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有效途径_投资论文

探索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有效途径_投资论文

探寻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机构论文,路径论文,产业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业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在其商业化运作中,需要广开融资渠道;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离不开厚实的资金支持;而其持续的市场运转则更有赖于金融服务和贷款保险等行业的相关协助和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不仅可减少融资成本,还可避免股本融资中过多股东对电影制作过程的过分干预。因此,有关“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电影产业成长”的议题,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已越来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业逆势上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中国电影即将进入高速发展、做大做强的“黄金机遇期”,国内许多金融机构仍把目光锁定在利润空间已经很小的传统行业,而对文化产业的利润较少关注;或对其投资风险过于夸大,缺乏对文化产业潜力的深刻认识;或由于有些电影企业的信用度及电影产品的美誉度不够,使得许多行业外资金对于投资电影业信心不足,也使得金融服务机构参与我国电影业投资仍处于一种探索或瓶颈状态。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9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强调了“鼓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这就是说,中国电影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探讨资本和电影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突破制约广开投融资渠道的瓶颈,实现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探索金融机构与电影产业对接的最佳路径或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电影业与金融服务业的几次成功对接

影视创意产业的金融对接由于缺乏实物抵押,因此与传统的金融借贷方式有很大差异。由于此类业务刚刚兴起不久,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当事人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很好的协调,以保证客户融资项目的顺利进行。以下为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几个金融对接案例。

1.《集结号》与招商银行①

2007年,招商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部。作为公司银行部的二级部门,其思路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市场未来将发生变化,持续的高利润空间将受到挑战,由此,长期以来,基于制造业贷款业务的银行客户结构也应早做转型。而在此之前,招商银行已将对影片《集结号》的贷款作为公司银行转型的首次尝试。

招行经过风险管理和审批部门人员对于《集结号》贷款风险的审慎评估,并与律师团队充分沟通,采取了将版权质押权行使到拍摄完工阶段的金融贷款方式,即在影片拍摄完工后,以全球放映的票房收益权替换版权质押权,并在全球片花的销售上,也借助法律部门的帮助追加了一些条款。在此基础上,2006年8月,招行与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5000万元的贷款合同,贷款性质为无第三方公司担保。

华谊兄弟公司凭借其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企业资信,赢得了招行的信任。招行也通过对借贷拍摄电影项目的成功尝试而实现了其金融业务的拓展,使其银行客户结构开始实现新的转型。此后,招行还在一些影视基地建设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上有一部分贷款,所采取的也都是按照中小企业贷款性质和管理模式来发放和进行信贷管理的方式。

2.《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香港渣打银行②

香港金融服务业对电影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融资与保险业务两方面。近几年,在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推动下,渣打银行成立了创意工业部,专门从事电影及创意工业的融资服务。

为保证客户融资项目顺利进行,“渣打银行首先协助相关领域的律师理解业务的整个运作过程,让客户在融资过程中能及时得到相关的法律服务。为使该项业务的受理更加理性,更加专业化,使银行与客户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充分维护,该银行组成了专门的团队,邀请深谙电影业、娱乐业的媒介专家以及在投融资方面的专家为电影电视等融资项目提供专业意见,保证了项目的高效,也分担了银行投资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具体的业务方式有:根据电影或电视节目预售合同给制作方一定贷款(实际上就是以制作方的债权作为抵押);根据电影‘售出退回’权利的价值给予融资,这种融资方式获批的款项额度通常不会超过电影电视整个项目预算的20%,称之为‘Gap Financing’;参考制作方的信用记录确定融资,也可以帮助制片方实现现有所有权的证券化募集资金,或者参照已获得的电影基金资助金额发放贷款。此外,除去融资服务,渣打银行凭借其自身在亚洲乃至全球的银行网络,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客户提供本地区制片、发行信息咨询,以及拍摄、制作影片所需资金流动过程中的外汇兑换、财务管理、支付、托收等相关服务,在这些方面帮助影片制作方资金链的顺畅。香港电影电视融资服务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所拥有的良好的信贷服务与金融实力。另外,香港对于版权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银行提供贷款的风险”。③

以香港渣打银行以债权融资的方式借贷给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1000万美元贷款项目为例。新画面是以《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项目而获得国外银行债权融资的,即采取预售合同融资的方式。该片北美的主要发行商为索尼经典公司,制片方以与索尼经典签订的预售发行协议为抵押,由Cine Finance为该片提供完工履约的担保,并向制片商收取保证金。香港渣打银行以该片的预售发行协议为抵押,并以Cine Finance签订的履约保证书为担保,为制片公司提供1000万美元的贷款。在这里,渣打银行只是资金的借贷者,只赚取较一般利润高的利息,而并非股权融资者,这样也不参与或干涉影片的制作过程。如若该影片无法按预算完成制作,Cine Finance则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损失。

渣打银行将其金融业务拓展到国外,并且在美国知名电影完工履约保证公司Cine Finance的担保下,以债权融资的方式为电影项目提供借贷,风险较小,也是一种明智之举。

3.《画皮》等与北京银行④

《画皮》由八家电影公司联合投资,影片总投资额为6400万元,其中,北京银行为《画皮》提供了1000万元版权质押贷款,这也是北京银行继1亿元贷款支持华谊兄弟公司以后,又一次在电影投资方面的成功尝试。在此之前,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电视剧打包贷款,共14部456集电视剧,其中包括张纪中的《兵圣》、胡玫的《望族》、康洪雷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控制风险,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约定,银行贷款不能超过其投资额度的50%。当时贷款给影片《画皮》这一项目,主要考虑到该片有群众基础,新剧本又有时尚元素,同时,影片创作班底及演员阵容较强,加之创作方有较为成熟的项目操作经验。在对这一项目的贷款上,北京银行为有效地防范风险,不断细化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风险防范措施。北京银行不仅在贷前对借款人提出较严格的用款计划、还款措施,采取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有效的担保措施,贷中、贷后还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诸如对于合同的每一个细节、款项往来都得核实很多次,认真追踪电影的播映期和发行计划的落实情况,每笔贷款都查明用途据实分期发放。事实证明,该片仅内地票房就达2.324亿元,而北京银行不仅确保了信贷资金的稳健回收,还收获了广告效应。

北京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使它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也着实地收到了实惠。截至2008年10月,北京银行累计审批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贷款46笔,共计8.53亿元。到2008年年底达10亿余元,该行已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50亿元的授信额度,而在银行内部该贷款不受额度的限制,优先发展。《长江7号》、《赤壁》、《深海寻人》、《白银帝国》、《爱情呼叫转移》系列等项目都获得过北京银行的融资支持,这些影片票房成绩斐然,也为银行借贷提供了信心。2008年以来,北京银行先后又为50个项目提供了8.6277亿元贷款,不仅没出现过一例坏账,还成功地把华谊兄弟、华江文化、李宁公司等都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该银行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对涉及影视制作、设计创意、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古玩和艺术品交易、文化体育休闲等不同业务领域也都开始提供融资支持。

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对接使得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大为拓展。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贷款总额达30亿元,过百个项目从中受益,涉及影视剧、礼品设计、广告、影院建设、出版等许多领域。这些项目的成功让银行发现,给文化创意企业贷款是可行的。

目前,除北京银行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还有五六家银行开始派专人搜集文化创意类项目。与此同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也在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以让社会资本、私募基金等与金融机构能够一起全方位介入文化创意产业,来共同解决融资难问题。当下,北京市政府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获得商业银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的企业,按照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1000%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鼓励并扶持了金融机构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对接。

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近年来,银行贷款已在电影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国内银行与内地较为成熟的几家电影企业之间的融资合作,已使电影融资开始向着更为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国家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内地银行参与电影融资的热情在逐步提升。华谊兄弟自2006年首次从招商银行获得《集结号》5000万元项目贷款后,近年来又先后从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北京银行成功拿到贷款。而北京银行近两年,也为保利博纳、万达院线、中影集团和光线传媒等多家影视企业提供了额度过亿的贷款授信,意向总金额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银行业的金融服务范围已由最初只介入个别项目,到为较为成熟的企业及其项目进行整体的打包贷款,再到把授信对象从企业延伸到创作个体的发展阶段。2009年12月,包括张国立、李少红、郑晓龙等在内的国内23位知名电视剧导演获得了民生银行的无抵押个人贷款,每人的授信额度约为500万元,贷款将用于这些导演创意、立项或合作的电视剧项目。⑤ 总之,银行在不断拓展其金融服务范围的同时,也开始不断探索与电影业间良好对接的新的合作模式。

电影产业成长需要金融服务创新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里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实现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鲜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金融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建立新的体制、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推出新的产品和金融工具,使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综合经营收益。⑥ 金融创新源于社会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对金融业的外在需求和金融业自身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着金融业的繁荣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出台了《巴塞尔协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金融业务的创新。这种创新直接促成国际金融市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银行业务领域急速扩大,金融产品与服务空前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体系的存贷款差额自1994年始由贷差转化为存差,占当年GDP的1.13%。到2004年底,存差已高达63161亿元,占当年GDP的46.27%。存差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加深,改革开放之初的储蓄不足现象已彻底改变,信贷资金供给宽裕,已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的转化;另一方面,巨额存差的出现反映了居民对银行部门的依赖加大,而银行部门在吸收大量资金之后又难以找到更多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巨额存差的存在一方面意味着金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经济体系中金融风险的积聚。因为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不能进入直接生产过程,从而脱离了物质产品的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金融体系中虚拟成分的增加可能会引致整体经济的非良性循环。⑦ 与此同时,银行资金投资渠道狭窄、金融机构严控放贷、相应的制度安排以及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欠佳等,都将使巨额存差不断加剧。而要使经济体系运行良好,就必须加速利率市场化,促进资金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缩小存贷款利差,促使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扩大放贷规模,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从而有效减少银行体系内的存差。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避免金融风险。由此,适应市场需求,拓展金融业务已是金融变革的迫切要求。

探寻双方适宜的有效路径

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银行为代表的专业投资已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向着更高更强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影视公司与银行的合作能够更为适应相互间彼此的特点与规则?如何满足专业投资对风险控制的严格要求?如何在合作模式上实现有效的创新?

1.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建立适宜的金融信贷保障制度,引入履约保证机制,完善制片投资信用担保体系,以满足专业投资对风险控制的严格要求,是实现金融创新的首要环节

风险管理是银行创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应该保持更高的风险敏感性,让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都贯穿于业务开发的始终。想要满足客户需求,就应想到创新;想到创新,就要想到风险。只有保持风险管理及时跟进,在保持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可持续的稳定收益。

虽然版权质押早已是国际影视行业通行的融资模式,但由于国内影视版权内容的价值和风险,目前在银行看来仍存在着很多变数,难以把控。银行为规避风险,往往要求电影公司向银行提供一定的抵押物,才能获得借贷款。这就要求电影制作公司要有一定的营收实力,而公司的片库资源、影片签订的预售合约、公司的不动产等,都可作为抵押物向银行借贷。但对于那些独立制作人和中小公司,如何使其利用银行借贷方式融资,这点应借鉴国外经验引入履约保证机制。这一制度,是电影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电影制片业通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履约保证机制中的承保人通常是履约保证公司(即保险公司),投保人是电影制作公司,贷款人是银行或财务公司。银行及财务公司在收到履约保证公司出具的保证制作完成的书面保证、制作公司还款能力的评估、影片完成后的收益评估、可收取利息后,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随后,履约保证公司会派出专员监察所有可能影响制作完成的环节,以确保拍摄计划能按照原定日程和财务预算完成,否则履约保证公司将为银行承担因计划延误而造成的损失。履约保证公司的收费一般约占电影制作经费的1%~3%,实际收费依据电影制作所涉及的风险程度而定。⑧ 这一模式,加强了集资者的信贷能力,尤其有利于中小影视制作公司向银行借贷。目前,在内地还没有保险公司向银行实施履约保证的机制,但近年来在运作国内大片的融资时,如《英雄》、《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都采取了启用履约保证向国外银行融资的方式。也就是说,引入履约保证机制,在保险公司的参与下更好地开发利用银行资源,将为投融资体制创新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另外,基于国外的信用担保体系已相当健全。如在银行发放贷款之前,需要有发行公司的发行担保书或底片接管协议。⑨ 不同的发行公司,其信用级别各不相同。同样对于那些制片厂或制片公司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信用级别,这在发放贷款时将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时发放贷款的银行还需要制片机构将制片资金与完成资金的部分甚至全部都存入该银行,这样就使得制片投资信用担保体系更为完善。这些经验都很值得借鉴。

由于银行在一部影片的投资中充当着第一资金集团的角色(第一资金是指在资助一部影片的资金中,最先偿还的资金,其来源一般是银行贷款),因此,在发放贷款时往往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例如需要有发行公司的发行担保书或底片接管协议,需要第二资金集团(第二资金通常被称为风险资本,因为它要在还清银行贷款之后才开始偿还,其来源包括制片集团、风险资本集团、资金扣存集团等)将制片资金存入提供贷款的银行,需要影片完成保证书等等。同时在影片收益分配中首先就是偿还贷款,如果按照这样的程序来运营,银行承担的风险应当相对较小,相应地它所获得的利润也只是一些利息收入而已。⑩

以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片的融资为例,该片从银行巨头英国渣打银行获得融资,而在此项融资的背后,有由律师和保险商组成的大型合作团队,其中,有专门负责投融资条文的法律顾问,也有专门负责影片监制的律师行,甚至还有美国知名电影融资保险公司Cine Finance担任影片完成保证人的角色,该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处理电影的履约保证,并为此提供保险。(11)

由此可见,银行与保险公司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的优势在于信贷;而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对财产和灾害的承保,保险公司知道如何对具体的风险进行评估、定价。因此,银行与保险业务的关联与互动,采取不同的与保险业融合的模式,如分销合作、战略性联盟、组建合资的保险公司或银行直接组建保险公司、组建全功能的覆盖保险等,都对于银行开拓其业务范围起到更为妥贴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这就是说,银行在与影视制作机构合作时,应借鉴国外成熟的对接模式或运作经验,研究探讨影视项目的价值形成过程、风险评估、管理体系,探讨并建立影视项目(以及其他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资产评估及抵押体系,以制定为银行业者普遍接受的规则,是银行在拓展其金融业务时首先应考虑到的关键问题。

2.对于电影行业而言,营造电影生态,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培育职业操守,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信誉度;完善融资监管,是电影行业与金融机构良好对接的首要前提

电影产业要向着良性循环的运行方向实现繁荣发展,营造整个电影产业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是推动电影产销系统实现协调匹配、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环节。业内人士曾提出,建立行业数据库(信用库),即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将电影企业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公众,这样一个相对透明的信息平台,可为电影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方等提供较为透明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也为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预测风险、评估收益等提供了依据。

在西方国家,社会资信咨询公司是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信息咨询机构,它在帮助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充分利用已收集、存储和拥有的大量社会和公司的信息及数据,帮助金融机构发展客户,并使贷款机构能更准确地分析、把握贷款申请人遵守信用合同的可能性,有效界定和估算风险因素及其成本,防止贷款申请人过度信贷或信贷诈骗,从而使信贷机构在此基础上可相对迅速地做出贷款决定并科学定价。社会资信咨询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社会上个人和公司的信用信息在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和处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主要向银行、财务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及大型的零售商提供信用咨询服务。美国是社会征信体系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百联等三大征信服务机构积累的机构与个人资信内容丰富,并为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客户提供信用报告、风险分析等征信服务咨询。(12)

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将这样的社会资信咨询公司设置在电影行业管理机构内,还是设置在银行管理机构内,抑或是成为电影业与银行双方可信赖的一个独立公司,都对于实现行业监督,完善融资监管,敦促企业树立品牌美誉度,积累贷款信誉,服务金融机构,提高信贷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也更有利于电影整体生态环境的营造,为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实现良好对接提高了效率。

此外,银行可引入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封闭的资金管理,对发放的每笔贷款都要查明用途,跟踪监控,据实发放。如民生银行2009年12月对导演们的批量授信虽为无抵押信用贷款,却引入了专业投资公司来进行封闭的资金跟踪管理。因此,影视公司与金融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可不断探索双方适宜的最佳合作模式,以达到双方最佳的良好对接状态。

3.建立相应的影视类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及投资管理评估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以研究影视项目的市场预期及其增值情况,使金融机构与影视公司双方对该项目所达到的预期及其风险控制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影视业新生力量的成长。金融机构若要扩大为电影行业的服务领域,就需在内部管理层面上实现创新,如项目评估部门、风险预测部门、资金监管部门等的相应配置建立;还需在市场体系层面实现创新,如为更好地服务于电影行业,银行业与保险业会进行相应地依托、联姻或渗透,电影产业基金也会逐步兴起等等;还会在金融监管层面实现创新,如监管机构的建立及所设置的隶属部门,应以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服务于金融机构与电影项目为基准等。

以上建议,不一而足,诸多相关问题,仍需要电影业与金融机构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依据实际情况,磨合探索最佳的服务模式和有效的对接路径。

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引入专业投资,不仅是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蓬勃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国家刺激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扩大信贷业务的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电影业作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在吸引金融资本进入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无论是在监管制度体系、风险管理理念,还是金融产品与服务上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电影企业如何提高电影产品质量,降低投融资风险,树立企业信誉度,完善融资监管,配置适宜的信用保障机制;金融机构如何解决好许多复杂的金融问题,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与优化,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等等,都需要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在不断地创新探索中,寻求两者对接的最佳模式和有效路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影产业繁荣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共同成长。

注释:

① 贾玉宝.下注《集结号》,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2-11.

②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89-190.

③ 国内外电影相关金融服务一览.中国电影网,2007-12-28.

④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160-162.

⑤ 马巍.2010电影投融资金主“换代”.综艺报.2010年1月25日第2期第16-17页.

⑥(12) 辛树森.个人金融业务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3,28.124-125.

⑦ 张红.银行存差:一个基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解释.载:袁志刚等.走向国际化的金融创新与管理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11-312.

⑧ 邵奇.中国电影制作融资渠道的策略分析.当代电影,2006,(6):18.

⑨⑩ 赵子忠,王伟等.中国影视投融资的产业透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19,217-218.

(11) 张艺谋向渣打借钱拍电影.www.sina.com.2006-6-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探索电影产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有效途径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