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袁野

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袁野

明水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1700

【摘 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全面护理模式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全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89-01

胆结石为临床常见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给予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1]。本院自2014年开始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10.5)岁;均经B超及CT等确诊;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4.5±2.5)年;合并症:合并高血压36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10例。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全面护理模式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病程、手术方式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胆结石手术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全面护理,护理内容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术前护理术前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脉搏、体温、心率等指征;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各类准备工作,协助患者做好各类术前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部分存在紧张、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疑虑;做好术前膳食指导,为患者制定高热量、高蛋白及容易消化的食谱,并告知患者禁食豆类食品;嘱咐患者术前8h禁食,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指导患者保持科学的手术体位,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应急准备。术中做好与手术医生的配合,准确记录所使用手术器械、药棉等数量,手术完成后注意核对并做好记录。做好各类导管的留置,确保导管畅通。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保持患者头部侧偏,常规吸氧。待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改为半卧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帮助患者翻身,为患者敲背,协助患者咳痰,搀扶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以减轻切口的张力,同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缓解切口疼痛并积极预防肠粘连的发生。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瞳孔及意识变化,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及深度,防止术后休克的发生。对于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注意加强监测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营养干预:术后24h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可适当给予流体食物,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恢复进度;术后1周内禁止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并注意保持膳食的营养和热量,食物应以低脂肪、高蛋白及高热量为主;对于术后出现低血钾的患者应及时补充钾。并发症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呕吐、切口疼痛、切口出血等[2],应针对各并发症指导相应的防治策略,实施系统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前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再次向患者介绍胆结石预防和术后护理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出院后保持适度运动,科学饮食、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个人卫生。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1.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有效率: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之和。其中:显效:术后患者的胆结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出现;有效:术后患者的胆结石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偶有并发症出现;无效:术后患者的胆结石临床症状无消失,出现较多手术并发症。其他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主要包括患者对住院环境、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主动性、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等5项指标,每项满分为10分,10分表示最满意,0分表示不满意。

2结果

2.1两组有效率比较

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90.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其他指标比较

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86.3%)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结石为普外科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本组资料中,女性患者的构成比多于男性,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腹腔镜手术为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但其需要严密的手术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2]。为此,学者们对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3]。全面护理模式是一种系统性较强的护理模式,其针对围术期的各环节,要求在围术期的各环节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针对患者术中出现的不良心理情绪,全面护理模式主张积极对患者进行干预,鼓励患者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治疗;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的疼痛症状,应主张以各种措施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全面评价手术对合并症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总之,全面护理模式核心是为患者提供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目的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对100例胆结石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膳食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处理等环节开展,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临床护理实践表明,经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改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表明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义华.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8):26-27,28.

[2]李娇.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209-210.

[3]乔天秀.系统护理对60例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5):5279-5280.

论文作者:袁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袁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