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工程审计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发挥工程审计在造价控制运用中发挥其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审计;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引言
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监督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控制过程中还需合理利用工程审计加强对造价控制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的效率与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工程审计的运用过程中,还需高度重视工程审计运用存在的问题,加大工程审计的运用效率。
1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设计阶段审计控制不到位
施工设计阶段工程施工的设计人员便要注重将工程审计合理的应用到施工方案的设计中,对建筑施工中所需应用到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物料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进行合理的数目统计,并围绕方案实施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预算相关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对工程方案设计中预算的各类数据进行考察、核算、对比、分析等,观察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与数据设计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预测,提高工程造价预测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尽可能避免预估失误、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效益。
1.2施工管理阶段审计工作不协调
施工管理阶段是工程审计应用最为关键的阶段,要求工程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对财务数据、材料数据、施工数据等各个施工过程中正在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审计处理,以保障建设项目工程能够规范的完成。但现阶段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审计工作的管理与应用缺乏合理的制度规范,导致审计工作在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应用不能妥善的协调,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限制了工程造价控制发挥其有效的控制作用。
1.3工程结算阶段审计真实度受限
建设项目工程结算阶段要求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将施工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阶段的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对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全面的审核、测算与数据统计管理,但现阶段工程结算阶段的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纰漏,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一些企业甚至伪造票据、材料价格等,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结果的精准性[1]。
2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其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2.1加强施工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
2.1.1招标阶段的合理合法性审计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招标阶段便要加强对各个项目招标与投标的审计,以确保项目的整个招标与投标过程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会提出具体的建设施工规范,审计单位需要仔细核对招标文件中各类数据的规范性,并合理把控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与结合,严谨筛查各个招标文件是否存在不合理性。投标单位则需要围绕项目提出大致的建设目标与计划方案,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方案内容的审计。另外,还需安排审计人员严格按照招标与投标的程序进行审计处理,预防串标、围标、分利润点等具体投标方式中各类问题的出现。
2.1.2把握设计阶段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建设目标工程的设计阶段还需把控审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其重点在于对工程设计方案整体结构的设计,其中包括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财务运作、施工人员等相关工作开展的数据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注重对各类审计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占据的比例,按照比例的重要程度区域其重要性。例如,施工材料的费用在项目工程的整体造价上占据着70%的比例,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注重加强对施工材料的应用、采购等环节的数据审计,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具体成本、数量、质量等,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在施工材料的成本层面加强审计管理,把握施工材料相关数据审计的重点与难点,以提升整体方案设计数据审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2.2加强施工管理阶段的工程审计
2.2.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现场审计管理还需依托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制度上应明确规范施工过程中工程审计的具体工作流程与工作范围,要求各个施工单位、部门等高度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数据运行都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制度还需严格落实审计责任,对审计部门进行明确的规范,要求审计部门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项目工程的审计工作,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推出明确的工程审计方案,将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审计工作与审计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避免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出现重复、较差等工作,在规范、科学的审计工作方案规划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工作对现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作用,确保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审计部门需要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部门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加强各个部门与审计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对接各项数据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施工过程中钱款的使用情况,由审计部门监督是否存在浪费资金现象[2]。
2.2.2加强各个环节的工程审计
建设项目工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建设项目工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工程审计,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工程量的审计、工程费用的审计以及相关工程应用设备、材料的审计等,要求施工现场各项数据单、票据的报销等必须由审计人员进行检查、保存与盖章、签字处理等,如若缺少盖章与签字处理,将视为无效的票据。审计人员还需及时将各类认证与审核完毕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定期向建设企业上交整理的审计内容,及时标注审计的具体结果,以此帮助建设企业快速了解现场施工的实际运行情况。另外,各个施工环节中审计工作的严谨开展促成了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平衡性,加大力度保证工程造价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2.2.3由审计人员实时监控施工
审计人员还需实时对建设项目工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在建设项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组织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团队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应用、施工材料运输、各部门协调工作等作出明确的监督与管理,在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团队中必须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合理对比施工现场的数据应用与实际建设方案的数据对比,对各项数据进行审核对比观察该类施工数据应用下的有效性,尽可能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对各个环节的现场施工资金应用进行检测,充分发挥施工现场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2.3加强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审计
2.3.1加强对结算报告的审计
结算报告是建设工程项目在结算阶段的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施工环节较为繁琐的施工,对建设项目工程的各类数据信息记录有着十分的重要性,审计人员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记录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测与对比,观察各方面的数据是否合理。以工程材料的数据记录为例,审计人员必须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的材料应用、价格、数量等进行合理的运算,把握不同阶段、不同项目材料价格的差异性,并通过数据的审计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符合实际的建设需求,通过各方面数据的审计,审计人员可及时发现工程材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与成本相关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3]。
2.3.2加强对决算书的审计
建设项目工程具备专门的审查决算书,以对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高效的整理与分析,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加强对审查决算书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规范性的把控,要求审查决算书的内容设计与填写规范且全面,可在审查决算书上更加完善的体现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审计人员可通过审查及时发现审查决算书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与完善。
2.3.3加强对隐蔽工程的审计
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开展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与隐蔽资金应用,必须加强对该部分资金的审计与管理,观察该类隐蔽工程资金应用的有效性,要求隐蔽工程的相关管理团队及时上交相关施工材料与技术资料,由审计人员对各类资料进行现场的核对,在严谨的审核对比下提升隐蔽工程财务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
2.3.4加强对工程量的审计
建设项目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量记录与设计会根据实际的建设过程分阶段进行记录,审计人员通过对工程量的审计不仅可以严谨把控工程建设的进度规范,还能检测工程量记录过程中的施工数据记录是否齐全,及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结束语:总而言之,工程审计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运用存在施工设计阶段审计控制不到位、施工管理阶段审计工作不协调、工程结算阶段审计真实度受限等问题,通过加强施工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加强施工管理阶段的工程设计、加强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设计等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管理,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参考文献:
[1]张沛泽.浅析工程审计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26):149-150.
[2]张丹,张艳,刘慧颖.浅析建设项目如何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5):54+62.
[3]曾敏洲.建设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32+37.
论文作者:钟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工程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加强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