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经验的十大思考_三个有利于论文

关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经验的十大思考_三个有利于论文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基本经验的十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路线论文,十点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前,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席卷神州大地。这场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设置的思想藩篱,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我们党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违背这条思想路线而损害我们事业发展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认真系统地总结20年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经验,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来,我们党在总体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比较自觉的、坚定的。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但是,不能不看到,在有些重大的问题上,在有些部门和地区,我们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方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迫使我们冲破僵化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过程。不实事求是,不尊重客观规律,弄虚作假,虚瞒谎报的事例,时有所见。以至很多干部和群众经常感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求我们对党的思想路线不仅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会不会、肯不肯和敢不敢的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和重要意义,这是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很多同志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上还不够自觉和坚定,往往不是由于不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理,而是在怎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肯不肯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敢不敢在可能遭受压制、打击和迫害的情况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面存在问题。所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这里。因此,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应当在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真正弄通弄懂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在善于、肯于、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功夫。

第二,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一切认识过程所必须遵循的正确认识路线。我们党之所以把它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为了使我们党能够制定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制定和贯彻对于党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因此,我们党非常重视党的思想路线要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邓小平早就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

那么,什么是党的政治路线,这条政治路线又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据此,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够制定这一正确的政治路线,就是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前提条件的。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此后,我们党又在这条政治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但正如邓小平所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的具体展开。

制定党的政治路线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同样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换言之,只有围绕着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2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我们才能发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巨大威力;反之,离开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甚至会扭曲和否定党的思想路线。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之所以把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当作解放思想,就是因为离开社会主义去讲现代化,这是对解放思想的曲解。一些受“左”的思想影响的人,之所以思想僵化、固守教条,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在于他们离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条政治路线,认为一搞现代化就会污染他们心目中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确立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路线,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最根本目标,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得出的最根本的政治结论,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最重大的思想成果。离开和否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政治路线,就必然导致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扭曲、贬低和否定。这是2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极为重要的经验教训。

第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解放思想, 尤其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问题上敢于解放思想。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也在不断深化,我们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地从一些束缚我们头脑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证明,实事求是是不可能一劳永逸,解放思想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我们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顺利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年来的历史表明,在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在处理一般的问题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相对比较容易;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在改革开放的艰难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往往比较困难。而不解放思想,不解除束缚我们事业发展的精神枷锁,我们的事业就无法发展,因而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在改革开放的困难时刻,就尤其要大胆地解放思想。而且愈是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和改革开放的困难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就愈是能显示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巨大威力。

2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关头。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这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无不与我们在这种重大历史关头大胆进行思想解放密切相关。1978年,在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上,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第一次严峻历史关头。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我们打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从“左”的方面看待国际国内出现的政治风波,否定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潮甚嚣尘上,我们党和国家又一次面临严峻历史关头的考验。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打破了“姓资姓社”问题上的精神枷锁,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第二次思想大解放。1997年,在如何推进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上,是我们面临的第三次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五大打破了“姓公姓私”的困惑,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努力寻找可以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三次历史重大关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使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受了严峻考验,披荆斩棘,过关夺隘,不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有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 不但要立足于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而且要善于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说到底也就是为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找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而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必须尊重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尊重实践,首先要尊重我们自己的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实践去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中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效法,只能靠我们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是任何其他国家的实践所取代不了的。

但是,还必须看到,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不论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又有很多经验教训是我们应当借鉴的。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它们搞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但在它们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中却寓存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遵循的。为此,我们不仅要“以社为师”、“以社为鉴”,也必须“以资为师”、“以资为鉴”。通过总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过程的经验,从中剥离剔除其反映资本主义本质的东西,总结和概括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把这种一般规律创造性地运用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从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

20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也就是立足于自身实践又以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从其他国家现代化实践中总结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进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殊规律的过程。邓小平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他提出:“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还“要吸收国际的经验”,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邓小平以其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在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优先发展通讯和交通等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第五,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的学风,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在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存在一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0年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和只言片语视为千古不变的教条,并用来剪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这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种学风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当然就做不到实事求是。这种学风唯“书”是从,完全无视现实的要求,不敢越雷池一步,当然也做不到解放思想。不仅如此,滋长这种学风的人还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成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巨大阻力。

从本本出发的学风根子是一种现代迷信,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迷信。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迷信,才能解放思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列宁、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站在实践的前列,把握时代脉搏,集中群众智慧,回答了历史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的理论著述和科学思想作为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将永葆其灿烂的思想光辉。但是,必须看到经典作家是人不是神,他们不可能穷尽对真理的认识,而且他们很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设想也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的程度,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近一百多年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也必定是随着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我们不能破除对经典作家的迷信,仍然固守本本,认为本本上有的不许改,本本上没有的不许说、不许做,那么,其结果不但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是毁掉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从本本出发的学风,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可以说,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此党内的认识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为什么一碰到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评价问题上,人们的态度就大相径庭了呢?这里有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我们当然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必须看到,我们所从事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化。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又是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也就是坚持真理标准,同时又是坚持人民利益的标准。正是由于邓小平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因此他们才能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各项方针政策的是非得失作出科学的判断,才能够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及时的发现和给予热情的支持,从而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而一些同志之所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看不顺眼,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横加指责,根子就在于他们不是用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而是另立什么“生产关系标准”、“意识形态标准”、“上层建筑标准”。一些人还把认知标准和价值标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有价值标准的意义,而与认知标准毫无关系,只有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才是判断社会主义的认知标准。不能否认,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于判断社会主义和改革得失成败也是必要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对于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这个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根本标准而言,只能是从属的标准、辅助的标准。归根结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意识形态,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离开了这个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当然就谈不上实事求是,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有组织路线的保证, 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提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20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之所以在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方面还不够自觉、不够坚定,在很大程度上与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密切相关。干部队伍的素质,包括干部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经验储备、价值取向等因素。干部队伍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如何,都密切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而有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至关重要。一切闹名誉、闹地位、追逐名利的个人主义者,一切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自由主义者,一切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本位主义者、宗派主义者,都不可能按照科学态度办事,都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有些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讲真话,往往不是由于存在认识上的障碍,而是因为怕个人遭受损失、打击、迫害而不敢坚持真理。只有大公无私、一切对人民负责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因此,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维方式科学、文化素质优良、经验储备丰富、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才能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第八,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实践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要解决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和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还必须从政治、法律、组织制度上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

基于对历史教训特别是“文革”教训的总结,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为了创造民主的条件,让人们敢于讲话,敢讲真话,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邓小平提出:“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他认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要让人民群众讲话,人民群众的意见,当然有对的,也有不对的,要进行分析。党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对不正确的意见给以适当的解释。对于思想问题,无论如何不能用压服的办法,要真正实行“双百”方针。一听到群众有一点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要追查所谓“政治背景”,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恶劣作风必须坚决制止。针对当时法律很不完备,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的现象,邓小平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我们党内外的民主法制状况比之于文化大革命那种特殊的状态,应当说是有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有了“文化大革命”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有利社会条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由于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思想保守僵化,唯书唯上不唯实的现象仍然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让大多数人敢讲真话、讲实话,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社会机制。

第九,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必须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顾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当作教条,同样不顾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都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但是,需要看到,由于我们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一般说来,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错误比较少,而且一经出现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我们的一些同志更多地犯的是不顾国情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而且以这种面目出现,貌似革命,更能吓唬人、欺骗人。这就使得在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左”的倾向成为主要的危险。早在1981年,邓小平就曾指出:“解放思想,也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后来又出现右的倾向,那当然也要纠正。”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又重申:“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要防止“左”,就要对“左”的表现特征,“左”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左”的社会危害和防范处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与对右的错误的分析和研究相比,显然在这方面我们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因此,为了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左”的分析和研究,从更深层次上解决防止“左”的问题。

第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体现党的领导, 关键时刻党要说话。

我们党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制定者,也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坚定领导者和执行者。党要领导、支持、鼓励人民群众大胆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时刻党要说话。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和每个党支部,都来鼓励、支持党员和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都来做促进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工作。”

20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民群众的一些有益探索,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创新,往往要遭遇到强大的阻力。特别是一些“左”的言论,动辄以“和平演变”、“复辟资本主义”、“搞私有化”、“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背叛马克思主义”等帽子赠人,这不仅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心有余悸,而且也容易混淆视听,扰乱人心,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使现代化建设错失机遇。在这种关键时刻,党要说话,对于推进思想解放,做到实事求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象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那样,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探索精神,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背离党的思想路线的错误倾向。

1978年,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遭到巨大政治压力的时候,邓小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给予了真理标准讨论以决定性的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92年,当对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诘难不绝于耳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大胆探索,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7年江泽民同志发表了5·29讲话和十五大报告,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正是在这些重大的关键时刻,由于我们党集中全党智慧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才使广大群众排除了种种困扰,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才使我们的事业冲破了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开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标签:;  ;  ;  ;  ;  ;  ;  ;  ;  ;  ;  ;  ;  ;  

关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经验的十大思考_三个有利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