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别与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绩效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差别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的地区发展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例如:(1)关于转型时期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的分析, 多数研究者分析的结果是三大地带之间的人均收入(注:本文的人均收入指表示经济增长的人均国民收入,属于经济发展范畴;居民人均收入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的水平,属于居民收入分配范畴。)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刘树成等,1994;),而省际经济发展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杨伟民,1992;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注:该文中表述为我国省区经济差异变化,“1978年以前缩小,1978年以后呈扩大趋势”,与给出的省区经济差异变化图不一致,疑该表述有误。);Denny,1990)。应该注意的是, 一般对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的研究的时限截止到90年代初,而研究的时限进一步扩大,可能表现出省际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新趋势(胡鞍钢,1995)。(2)从收入来源、 产业结构、制度变迁、经济开放、经济发展和其他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例如林毅夫等(1998)指出,省际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是各地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获得收入的机会不一样造成的,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省际差距的扩大,主要是非国有经济部门在就业和收入来源中作用的增强而形成的。从1978年到1995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提高是省际人均GDP基尼系数扩大的原因, 而由于第二产业的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居于主导地位,是总体基尼系数提高缓慢的原因。(3 )很多的研究者强调了人均国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问题,也有很多研究者研究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问题。但是,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分别研究城镇和农村的地区差距的,综合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差别的仅见于魏后凯(1994)的研究。(4)从研究的方法上看, 主要是采用了来源于统计学或者经济学的反映地区收入分布的指标,以及分解分析方法,绝对差距的局限性得到普遍认同。有的研究者使用了(杨伟民,1992;刘树成等,1994;林毅夫等,1998)来源于按研究收入水平分层研究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指标,用于研究人均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而来源于威廉姆逊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Williamson,J.G.,1965)在研究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中实际上更加适用。但是所有这些指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指标本身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是纯粹的实证研究。(5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问题得到特别的关注。
本文引进一种包含价值判断的社会福利计量方法,评价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绩效,分析地区差距扩大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分析的方法和数据
国民收入的增长是反映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指标,其他的指标也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本文采用人均GDP的增长率和各地区GDP总量在全国GDP总量中的份额来反映地区差距。
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基本上反映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群体,可以总体上定义为高收入地区组、中等地区收入组和低收入地区组。用人均收入的增长率(g[,i])表示各组的社会福利的测度, 全社会的福利增长可以通过各地区组的加权(w[ , i] )之和获得(Montek S.Ahkuwalis and Hollis B.Chehery,1974 )(注:原文作者测度社会福利增长不是按照地区分成收入组,而是按人均收入分组,本文将之改进,用到地区分组上来。):
G=w[,1]g[,1]+w[,2]g[,2]+w[,3]g[,3]
我们可以用各组的GDP总量作为权数, 得到反映全社会福利增长的指标,这实际上就是GDP的增长和增长率。(注:因为这时:w[,1] =GDP[,1]/GDP,W[,2]=GDP[,2]/GDP,W[,3]=GDP[,3]/GDP,所以,G=(GDP[,1]/GDP)g[,1]+(GDP[,2]/GDP)g[,2]+(GDP[,3]/GDP)g[,3]=(ΔGDP[,1]+ΔGDP[,2]+ΔGDP[,3])/GDP=ΔGDP/GDP=g。)在此,实际上是假设了任何人均收入的增长对各个组别的人群增加了相同的福利。但是,实际上高收入地区每增加1 %的人均收入所需要的经济增加量远远高于低收入地区。最后用各组GDP 份额作为权数计算的结果也就主要考虑了高收入地区的影响,而忽略了低收入地区的社会福利增长。所以说,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增长率)不能准确反映地区之间社会福利的全方位变化。
一种改进的方法是对任何收入组每增加1 %的人均收入给予相同社会福利价值,也就是给予相同的权重。这样做的结果是,低收入地区组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量的社会福利价值就要比高收入地区的高。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如果比GDP的增长率高, 就说明低收入地区的社会福利改善的要快。如果比GDP的增长率低, 就说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低收入地区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改善,因此总体经济发展绩效就相对要差,或者说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是落后地区更落后的发展。
另外一种方法是指定给低收入地区组的收入增长更大的权重,即假定低收入地区组的收入增长对全社会有更大的福利价值,这样全社会福利增长将更特别考虑了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它的意义在于,可以揭示落后地区的福利增长是否得到重视。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比较高,就说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低收入地区的福利得到更好的改善。一般在按人均收入水平分组形成的分组序列中,给最低收入组0 .6 的权重, 中等收入组0.3 , 最高收入组0.1 (Montek S.Ahkuwalis and Hollis B.Chehery,1974)。 考虑我国三大地带的划分并不是严格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的,所以本文按照0.55、0.35、0.1 的权重测算。
后两种方法计算的社会福利增长如果快于人均GDP的增长, 我们就说,经济发展绩效(performence)改善了, 否则我们就说经济发展绩效恶化了。
本文主要对我国三大地带在经济改革以来的发展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2个省市,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9个省区,西部包括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区(但是重庆不计算在内)。经济增长的指标选用GDP和人均GDP , 时间范围为1978年至1998年,并划分为1978—1988年和1988—1998年两个时间段。(注:虽然本研究将经济转型时期划分为两个时间段,但是并不是两个时间段的内部就是完全不变的, 更不是说两个时间段的不同, 完全以1988年为转折点。应该强调,这只是一种总体的划分。)
三、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
(一)三大地带经济增长比较
根据人均GDP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得到以下的计算结果(表1、表2)。
表1、表2的测算结果表明,(1 )三大地带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明显的,尤其是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的差距,而中部与西部的差距并不大。(2)从变化趋势上看, 经济改革的前后十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前10年间,各地区年均GDP增长率相差无几, 但是由于东部的收入水平本来就高,使得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而相对差距基本稳定。中部与西部的差距略有扩大。后10年,东部的经济增长率比中部、西部高很多,使得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明显扩大了。中部的经济增长率低于西部,使得中部与西部的差距缩小,后10年比前10年的差距还要小,到1998年,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已经很小了。这构成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别的基本格局。
表1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8)的地区经济增长
人均GDP(元)
人均GDP增长率(%)
年份
1978 1988 1998 1978-1988 1988-1998 1978-1998
东部地区 362.0 752.0 1893.610.815.221.2
中部地区 228.8 471.9 891.710.6 8.914.5
西部地区 195.1 382.7 873.6 9.612.817.4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新中国经济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年)测算。表中数据人均GDP根据1950年价格计算。
表2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8)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人均GDP(元) 人均GDP增长率(%)
年份1978 19881998 1978-88 1988-98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1.58 1.592.121.02 1.17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1.86 1.962.171.13 1.19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17 1.231.021.10 0.70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133.2 280.1 1001.9 0.2
6.3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166.9 369.3 1020.0 1.2
2.4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33.7 89.218.2 1.0 -3.9
年份
1978-98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1.46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1.22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0.83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6.7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3.8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9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新中国经济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年)测算。表中数据人均GDP根据1950年价格计算。
表3 全社会福利增长计算的权重系数
GDP份额权重 等值(人口)加权
年份1978- 1988- 1978-
1978- 1988- 1978-
198819981998 198819981998
东部地区 0.5340.587 0.6170.415
0.420.414
中部地区 0.3130.278 0.2530.373
0.360.323
西部地区 0.1530.135 0.1410.216
0.200.213
贫穷加权
年份 1978- 1988-
1978-
19881988 1998
东部地区
0.1 0.1 0.1
中部地区
0.35 0.350.35
西部地区
0.55 0.550.55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新中国经济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年)测算。
(二)三大地带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绩效
根据上文阐述的研究方法,计算三种不同的社会福利增长率,采用表3的权重系数,由表1和表3得到表4的计算结果。
表4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8)全国社会福利增长(%)
GDP份额加权全 等值份额加权全 贫穷份额加权全
年份社会福利增长率 社会福利增长率 社会福利增长率
1978-1988 10.6 10.510.1
1988-1998
14
12.411.7
1978-1998 20.0 17.216.8
资料来源:根据表1、表3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1)1978—1988年间, 三种方法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基本相同,表明这一时期的地区发展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的福利分配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2)1988 —1998年之间,等值权重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和“贫穷加权”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明显低于人均GDP的增长率,表明在这一时期, 人均收入高的地区经济增长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较慢,全社会福利增长出现不平衡,地区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虽然全国人均GDP在1988 —1998年间增长率为14.0%,比1978—1988年间年均增长率提高了3.4 %;但是按照“贫穷加权”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只有11.7 %, 仅比1978—1988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了1.6%。(3)由于上述两个时期的影响,1978—1998年之间总体的分配状况是恶化的,等值权重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17.2%)和“贫穷加权”计算的全社会福利增长率(16.8%)明显低于GDP的增长率(20.0%)。(4)尽管如此,无论是按照何种权重计算社会福利的增长,后10年的增长率(16.8%—20.0%)的都比前10年(10.1%—10.6%)更快。
综合以上的测算和分析,可以认为:经济改革的前10年,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基本平衡,地区之间分配状况保持了原来的状态,社会福利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一致。经济改革的后10年间,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增长不平衡,而且是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相对较慢,使全社会福利增长相对GDP的增长来说要缓慢,地区之间分配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绩效恶化了。但是这种恶化没有严重到使后10年社会福利增长低于前10年的程度,后10年的社会福利增长比前10年还是快的。
四、政策建议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分配模式可以分为三类:(1 )增长导向(Growth-oriented)的模式;(2)平等导向(Equity-oriented )的模式,和(3)平等分配的快速增长(Rapid Growth with equity )模式(Hollis B.Chehery,1980)。按照这个标准,中国从经济改革前10年的平等分配的快速增长模式转向了后10年的增长导向的模式,经济发展绩效呈现恶化的趋势。根据一般研究的结果,中国的地区差距已经比较大了,延续增长导向的模式将不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和全社会福利的增长,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转变,从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地区发展战略转向开发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转向平等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段时期内,要采取利于中部、西部发展的政策,加快落后地区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绩效。
标签:人均收入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辽宁gdp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江苏gdp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福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