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高校德育功能实现中的同构_社会价值论文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高校德育功能实现中的同构_社会价值论文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构——论大学德育功能的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构论文,价值论文,德育论文,功能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75(2007)01-168-04

大学德育具有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的个人性功能和实现社会价值的社会性功能。实现个体价值的个人性功能,表现为大学德育以个人需要为价值取向,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注重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实现社会价值的社会性功能表现为大学德育过程中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取向,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规定德育目标与内容,为社会的整体关系的协调而服务。在实际中,大学德育需要解决好个人价值本位与社会价值本位对立的两种极端形式。个人价值本位主义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往往忽视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导致个体责任感下降,容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社会价值本位主义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重整体轻个体,只承认和尊重社会的价值主体地位,轻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主体地位,从而抑制了教育者与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发挥和个性的塑造。因此,大学德育两大功能的目标在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作为德育实现其内涵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对来讲,两大功能在其实施的具体目标和途径上相互区别。个人性功能突出个性发展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注重内省、慎独等个体体验,建构和确立个人价值的基本取向;社会性功能突出社会要求和整合意义,注重理性教化和系统规范,建构和确立社会价值的基本取向。同时,大学德育两大功能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一种均等状态。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以及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以及个体对德育的需求也不相同,通过德育功能的选择和实施,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无论是个人性功能,还是社会性功能,都是以人为对象、以实践为载体,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一方面,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有赖于个体发展,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条件,个体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体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 因此,大学德育立足于对人的培养,反映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化,在实现个人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统一的基础上,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价值的统一。这应当是大学德育的关键所在。

一、以主导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社会存在多样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表现出多元化特点。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一个建构与完善的重要时期,改造现实的社会变革与主体地位的日益凸现,呈现出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从避实就虚到务本求实、从崇尚他人到崇尚自我、从单一选择到多样化选择等一系列特征,表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冲突,需要我们构建主导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

就个人而言,其存在与发展以及相应的社会活动具有多种向度和多种形式。但从本质来看,都是在一定需要的驱动下为满足和实现其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人的需要是人活动的目的和价值设定的根本尺度。由于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和实现程度具有现实差异性,在客观上呈现出其价值和行为取向的多样性。德育,应当从其特有的功能入手,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规律,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一种主导价值取向,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作为一种关系范畴,其区别在于:在相应的主、客体关系中,由于价值选择与判断的差异性,导致价值目标与价值实现手段的差异性。个人价值或个人的自我的价值,是一种自我对自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是作为客体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对于主体自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满足。确立自我价值,取决于个人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的、现实的前提,并由此界定了个人对社会存在以及发展的意义。社会价值,是通过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所建构的目标确立起来的、对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意义。虽然在社会关系中,人是现实的主体。但任何个体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够获得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而创造着自身的历史。因此,社会关系虽然是由人们的(个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制约着个体。因此,社会价值从人的生存与发展整合性、整体性角度建构一种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目标高于和优于个人价值目标。这也正是我们确立德育主导价值取向的根本依据所在。

同时,个人价值虽然具有独立性,但在根本上又包容于社会价值之中。一方面,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是社会价值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强调和建构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的涵盖,社会价值要以个人价值为基础和目的,把关心和不断满足人的正当利益需要,作为其价值方针和当然之责。[2] 社会先进的主流价值观,应当也完全可以容纳一切代表进步的个人价值追求,并将其融合为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属于个人的价值追求,只有体现出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才是积极的[3]。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个体价值的选择与实现。在大学生价值教育目标的确定上,只强调社会要求,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内在需要,往往引起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当然,提出尊重个人价值不是放弃社会整体利益而任由个体随心所欲,自我膨胀,与社会、他人格格不入;也不是迁就、迎合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情绪和要求而放松教育和管理。提出尊重个人价值,实质是根据大学生个体的特点,在尊重个性自由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潜能和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求健康地成长,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相容。

在当前,我们确立和实现主导价值取向,应该从中国现实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出发,从人的培养目标出发,将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群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结合起来。我们所建构的主导价值应该是一种代表历史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一主导价值取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它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建立德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必须坚持和贯彻导向原则和方法。在原则上,始终以社会价值为主导,在方法上,始终把个体的主动性与社会价值的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坚持解决观念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着力提高大学生对主导价值观念的认同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大学生就业等实际问题,只有这样,价值导向才会有实效。同时,要注重导向方法,坚持灌输正确思想同矫正不良思想与行为相结合。对于那些因受错误价值观念影响而形成的不良思想与行为,在教育的同时,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予以阻止和矫正。尤其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更应如此,决不能允许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把构建主导价值的重点定位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是国家和民族利益所在,是大学生成才所必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二、以人为本促进价值的主体性发展

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道德主体借助自己的道德智慧,努力建构道德人格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德育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为德育成为一种非自主性的教育,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或缺乏正确的认识,或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空乏。德育目标只注重方向性和统一性,缺乏层次性。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未能有效地分解为现实的阶段性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性目标缺乏一种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的支撑点,很难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同时,德育过程远离大学生的需求。采取机械地灌输和死记硬背,将有关观点或信息不加思考传授给学生,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接受或排斥这些观点。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个人价值的确立缺乏必要的支持。二是表现为德育内容远离社会生活。德育内容缺乏具体的社会性和生活实践的可操作性,缺乏根据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而逐步深入的具体化、生活化的内容载体,缺乏鲜明的时代感,使德育落入“大而空”的困境,以至于社会价值的确立缺乏相应尺度。

人始终是价值的主体。即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大学德育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德育客体与德育主体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大学生主体性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只把学生当作德育过程中一种受动客体,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从外在的控制出发,要求学生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不是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这种德育的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激发和树立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认识的情感体验,确立对自我意向(与认知、情感相联系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调节与支配,使德育价值目标的实施成为学生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因此,加强大学生自我教化的实践活动,这是德育教育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扬善抑恶、内心体验、角色转移、情感熏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变品德结构,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抑制不良的发展倾向,从而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伴随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行素质的提高,他们心中的理想形象也将会不断完善,逐渐成为融真、善、美为一体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形象。作为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主地开展教育活动,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过程中,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主体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主体性道德人格不断完善。

三、通过社会化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定位

德育两大功能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知识与规范,接受教化,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的社会性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德育通过其功能,学生根据身心基础和发展要求,在与社会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把社会价值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从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化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融入社会的过程。学生的价值观处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是旧体制走向解体而新体制尚在成长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必然使大学生在选择与理解上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大学德育的教化以课堂灌输为主,存在着纯理论的局限性,要推动和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消除有关价值观的种种困惑,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自身体验。社会是一个广阔和生动活泼的大课堂,在那里可以学到课堂上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在那里可以检验在学校教育中初步形成的理论认识,并使其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化中进行价值定位,道德品质在社会化中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德育功能的社会化,可以把广泛的社会教化因素尽可能多地纳入学校德育过程,把社会自发的影响转化为在正面教育支配下的自觉的影响。大学生在德育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现实世界各种现实问题和现象、事件的接触、思考、体验和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德育因素,最大限度地保持德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之前,各种道德观念总是在道德主体的思想中不断进行斗争,只有经过社会化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道德主体才会不由自主地接受它们,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主体对某一观念产生认同后,经过多次社会化实践仍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在道德主体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社会化实践中,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求,根据社会价值取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内化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营造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创造条件

德育环境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主导价值取向性。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作为实施德育功能的外部因素,影响着德育的全过程和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德育环境可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和家庭德育环境,三者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整体德育环境。三种德育环境由于其实施德育功能的主体不同、规模不同、方式不同,因而其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相对于学校、家庭德育环境,社会德育环境在整体德育环境中影响最持久、最全面、最直接、最经常。其一、它具有多层次性。即社会德育环境是一个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集合体。每一个因素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规范和塑造着个体相应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使人的社会更为具体和深刻。而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丰富着人的社会性。其二、它具有多样性。来自不同层次的社会因素,因其特殊的活动方式,在其现实的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存在的复杂多样性;同时,社会德育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必然衍生出新的情况和新的特征,并影响着人们已经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和行为走向。其三、它具有自发性。即社会德育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并不是通过一种具体的、主客体关系来实施的,而是以一种具有普遍制约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导性)的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界定着人们的活动所能所达到的程度。人们接受其影响的过程往往具有不自觉性和自发性。因此,相对单一的学校、家庭德育环境,其实施教化或对象接受社会化的过程,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正是社会德育环境在总体上强于并影响学校、家庭德育环境作用的原因所在。

因此,大学德育功能的实施,既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德育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整体的、系统的德育环境的建构问题。营造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是大学德育两大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德育环境具有自发性与导向性并存的特点。要树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整体德育观,以及教育、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观,通过规范导向、舆论导向和利益导向,能动地改造德育环境,优化德育资源,发挥德育环境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各个德育环境之间形成一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运行具有规律性的互动机制,从而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创造良好的现实条件。

五、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提供理性的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信息的迅速变化和社会信息量的剧增,增加了人们判断与选择的难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不断提升着人们的期望值;竞争机制已被广泛引入到各个领域。[4]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特点,避免教育的失误,高校德育只有面向未来发展,增强前瞻性,探索适合未来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要,才能为人的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提供基本的事实尺度。

一方面,要坚持思想领域思想先行的原则,从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入手,预见受教育者可能出现的思想倾向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工作做在前头。首先,要把握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建立德育工作调控体系。社会思潮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首先要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预见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社会矛盾的运动变化规律,把握时代的脉搏。社会思潮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矛盾系统,只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对社会思潮的预见性,才能因势利导,把它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或把错误的社会思潮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其次,要加强对国外社会思潮的跟踪研究。对西方社会思潮不能不加分析、不加评论地引进介绍,否则会造成西方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泛滥,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引起一些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出现种种混乱。要认真跟踪和研究西方社会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把握落后思潮的本质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思潮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批判,将其消极作用降低到最低点。

另一方面,要分析热点,加强预测,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分析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内容和性质,以及对社会影响的程度,包括它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以便有预见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所谓预测就是通过事先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人们的思想发展方向、趋势和结果,事先做出预计和推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前瞻性,就是要根据新特点,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思想实际,调整德育目标,改进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完善德育途径,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2]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3][美]约翰·马丁·里奇等:《道德发展的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7~448页。

标签:;  ;  ;  ;  ;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高校德育功能实现中的同构_社会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