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以来,一直广受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三十年前我国引进城市设计观念,经过规划师们的探索研究从一无所知已经能够进行全过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是进行合理城市规划的保障。城市设计也成为一门学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专业教育领域对城市规划学和城市设计学科加大了发展力度。目前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城市设计学作为二级学科。很多想要发展这方面的学子会有很多混淆误解的现象,甚至被作为无用学科对待,导致城市设计的尴尬境况。所以在进行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中要充分展示学科的优势和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使城市设计学科与城乡规划学科分别开,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学的完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城市设计;地位与作用;
一、从历史寻找城乡规划学的形成
(一)起源建筑学
众所周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都是城市建设中应用性学术。从城乡规划学比建筑学较晚的成为一级学科,是历史的走向决定的。在古代,城市建设以建筑设计为主体,进行建设的时候依据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和根据建筑特点进行布局,一个是风水文化进行建筑布局。风水文化进行布局是最早的涉及城市规划的形式。建筑师最早起源为古希腊的“architect”,可以译为技术人员、工匠、领袖的意思。古希腊的建筑主要以石头木头为材料,所以“architect”表达工匠的意思时主要指的是木匠或石匠。但是石匠还有自己的特有的称呼“magister”。这些都是在西方对建筑师的表达。在东方,建筑工程以木头为主,比如中国,受鲁班大师的影响大批建筑采用鲁班的技术,因为对传承鲁班技术的人也极其尊重,当时把所有的木匠师傅都当做鲁班传人来讲,被民间称为栋梁。后世传承的栋梁之才也是指像木匠师傅一样有一技之长得人。从东西方来看都是把建筑师们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在西方就有建筑学得书籍中提到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公元前27年《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在书中讨论了城市地址、城墙修筑、广场方位、气候、住宅规划等问题。在西方早起的城市规划都是建筑师进行的,并留下让人赞叹的作品,例如:维特鲁威城市、斯卡莫齐城市、希波丹姆的格网城市。
在近现代出现了建筑学理论的分裂情况,著名建筑师阿布西耶和赖特分别提出城市规划的集中主义和分散主义。阿布西耶主张城市集中分布,赖特主张城市分散分布。二者的理论切实在城市规划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城市规划的不合理性,很多建筑师意识不到城市功能问题甚至意识到而解决不了。现代建筑的兴起加大了这方面的问题,城市科学的复杂已经超越了建筑学的范畴,慢慢的学者们将重点转移到城市规划的方面上,城市规划正式得到独立发展,慢慢成了有理论、有方法的学科体系。东西方各界学者也从各个学科进行城市规划学科的探索,形成成熟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从《雅典宪章》中的建筑学对城市规划的简要论述发展到《马丘比丘宪章》的全方面对城市规划论述的发展,使城市规划仅仅在四大功能的实施发展到考虑社会、历史、场所、空间、人文等,从更全面的问题出发进行思考,进行城市规划。让城市规划学从建筑学形成到独立发展提供很多的理论支持。
在历史的发展中,城市(乡)规划逐渐从建筑学中分离发展,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受历史影响很长时间将城市(乡)规划归入建筑学的统筹下进行教育,在这时候,建筑学仍然是城市(乡)规划的“统治者”。城市(乡)规划仍然依托建筑学的平台进行教育。
(二)城市设计的形成过程
城市设计在历史中一直存在,只是理论形势的存在并没有进行归类。上文的历史中城市规划作品,每个建筑师在城市形态上都有相应的探讨,这就是城市设计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设计的历史与建筑学的历史一样古老,在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城市建造都是木匠师傅们进行城市形态设计,造就恢弘的古都,如今的建筑师也会为古人的城市设计智慧进行赞叹同时自感不如。很多现代城市建设仍用古代的城市设计风格,可见城市设计在古代发展的就已经很成熟了。但由于没有形成学科也就慢慢大部分的理论丢失。
二、城乡规划学下的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1.吴良镛先生说过“城市设计古已有之”这句话就是他在1984年北京的一次“国际城市建筑设计学术讲座”上进行的一篇题为《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的报告中所说的,这篇报告针对国内的城市设计问题、渊源、近代城市设计领域的开展、积极推动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研究进行全方面系统的论述。奠定了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2.建筑部慢慢加大了城市设计的重视,在1986年首次派遣郭恩章、林京等五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去美国的MIT进行城市设计的学习,借此将城市设计的理论和经验引进国内进行城市工作者的普及学习。
3.在1991年城市设计正式作为一项不可少的学术理论,《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各个阶段都需要城市设计的应用,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和生活的质量水平和城市的景观艺术水准。我国正式政策性进行城市设计重视,为城市设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97年11月,建设部发布了《建筑设计政策(1996—2001)》提出“探索具有中国的特色的城市设计体系”正式鼓励城市规划学者进行在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基础探索我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
(二)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下的地位
在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发展中慢慢意识到其重要性,如今已作为教育的一级学科,同时分为六个板块分别设立二级学科,并从六个学科方向进行探索和研究,六个二级学科分别为:区域发展与规划、乡村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规、城乡规划管理、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计划。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教学内容为对城市规划理论及设计方法通过城市规划理论、城市体系文化、城市景观体系规划、城市形态与空间规划设计、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规划、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进行学习,并没有将城市设计真正的规范系统的独立学习,城市设计依然被淡化处理。在学习课程中出现的城市形态与空间规划设计、城市景观体系规划等是城市设计范畴,但是容易让人混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之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科的发展和城市设计人才的输送,进而阻碍了城市设计工作在城市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作用
目前城市规划的编制混乱,城市规划中所包含的职能太多了。人们普遍将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技能去要求它去解决所有城市的问题。所以加大城市设计的概念,重视城市设计学科,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是用美丽的线条去描绘城市的蓝图,所以人们会对二者混淆,为了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区分,可以将城市规划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城乡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分别负责土地规划、空间设计、建设规划的三项主要职能,全面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有主导地位,从城乡规划学得发展来看,城市设计可以说是城乡规划学得前身。在发展历程中对城是设计的完善发展形成了城乡规划学,同样说明城市设计市城乡规划的主体,也对城乡规划学得编制进行引导,围绕城市设计展开三个层次。因此城乡设计大大促进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完善和城市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智容.城乡规划学下的城市设计学科地位与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3,(15):12-12.
[2]徐苏宁.城乡规划学下的城市设计学科地位与作用[J].规划师,2012,28(9):21-24.
作者简介
郑玮琦(1989-),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规划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郑玮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学科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师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