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播撒课外阅读的“种子”论文_陈虹

在课堂教学中播撒课外阅读的“种子”论文_陈虹

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441000

园内开花园外香,如果课外阅读是花香四溢,那么课堂教学必然是满园春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此过程中才会感受到——课文原来如此丰美。

在课堂中,我十分注意从语文课堂教学出发,引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中外经典,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打通两者之间的任督二脉。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教材中某一课文为基点

1.向同题作品延伸。题目相同或相近的作品,由于作者不同、人生阅历和体验不同、情感立意不同,所表达的主题也不同;文体不同,选材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写作目的也就有异。如学习了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学生从飞蛾求生(昆虫)、砖缝长出的瓜苗(植物)、倾听心跳(人)不同的角度,三件小事的概述中明白了:生命虽然短暂,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趁热打铁,再给学生推荐读读美国克伦·沃森的同题作品《生命生命》,学生先浏览全文,整体感知了解到一只让野餐者感到极为厌烦的蜜蜂,被其两次狠狠地踩入了沙土里,但蜜蜂并没有向命运妥协,两次顽强又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并不断地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这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不停地尝试持翅和扑翅,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最终成功地飞向了明镜似的湖面。接着领着学生再反复细读,让学生不仅真切地感悟到蜜蜂遇到危险都不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迎刃而上的精神,更品味到作者详尽具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更为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此基础下,鼓励学生把阅读两篇《生命生命》之后的感受任选一篇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学生通过对中外两位作家选材不同、构思不同、主题不同、语言表达风格不同的作品的比较阅读和分析中,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大了阅读面,同时也领悟到了文学大师们立意有别、各有千秋的写作艺术。

2.向同类文章扩展。这同类可以是题材的同类,也可以是文体的同类,也可以是某一写法的同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美好的形象,慢慢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通过《女娲补天》这篇课内神话的学习,扩展到课外《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和鉴赏,更让其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限魅力,增强了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扩展

由于教科书的容量有限,有些中、外名著只能选其中的一节或几接文字,对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影响。三年级下学期的《争吵》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卡罗纳》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当时上《争吵》这篇课文时,我极力推荐孩子们阅读这本书,在我班掀起过读书高潮,几乎人手一本,这次我让学生重温这本书,寻找那浓浓的爱。因为再次重温,学生的感情更加强烈。我带领着孩子们在感受爱、理解爱、阅读爱、说爱、写爱中,不断体验着人间真情的美好。

四年级上学期在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蟋蟀的住宅》时,学生了解了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我顺势引导学生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整本书,那段时间的课间课外我班掀起了一股昆虫热潮,学生的聊天、阅读分享、周末活动主题都是与昆虫有关,从课文的学习内化理解,到自然的热爱阅读,不需要任何的强迫,水到渠成。

三、以课文为基点,向作者的其他文章拓展阅读

学习了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引导学生品读《城南旧事》;学习了《我的老师》后,带领孩子赏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了安徒生的《丑小鸭》,再去读读他另外的童话,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看门人的儿子》,既是相类似主题的童话作品,又是出自同一个作家之笔的文章,学生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这些童话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既让学生同情不幸的穷人,也会在培养学生的善良、纯洁的高尚品质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课文讲授完毕,集中为学生做一个相关阅读内容链接:可以从作者的其他作品中选择;可以是与课文风格相类似的名篇;可以是和作品同时期的其他名篇;可以是课文内容中涉及到的美文名篇……可以是精悍小文,可以是鸿篇巨著;不要担心大部头,只要相关的,大胆地告诉孩子,不要担心孩子太小,吓着孩子,恰恰相反,小孩子面对“重大问题、庞然大物”的镇定,着实应该吓着成年人。学生们下节课保不准就因讲述其中某个大部头,赚来无数双小眼睛的注目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也正如何炳章先生所推崇的“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而是与课内学习平起平坐的分内任务。”

论文作者:陈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在课堂教学中播撒课外阅读的“种子”论文_陈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