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对于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来讲,合理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够保证社会公众生命健康,还能推动现代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此,相关部门需给予生态建筑理论高度重视,通过高效可行的手段,促使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我国各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计上除了大力创新和应用新的建筑工艺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现如今,打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十分流行。当前不少环保类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给住宅设计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生态建筑理论
生态建筑理论兴起于建筑业发展进程中,是现代化建筑理论的创新产物。生态建筑理论将生态学与建筑学相结合,提出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应注重自然能源、资源利用,在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气候、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特征和建筑功能进行技术及经济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建筑性能。工程建筑规划与设计无法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托,因此应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积极选用资源消耗较少的建筑组合设计方式。生态建筑理论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筑目标功能的协调。在实际应用中,设计理论应注重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结合应用,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如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等方式改善建筑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在外围护结构中增设保温隔热层等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符合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2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价值
每项工程在设计中都有对应的理论做支撑,进而帮助设计人员进行有关工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引入生态建筑理论,不但能够减小能源耗用量,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资源以及建筑和谐发展。近些年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也是造成能源耗用量加大的主要原因,并且建筑业应用的能源多半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一定会导致生态环境发展受影响。为此引用生态建筑理论,来减小建筑行业资源缺乏的问题,并为建筑业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需满足现代社会持续发展要求。这因为目前建筑行业为耗能最多的行业,应用生态理论以后,能够实现资源节省。并且应用生态理论之后,不但能够转变建筑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能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越发完善,但社会公众的生存条件越来越低,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理论,能够把环境、建筑以及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让社会群众拉近同大自然的距离,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3生态理论下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
基于生态理念的住宅建筑设计,首先,要最大限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不受到损害,比如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会更加关注材料的环保性和低耗性,在施工前期进行精确的计算,做到物尽其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约建设材料的使用,环保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其次,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尽可能使用环保低耗能型的电气设备,选择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的能源。此外,在建筑施工结束以后,一方面这些环保建筑材料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另一方面有些不用的设备可以重复利用,使整个建设项目都具有环保节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建筑住宅的风环境设计
当前我国大部分居住区都出现了局部气候恶化的现象,追根究底,最大的原因还是建筑住宅群的布局不合理,自然通风设计的不完善。事实上,对于建筑住宅设计而言,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设计。然而,大部分设计者只注重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程度等,往往忽视了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的设计,促使了住宅区局部气候的恶化,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安全。因此,设计师必须加强对风环境设计的重视程度,在建筑住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小区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气流流动等特点,在建筑平面布局、建筑立面设计以及建筑三维空间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室外、室内的自然通风,实现完美的风环境设计。
4.2加强住宅建筑空间结构和材料的生态设计
第一,精简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也就是使用多种设计手段和技术条件实现对材料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比如采用简约的结构造型,减少复杂造型结构带来的资源消耗。第二,再利用住宅中的资源,比如可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和对新材料的设计应用实现材料结构部件的可拆卸、可替换和可重组,这样就能延长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还能创造更多可变的户型,满足不同时期的居住需求。第三,充分利用住宅中的流动空间,比如打造室内外通透、一体化的空间结构,通过开放设计使空间变得灵活多变。最后要注重对新型生态环保性材料的应用,比如外墙和太阳能一体化设计的墙体材料的应用,新型混凝土、活性材料和多功能材料的应用等。
4.3节能规划
随着建筑业发展脚步的加快,使得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匮乏的问题逐渐严重化,建筑业所面临的能源耗费问题更加严峻。在此种现象下,把生态建筑理论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需高度重视节能规划工作。在实际施行中,需加大建筑材料节能力度,即大力应用节能材料,比如复合型材料等。另外,合理应用自然资源,比如风能与地热能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能源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注重建筑投入后能源耗费问题,能够通过设计废水循环使用系统来节省水资源。
4.4日照、遮阳与采光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住宅建筑设计旨在降低对空调、照明等电气设备的应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及日照间距可保证建筑拥有充足日照时间。通过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构造、增加外遮阳、建筑外表面选用浅色饰面砖等措施降低夏季太阳直射的热辐射量。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可通过在外门窗设置平板遮阳或活动遮阳,隔绝过多室内外热传递;冬季可借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减少建筑热传递,加之合理朝向带来的日照热能补充,减少建筑全年耗冷及采暖量,降低对室内空调等电器设备的使用频率,达到生态节能效果。在建筑平面布局上,各功能房间均设置外窗以达到自然采光及通风要求,尽量避免“黑房间”设计。起居室、卧室等重要功能用房的窗地面积比满足规范要求,大小适中,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4.5绿化安排
目前社会公众越来越注重建筑绿化,通过适当的绿化可以切实提升空气质量,降低室内外温度差异。为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全面考量人同绿化的融合,保证人同环境统一发展,另外注重绿化环境同水环境的有效搭配,优化建筑区域的整体气候。
结语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针对存在问题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发挥环境属性及增加绿化面积等原则,促进生态建筑理论与住宅建筑设计有效结合,满足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品质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玮.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97
[2]简文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141
[3]王晓鸣,彭文俊,华虹,吴晶霞.建筑生态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03):1-8
[4]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论文作者:周玉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0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理论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住宅论文; 环境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