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钟翟

贵州航天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任意选择46例从2015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诊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均对该批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对所有患者在经过相应急救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生命指标进行记录且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急救和护理后,该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为: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无一例死亡;其在接受急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均显著优于刚入院时的各项生命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体温、血红蛋白等),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前言

临床上将人体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病症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主要包括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1-2]。恶心呕吐(呕血)、大便发黑或鲜红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且伴有一定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并发症,更有甚者会导致患者休克且生命垂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急症。本文就予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进行了深层次地探析,并作如下总结报告。

一、 资料和方式

1.患者信息资料

从2015年3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众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46例。其中,女性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有31例;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49.37±1.83)岁;肝硬化有10例,胃癌2例,胆道出血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5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非萎缩性胃炎16例。且所有患者因实际病情不同,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便血以及呕血等一系列症状。

2.急救和护理

2.2.1急救

①常规急救: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卧床静养,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量、每小时的尿量以及呕血和便血情况,并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和脉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呕血时导致引起窒息现象;若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则应立即将其下肢抬高30°左右或采取休克体位,以增加其回心血容量;立即对患者进行鼻导管吸氧,以缓解和改善其机体缺氧或缺血症状;制定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做好患者护理记录。

①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当患者收缩压小于90mmHg或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应立即为其输入足量的全血,但在此期间要做好避免因输血或输液过多而诱发再次出血的预防措施;若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应对患者予以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止血或云南白药口服止血以及静脉输注泮托拉唑等保护胃粘膜措施,从而使患者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并采用内镜直视方法对患者进行止血工作。

③再出血的判断:患者反复呕血,其呕吐物由咖啡色转变为鲜红色;患者黑便次数增多,且色泽暗红;在对患者予以足量补血后,其休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但红细胞计数不断下降;在补液和补血足量且尿量正常的情况下,患者血尿素氮再次增高。

2.2护理措施

①常规护理:让患者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做好保暖措施;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造成误吸;时刻准备好一切急救药物以及其他必需品。

②饮食护理:对胃底静脉和食管破裂导致出血以及急性大出血并伴有呕吐的患者,应暂时禁止进食;对出血量相对较少且并无呕吐者,应给予清淡、常温且无刺激性的流食;当食管、胃底静脉破裂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对其予以禁食护理,再对其止血后的一到两天内方可使其进食高热量和高营养的流食,

③心理护理:在对上消化道出现患者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从各方面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和状态,并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利用各种方式对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情绪调节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提高其配合治疗积极性。耐心为患者讲解病因病理、各项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且语气要温和,态度要亲和,从而使患者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3.观察指标

根据医学相关观察指标对上消化道出现患者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效果以及在接受急救和护理后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科学性、客观性地观察和评判。

4.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新开发的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研究数据在进行初步整合后予以相关的科学性处理,并以(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进行进行检验用,计数资料通过卡方值 进行比较,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为两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该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其抢救成功率为100%,且所有患者在接受急救和护理前后的生命指标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接受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命指标明显优于刚入院时的生命指标,P<0.05)下列表为其实际详情:

三、结论

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酗酒、抽烟等)和生活作息习惯(熬夜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性溃疡甚至是溃疡出血[3-4]。而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则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工作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和危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而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正在逐渐降低,但胃黏膜病变的发病率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这就要求医学界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通过对患者予以常规急救,并及时补充血容量和正确的再出血判断,加强对患者的急救力度;通过对患者的常规、饮食以及心理护理,加大对患者的护理力度,从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并有效促进其抢救成功率的提升[5]。

本文研究结果表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急救和护理前后的生命指标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接受后优于接受前,P<0.05)。及时且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从而促进其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值得临床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祠祯.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0):220.

[2]翟君霞,王相凤.探究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2):187.

[3]江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西藏科技,2016,3(276):46-47.

[4]王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3):208.

[5]杨素珍.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校医,2013,27(12):935-937.

论文作者:钟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论文_钟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