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 儿科 4443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6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5.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为97.2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为临床上输液的一种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适于人体任何部位穿刺,既能够降低穿刺痛苦,又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1]。但在静脉针留置期间,若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易引发静脉炎,使新生儿的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因此,静脉留置针所引发的静脉炎已成为医护人员所关注的重点。为明确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我院针对性选取146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资料予以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6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32例;日龄2-20d,平均(11.46±0.14)d;肺炎25例,病理性黄疸19例,其他新生儿疾病29。研究组男39例,女34例;日龄2-23d,平均(12.05±0.45)d;肺炎23例,病理性黄疸18例,其他新生儿疾病32。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采用无菌透明膜固定穿刺管、对穿刺处进行观察、定期更换无菌透明膜等;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为:①对置管流程进行规范化。为避免体表细菌入侵患儿血管而诱发静脉炎,在整个静脉穿刺过程中均实行无菌操作原则,具体内容包括统一使用大型号透明敷贴、进行穿刺前须洗手、留置针不可反复使用,首次穿刺失败后不可再次送入血管等。②正确选择留置针和穿刺部位。对于应用毒性较大、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择粗大血管。对于新生儿穿刺部位应首选头部,以便护理人员随时观察。若需采取四肢留置则应避免贴近韧带、关节、受伤及感染等部位或在床栏明显处标注穿刺部位和留置时间。同时对下肢穿刺留置针时,应先抬高,以便加快血液回流,缩短液体留于下肢的时间,使下肢静脉不受液体刺激,并做好交接班工作。③加强穿刺后的护理。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在敷贴前应适当润湿周围皮肤并进行按压,并及时更换破损、脱落,渗液、渗血及出汗的敷贴。此外,由于新生儿皮肤相当娇嫩,在撕下敷贴时,动作需轻柔,以免粘贴对皮肤造成伤害。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包括Ⅰ级和Ⅱ级静脉炎。同时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大于90分为完全满意,80至90分为满意,60至80分为基本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干预后,研究组的Ⅰ级、Ⅱ级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n(%)]
注:组间比较,a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26%,与对照组的78.08%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因具有刺激小、不易外渗及固定牢靠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因新生儿身体特殊,在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进行消毒时,患儿皮肤上消毒液过多时即进行穿刺,可导致消毒液随之进入血管,引起部位出现炎症,其中静脉炎的发生最为常见[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静脉炎Ⅰ级、Ⅱ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静脉滴注能够维持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是保证临床效果的主要护理手段之一,但有相关研究表示[4],留置针穿刺部位、液体类型以及固定封管方式与静脉炎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另外护理人员消毒不严格或不专业,也会加大静脉炎发生率。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疾病变化、相关疾病并发症及潜在的护理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制定出可预见性护理方案,从而确保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5]。预见性护理在实行前,首先对引发新生儿静脉炎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查看大量文献制定出护理方案,可有效确保护理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及实践性。由于预见性护理使留置针和穿刺部位的选择更为准确,加上穿刺后的细心护理,从而大大提高了静脉炎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与社会关系,具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莫春燕.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应用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11):31+33.
[2]朱芳.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外渗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02):167-168.
[3]王徐辉.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05):3353+3348.
[4]杨金兰.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3):161-162.
[5]黄丹心.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3):156-157.
论文作者:陈发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静脉炎论文; 新生儿论文; 静脉论文; 预见性论文; 发生率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