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6)06-0105-005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是良性循环的经济,尤其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之后,能够发挥两种优势,便于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顺畅地连接起来。恩格斯说过:“群众的消费不足,是一切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社会形式、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一个必然条件;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能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因此,群众的消费不足,也是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不断造成新的“恶性循环”[1](P636、626)。社会主义经济理应解决这个矛盾,成为良性循环经济。然而,事情是复杂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脱胎于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由于许多地方的领导急于快速发展和一些决策失误,往往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妨碍了整个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现。对此,邓小平早就提出: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标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把扩大人民群众的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生产目的,为实现良性循环经济创造新的稳固的平台。现在很有必要从深层上认识扩大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探索实现良性循环的路径。
一、从深层上探究消费趋弱的原因
中央一再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开始出现扩大的趋势,这是个很好的苗头。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7.5万亿元,将比去年增长13%左右。
但是,从整体上看,消费需求弱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这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多,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家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而在储蓄额不断攀升的同时,另一组数据却在连年下降,消费率与投资率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反差(如图)。
1978-2005消费和投资比例趋势反差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6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世界平均水平为80.1%,低收入国家为80.7%,中等收入国家为74.3%(其中,上中等国家为75.2%,下中等国家为72.4%)。高收入国家为81.0%。再如2002年,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消费率分别为81.2%,78.8%和68.9%。显然,我国目前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要保持经济的较快的连续的增长,必须有足够的需求拉力。我国自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以来,主要是投资在拉动经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5个百分点左右,而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版的数据,菲律宾90年代的投资贡献率平均为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分地依赖于投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消费连续趋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其存在和扩展由一系列原因所引起。
第一,消费观念转变迟缓。长期以来,我们对经济增长较为重视,而对维系经济增长的长期持续地进行的原动力——消费重视较少。“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消费理念根深蒂固。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常被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疲软的直接原因就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当时虽然提出大力促进消费增长,但扩大消费的力度远低于投资的力度。因消费不足最终会导致大量商品积压和过剩。这种“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就是“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延续。1997年以后,为了应付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由于消费的扩大受制于居民收入、市场环境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难以在短期见效。随后,我国几次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但占据城市居民多数的人员的收入并没有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国内消费需求。消费没有得到提升,局部地区和行业投资却又快速升温。2001年—2003年,投资率高达40%左右,其中2003年是42.7%,2004年是44.4%,这段时期“重投资,轻消费”的现象也是“先生产,后生活”这一观念的延续。所以,居民消费倾向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及消费政策的一种惯性。
第二,投资见效快,消费见效慢,不正确的政绩观、短期行为强化了重投资、轻消费倾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为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在有些官员看来,投资是硬指标,消费是软指标,投资见效快,消费的效应则常常是看不到的。况且投资吃银行“大锅饭”和“跑步(部)”前(钱)进的体制,仍然使投资来得容易,又不负还债之责。所以,投资冲动一直升温,近期又有反弹之势。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是差异性政策,使得一部分地区和企业率先发展,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收入差距。居民经济收入是消费需求的主要来源。而由于政策调整没有真正到位,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硬化为一种格局,并形成明显的社会差距。一部分地区、企业和群体处在发展的优势地位,另一部分地区、企业和群体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惠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的阶层在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效益明显不同,往往是条件越优越,获益就越大,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已有的差距。据2005年8月2日《经济参考报》资料显示,对于城市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10%的最低收入户的财产占全部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财产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其收入差距也是在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的基尼系数来看,农村住户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5年的0.23上升到1990年的0.31,又上升到1995年的0.34,2000年又上升到0.35。1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上升了50%。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城镇居民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与占总体2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其中差距最明显的是江苏省,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高达10.7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计,我国占总人口20%的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份额内的4.7%,而占人口20%的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份额高达50%。用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中国目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5(有的说达到0.47),已达到收入分配差距的上限。财富分配的不平衡,使得那些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阶层无力进行消费,这不利于消费结构的整体优化与升级,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第四,收支预期变化也导致居民谨慎消费。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的消费行为。近年来,由于地方财政普遍困难,社会覆盖面仍不完全,有些企业效益欠佳,结构调整中的下岗、失业职工仍存在等不利因素,导致城市居民收入预期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医疗改革、住房改革及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工作和收入有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将会失去传统体制下的不少福利产品,从而使得居民的消费预期持续上升。结果,居民尽量压缩开支,谨慎消费,导致消费倾向不断降低。
这表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虽明确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但如果体制不顺、决策有误,特别是官本位的干部制度作怪,照样不能真正实现其生产目的的规定性,由此也会出现类似西方的“经济衰退”。长此下去,最终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的600多种商品中,70%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尚无供不应求的商品。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总量过剩并存,反映了经济增长与消费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
二、从根本上认识扩大消费需求在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为从根本上消除“重投资、轻消费”的偏向,必须深化对社会再生产运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善于发挥消费的功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对消费的认识。
(一)扩大消费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过程,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不能顺畅进行。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势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的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地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2](P621)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都必须周而复始地经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这些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一进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3](P91)所以,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任何一个环节对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体现出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从终极意义上说,生产为消费而生产,投资为消费而投资,交换也是为消费而交换。如果说资本主义扭曲了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性,那么社会主义生产则要彻底理顺它的内在关系,其生产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从经济运行规律上说,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
再进一步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上一个循环过程,而是不断扩大、进步的过程(螺旋式上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积累。而消费又是新一轮社会再生产的新起点,只有消费需求旺盛,才能保持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保证投资的预期效益。而且在扩大积累的同时也扩大消费,否则就会形成有效需求不足。而消费与积累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过多的积累也会导致消费疲软,从而出现产品的大量剩余,浪费社会资源,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大危机时期,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水平过低而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使得大量产品剩余,导致了为期多年的经济萧条。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千方百计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就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否则,就会陷入“投资——扩张——再投资——再扩张”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来说,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又是以扩大消费为平台的。
(二)扩大消费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经济在GDP总量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是经济活力和成就的象征,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则主要依靠工业。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近6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依次为:39.3%、40.7%、41.7%、41.5%、40.7%、40.3%。根据国际标准,人均收入1000美元以上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应为50%左右,相比较而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意义重大:(1)第三产业可以延缓就业压力。根据测算,第三产业的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000个就业岗位,如果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率能达到50%的比例,全国就可以增加1亿个岗位。(2)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对就业拉动作用大等特点。以用电为例,第三产业2004年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比重仅为11.2%,创造的增加值却占GDP的31.8%;第三产业单位GDP用电量仅为第二产业单位GDP用电量四分之一。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推进“和谐创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于促进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3)增加消费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例如人们对休闲消费的追求会促进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4)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也能起着支撑作用。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实现其市场价值,必须通过第三产业(如零售业等),而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则直接与第三产业发生联系。消费旺盛,则第三产业如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及其他消费服务业等也相应旺盛。所以,消费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将促进第三产业的优化与升级。要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消费才是根本。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
(三)扩大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4](P534-535)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站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是基础,扩大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最重要的一驾马车。增加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扩大消费,一方面要尽力增加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阶层,要通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系统的实施,来提升他们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既要注重消费数量的增加,又要注重消费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注重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及精神消费。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固基础。
(四)倡导科学、健康、平安消费能够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中国同样也要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我国环保总局指出:预计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5000多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今后的5-10年,我国环保产业将在产品质量上和技术水平上有较大的进步,民族环保产业仍将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力量,并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将形成基本满足环保需求的环保产业结构和比较健全的环保市场。其中,我国的环保服务业将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以环保运营业、环保咨询业、环保工程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服务业将进一步扩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保风险投资、污染责任保险、环保电子商务、环保技术交易等服务也将逐步发展起来。环保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培养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加对环保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是环保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市场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行为,通过增加消费,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总之,扩大消费也是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忽视消费将会带来长期的隐患,甚至危及社会主义的存亡。苏共失去执政地位的重要教训之一,就在于长期忽视居民消费的增长,造成经济畸形化,引起人民不满,以至陷入经济危机进而导致政治危机。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下力气全面扩大消费需求
全面扩大消费不仅要解决认识问题,还要从各个方面克服体制障碍。从根本上说,把扩大消费需求摆在优先的地位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工程,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为此,要善于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只手”的匹配协调功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已经出现的好势头。
(一)规范社会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我们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方针。但是由于长期强调效率优先的结果,造成发展中的诸多不平衡与不协调,加剧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以牺牲公平来实现效率,也不以牺牲效率来实现公平。“十一五”期间的一大任务是实现由“先富”到“共富”的转变。为此,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适当范围。一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二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保护合法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依法征税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三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证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广大劳动群众的消费需求。四要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整顿不合理收入。中低收入者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中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消费的瓶颈。规范社会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预期支付与即期消费之间的关系
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预期支付与即期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的诸项政策陆续出台,居民的消费预期持续上升,这种预期支付持续上升必然导致居民压缩即期消费。有的学者把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住宅的制度性短缺称之为我国内需和消费的新“三座大山”,是有道理的。要想增加当前消费必须要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后顾之忧。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应当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商、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同时,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增强居民的预期保障,减少预期支付,增加即期支付,是扩大内需的必然之举措。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努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我国农村由于国家对农业进行税费改革及其他一系列支持保护政策,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增加的农民收入对于扩大消费支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05年,我国GDP增长9.9%,其中3.6个百分点是由投资所拉动,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非常有限。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他们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却无力实现。农民的消费一方面受到收入的影响(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到基础设施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全面贯彻“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建设农村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消费,提升农民消费结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城市里,家用电器及设备市场已近饱和,而农村却正在进入以家电消费为主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这样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对中国的制造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传统的制造业来说,可以延缓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压力。
(四)培育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为低收入群体增收提供条件
当前低收入者不宜摆脱困境的原因就是缺少就业机会,缺少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即使就业了,由于能力有限也无法取得较多的收入。所以为了提高他们的收入,首先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培育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在社会上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途径,创造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使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通过各种类型的劳动就业提高收入。其次,提高低收入者适应现有核心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力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能随着科技发展和企业业务的扩大增加自己的就业能力。改革消费体制,避免出现“挤出效应”。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在服务领域的消费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质量的目的。
(五)利用“第一生产力”优化消费结构
从长远看,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条件、消费手段,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消费资料。影视、通讯、别墅、电冰箱、洗衣机、旅游、文艺享受等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领域,已经一个个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正在追求新的消费(如数字化电视机、光子化通讯、智能化家庭及更加新颖、别致、舒适的服装等)。这正是科技创新带来了消费方式创新、消费文化创新。不仅如此,科技还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传统的消费观念下,是以占有、消费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开战,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并多次因争夺自然资源而自相残杀。科技革命使得产业得以升级,高级形态的产业结构为改变人们的传统的消费结构提供了可能,从过多地追求实物形态的商品转向日益扩大追求无形的商品、精神商品,客观上有助于缓解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掠夺。评价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依据消费和占有多少实物形态的商品为标准了,更多的是看重人们所享受到的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等无形因素。这一消费观念的变化,正是科技对人们的影响。利用科学优化消费结构,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我们的政府集中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这就需要把提高消费需求的指数列入考核各地干部政绩的指标,既作为经济指标,又作为政治指标,促进经济社会整体良性循环。
收稿日期:2006-07-30
标签: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城市gdp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消费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保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