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论文_林伟杰

探讨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论文_林伟杰

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城市绿化和园林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全国所有城市基本上都在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和环保的新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布局,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化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绿色园林工程建设。作为绿色园林工程的核心和关键,绿色园林工程技术逐渐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文章针对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

1绿色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原则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城市的形象,所以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有其一定的原则。

1)以人为本

环境实际上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所以环境设计应该能够调整人们的情绪。优秀的花园设计能给人美的享受。在设计中,不仅可以反映设计师的感受,还可以利用心理文化的指导来思考如何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并拥有积极的精神状态。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整合艺术、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以满足人们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绿色生态化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设计人工绿地,也不是植树挖池。在表面上,大部分城市景观是绿色的,但绿色不一定是生态的,虽然需要耗费许多的物力和人力来建造园林工程,但也一定要精心设计才能够保证符合绿色的要求。自然生态系统是循环的,因此,仅从生态方面来看,自然群落的绿色生态化远远高于人工群落。

3)因地制宜,配合本土文化

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贫富差距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在各方面节省开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精心配置和合理改造,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场地。

2 绿化园林工程施工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绿化和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环节的相互联系。只有做好城市绿化和园林工程的技术问题,城市才能变得更加美丽,更加适合人们居住。从事绿化园林项目建设规划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绿化园林项目建设规划经验。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建设规划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绿化花园项目确实起步较晚,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绿色花园项目确实起步较晚。尽管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众所周知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传统的绿化景观工程设计方案和思路已不适应新时期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换句话说,市发展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规划设计部门缺乏对景观的长期规划和考虑,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关系。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充满了问题。

第二,园林设计水平不高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思想保守落后,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一般的设计和规划部门只把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只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但在生态保护方面,环境绿化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导致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异常发展。

第三,是园林植被的选择不合理。在建设绿色园林工程之前,需要对建筑工地的土壤特性进行测试,包括ph值、肥力等参数,同时,根据植物特征对土壤形态进行干预,使其符合绿色植被的生长习性。然而,在景观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要素土壤属性检测往往被忽视,降低了植被的生存率,导致景观工程施工质量下降。此外,设计人员所考虑的单一品质的绿化忽视了植被的多样性,缺乏后期管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城市园林工程的美观。这些设计问题都与园林规划目标和城市建设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规划发展的对策

3.1为了实现城市园林绿化跨越式发展。花园城市的建立是全面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有效起点,各级政府都非常积极。通过创建园林城市来指导整个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在充分调查、彻底调查和县、市、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园林建设规划。超过75 %的中小城市和县级城市基于到达省级花园城市,25 %基于到达国家花园城市。

3.2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邀请高级专家对城市园林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现状,结合城市现有景观特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公共绿地的防灾避灾功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城市详细规划的覆盖率和规划设计水平。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公共设施如绿地、公园、广场等。计划在服务半径为500平方米的地方进行,以便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缺乏会影响城市功能的规划。并且规划部门要大力支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争取用2~3年时间,各中小县(市)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

3.3突出城市特色,优化规划设计。从生态园林城市开始,遵循生态设计原则,突出城市文化遗产和内涵,优化规划设计,安排大规模生态绿化,植物群落应科学分配,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污染。植物构型设计应为大气,物种选择应为生态、乡村、景观、功能,使其不仅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的要求。同时,要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整体布局必须协调。四季景色的变化是适当的。重点是在主要的城市交叉路口、十字路口、城市出入口和繁华的街道上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精品项目。同时,园林规划设计与当地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相结合,突出了当地条件和经济节约的原则。

3.4加强管理,实施绿色图章制度。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为指导,精细的施工是基础,绿色印章系统是保证。严格绿化工程建设程序,城市绿化工程要全部进入市政府采购招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建设单位。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包括建设申请、招标、施工图审查、建设监理、质量监督、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督促和规范施工各方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督促各地落实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

3.5大抓公园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公园绿地多功能化。根据新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求大于或等于8m2/人,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均衡分布,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要求至少达到7o%,城市公园的数量基本上满足了市民的需求,10,000人的综合公园指数为0.06。除了城市园林和绿地最基本的生态功能之外。它也是其他基础设施的绿色载体,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美学等文化景观的载体。在充分考虑老百姓切身利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设计、科学建设和管理,可以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和最大化,合理配置各类绿地,合理完成绿地系统的功能,努力建设节约型园林和百年园林。

3.6加强新区(产业集聚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按照“建设现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产业支撑力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围绕“产业发展、集聚人气、优化环境”3大重点,园林部门严把园林绿化设计审批关,凡是绿化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同时加强监管:(1)做好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2)保证绿色建设工程的质量,建设优质工程;(3)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园林设计师、建筑施工人员和园艺工作者,解决园艺人才短缺的问题。创造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园林,真正形成“森林中的城市,绿色中的人”的良好生态环境。

结束语

总之,这个花园项目需要非常高的综合性,它还涉及技术和艺术专业内容。有必要确保植物、建筑和水景的协调。因此,除了确保园林项目必要的绿化效果外,还必须能够展示园林项目的布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为了更好地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我们必须在实际开展工作之前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和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桂昌,黄德斌,何衍平.论园林工程技术管理与境外设计落地[J].中国园林,2018(7).

[2]刘妍菁.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探讨[J].绿色科技,2017(9).

论文作者:林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探讨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论文_林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