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中国寻富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胡润中论文,国寻富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3亿人中寻找1个最富有的人,他是谁?
从13亿人中寻找50个最富有的人,他们是谁?
从13亿人中寻找100个最富有的人,他们都是谁?
从13亿人中寻找1000个最富有的人,他们又都是谁?
这些答案,只有一个叫胡润的人才能告诉你。他是英国人,他用了15年的时间在中国寻找这块土地上最富有的人,找到后就将这些人按资产总额进行排名。1999年至今,《胡润百富榜》已经连续发布15年。
富豪是要找出来的
“历年来,有2300位中国人登上过胡润百富榜。而在1500人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单中,你会发现有350位富豪住在大中华地区。”胡润说,中国很了不起,富豪榜发现的这些富豪不过是一座冰山的水面以上部分,更多的隐形富豪仍然深藏水下有待发现。
事实上,在百富榜以外,胡润衍生榜单众多,比如中国品牌榜、艺术榜、慈善榜等。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觉得很多工作做得不够。只要遇见消息人士,他就会立刻打听那些隐形富豪的资讯。他问记者“王健林到底是住在大连还是北京?”“方威这么年轻却为什么这么厉害?”“能进入百富榜的,你知道还有谁?”
2013年7月,夏日炎炎。在冷气轻拂的胡润研究院,100多位员工紧张而忙碌,他们在为两个月后即将如期推出的《2013胡润百富榜》做准备。这个时段,总裁胡润却不敢停下四处奔走的脚步,他顶着酷暑去沈阳,去济南,去郑州,发布财富报告,举办推广活动,会见亿万富豪。
在观察者的眼中,他每天出入奢华场所,会见达官显贵,谈论财富变幻;他扮演“发现者”的角色,被称为研究中国民营经济的“教父级”人物;他一手缔造的“胡润百富”帝国,被广泛认为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又是一个集榜单研发、媒体报道和策划执行奢华活动为一体的高端媒体平台。
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他创立的百富榜“揭示了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本质”,而胡润本人除了解读榜单数字背后的财富故事,还引领着富豪们由富及贵的格调。
“我选择做百富榜时,哪能想到会这么成功。”胡润说,在推出第一个榜单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上榜富豪愿意与他见面,或者握一下手。
“我要向外界解释中国的变化”
Rupert Hoogewerf,能翻译这个英文名字吗?
他的助手王磊说,我们只叫他鲁伯特,或者胡润,后面的没翻译过。
粗通汉语的胡润说,他对自己的英文名字也没音译过,现场尝试的结果是:鲁伯特·胡吉沃夫。说得迟疑拗口,而且缺乏自信。
王磊说胡润精通7国语言,有时候可以做4个语种的同场翻译。
那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翻译不好,什么情况?
鲁伯特·胡吉沃夫开始选修汉语课时,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师给他起过中文名字:胡儒佩。他觉得这个名字太传统了,打心里不喜欢。成为一名英国注册会计师后,他应聘到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因为有汉语基础,就被派往上海。在上海工作印名片时,鲁伯特征求名片社接待小姐的意见,问汉语名字是两个字酷,还是三个字酷。当然是两个字,两个字,呃,那“胡”还是要姓的,就配一个单字“润”吧。小女生随口道出的姓和名,鲁伯特觉得挺好,“胡润”从此扎根中国。
2003年,他与美国《福布斯》杂志分开单干,在注册自己的公司时,胡润一度动脑筋想换个名字玩玩,后来考虑到这一名字已经因财富之名在江湖上颇具名气,更换新名市场成本很高,因此就决定继续沿用。“我们注册胡润百富,胡润是我的笔名,而百富则是告诉别人我们是做什么的。”
几年以后,一位长春的亿万富豪告诉他,山西有位“元宝财神”的真名也叫胡润,他才发现这个名字来得很幸运。
上个世纪90年代,胡润在安达信工作7年。期间的最后两年,被派驻上海。“当时欧洲人看中国,就像今天人们看朝鲜一样,觉得中国非常穷。”胡润说,其实当时的中国,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外界却缺乏了解。
1998年,随着合同到期,胡润回到英国。一年多的英国生活,让他慢慢滋长了一个理想,就是“感觉有一个责任,应该想一个办法向外界解释中国发生的变化”。后来就想到了做中国富豪排行榜。“这些人的故事代表着中国的历史,诠释着中国的变迁,而对于他们的故事,包括13亿中国人在内,全世界都十分好奇却又毫不知情。”
1999年,胡润重返上海,仍然就职于安达信。当时他的全部家当就是大约2万英镑的存款。靠这笔钱,他租下朋友位于上海富民路巨富大厦的一个三居室,开始了第一个百富榜的编制工作。
他自封首席调研员,其实当时榜单编制团队只有他一个人。不过他对此并不介意:“在巨富大厦里寻找中国巨富,我感觉很有趣。”
这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查阅了100多份报纸、杂志及上市公司的公告报表,凭着十足的兴趣和会计师的特长,历经几个月,终于制作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和国际接轨的财富榜单——《1999中国大陆百富榜》。
事实上,这份榜单还不是一份“足额”的百富榜,它的上面只有50个人,他们是中国大陆前50名富豪。
“推出大陆前50名富豪榜,是献给中国建国50周年的一个礼物。”胡润说,这50个人的故事,应该可以解释新中国成立50年来发生什么;我以企业家的成功来定义中国的变化,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是什么时候创业的,他们的主营业务是什么,这些都让世界感兴趣。
白手起家的胡润,宁可把50名富豪榜的制作同“献礼”联系在一起,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因资金不足而无法雇佣足够数量的研究员。
第一张富豪榜单出炉后,胡润不知道该怎么运作。他希望从第二张榜单开始能够养活自己,并希望榜单有世界级的影响力,于是同时向世界三大财经杂志发出邀约。《福布斯》最早答应合作,《1999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榜》就此诞生。
福布斯提供的稿费,让胡润度过了艰难的创业期,他用这笔钱补贴越来越大的调查费用,开始天南地北地去约见各类富豪,听他们讲故事,核实他们的财富。“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独立性。曾有一个人,我们去调查时,他送给我一个很漂亮的钱包。后来了解到这个钱包价值1500港币,我觉得不能接受,又还给了他。”
2001年,胡润辞去了安达信的工作,成为专职的“首席调研员”。他的团队从此开始扩编,《2001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榜》上榜人数也扩充到了百人。
“他的影响力无人可以替代”
每一年的10月,对于中国来说都意义非凡;而对于财富界,10月的焦点还多了一个“胡润百富榜”。从1999年发布第一个榜单开始,15年来每一年的10月都是“胡润百富”发布的窗口,这一纸榜单,既是中国财富故事风云变幻的秀场,又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的一个窗口。
2002年,站稳脚跟的胡润在香港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同年圣诞节前夕,福布斯终止与胡润的合作,宣布成立《福布斯》中国办事处。2003年10月,《胡润百富榜》正式登场。此后,每一年公布新榜单,人数都有所增加。现在的胡润百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千富榜”,而且其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15年来,共有10人成为中国首富:荣毅仁、荣智健家族(1999,2000,2002),刘永行、刘永好家族(2001),丁磊(2003),黄光裕(2004,2005,2008),张茵(2006),杨惠妍(2007),王传福(2009),梁稳根(2011),宗庆后(2010,2012),王健林(2013)。
透过包括首富在内的前10名乃至前100名富豪的榜单,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产生富豪最多的行业,还可以推断哪些行业会成为下一个阶段富豪涌现的行业,比如文化娱乐产业。
不过,有两个质疑一直萦绕在胡润的耳边,一个是财富数据的准确性,另一个是所谓的“杀猪榜”。对于数据的核算,胡润承认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比如2000年宋朝弟的进榜。但他坚称榜单上的财富均依据公开数据进行科学计算的结果,没有人为痕迹,更不会受人蛊惑。他说榜单上的富豪,超过1/3的人都会亲自去探访,其中大多数人都试图隐瞒真实的数据,而如果有人自称资产很大,他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后,决定是否采信。
数据的精确和优化固然需要持续的努力,但胡润似乎更关注那些隐形的富豪到底在哪里?即便榜单持续多年,他仍然说约有2000多位有资格上榜的富豪隐藏水下,等他去发现。不过他不担心,“你有多少钱,收入从哪里来,你不愿意公开,没关系。今天找不到你人,明天说不定你要到法庭上离婚,后天或许你会上市,大后天你又会融资,这下我们就能找到你了”。
至于“杀猪榜”,是指有人频繁调侃“谁上胡润百富榜,谁就会出事儿”。部分事实也确实佐证了这一点,不仅黄光裕这样的首富已经锒铛入狱,就是二富、三富,也出了几档子经济犯罪案件。胡润对此说很在意,“历年上榜的2300人中,只有24人被抓,还不到总数的1.3%”。他用数据表态,这些人中的90%以上,都是靠勤奋、智慧及合法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属于他们的亿万财富。
为了进一步以正视听,2010年底,胡润研究院有针对性地发布了一个真正的《杀猪榜》。榜单中排列出大陆年屠宰生猪数量最多的13位民营企业家,雨润的祝义才位居榜首,大众食品的明金星排名第二,刘永好家族排名第三。“大家都说百富榜是《杀猪榜》,那我们就做一个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杀猪榜》。”
不过,胡润对1.3%的“落马”富豪并非一带而过。在最近几年发布的《中国富豪特别报告》中,他对此均有关注,并指出行贿、挪用资金、诈骗这三个中国富豪出问题的主要原因,用以警示社会。
与此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引领中国富豪“由富及贵”的过程中,而所谓的影响和引领,几乎都是通过排行榜的方式进行的。在胡润百富榜发布的同时,有15个以上的子榜同步推出,这其中不但有女富豪榜、房地产富豪榜、IT富豪榜等,还有低碳富豪榜等。胡润研究院还不时推出慈善榜、品牌榜、艺术榜、企业社会责任榜等,提升富豪们的思想境界;更通过总统奖、潮流先锋报告、奢侈品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富豪们的审美格调,推动富豪们逐步变身贵族。
胡润还把马球引入中国富豪的生活中。他不但出版《马道》,每年举办两场马球赛,还积极支持中国顶级马术运动员华天。
他把影响力还扩张到“富二代”群体。因为发现4/5的中国富豪都在考虑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因此他就编辑出版《国际名校指南》,帮助“富二代”拥有高品质的留学之旅。
王磊说:“在涉及中国富人财富与生活的话语权上,他的影响力无人可以替代。”
而在胡润自己看来,百富榜在推进企业家财富透明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旦上榜,那些用腐败手段积累起来的巨额财产,就可能被发现。”他说,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反映腐败的程度,也无法杜绝,但从上榜这件事看,富豪们对财富的攫取方式,还是变得小心许多。
另一件事有关茅台酒。当胡润研究院将茅台酒推上“世界10大奢侈品”第4位之后,上海市人大代表史秋琴随即据此建议,上海应带头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酒。
这就是精明的胡润。这就是他15年寻富中国而形成的影响力。
15年在中国,他研究了海量的数据,发布了数以百计的榜单和报告。他不但学会了用筷子吃饺子,学会了客套和劝酒,还出版了7本中文著作,并学会在赠书上用汉字书写“XXX惠存”。
当被问到是否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时候,他说他很看好。“中国现在仍然在走上坡路。我相信到我60岁,也就是胡润百富榜发布到第三十年的时候,中国的持续发展也没有问题。”他说,当然会有个别行业——比如太阳能产业,会有一些问题,但中国整体经济相对于欧美来说,还是更乐观。
“那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做一家企业呢?你有那么多亿万富翁好友。”
“做一家企业太复杂了,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会把百富榜做好。”胡润说,他要把这件事坚持到底。
标签:胡润百富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