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9.33%(67/7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73.33%(55/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血液透析;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73-02
肾病晚期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一般患者在透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耐受,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对于治疗费用的担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1]。本文对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部分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1.26±5.03岁;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病54例,梗阻性肾病4例;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0.39±4.87岁;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7例,慢性肾小球肾病56例,梗阻性肾病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为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并告知有关透析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透析前的心理疏导:护士对于需行透析患者告知其透析的目的、方法与必要性,让患者认识到透析的作用;当患者对于透析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护士应诚恳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及时疏导,向患者介绍设备的安全性与监控功能,并提供舒适、整洁、安全的环境,使患者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接受治疗;(2)透析中的心理干预:透析过程中,主动关心患者,对于患者充分尊重,指导患者活动肢体与活动范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鼓励患者主动反应自我感觉,如心慌、冷汗、眼花等不适,并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证患者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安全与舒适。(3)透析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做好有关管道通路的护理,告知患者对于穿刺点的注意事项。透析后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告知高钾血症患者若出现心率减慢,四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此外,护士应告知家属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医药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支持;对于经济困难患者,可经多种方式得到社会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量表进行评价[2],主要分为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其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依从为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不依从时常不遵循医嘱。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9.33%(67/7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73.33%(55/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通过透析器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将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清除,使机体内的酸碱度、电解质维持平衡[3]。血液透析虽可延长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治疗费用昂贵,治疗过程痛苦,且长期的应激反应使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的多种激素,最终使患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不良情绪使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最终使病情加重。有研究显示[4]: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支持对透析患者及时进行疏导,经认知干预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认知,学会管理情绪,增强对于生活的热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9.33%(67/7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73.33%(55/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丹,王宝安,袁素霞.血液透析患者身心症状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4):348-351.
[2]詹丹虹.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21-1322.
[3]蒋银菊,李红.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5):857-859.
[4]葛炎玲.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69-70.
论文作者:徐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血液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肾病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