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聋生的健康心理论文_杨平

如何培养聋生的健康心理论文_杨平

(贵州省锦屏县特殊教育学校,556799)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使他们从小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平衡心理,认为事事对他们不公平,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往往对挫折心境的适应机制和抗拒能力差,甚至对处理一些事情产生逆反心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掌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一条“绿色通道”。

一、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学生已进入学校,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以及学生产生残疾的原因(先天、后天或药物、或损伤、或遗传)等了解清楚,并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这种个人档案应对学生保密(像个人隐私),老师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后,利于平时教学中,尽量从他们身上指导、矫正学生的不足。比如:遗传性的耳聋、药物性的耳聋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耳聋给予测试,看他们是否有残余中的听力,是否可以佩戴助听器,有的耳聋是否可以医治。教师从建立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摆脱无声世界的困境;其次,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还利于老师对每个聋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每个月、每个学期、每个学年的成长过程变化,对学生的进步有着比较和对症下药的作用。

二、开展有益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教师应该处处针对学生好动、好奇、求知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爱劳动、爱学习、互相关心,团结互助的思想情操。

如学习竞赛,将学生分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个字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对字进行组词,看哪个组组词多,组得对。“爱”——爱劳动、爱老师……写得多的给予奖励小红花;或者出许多算术计算题,让学生分别上黑板计算,看谁算得快、算得对,算得对的快的小组或个人老师给予大红花或物质鼓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开展文艺表演,教师教学由舞蹈或小品表演,并且在“六一”节、“国庆”节等节日带学生到县里开展的活动进行演出,让社会了解聋生的智慧和才干。

开展书法、美术比赛,让聋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他们认为最美、最好、最令他们喜爱的人或物,老师把作品给予评分,并把作品展出在校园里面,这些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

三、提高学生树立自重、自强、自立的信心

残疾学生由于生理缺陷,他们往往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埋怨、妒忌正常人的生活,动辄自残(互相打架),动辄邀约同学浪游、偷摸……。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对特殊学生(聋生)必须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信心。

1.带领他们参加正常人的活动。我县一中、职高、二小的学生每年“六一”节都与我校联系,到我校举行手拉手活动,我们教师也组织学生与这些正常的学生表演节目,互相叫朋友,互相赠送纪念品,正常学生回到学校以后,给我们学生写信问好,这种“手拉手”活动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聋生“自尊”的信心。

2.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要让聋生在社会上能够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劳动,树立聋生自信、自立的信心,我校专门设置了劳动技能培训课,如:石刻。我们从四年级开始,老师下午对聋生全部进行培训,我们从石场买了若干青石块,运到学校,老师边书写,或画画,指导学生石刻。到2005年11月此,我校已把13个六年级学生送到天柱陈民石场工作,每月工资600元,老板吃住全包。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到社会上能够运用并且享受到自己的劳动薪水,他们感到自豪,感到自信。从这种劳动技术培训上学生感到自身价值。

聋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有劳动技能,还需要社会对他们产生一种“爱”,这种爱是教育,是帮助,是动力,我们现在狠抓素质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对聋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聋生才能更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杨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聋生的健康心理论文_杨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