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否实现“软着陆”之我见_物价水平论文

中国经济是否实现“软着陆”之我见_物价水平论文

我国经济是否已实现“软着陆”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软着陆论文,我见论文,我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好,大家的评价基本一致;但对是否实现了“软着陆”,看法不一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基本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当年计划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预计增长9.7%;这是1992年起连续四年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各年分别为14.2%、13.5%、12.6%、10.5%),回落到一位数之内。计划要求零售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10%左右,最新预计上涨6.1%;这是1993年起连续三年超过两位数(各年分别为13.2%、21.7%、14.8%),回落到一位数之内。全年货币发行917亿元,控制在1000亿元的目标之内;国家财政收入突破7000亿元,达到7174亿元,赤字控制在预算以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99亿美元,超过计划9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到105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计划预期的目标,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坚决贯彻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十六条政策措施的结果。

当前经济形势向良好势态发展,但是否实现了“软着陆”,概括起来,宏观经济部门和理论界存在三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的甚至认为1995年即已实现了“软着陆”;另一种看法,认为基本实现了“软着陆”,或者说只是低标准的“软着陆”;第三种看法,认为物价涨幅虽然得到明显抑制,但尚未实现软着陆,对通货膨胀要保持高度警惕。我赞成第三种看法。看法有出入,主要在对“软着陆”的理解不一,这就需要研究下面一个问题。

二、什么是“软着陆”?“软着陆”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所谓“软着陆”,是经济学移植宇航学的名词。普通飞机降落没有“软着陆”一说。航天飞机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摆脱地球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当它重返大气层要返回到地面时,光靠本身减速还不够,要在机尾张开降落伞,从后面施加拉力,以保证安全地平稳地降落,这就是所谓“软着陆”。有人望文生义,对比之下创造出一个“硬着陆”的新名词,这会导致机毁人亡的后果,把它引入经济学企图说明经济“大起大落”,是不恰当的。

在经济运行上实现“软着陆”,在世界范围内当首推美国在八十年代前期创造的经验。七十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以近5%的高速度增长,1978年高达5.3%;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升高,消费价格指数高达6%,1978年上升到7.6%。到1979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2.5%,1980年出现负增长,下降0.2%;同时爆发了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直线上升,两年分别高达11.4%和13.5%,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感到形势严峻,立即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压缩货币供应量,M[,1](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的增长率由1978年的8.2%、1979年的8%,下调到1980年的6.4%、1981年的7.1%、1982年的6.6%;M[,2](M[,1]+商业银行10万美元以下的定期存款)的增长率由1978年的8.4%、1979年的7.1%,下调至1980年、1981年的6%和1982年的6.6%。这样紧缩银根,经过一段时间对物价的影响非常明显,1981年消费价格指数由上年的13.5%下降为10.3%,1982年进一步下降为6.2%,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被遏制住了。但这一剂“猛药”下去,也造成了经济衰退。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还增长1.9%,1982年则下降2.5%。当时,美国朝野对联储此举甚为不满,但关键是通货膨胀被制止住了。经过结构调整,1983年起美国经济出现转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由下降转为上升3.6%,从此连续七年保持低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持续稳定增长。从1983年到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3.9%,其中1984年高达6.8%;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上升3.6%,其中1986年最低只上升1.9%。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的“软着陆”。

进入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加剧,1990年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由上年的4.8%上升为5.5%,1991年仍高达4.2%;同时经济增长呈下滑趋势,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增长2.5%下降为0.9%,1991年进一步下降为0.1%。为了扭转这种不利态势,美联储在1989年拟订了一个低经济增长伴有温和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方案。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透露,他们拟订了一个到1995年消灭通货膨胀的五年计划。著名货币学派学者弗里德曼评论说,联储把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由八十年代的6~9%,控制在4%以内,到九十年代中期有可能提前实现零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但是,事与愿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1991年美国经济进入战后第九次衰退,美国政府要求经济达到尽可能高的但是可以接受的增长率,联储货币政策的重点也由抑制通货膨胀转为摆脱经济衰退。所以,这次“软着陆”告吹。

从美国的上述实践看,“软着陆”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志:一是实现经济由过热转为正常增长;二是同时做到低通货膨胀率,或无通货膨胀,即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幅度低于或略高于通货膨胀标准(美国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升2.5%,即为通货膨胀);三是“软着陆”后经济顺利发展,能够实现较长时间持续稳定地增长。

应当指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六年,曾经实现过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1979年到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2%,零售价格指数平均每年只上涨2.8%(那时没有消费价格指数统计,估计这只有3%左右)。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我国也有过正确拟定“软着陆”方案,但执行时被否定招致严重后果的经验教训。1984年农业特大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2%,粮食产量创记录达到8146亿斤)。本来经济形势很好,但各银行为了扩大信贷规模基数,四行争贷,于是货币投放猛增,全年(主要是下半年)比上年猛增262亿元,增长49.4%,导致1985年经济过热,投资和消费双膨胀(工业比上年增长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猛增730亿元,增长38.7%;居民消费水平提高13.2%),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通货膨胀,零售价格指数上涨8.8%。面对这种形势,宏观经济部门经过研究,提出应急对策,并经政府采纳:一方面通过“七五”计划对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分前两年和后三年两个阶段安排,前两年着重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问题,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基本平衡;后三年再适当加快发展和改革。另一方面,对1986年年度计划,建议实行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以便使经济降温,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但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方案被当时的主要领导人否定了,在“七五”前三年(1986~1988年)继续加快发展,加快改革,被人们称为没有着陆,又起飞了。于是在1988年爆发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零售价格指数高达18.5%,国民经济被迫进行治理整顿,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到九十年代初经济情况才好转。

三、对经济是否“软着陆”,不同的估计对下一步发展就有不同的对策

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分析,经济是否实现了“软着陆”,严格说来,答案只有一个:或者是实现了“软着陆”,或者是没有“软着陆”。这里没有什么“低标准”、“瓜菜代”的问题。按照前述“软着陆”的几个主要标志,衡量1996年的情况,首先,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前几年的过热状态连续四年突破两位数,回落到一位数9.7%,这是比较好的转变,不过比宏观调控的原定目标仍高20%,比西方国家的增长速度高三倍以上。

其次,经过近三年的宏观调控,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估计今后经济有可能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但是,这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非常突出的经济结构性的矛盾。要把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化的问题调整过来,任务是很艰巨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再次,物价指数由前几年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回落到一位数,这也是很大的成绩。当然要看到,这个成绩的取得是采取了重大的经济措施,如财政上对价格补贴达几百亿元;其次是行政措施,尤其是物价控制首长负责制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也要看到,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前年增长29.5%的基础上,1996年又增长25.3%,物价上涨的潜在压力很大,搞不好会出现价格反弹。还应当指出,一是从实际情况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6.1%,并没有全面反映物价上涨的实际情况。众所周知,在近几年物价上涨中,各种服务费用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大超过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幅度。如1995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8%,服务费用价格上涨20.2%,其中学杂费、保育费上涨29.6%,这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二是从核算体系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类,属物质生产体系(MPS),与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指标是配套的;消费价格指数,属国民核算体系(SNA),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是配套的。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由MPS向SNA转变,因此估量“软着陆”,应当采用消费价格指数。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1996年消费价格指数,其上涨幅度为8.3%。

目前我国已是经济大国,尽管由于人口多、人均水平仍然比较低,但按经济总量来说已处于世界前列(据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估算,中国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八位,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中国的经济状况引起举世瞩目。关于中国经济是否实现“软着陆”,也应放在世界范围来考察。就物价涨幅来说,我国1996年零售价格指数上涨6.1%,消费价格指数上涨8.3%,对比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消费价格指数只上涨2%左右,实属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国外对我国物价的评论值得我们考虑。日本的大报《朝日新闻》1996年12月中旬评论“中国经济会持续增长”,但同时指出目前“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1997~1998年经济形势预测,认为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仅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也高于亚洲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并且指出,中国1998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将由1996年的6.5%上升至7%。所以,在这开放的时代,估计我国经济是否“软着陆”,需要倾听一下国外的声音,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自我陶醉。

总之,1996年我国经济形势是比较好的,但尚未“软着陆”,特别是物价涨幅仍然比较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1997年总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做到“稳中求进”。据我理解,这里所讲的“稳”,主要指稳定物价;所讲的“进”,主要指经济适度增长。为此,需要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物价上涨幅度,即比1996年还要进一步降低。以上这些,是争取真正实现“软着陆”需要采取的经济政策。

如果不顾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对国外关于我国经济的恰当评论也置若罔闻,硬要断定已经实现了“软着陆”,那么对今后经济的发展采取另外的政策措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1995年我国经济增长10.5%,物价上涨幅度仍在两位数(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4.8%,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7.1%),有的大报在头版宣称已经实现了“软着陆”,下一步的任务是要“软起飞”了。尽管所谓“软起飞”一窍不通,但反映了他们主张的政策动向,现在他们更是要求“起飞”了,加上目前各地要求大干快上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如果这样做,我们的经济再度起飞,会从刚刚降点温又回到过热的泥潭中,这使人担心1986年历史会不会重演!

如果宣布实现了“软着陆”,某些主张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率的要求,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可是,大家记忆犹新,前几年宏观调控要求解决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正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率偏高。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猛增4600多亿元,达到12458亿元,投资率高达36%;1994年投资规模增加4580多亿元,增至17043亿元,投资率增至36.6%;1995年投资规模又增加近3000亿元,突破20000亿元,投资率仍高达34.4%。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23800亿元,投资率比1995年又有提高,达到35.1%,比“九五”计划要求的投资率控制在30%高5个多百分点。我国的历史经验证明,投资率超过30%,经济生活就比较紧张,甚至比例失调。因此,对提出1997年所谓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决不可轻信,否则旧病未愈又雪上加霜,只会加重病情。

如果宣布实现了“软着陆”,那么放松金融,以启动经济,就是合理要求了。现在对经济运行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宏观上经济平稳发展,微观上企业相当困难。因此,要求松动银根,以缓解企业困难的呼声很高。但是这样,能够解决问题吗?假如答应这样做,在微观上企业的资金是宽裕了,日子似乎好过一些;但是在宏观上由于增加货币供应,势必使通货膨胀又卷土重来,好不容易取得的宏观调控的成果会化为乌有,对国家、企业、居民都是不利的。因此,需要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对要求放松金融的要求决不能有求必应。事实上,当前有些企业的确资金困难,但总体来说,企业并不是普遍资金困难。例如,1994年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比上年增加3795亿元,增长48.5%;1995年又增加3053亿元,增长26.6%。1994年以企业为主的固定资产自筹投资,比上年增加2169亿元,增长34.9%;1995年又比上年增加2261亿元,增长27%。实际上目前企业困难主要是由于前几年重复建设,产品结构雷同化,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市场销售困难。据统计,目前工业产品的销售率只有95%左右,企业产成品库存积压达5300多亿元。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的困难,除宏观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外,出路主要是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再生产顺利循环和周转,使国民经济在真正实现“软着陆”后,能够长期持续、适度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中国经济是否实现“软着陆”之我见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