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设计论文_孙明伟

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设计论文_孙明伟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9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这对电力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电力企业可以输出更多的电力能源,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面前,电力企业要做好电力维护工作,保证能源充足供应.一般来说,变电站系统里的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网保护三道防线中的第一道防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故障或异常,这将对电网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详细分析了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应用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其应用效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二次继电保护装置 应用设计

1 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

自从智能变电站得以应用并发展起来之后,二次继电保护系统便成为整个智能变电站的核心部分,对整个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直接影响,是变电站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二次继电保护系统属于自动化系统,所以其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计量系统、录波系统和单元合并系统等。所有系统是通过互感器连接起来的,进而实现对所有设备的全方位监控,避免因为其中一个设备或者是系统出现问题而影响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在传统的变电站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系统内部互感器的测量范围有限,并且无法保证数据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所以很难保证对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和设备之间的配合也无法高效进行,进而影响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而自从智能变电站出现之后,尤其是互感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有效实现了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并且解决了系统内的互感和数据信息交互问题,确保了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应用设计

2.1系统编制

在智能变电站中,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近些年来微电子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微电子技术对精细度和严谨度要求较高,并且其应用与其他设备不同,无论是在电压的输入还是输出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出于不同批次或者是不同厂家的装置,更是存在较为严重的规格不统一的问题,这给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阻碍了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我国便对二次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标准进行了规定,要求我国相关生产企业要在符合《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根据变电站的运行需要,对其装置进行进一步优化,尽可能地统一标准和规格,以免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造成影响。而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也要对所选择装置的标准性进行监测,在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方能够投入使用。

2.2提高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人员首先需要把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二次图纸绘制掌握好,然后根据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核对和熟悉现场装置的二次回路端子、继电器内部结构及压板原理等。运行人员要严格按照二次继电保护装置的规程操作.按照保护装置安全措施标准执行.同时一定要严格实施“两票”操作制度在进行开关的投入和退出的时候,一定要经过调度部门人员的同意,同时还必须遵守调度的规范要求。在开关退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编程中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投入和退出,这样才能使得投入和退出的准确性。值班人员为了主要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的,除了能减少阅读保护图的时间还可以保证操作的正常运行。

2.3 构建数据帧传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上抛弃了传统保护装置专门采样、命令信号的通道,从而可以使信号传输具有网络性一般来说。以往的继电保护技术在处理速率以及通道固定的方面不具备动态性。相比智能继电保护技术较为固定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采样、多控件信息获取,并实现了高速的网络交换和人机交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实现数据帧的传输必须建立在“三层两网”的架构之上,高速的网络传输也对继电保护有一定的约束。因此完善“三层两网”架构的构建是实现数据帧传输的重点工作。

2.4构建“ 三层两网” 架构

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可以采用“三层两网”结构,所谓“三层两网”也就是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结构组成,同时这三层也构成了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站控层网络能够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修改、传输等工作,并且在过程层网络中能够实现开关或闭锁等信息采集,然后把这些采集的信号传送到微机中进行处理。“三层两网”是智能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构建,是继电保护装置实效性的重要性能,能够有效的保证智能变电站可靠运行。

2.5 继电保护配置及组屏方法

2.5.1 母线和断路器失灵保护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保护装置失灵问题。这会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造成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该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曾经作出了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是在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在对电流进行判别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所以保护装置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安装和使用,进而没有发挥出保护功能,这一问题对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对保护装置进行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的影响,就要求母线和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要严格遵守遵循“失灵最终跳闸应判电流”的原则进行工作,并且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反复对装置的使用需求和电流情况进行测验,以免出现问题。而通过该方法,失灵保护装置就能够正确地根据失灵电流来判断整个变电站和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而作出正确回应,大大提高整个变电站和系统的失灵保护效果,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2.5.2 线路重合闸

自从智能变电站发展起来之后,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整个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相关研究人员便一直没有放弃对变电站内各系统和装置运行的研究。而在近几年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并充分发挥失灵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便将断路器的失灵保护的和失灵电流判别功能包含在了整个母线的保护措施中。这就要求在对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进行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再单独对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进行配置和安装,而是要求母线保护自身就应该具备重合闸功能。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对回路进行精简,并通过确保两套保护装置运行独立性的方式来提高整个变电站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在设计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过程中,要求两套重合闸应该采用一对一的控制方式,并且断路器的控制状态与其也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不影响工作状态。同时,在这两套线路保护装置中,其必须与重合闸同时运行、同时退出,不能出现一套合闸,而另一套正常工作的情况,避免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态造成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设计人员在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设计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结语

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是整个系统的重要保护措施,对整个变电站和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都具有直接影响,需要对其设计和应用引起足够重视。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它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并且它也能够为世界的电网建设带来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曾娟.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设计[J].电子测试,2016(12x):141-142.

[2] 盛敏,汪楚锟.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35-136.

[3] 曾东鑫.关于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检修维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7(11):180-181.

论文作者:孙明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二次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设计论文_孙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