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王蕾,崔木子,张国印,王俊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摘 要: 学术道德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学术研究发展之根本所在,是推动学风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也决定着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本文旨在研究探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术生态环境和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通过加强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研究生教育主体协同育人作用、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惩戒制度,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建设。
关键词: 学术道德教育;学风建设;研究生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 号)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1]。
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内涵式发展,在人才数量兴起的同时,要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而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研究生教育质量既关系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又关系到学术研究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健康的学术氛围、严谨的学术规范、高水平的学术道德既是推动高校学术研究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又决定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
然而,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群体中部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缺乏清晰的认识与自身的坚守,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在研究生健康成才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暴露了当前高等院校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不足。将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工作融入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格局,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一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从事学术活动方面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学风是学校发展的精髓所在[2]。
在高等院校中,研究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构建研究生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3]。
在固定剪切速率为5 /s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含水量的洋槐蜂蜜(10个)、荆条蜂蜜(6个)、油菜蜂蜜(4个)共20个样品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其结果见图1。
图2为半径R=20 μm,宽度w=0.5 μm的谐振腔在耦合系数k=0.2时的系统传输特性图示,随着传输波长的改变,谐振系统在一定的波长处发生谐振,从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透射谱线。图3为该微环谐振腔在耦合系数k分别为0.09,0.11,0.13,0.2时,在1 544.1 nm~1 544.6 nm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曲线,显然,随着耦合系数的增加,透射谱线3 dB带宽变大,谐振深度也随之变大。因此,耦合系数是影响微环谐振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学风是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学习风气,且为一种群体行为,它对研究生的熏陶和感染是潜移默化的,并能够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精神追求。充满正能量的学术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相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给优良学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5]。
二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构建学术生态环境,就必须深挖问题本源,客观精准地剖析目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具体体现以及多方面成因,集中精力将化解成因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提出可靠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
学术道德,主要指正在学习做学术研究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学术研究的参与过程中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规范的总和,其实施和维系源自学者的良心、学界乃至社会的道德舆论。而学风主要指学生经过长期学习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是衡量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标准,是在治学上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切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石,其直接影响我国创新能力与科研实力的提高[4]。对于高校研究生而言,其学习活动类型及形式与本科相比更多的是一种科研探究式的学习,因而其学风与其参与的学术研究活动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可以说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态度与精神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是彰显其学风的一个重要标志。
经济全球化下, 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日趋显著,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不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社会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导致了高校研究生学术活动中一些不良学术风气的滋生,通过日益的思想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腐蚀了研究生健康向上的学术态度,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逐渐增多。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导致了部分研究生将个人需求和利益摆在首位,追求个人职业发展以及经济利益。同时,许多研究生在求学的道路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品质,缺乏投身科研的精神,缺乏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在科研上较难取得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一) 学术研究缺乏思想价值引领,研究生内在创新动力不足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集中在岗位编制、薪酬核算、员工出勤等方面,缺乏科学理念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支撑,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显然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转型升级已成大势所趋,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不仅要改进管理方法,更多的是革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新技术的利用、新思维的转变,来共同关注企业的战略和员工的价值,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目标和长远战略规划,更加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与时代发展同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和合作共赢。
(二) 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短板效应,学术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不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更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时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但当前国内高校对于研究生学术研究普遍没有统一的规范制度和惩戒机制,导致了教育主体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给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学校监督与惩处机制上的不足,还体现在机制执行力度不够,或不够健全与科学,监督不严格与处罚力度不足,没有达到应有的预防与惩戒实效性,这种外在硬约束力的缺失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三) 研究生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缺失明确的惩戒制度
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学术科研,而弱化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同时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以及相关教育教学职能部门等相关教育主体,在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职责认识并不清晰、不统一,无法发挥联动优势。研究生导师往往注重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却忽视了导师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认为已是成年人研究生,已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需重塑其既定观念并再对其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辅导员则认为导师是首要责任人,职责定位在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上,忽视了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研究生学风氛围培养。甚至还有部分高校照搬本科生的管理模式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看不到新时代、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弊端,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三 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和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一) 加强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新时代我们高校要培养的人才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对研究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明确自己的学习科研目标,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构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研究生学风的建设以及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术研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研究生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最后,全面深入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不畏困难的奋斗自律品格。
(二) 发挥研究生教育主体协同育人作用,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首要责任人作用,研究生导师作为教学的承担者、学术的引路人,直接参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与研究生朝夕相处,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导师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完美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的内化和学术素养的提升,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责任人作用,引导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恪守学术道德,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道德素养和学术规范水平。其次,研究生辅导员应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为研究生建立包含学业、学术、就业等多个维度的诚信档案,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教育阵地,开展主题教育并加强与学生网上交流沟通,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最后,调动一切可以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基层学术组织、职能部门或者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那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夏天的太阳晃得刺眼,暑假属于盗版VCD、周星驰的喜剧片、花里胡哨的鬼片、还有古惑仔系列,把青春期的小孩看得心潮澎湃。前段时间,《古惑仔》原班人马拍的《黄金兄弟》上映了,浩南、山鸡都已青春不再,岁月对男艺人也是一样的心狠手辣。
(三) 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惩戒制度,约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构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惩戒制度是进一步端正研究生学习动机、规范学术行为,并促使其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保障。因此,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应以实际状况为基准,适时适度完善并改进高校相关的学术制度。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研究生学术监督委员会负责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的真实性与学术性的审查和评价、以及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通过制度的力量来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管理,监督学术行为。与此同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条例也应该细化、加强。高校所设学术道德主管部门要不定期地抽查、检验研究生就读期间的课程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得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科学性,一经发现问题则根据其性质、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情节严重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学会对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责任,才能有效减少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1号.
[2] 赵勇桃,王玉峰,赵莉萍,等.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1):90-92.
[3] 潘显钟,李国岫,秦莹.研究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3(02):33-35.
[4] 白莉.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浅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43-44.
[5] 赵飞,张艳.浅论大学学风建设-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J].传承,2010(21):46-47.
本文引用格式: 王蕾,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J]. 教育现代化,2019,6(74):254-25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4.106
基金项目: 本论文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GK2040260205)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0217Y19)支持。
作者简介: 王蕾,女,河北人,博士,辅导员,主要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