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现代化的智能电网系统,智能变电站是不能绕过的部分。而在智能变电站中,其核心是继电保护,是保障安全运行智能变电站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隔离措施;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志码:A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也有了全面提升,因此在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变电站工作情况也需要进行准确掌握,从而在不断发展中有效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智能变电站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继电保护缺陷,甚至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更需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实现技术发展,针对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对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智能变电站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实现电力发展水平的稳定提升。
1智能变电站概述
要大幅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具体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对行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更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这些技术能大幅提高网络信息交流与传输的效率,结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两个优越之处:首先就是一次智能化;其次就是二次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利用和建设,有利于降低电力行业的运营成本,对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在光缆的设置上也有很多不同,传统的变电站容易出现电磁的兼容问题,但是在智能变电站中一般不会出现,对稳定用电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智能变电站主要可以划分成三层:变电间隔层、变电过程层和变电站控层。在这三者之间可以说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通,自然也就为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面临的问题
2.1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较低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有很多电子装置,对行业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对这些电子装置的合理利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譬如时间同步装置和网络交换装置等,这些装置既是系统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2.2管理效率较低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涉及很多管理工作,对行业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是结合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容乐观,在很多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自然也就很难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再加上电力行业的技术设备较多,推进相关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行业来说任重而道远。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行业工作人员是智能变电站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对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在我国的智能变电站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仅表现在专业技能和素养上,在综合素质上也是如此,这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一大阻碍[2]。
3智能变电站安全措施特点
常规微机保护中的二次回路应当坚持相应的原则,在直流跳合闸与保护连闭锁的回路间设置硬压板,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这些压板将会启动,之后再将检修与运行两种设备间存在的二次回路断开,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就二次回路而
言,智能与常规两种变电站间有着较大的差别,继电保护设备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光纤通信可以取代交流采样与直流二次回路,因此安全措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智能电子设备中,关于内部数据链路的传输及软压板的接收,可以利用对这些软压板进行投退来控制虚拟数据链路的连通与断开,从而对检修设备进行有效的隔离。
该变电站中运用有效的保护设备,可以使用物理断开连接光纤,促使“明显断开点”得以实现,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但是对光纤的接口进行反复的插拔,将导致接头受到污染,极大延迟通道,对保护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推出相应的压板之前,将物理光纤进行断开,将会导致通道无法正常接收数据,导致数据接收端的保护功能闭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智能变电站所具有的关键隔离措施有:投退保护设备中具有的SV软压板;投退保护等智能电子设备中的GOOSE接收及发送软压板等等。基于安全工作的条件下,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应当依据有效的原则来进行配置,在确保末验证软压板及检测策略保持正确的前提下,应当运用有效的方式,基于定期校验中将运行及待检修设备进行有效隔离。
4智能电子设备的隔离措施
4.1合并单元的隔离措施
该单元主要作用是将一些交流采样的数据提供给保护设备。当一次设备的运行带电、间隔合并部分发生故障或者相应的保护设备进行检验时,隔离的安全范围应当包含能够接收交流采样数据的全部保护监控设备。就线路的保护来讲,本间隔合并单元所产生的故障将会导致保护设备的采样产生异常,保护功能出现闭锁,为了避免保护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可以退运相关的保护设备。
4.2线路保护装置隔离措施
当某段线路的保护设备产生故障时,首先应当将相应的保护回路加以断开,其推出线路应当开启相应的软压板,及母差保护可以接收相应的信号;其次,应当对侧边线路加以保护及隔离,两侧实施纵联差动来对跳闸进行保护,并将相关通道加以断开;再次,退出相应的接收及发送软压板;最后退出重合闸功能,防止产生保护误动[3]。
5安全措施的执行原则
5.1整体原则
智能变电站实施安全措施的目的在于运行设备及检修设备加以有效的隔离,同时确保一次设备的运行具有保护性,否则应当将一次设备的运行加以停止,再进行处理。单套配置不具备有效的校验时,应当将一次设备的运行停止;通常情况下,网络交换机不会单独投退,必要的时候可以基于相应的范围来实现相应的保护功能。
5.2二次虚回路的安全措施
该回路在实施隔离的过程中,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应当具备双重性,分别为在运行及检修的设备上实施安全措施,若退出相应的发送及接收的软压板,投入相应的检修压板。
5.3物理断开的安全措施
通过将智能终端出口的硬压板进行开启,将相应的光纤接口进行断开,可以促使有效的安全措施得以实现。这类措施只有在必须执行时,防止反复拔插而导致光纤接口受到损坏,从原则上讲,可以实施有效的单重安全措施;在实施的时候,应当标记好已断开的光纤,并设置相应的保护罩。
5.4交流回路的安全措施
通常情况下,合并单元不会进行单独的检查与维修,在发生故障或者检修过程中,首先应当将相应的保护设备进行退出。SV接收软压板在退出之前,应当明确相应保护已退出或者相应的一次设备已停止运行。
5.5检修压板投退顺序
在对压板进行维修之前,应当明确该保护设备处于退出,并且与退出相关的接收软压板。应当注意的是,在对合并部分的压板进行检查维修之前,应当明确相关保护及SV接收软压板已经退出[4]。
结束语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我国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薄弱点,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是对电力系统安全性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提升电力工作效率,对于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辛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30-32.
[2]李玥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对策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9):54-56.
[3]王家永,魏锥,许凯.22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4):97.
[4]黄彦婕.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45.
论文作者:李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压板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安全措施论文; 回路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