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案例论文,性及论文,现状论文,中国企业管理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在全世界备受瞩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管理学术界肩负重任,需要深入分析和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和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并使之一般化、与世界管理研究和实践接轨。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让我们振奋的是,我国管理学界正在由原来纯理论性、思辨性的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积极采纳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创建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的管理理论。案例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也开始为国内学者关注和采用。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和积极参与,这也正是上述趋势的佐证。
2007年12月8日至9日,“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社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协办。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40余个学校及单位的96篇论文,其中研究型案例62篇、教学型案例34篇,涵盖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全部投稿匿名处理后经同行专家双向匿名评审,共有45篇被收录到论文集,其中分论坛报告26篇(研究型案例18篇,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方法各4篇),录取率分别为47%和27%。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案例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案例研究方法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管理世界》以及国内著名企业代表都表达了对中国本土案例研究的支持和期望。论坛结束后,共有4篇论文被《管理世界》录用(3篇发表在本期),11篇收到《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的英文译稿邀请。
论坛盛况说明了我国管理学界对案例研究方法的认可和尝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前两届案例论坛强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即研究方法缺乏规范性(叶康涛,2006;张丽华、刘松博,2006)。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问题(以下简为“案例研究的规范性”)。作为本次论坛的综述,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主题报告和大会论文的总体评价。之后进入本文主题:首先回顾什么是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及学术界广为认可的具体的实现手段,并归纳出一套具体的规范性指标;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本次论坛上报告的18篇研究型案例为样本,对其规范性状况进行评价,目的是找出目前本土案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阐明如何改善和提高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案例论坛概况
本次企业管理案例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几位专家就案例研究方法进行了主题演讲。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重鸣以“中国企业案例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为题,和与会代表探讨了中国企业案例研究中具有较深理论意义的前沿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原来强调“范式检验研究”,注重理论假设和变量关系,但现在则越来越注重“问题驱动研究”,强调机制解释和整合图式。同时研究问题也越加复杂,案例研究方法面临挑战。因此,王教授提出案例研究方法的3个新视角及相应功能:适应性案例研究方法,强化情景嵌入;选择型案例研究方法,提升原理概化;发展式案例研究方法,揭示理论机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蔡舒恒博士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讲授了案例研究的题目选择应该注意的问题。他强调选择好研究题目是一个好案例的开端,要注意新颖性、避免总是盯着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过的那些国内著名企业。投稿国际期刊时,应避免在题目中强调这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而要体现研究发现的普遍意义。台湾政治大学萧瑞麟博士以其欧式教育和教学研究背景,用“不用数字的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不同于美国式的欧洲学派案例研究方法,即对个案的深度描述和发掘内在的“辩证式的逻辑”。他建议从事个案研究的学者,可以从故事型个案研究、叙理型个案研究和辩证型个案研究3个层次来锻炼个案研究的能力,并特别强调案例研究过程中作辩证推理的重要性。日本著名学者吉原英树教授介绍了日本企业60多年来国际化战略管理的变化,以及他的一些案例研究发现,并且分享了案例研究的诀窍。香港浸会大学M.Young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丽华教授,也分别就有关案例研究和写作方法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总体而言,多数与会专家特别强调了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的规范性。
接下来,我们对本次论坛收到的62篇研究型案例的评审情况做个介绍,由此也可“窥斑见豹”,来审视我国目前案例研究的现状。程序委员会对通过初筛的47篇论文进行了匿名评审。评审指标分5类,共有14个,每个最低1分、最高5分。评审结果(取均值)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大会报告论文在“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重要”和“典型意义”方面得分最高;在“数据分析方法”、“文献回顾”、“理论基础”和“学术贡献”方面得分最低。收录但仅圆桌讨论的论文和被拒论文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论文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之处都非常突出。
表1 案例论坛研究型案例总体评价
t检验显示:(1)大会报告论文(18篇)和非报告论文(29篇)的每项指标都有显著差异;(2)所有收录论文(33篇)和拒绝论文(14篇)在“研究问题重要”、“案例的典型意义”和“实践和管理意义”这3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显著差异主要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方法规范”和“使用第一手资料”等方面。这说明在评审专家看来:投稿论坛的案例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质量差异主要反映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上,这两方面不足影响了研究结论的贡献,被拒论文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面表现尤其不足。因此,找出这些案例研究在规范性上究竟有怎样的不足、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研究的规范性及评价指标
尽管案例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案例研究因其“定性的、经验型的”属性特征始终遭到那些从事定量研究的学者们的批判和质疑,在他们看来,数字和统计远比文字更加缜密、精确和客观。
案例研究缺乏规范性是其受到质疑的焦点所在。所谓规范性,即研究的过程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研究程序和使用科学化的工具,以确保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在案例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有几位著名学者为此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各类案例研究文献中,他们的研究方法被广为推崇,包括:Glaser和Strauss(1967)、Strauss和Corbin(1998)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Miles和Huberman(1994)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Yin(1994)和Eisenhardt(1989)的案例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认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Hammersley,1990)。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在理论建立的整个过程中不断运用比较原则,从收集到第一份资料开始,研究者就进行比较以刺激思考,并能全面、扼要地抓住研究现象的主要特质。借助比较,资料得以整理,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秩序、看到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Yin(1994)认为自己定义的案例研究不同于扎根理论,而且认为案例研究事先可以有研究理论框架或假设,但他又指出探索性案例研究①遵循的正是扎根理论的方法。事实上,很多探索性案例研究主要采用的便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是案例研究方法构建新理论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困难的环节。Miles和Huberman(1994)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给我们展现了如何对“原始数据集”逐步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提炼、数据显示和数据推导。3种数据分析方法相互交织,在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中形成一个循环。Miles和Huberman强调,定性数据分析过程应被记录,在最后的报告中要说明数据收集和分析所运用的程序。这样其他人原则上遵循同样的程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或者更有可能追随下去并评价内在的逻辑。Miles和Huberman的方法常常和扎根理论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成为受案例研究人员推崇的数据分析手段。
Yin(1994)的系统化案例研究方法对案例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做出了特殊贡献。Yin将案例研究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指出案例研究兼具描述、解释和探索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如同定量研究有严格的程序和步骤一样,各种类型的案例研究都要遵循规范化的步骤:案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每个步骤又包含了多种实现方法和手段。Yin认为尽管案例研究不能得出统计意义的普遍性结论,却可以得出分析的普遍性结论。
Eisenhardt(1989)综合了Glaser和Strauss的扎根理论、Miles和Huberman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Yin的案例研究框架和三角证据法等方法,展现了如何通过案例研究来创建理论的途径。与其他学者相比,Eisenhardt更加强调多案例研究,认为案例数目过少的话,得出的经验不能令人信服(除非是单个案例中含若干小案例)。
以上案例研究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使得案例研究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尽可能避免研究人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些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是我们进行案例研究时的参照,也可以用来评价一项案例研究是否达到了规范化要求。Dube和Pare(2003)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案例论文的规范性评估,是目前较新且较典型的案例研究规范性评估的应用。我们借鉴Dube和Pare(2003)的方法,将上述几位作者的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指标归纳如表2所示。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运用表2中的每个指标对研究样本进行评价。对指标的选取我们考虑了以下3点:(1)几位学者一致提出的规范性指标(表2作者栏显示1、2、3、4);(2)由于Strauss等人的扎根理论、Miles和Huberman的数据分析方法重在数据收集和分析,对研究设计和最后的案例报告涉及不多,而Yin在这两个方面提出的规范化要求被案例研究者们广为遵循,因此,有些只是Yin提出的我们也加以采纳;(3)选取的指标不会特别对探索性和解释性案例加以区分,尽量选择共性指标。此外,考虑到指标体系评价的可操作性,尽管“案例研究草案”和“案例研究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要求说明但通常没有在文中披露,所以没有采纳。选取结果如表3第一列所示。
四、我国案例研究的规范性现状
根据表3所列指标,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来评价论坛上报告的18篇质量相对较高的研究型案例。在正式开始评价之前,本文两位作者首先随机选出2篇案例进行讨论,以便使评价指标更清晰和准确。之后,两位作者分别独立地对18篇报告论文做出评价,评分即为是/否,最后有歧义的地方再进行讨论。评价结论如表3第二列所示。其后,我们将依照每个指标对研究样本进行评论。
第一,研究设计阶段。
明确的研究问题。对任何实证研究来讲,在开始阶段明确定义研究问题都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这些问题可以用“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怎么样”和“为什么”来表示,而案例研究最适合“怎么样”和“为什么”两类研究问题(Yin,1994)。但是我们看到,除了少部分论文没有明确提出研究问题之外,还存在另外两点误解或者说不足:(1)有些作者提出了研究问题,但表述过于宽泛,不能明确地用“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形式来表述,因此对后续研究并没有实际的限定和指导意义;(2)作者提出了研究问题,但后续研究并没有按照研究问题展开,即后面的数据和结论不能用来回答这个问题。因此严格来讲,样本中只有10篇文章符合该指标。
说明研究相关理论。在定量研究中,文献的作用非常确定——从现有理论演绎、建立假设,进而验证。案例研究重在发现范畴和关系,那么相关理论是否必要?回答是肯定的。即使是事先不需要理论框架约束的扎根理论方法也认为既有的理论可以作为每一步研究分析的参照(Strauss and Corbin,1998),由此可以确定研究的新发现。18篇文章中仅2篇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理论。但我们却还发现,有7篇文章虽然表述了相关理论,但在数据分析中却没有将自己的发现和既有理论进行比较。相对规范的做法是,如王凤彬(2007)从两个大方面、7个子方面全面综述了相关理论,在最后分析部分,从3个方面来说明自己的研究结论和以往理论相同和不同之处。
多案例设计。对案例研究最大的质疑就在于单个案例不足以提供一般化的结论,但18篇论文中仅有3篇是基于多案例(或嵌套)的研究。单案例研究最被认可的一个作用是对一个广为接受的理论进行批驳和否定,其次是对一个独特的、先前未有的科学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Eisenhardt(1989)认为,从案例研究中构建理论至少需要4个以上的案例,或1个案例中嵌套几个小案例,否则结论不能令人信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多案例选择应遵从复制法则,而不是抽样法则。多案例研究使案例研究成为一种更严格、更科学、更加具有理论验证能力的研究方法。这一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明确的分析单元。分析单元由研究问题决定,一个设计好的分析单元能够为数据收集确定边界(Miles and Huberman,1994),从而使得案例研究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率。在案例研究报告中,作者要明确告诉读者自己的分析单元,18篇案例中仅有2篇做到了这一点。此外,同一个案例可以有几个分析单元,如许晖等(2007)明确说明该研究采用了时间和风险层次两个嵌入式分析单元。
基于团队的研究。多人的研究团队可以捕获尽可能多的信息来为研究结论作证,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也都要参与到数据分析当中,通过讨论后得出的结论能尽量减少研究者个人的偏见和主观性,例如Bourgeois和Eisenhardt(1988)清楚交待了作者如何分工和合作来完成数据分析工作。样本中有7篇论文提到“研究小组”,但是没有一篇明确说明研究团队成员在关键工作上的分工。因此,严格地讲,没有一篇满足该项指标。
第二,数据收集阶段。
说明数据收集程序。这一点,以及后面的说明数据处理过程,都是Miles和Huberman(1994)非常强调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应被记录,在最后的报告中要加以说明。这样其他人原则上遵循同样的程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或者更有可能追随下去并评价内在的逻辑。这对证明案例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Benbasat,1987)。18篇论文中有6篇清楚地交代了数据收集的过程。如彭纪生等(2007)说明了收集数据的整个程序:案例所在行业的信息搜索;直接深入企业实地观察;对员工和高层进行访谈;每次访谈结束后把归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被访人员以求证,必要时还要针对某些问题及时回访。
采用多种数据收集的方法。案例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有机会收集不同的证据来展示整个事件丰富的画面(Yin,1994)。样本中有8篇文章交代使用了档案、实地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数据收集方式。
证据三角形(Triangulation)。三角测量强调对同一现象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数据的汇聚和相互验证来确认新的发现,避免由于偏见影响最终判断,解决了研究的构念效度问题(Yin,1994)。样本中有5篇使用三角测量,例如许晖等(2007)明确说明了数据收集如何达到三角测量法的要求。
第三,数据分析阶段。
说明数据处理的过程。数据处理的原则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就要加以界定,数据处理的过程也需要加以记录,而这些工作在论文中需要交待。18篇案例中没有1篇对此有所交待,而在前面提到的Bourgeois和Eisenhardt(1988),除了说明作者如何分工合作进行数据分析,也同时交代了数据处理过程。
实地记录、对原始数据编码和数据展示。数据分析并不是要在数据收集全部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两者其实几乎同时展开。当初始数据收集之后,就需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再进一步去收集数据,如此迭代进行。Miles和Huberman(1994)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阶段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手段,如实地记录(field note)。如何从实地记录及其他资料中分析概括出一些构念和关系,就需要用到编码技术。扎根理论最为详尽地为我们展现了若干种编码方法。最后是数据展示,将那些片段的、局部的数据系统化地展示给读者,Miles和Huberman(1994)介绍了多种展示工具。这些工具对保证案例研究结论的效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8篇论文中,没有一篇提到使用了实地记录,以及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多级编码来得出概念、关系和理论,但有14篇使用了多种数据展示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数据展示是对定性数据分析综合后的展示,而不是只展示原始定量数据。
时间序列分析和模式匹配分析方法。如果一个案例要展示的是某个按时序发生的过程变化,那么时间序列分析就是恰当的分析方法。在多案例分析中,模式匹配分析是备受推崇的工具。本样本中,有4篇案例运用了时间序列分析、5篇运用了模式匹配分析法。这两种方法也可联合运用,例如郭毅(2007)等人的“组织生态视角下的组织变革”多案例研究展现了如何运用类型匹配和时间序列来进行分析的过程和结论展示。综合来讲,有7篇论文使用了两种或其中一种分析方法。
推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随着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进行,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地推断、修正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论文中应该给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表明如何由最初研究问题到最终结论,以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Yin(1994)指出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报告中对案例研究数据库中相关部分作充分引用,包括具体文献、访谈或观察(见下段“引用原始证据”),以及说明这些数据在什么情况下获得。因此,我们只能就10篇有明确研究问题的论文进行评价。总的来讲,它们的研究问题、证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基本合理,大致满足该项指标。
引用原始证据。在西方案例研究论文中,引用原始证据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证明自己研究结论的信度的方法,尤其是引用访谈原话作为证据。18篇文章中有6篇引用了调研对象提供的定量数据作为结论的证据,仅有3篇引用了访谈原话。如伊志宏等(2007)和黄俊等人(2007)都较多地引用了访谈原文作为自己结论的证据。
比较现有理论。案例论文需要展现自己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样的理论贡献。因此,在结论和讨论部分,论文必须将研究结论和以往相似或者矛盾的理论(要推翻的)进行比较,以说明研究结论的效度和普遍意义,体现其研究价值所在。这也正是为何在案例研究设计阶段需要界定研究相关理论的目的之一。但18篇文章中只有9篇做到了这一点。比较典型的有顾文涛等(2007)和王凤彬等(2007),这两篇文章在结论部分都花了丰富的笔墨将自己的研究结论与以往的理论进行比较,突出自己的研究贡献;而黄俊等(2007)则是在数据分析的过程每一步中,将案例归纳结论及时和理论演绎结论进行比较,来创建自己的研究假设。
最后,我们对这18篇案例研究的规范性状况作个总结。因为之前国内没有类似的对本土案例研究作规范性评价的文章,我们不妨来做个横向比较,看看目前和国际案例研究在规范性方面的差距。我们就以Dube和Pare(2003)评估结果为比较对象。在国际管理研究学术界,管理信息系统是较晚采用案例研究的学科领域,且作者是评价1990年到1999年间发表的210篇案例研究论文。表3最右列是该研究与本文采用的三大项14个规范性指标相对应的得分。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尽管我们的评判比较宽松,但除了“明确研究问题”等5项指标外,其他得分均低于Dube和Pare(2003)的对应得分,尤其是多案例设计,以及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多数指标,差距更为明显。
五、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案例研究的规范性,为案例研究提供参照。基于国际学术界几位对案例研究方法有影响的学者的论著,本文归纳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指标,并据此评价论坛上报告的论文,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归纳的规范性指标没有特别地针对解释性、探索性或描述性案例进行区分。主要是因为从这18篇论文来看,目前本土案例研究对上述3种类型案例的作用和特征并不十分清晰,区分评价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降低标准,暂时取其共同的规范性指标。但实际上,案例研究的风格可以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案例研究存在不同规范性要求,这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需要明确和努力的目标。
虽然这18篇论文不足以代表我国目前案例研究的最高水平,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案例研究在规范性上还存在较大问题,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问题过于宽泛,没有真正做到“明确”,不能真正界定和指导后续研究;(2)基于多案例的研究太少,使得研究结论缺乏坚实的论据支撑;(3)数据收集过程的细节缺乏披露,比如经历了哪些阶段、被访人员的信息和访谈是否录音(后续数据编码的依据)等,均未提及;(4)缺乏数据分析过程,也就是如何从数据到结论,比如团队成员如何分工、如何编码等,文中都没有交待。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方法上的不规范性严重影响了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造成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不够规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重要性尚未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而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方法还没有被掌握。另一方面,目前实证研究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比较难以从国内企业获得高质量的一手数据,要么真实性不够,要么获得的代价过高。因此,一个良好的管理案例研究环境需要学者、企业,甚至科研主管单位、学术机构和期刊等多方努力来共同营造。我们期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使得我国企业管理案例研究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能够与国际管理学界沟通和对话。
注释:
①探索性案例研究在没有任何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案例调研,然后通过分析,对该案例现象进行解释,并依此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理论。相比之下,解释性案例研究事先从现有相关理论中演绎建立研究假设,然后使用多案例数据来证实或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