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促进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为例论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促进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为例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谭传武 刘志成 刘红梅 周 玲 刘立君

摘 要: 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基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学校在专业共建中以工作室的建设、实训室的建设、师资建设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为途径,探索一流专业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学校和企业可以建设专业微信公众号,探索和实践在校大学生与毕业生的互动平台,以此建设课程教学资源、推送专业大事件及毕业生入职体会,促进校企深入合作共建一流专业,达到毕业生、在校师生和企业共同建设一流学科的效果。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双一流 工作室 创新 校企共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面临着教学内容持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变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局面,高校教育正向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的方向迈进。在一流学科的建设中,校友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络广大校友,架起校友和专业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挖掘校友资源和整合专业建设,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迫切。

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为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共建专业实训室、共同培养教师和学生,创建“通号凌特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专业建设现状、新入职毕业生体会、资深校友职业指导以及困难专业校友救济;建立铁道通信专业校友微信群发布最新招聘需求、实时沟通应届生入职困惑、校友提供专业学习答疑解惑,探索一种师生互动、师生共建、师生共享的一流专业建设思路,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

一、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

遴选合适的合作企业是专业建设持续的关键。专业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必须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并且要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地。笔者所在学校的二级学院与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通号凌特工作室”(见图1)。由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捐赠实训设备,并为专业老师提供了多次挂职锻炼机会,为专业实训室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学院为公司提供了教育行业资源和相关通信课程和资源开发的支持,促进铁道通信专业和武汉凌特快速成长。校企合作双方互惠互利,通过共建创新工作室将合作落到实地。

图1 “通号凌特工作室”授牌仪式

图1中是武汉凌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沈瑞华总经理与原二级学院院长刘志成为创新工作室创立揭牌。“通号凌特工作室”每年从通信专业在校生选拔人才,开展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学生在工作室能够快速成长,在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同时,也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工作室的学生已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国赛二等奖1项,国赛三等奖1项,获得行指委的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教师专业技能上得到大幅度提升,实训室建设成效显著,学生获奖情况如图2所示。

婚姻失败的岳西和失去了家的小猴子,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命运共鸣。在同理心的驱使下,岳西想要让小猴子强大起来重新回到猴群中。在救助小猴子并且训练小猴子成为新猴王的这个过程里,岳西也在逐步地修复了自己受伤的心灵。

图2 “通号凌特工作室”学生参赛获奖

离子源温度200 ℃;传输线温度230 ℃;EI电子轰击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灯丝3.5 min后开启;四极杆质量分离器,质量扫描范围m/z 30~500;检测电压0.85 kV,记录4.0~45.0 min信号。

三年来,工作室的24名同学,有12人就职于广铁集团,4人就职于南昌通信段,2人专升本,2人就职于长沙地铁,其他人就职于企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具有很强的业务学习能力,部分同学已经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捐赠的设备为“通号凌特工作室”集训优秀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及技能竞赛训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训过的学生受益匪浅,为双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奠定了硬件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

公司为工作室捐赠软交换实训平台及配套实训设施,在实训室建设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能让专业师生在较好的平台上提升专业能力,在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合作企业在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上能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达到校企双赢的局面。武汉凌特与铁道通信专业共建了通信技术基础实训室、移动通信实训室及通信线路实训室,教师在使用实训室的过程中,整理、优化和设计教学项目,促进企业改进实训产品以更贴切教学实际(见图3)。

图3 校企共建通信实训室

武汉凌特在合作中提升了通信产品的知名度,得到了更多同行的认可,并与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第四届和第五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武汉凌特的网优仿真软件UltraRF被指定为大唐杯的国赛平台,并得到了高职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企业为学校专教师提供跟岗实践的机会,促进校企合作的更深发展。武汉凌特为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老师提供了挂职锻炼的岗位,教师跟岗学习实训产品对应的课程理论和课程资源开发,对专业课程和实训产品技术支持学透弄通,掌握通信理论课程的学习思路和整理方法,依托武汉凌特的校企合作,通信专业的教师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Knowledge of Climate and weather cond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 in using natural resources. The weather forecas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 records /research help people to increase their farm produce, reduce risks, and promot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三、挂职锻炼与资源开发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由原文,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共同构成的关联互动的有机整体,涉及到语言,交流,社会和文化,以及作者,翻译家和委托者等[1]。翻译链上译前、译中到译后等所有环节都会决定译者的翻译取向和翻译结果。

教师也依托“通号凌特工作室”,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高校应用的通信类课程专业教学视频,编写项目式通信类专业教材,为企业的实训产品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资源,达到相互扶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指导专业教学实践,学校在专业理论基础上辅助企业实训产品优化改进,为双一流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合作伙伴。

四、校企共建“通号凌特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校企共建微信公众号,推广合作成果。公众号旨在发布专业(工作室)建设动态,分享优秀毕业生学习和工作经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移动教学,传递行业(岗位)前沿技术,使“通号凌特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成为通信专业在校师生、毕业生、合作企业分享交流平台。公众号的创建如图4所示。

图4 “通号凌特工作室”的学生及公众号

公众号由通信专业教师运营和管理,“通号凌特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目前已被6届本专业学子关注,推送了近200篇文章,优秀学生的撰文代表如图5所示。

图5 优秀毕业生的微信公众号

五、结束语

创一流专业举措是高职教育迎合市场需求、实现校企“双赢”的新专业建设模式,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三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期待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成就合作发展”的大前提下持续深入地开展合作,为一流专业的创建提供建设思路和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蔡卫国,杨春光,马先英,谢忠东,刘洪伟.机械动力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

[2]黄 保.对新办专业建设中六个核心问题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8

[3]刘 震.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

[4]刘永阔,艾 鑫,夏 虹,刘鹏飞.“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核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8

[5]孙 涵,陈 兵,陈松灿,王 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

[6]尹林子,孙克辉,许雪梅,丁家峰,王会海.“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MOOC资源建设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

[7]王 超,蒋 萍.“双一流”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OL].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04-0159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院2016年度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JGB2016014;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ZJGH18B088)

作者简介: 谭传武(1984—),男,湖南茶陵人,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

标签:;  ;  ;  ;  ;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促进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