生动。草昆艺人在长期磨炼中创造 了一系列富于生活气息的形体动作,在不少地方超越了苏州正昆的演技。
草昆与正昆的差别不是绝对的,草昆具有特强的适应性,如果草昆由农村进入城市, 可以改粗为细,向正昆转化。这道理很简单,原因是昆曲在音律上是定腔定谱的,不管 它流传到何方何地,也不管是正昆还是草昆,演唱的都是原有的宫调曲牌,旋律是基本 相同的。草昆艺人在赶庙会、跑码头的生涯中,为了入乡随俗,曾对严格的正昆演唱规 范有所改变,但如果按照“四方歌者皆吴门”的轨迹靠拢正昆,仍能殊途同归。所以宁 波昆班“老庆丰”能在1900年到上海,与苏昆名旦周凤林在丹桂茶园同台演出,温州昆 班“新品玉”也能在1913年赴沪公演。足见草昆与正昆是很容易互相沟通的,是可以双 向互动的。当1962年12月“苏、浙、沪两省一市昆曲观摩演出“在苏州市举行时,甬昆 、金昆和永昆都有戏码参与,各剧团互相学习,起到了交流艺事的重要作用。
通过调查访问,浙江三大昆曲支派除了宁波昆曲已经消亡外,金华昆曲和温州昆曲都 还有余脉。金华地区的武义昆剧团虽早已散班,但一部分从业人员尚保留在武义婺剧团 中。另外,兰溪市童心昆婺剧团还时有演出。而温州地区永嘉昆剧团的骨干队伍至今犹 存,他们近年来演出的《张协状元》成效卓著,大有复兴的希望。
收稿日期:2001-09-20
标签:昆曲论文; 中国温州论文; 文化论文; 长生殿论文; 琵琶记论文; 牡丹亭论文; 白蛇传论文; 荆钗记论文; 十五贯论文; 渔家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