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沙产业的环境效应及绿色沙产业的实施途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沙地论文,效应论文,途径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治理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沙产业理论为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和沙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几年来,毛乌素沙地地区沙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在其沙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毛乌素沙地地区如何在沙漠化治理中加大投入,加快沙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效益?开发沙产业对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沙漠化治理和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在该区能否大规模地开发沙产业?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 绿色沙产业
根据钱学森的观点,沙产业是指在沙漠地区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组织、优化、提高生物对太阳能的转化率,增加光合作用的产品产量,建立起的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绿色沙产业是沙产业的深化形式,以绿色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是指利用沙漠地区的各种资源,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和绿色技术,发展适合于沙漠地区的绿色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及其派生的绿色食品产业和药物保健品产业等加工业,建立起的无污染的替代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沙地绿色生态农业体系。绿色沙产业的概念模式见图1。绿色沙产业推行洁净生产技术,如特色农产品高产优质洁净配套生产技术、特色农业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与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和生态综合整治技术等,组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沙产业突出绿色,生产绿色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蔬菜、瓜果、花卉、药材等绿色植物,发展栈羊、奶牛、鸵鸟、孔雀和渔塘水库养鱼等沙漠特色畜牧养殖业,对沙地的绿色野菜进行食品加工,生产绿色沙果饮料、葡萄酒、牛奶、奶粉和沙棘系列产品,进行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开发。
图1 绿色沙产业的概念模式框图
Fig.1 Sketch map of model of green deserticulture
毛乌素沙地地区工业化程度低,远离大中城市,化学物质投入少,环境污染轻,具有发展无污染替代性绿色农业的优越条件。相对我国其他沙漠(地),该区水热条件较好,另外还有充足的光能资源、宽广的沙地资源和沙生动植物资源等,具有发展沙产业的优越条件。由此可见,毛乌素沙地地区具有发展绿色沙产业的有利条件,今后可以重点发展绿色沙产业。毛乌素沙地地区现在的沙产业其实就是绿色沙产业的初级形式。在该区发展绿色沙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满足该区未来食品的多样性、替代性变化。
2 开发沙产业的效益
2.1 经济效益
毛乌素沙地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在治理中适度开发沙产业是缓解人口压力过大和土地资源承载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发沙产业提高了该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弱化了水资源不足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土地生产潜力,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促进了沙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沙区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宁夏盐池县沙边子基地开发沙产业,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基地总收入140.2万元,其中育苗收入11万元,水地收入13950元·hm[-2],西瓜收入19500元·hm[-2],甜瓜收入22500元·hm[-2],人均占有粮食692kg,人均纯收入2140元,100%家庭有电视,19户有电话,机械车辆有26台,在全县率先进入小康。定边县石光银成立的农民股份制治沙公司,联户治沙多业并举,治理区由贫困不断走向富裕。相对治理前人均占有粮食提高了800kg,人均收入提高了1600元。目前公司年产肉猪200头,纯利润4万多元;复合饲料加工厂和机砖厂年利润分别达到10万元和20万元;公司年纯收入逾百万元。
靖边县开发沙产业,沙区收入不断增加。2000年粮食产量平均提高了25.3%,木材收入817.5万元,果品收入250多万元,柳编收入150万元,种子、薪柴收入100多万元,育苗收入43万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榆林地区沙产业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2000年榆林沙区国民生产总值达58.4亿元,占全市的74%,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10倍。榆阳区金鸡滩乡柳卜滩的大漠农业有限公司,以大棚蔬菜为主体,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神木县乔岔滩高仁里峁的优质速生杨基地,2000年收入860万元。
2.2 环境效益
科学合理地开发沙产业能促进沙漠化治理,可以改善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暖棚舍饲养殖、围栏草场、药材、果林、苗圃、蔬菜、花卉、沙生经济灌木等都有助于固定或半固定流沙。沙产业还能有效地控制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减少输沙量。
与1985年相比,2000年沙边子基地森林保存面积增加了近2倍,输沙量减少了28倍,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9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靖边县沙区的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大风发生次数明显减少,2000年17m·s[-1]以上的大风相对50年代减少了37.4d·a[-1],土壤水分较对照区提高了8.9%。榆林地区2000年底沙区植被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8%上升到32.5%。其他的部分环境效益见表1和表2。这些环境效益都是防护性林草和沙产业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沙产业中的沙生药材、苗圃、果林、经济灌木、草场等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1 2000年沙边子基地和靖边沙区的部分环境效益情况统计
Tab.1 Partial environmental benefit conditions of Sha-Bian-Zi Base and Jingbian desert area in 2000
植被覆盖率 降低风速 提高湿度 减少蒸发量
/%/% /%
/%
沙边子基地 35~60 70
6~15 15
靖边沙区 63 23.9~28.97 10.7~32.9
注:沙边子基地数据相对1985年、靖边沙区数据相对对照区而言。
表2 2000年靖边沙区和榆林沙区的部分环境效益情况统计
Tab.2 Partial environmental benefit conditions of Jingbian desert area and Yulin desert area in 2000
降低沙丘 降低沙丘移动 减少沙暴减少输沙
高度/%
速度/(m·a[-1])
日/d
量/%
靖边沙区 >50 2~7
14.4100
榆林沙区 30~503.32~7 42 45.2
注:靖边沙区数据相对解放初期、榆林沙区数据相对90年代而言。
3 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1)缺乏激励机制。治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很难兼顾,受益难体现,尤其是农民追求的经济效益很难体现。治沙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短期内利润小,而且审批程序复杂,贷款困难,有些优惠政策不能落实,治沙产业产权不明晰,没有经济利益驱动机制,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治沙和开发沙产业的积极性。
(2)地下水位下降,交通不便。由于地表干旱缺水,于是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治沙和发展沙产业,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例如盐池地下水位相对20世纪70年代下降了60~70m。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干燥,致使一些植物灭绝。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的越来越干旱少雨具有因果关系,为沙漠化的愈演愈烈推波助澜。沙区道路崎岖不平,车辆通行非常不便,车辆通过时产生很大的扬尘,影响道路两侧作物生长及其产量。这种落后的交通不利于沙产业农产品的输出,阻碍了沙产业开发的进程。
(3)重建设轻管护,破坏严重,出现再次沙漠化。由于气候干旱,固沙林老化枯死,加上病虫害,鼠兔危害以及超载放牧,滥挖中草药等短期的生物破坏和人为破坏行为,使部分地区出现再次沙漠化。盐池县沙区农民曾经滥挖甘草,严重地破坏了草场,加重了沙漠化。沙柳3~4a需要平茬更新,可以适度地发展柳条编织和造纸业。榆林沙区农民曾经过度采伐柳条发展柳编,结果导致大片沙柳枯死,使沙区面临再次沙漠化的威胁。
(4)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防沙治沙和开发沙产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沙区政府和农民财力薄弱,资金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沙漠化防治和沙产业开发的需要。有些治沙的专款没有专用,甚至国家投资的治沙经费被层层截留或挪为他用。治沙和开发沙产业都需要科学技术,而沙区的科技力量非常有限,使得防沙治沙和沙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3.2 绿色沙产业实施途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绿色沙产业的要求,我们提出绿色沙产业实施途径的有关建议:
(1)推行科学可行的利益驱动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经营模式和“以人为本、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公司运作机制:组装配套先进的实用科学技术,发展高效优质的沙地农业生产,组建新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各类经营示范大户,走规模化、商品化经营,组织农民走进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科技与生产结合,试验与推广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结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逐步形成一个以基地和公司为龙头,以科技人员为依托,广大农民群众为受益对象的科技、生产、开发模式。出台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防沙治沙和绿色沙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允许科技工作者以科技成果为股份,参与分红。国家对防沙治沙和绿色沙产业开发的重大科研成果给予奖励,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供信贷资金扶持和优惠的税收、出口政策,放宽投资政策。在不破坏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沙区各种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以及利用沙区的沙研制硅砂砖、玻璃等,进行优势资源的有效转化,以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沙区公众参与治沙和开发绿色沙产业的积极性。
(2)采用节水、抗旱、集水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配并有效地利用沙区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推广节水、保湿技术,以及滴灌、喷灌、渗灌、微灌等灌溉技术。实施保水抗旱技术,推广抗旱粉、生根剂和无土栽培技术。修建连环水窖、蓄水池、集雨场等集雨蓄水设施,发展沙地窖灌农业。在沙地果园采取覆草措施,减少无效蒸发。采用果蔬温室栽培模式和低压管网输水技术。兴修沙区水源水利工程,修好沙区道路等基础设施。
(3)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管护工作,及时更新补植林草。进一步推行禁牧,实行舍饲养殖或半舍饲养植,或推广围栏放牧,协调好禁牧、休牧和轮牧的关系,以草定畜,以水定树,以自然环境定人口居住数量。建立沙区植被封禁保护区,建设人工草场。禁止乱挖药材、野菜,对药材、野菜实行销售管制,建立人工培育基地。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草灌结合,禁止植被破坏,保护沙生植被和草原植被。完善法规制度,严格处罚各种破坏行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人一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来抑制和修复侵蚀环境。加强绿色环保教育,提高沙区人民的环保意识。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体系,用绿色沙产业的收益进行沙漠化防治和生态工程建设,使绿色沙产业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绿色沙产业开发与沙漠化防治同时进行。
(4)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沙区11县(旗)之间的科技合作和资金流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尤其是绿色科学技术。建立各种类型的科技示范户,推动实用新技术的应用。建立培训基地,加强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沙区人民的科学技术培训。以科技为先导,开发研制沙区名、优、特、新、绿色产品,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广泛引种驯化,培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和优良物种。优化投资环境,发展沙地观光农业和沙漠旅游业,建立沙疗中心,实行荒沙拍卖和生态购买,由此来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拓宽投融资渠道,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以个户、联户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银行信贷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规范资金利用管理,严格检查验收。
4 结论
(1)毛乌素沙地地区开发沙产业活跃了沙区的经济,改善了沙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今后绿色沙产业的深化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该区在沙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激励机制、地下水位下降、交通不便、再次沙漠化、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可以推行利益驱动机制,推广节水、抗旱、集水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沙漠化治理和绿色沙产业的开发。
(3)该区具有发展绿色沙产业的优越条件,今后可以重点发展该产业。在该区开发绿色沙产业要立足于技术创新,防沙、治沙、用沙同时进行,科学合理地适度开发,避免过度开发而出现再次沙漠化,以保障绿色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文中参考和引用了盐池、定边、靖边、榆林、神木和乌审旗六县(旗)林业局的有关文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