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起源与通识教育论文_梁正

大学的起源与通识教育论文_梁正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回溯现代大学教育的起源,回顾在现代大学教育诞生的原点的教育内容,并对比东方传统教育的诉求,试图从教育的历史形态中去寻找通识教育的渊源因子。并通过近百年来教育在专业与通识之间的波荡,来寻找面对当下全球化,专业逐渐融合的新时代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学起源 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

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在11世纪下半叶,具体说就是1088年,在意大利产生了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它是在法律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是欧洲最早的一所大学,是所有现代大学的雏形。最初的大学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法人团体出现的。有教师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法人团体,招收学生,不同的教师教不同的专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学。也有愿意聘请老师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college”。“college”原指学生住的地方,他们聘请老师给他们讲课,后来,“college”就变成了“学院”,而学院联合在一起就叫“university”。

大学的主要课程是“七艺”,即七门课程:文法、修辞、逻辑、天文、音乐、算术、几何。前三门是“低阶”课程,后四门是“高阶”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天文、算术、几何这三门课同我们今天的课程不可同日而语,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实际都属于今天所说的文科。一方面,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还相当匮乏,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当时大学基本都是由教会把持,教会希望大学为之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高尚精神素养的神职人员,所以当时的大学以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为主要内容。

“七艺”与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或培养专业技能,而是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能独立思考,塑造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

但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勃兴和工业文明的崛起,自然科学知识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工业门类的区分也越来越精细,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分工。大学也就越来越不注重精神素养的熏陶了,它的主要任务变成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正如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博士所言:“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几乎都是根据政府和大公司的需要来定位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因为政府和大公司控制着大学的经济命脉,如果不给他们输送人才,大学就没有钱来办教育。”这种大学教育是有利于现代化进程和科学发展需要的,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普遍缺乏人文精神,这的确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悲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美国介入发生在欧洲的战事,美国民众中有股抵触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美国政府痛感有必要在大学中开设某种课程,以使学生明白美国文明源自欧洲,美国不能脱离欧洲而独善其身。在联邦政府的引导下,美国多所大学开设了关于“战争目的”的课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哥伦比亚大学并没有终止这种课程,而是进一步将该类课程发展成了系统的西方文明课程,并规定全校一年级学生必修。这一模式为美国各大学所效仿,成为美国大学“西方文明史”课程的样板。人们认为美国通识教育起始于哥伦比亚大学,原因即在于此。由此事可以看出,这时大学的教育理念,已经与传统的博雅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别,开始关注文明传承、关注培养对象的社会责任感了。

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芝加哥大学把哥伦比亚大学的尝试做了更全面更系统的推进,实行了全面的通识教育,为美国大学积累了整套通识教育课程配置和教学方式的经验。更多的美国大学也随之跟进,开始了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哈佛大学科南特校长(James B. Conant)领导学者对通识教育从理论上做了探讨,形成了著名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学术报告。该报告发表于1945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的。科南特是美国政府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制定原子弹政策的重要人物,他深切体会到了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像原子弹这样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可以深刻地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程。在他看来,出现原子弹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果原子弹不能掌握在可靠的人的手中,这才是最可怕的。科南特对此做了深入思考。他看到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进程大大加快,社会急遽变化,社会阶层高度分化,人们意志不能统一,社会形不成共同的价值观,他对此感到担忧。在他的倡导下,哈佛的教授们致力于思考美国教育将来培养出来的人,战后如何能够在维持西方文明方面发挥作用。他们思考的结果是,要在大学推动通识教育,培养能够继承西方文明,对美国社会承担起责任的青年一代。《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来的。显然,在这种理念下开展的通识教育,已经不再是十九世纪学者心目中的博雅教育了。美国大学的教育,实现了由博雅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

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但最为学者们所服膺的,就是哈佛大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这一著名报告的阐释。该报告提出,通识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

随着人类在信息化道路上的高歌猛进,虽然信息大爆炸使得人类已知知识日复一日的飞跃增长,但在技术的助力下,工业时代分化的学科将再次走向融合,新时代对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通识教育带来了说不尽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江宜桦,从博雅到通识: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与现况〔J〕,(台湾)《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第14期,2005年9月

【2】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3】赵林,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9月

【4】Levine A.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Curriculum[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78

论文作者:梁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大学的起源与通识教育论文_梁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