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研究 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生态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使用“生态文化”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从使用的情况看,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差异很大。为了弄清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本文拟从文化类型、文化发展阶段和文化模式三个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概念予以专门的论述和阐释。
一、前所未有的文化类型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文化同人与自然关系相伴而生,并肩同行。当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时,文化就相应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我们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考察人类文化史,那么人类文化可以划分为历时态的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原始文化”;(2)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核心的“生态文化”。这三种类型的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依次出现和规律性展开的。
原始文化起于人猿揖别。早期的原始人作用于自然的本质力量极其有限,更多的是服从于生物学规律,所以原始文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严格地说,它只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屈从于自然力量的“准文化”。当时,生活资源的匮乏、气候的无常、疾病的袭击、野兽的侵扰等,致使先民处于十分艰苦的境地。这时的自然界以其恶劣的环境迫使其“幼子”不得不以它为中心形成自己的文化。虽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极其微小,但原始人崇敬自然界威力,对之顶礼膜拜的行为和观念充分体现了绝对依附于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文化特征。
人本文化起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由依附自然到积极地干预自然,由取食于自然界现成的东西到有目的地生产自己所需要的食物。人类对自然的这种主动干预,使原始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逐渐转变为农业社会的生态适应。但是,这种生态适应并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是从缓解人与自然的原始冲突开始,逐渐又酿成了人本文化的新冲突。这样的文化,与其说它是一个由原始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的中间状态,倒不如说它是起始阶段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更准确,只不过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种种特点迫使人类中心主义必须“谨慎表现”而已,所以才呈现出生态适应。工业文明兴起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干预自然的力量大大增强,于是,业已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急剧膨胀。尽管环境污染问题在工业化国家中已初见端倪,可是人们仍醉心于做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类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盲目地“向大自然宣战”,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应该说,这是人本文化的典型表现和必然结果。
生态文化起于生态意识的觉醒。现代生态学证明,人类只不过是复杂的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动性,但是不可能超脱自然生态关系的制约。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生态科学的带动下,在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促使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化开始逐渐形成。在此之前,人类文化无非是两种类型:一是自然中心主义的原始文化;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本文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是前所未有的文化类型。它起于现代,属于未来。
二、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
从前述的三种文化类型的依次展开可以看出,人类文化仿佛是沿着“Z”字的构型发展的,起始于人与自然的原始冲突,经过两次折返,即两次“文化转向”,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一次折返,是由原始文化转向人本文化;第二次折返,是由人本文化转向生态文化。这两次文化发展方向上的折返,使人类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通常,人们把迄今止的文化称为传统文化,把起于现代的文化称为现代文化。我认为,原始时代的“准文化”也应属于文化范畴。按照这样的理解,整个文化发展应划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文化阶段;(2)传统文化阶段;(3)现代文化阶段。现代文化阶段已经转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以叫做“生态文化阶段”。我们说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正是从文化发展方向的改变这个意义上讲的。
生态文化的创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具有强烈追求自身和自身需要的本质力量;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语)。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前者追求人文化,后者追求自然化。这两种追求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它们不能单独存在。如果设想人不追求自己的对象,那就等于说人类可以脱离自然而生活;如果设想人不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那就等于说人类没有存在的必要。其次,从人的本性来说,这两种追求不仅同时存在,而且可以和谐共存,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正是由于这两种追求的同时存在,从而使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双行道”的特点。所谓双行道,一条是与满足人类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相联系的人文进化趋向;另一条是与满足自然生态关系需要和自然进化需要可能性相联系的自然进化趋向。很显然,人类文化应当是在“双行道”上实现两种趋向的协调发展。可是,在生态文化形成以前,人类文化还从来没达到这样的状态。
原始文化阶段,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只是把自然材料和劳动手段引入物质过程,从周围环境中采集野生植物和渔猎野生动物,以此获得“自然界的现成产品”,得到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原始文化中,文化的自然进化趋向占主导地位。当然,这既不是追求自然化本质力量压倒追求人文化本质力量的产物,也不是原始人自觉运用“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造成的,而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十分有限,屈从于自然力量所使然。这是原始文化以文化的自然进化趋向作为“主行道”的根本原因。到传统文化阶段,人类追求自身和自身需要的本质力量显著提高。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人类依靠这种本质力量积极促使自然界服从自己,甚至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成是为人类而存在,供人类随意驱使和利用,并力图按照人的主观需要安排自然界。这些思想和行为使传统文化沿着文化的人文进化趋向的“单行道”快速行进。至于文化在自然进化趋向上的发展,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的干扰和扼制必然变得分外迟缓。传统文化阶段是以文化的人文进化趋向为主导,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人本文化阶段。总而言之,原始文化和传统文化都未能在“双行道”上实现两种趋向的协调发展。
现代文化阶段,由于生态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从而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和人类“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两种文化进化趋向的不断靠拢,使人类文化逐渐开始了“生态文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完全不同于前两个阶段,它是两种文化进化趋向在“双行道”上并肩前进的新的文化阶段。
三、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
如果对人类文化发展进行宏观的,大尺度的阶段划分,那么在这样的历史分期中把生态文化阶段等同于现代文化阶段,无疑是很自然的,也是客观的。可是,如果对现代文化的初始阶段进行“微观”的考察,那么就会看到生态文化同现代文化在概念上的区别,以及“生态文化阶段”同“现代文化阶段”在不同地域上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经历的文化类型和发展阶段基本上是相同的,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走什么样的文化道路,采用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可以是不同的,具有主体选择性。就现代文化阶段的初期,也就是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整个人类文化转向生态文化以后,可能会由于某些国家、地区或民族在文化模式选择上的差异,使他们的现代文化不能及时进入生态文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化就具有了文化模式的意义,成为一种理应选择的文化模式。
为了弄清生态文化概念的上述含义,我们不妨把文化与农业类比,借用类比推理的模式加以论述。众所周知,农业可以划分为:(1)原始农业;(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现在,农业已经发展到现代农业阶段,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出现了采用工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化石能源来维持再生产的无机农业,或称“石油农业”模式。这种农业模式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人们普遍感到“生态农业”才是最理想的农业模式。如果把文化发展与农业发展进行比较,那么就会发现二者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第一,它们有相同的历史发展“三阶段”,即原始阶段、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第二,它们都具有阶段发展更替性,“三阶段”既不能逆转,也不能超越,只能按这个程序有规律地演替。第三,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都存在模式选择问题。现代农业可以有石油农业、生态农业;现代文化可以有生态文化,也可以有“石油文化”。文化与农业在这些方面的属性是相同的,另外我们知道现代农业的最佳模式是生态农业,那么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是什么呢?把以上述属性作为类比的前提,运用类比方法进行逻辑推理便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很显然,这一结论在这里不仅是对“现代文化最佳模式是什么”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生态文化概念的阐释和说明。
文化的发展具有主体选择性,未来的文化不仅可以,而且应当在主体选择下自觉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主体选择是随意的,可以不顾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可以不顾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总趋势,生态文化的形成是必然的。作为文化模式,从人类的长远发展来说,它被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所选择也是必然的。只有选择生态文化模式,文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主体选择与历史客观规律的统一,人类才能真正摆脱生态危机,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否则,人类将自我毁灭。这样看来,生态文化确实是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