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目标论文_何胜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目标论文_何胜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也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一个优良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就几乎可以认为这项工程已经成功了一半,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现本文就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探讨了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设计原则;原则目标

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充分发展,与此同时,它也对我国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建筑的实用性要求,还要满足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要求。为了满足新时期的建筑要求,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建筑结构设计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还关系到建筑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美观,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专业性强。

1绿色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1.1遵循系统协调性的原则

如果将整个生态环境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绿色建筑结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能让绿色建筑结构在整个系统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绿色建筑结构能够与整个生态环境相适应。在这样的基础构架上,不仅能让绿色建筑结构与整个生态环境相协同,还能与生态环境中其它组成部分相协同,进而使整个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1.2绿色环保原则

现代人都越来越重视养生与绿色环保,吃的食物要绿色那么住的房子也一定要绿色天然。但是在建筑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的物质,比如在装修时油漆中会散发大量的甲醛装修用胶发出的难闻气味都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下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好注重这个问题保证建筑方案的绿色环保。并且目前城镇化规模不断地扩大建筑物越来越多绿化面积却不断在缩小,就更需要绿色环保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1.3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点,而绿色建筑结构应该建立在尊重区域特点的基础上,与建筑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区域特点、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效结合到一起。为了让绿色建筑结构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需要在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该原则,事先对当地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宗教方式、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与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而设计出适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绿色建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1.4经济性原则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除了要使设计出来的结构能够满足受力平衡,结构整体性满足稳固性,还应该尽量经济化。结构造价是建筑产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精心考虑之后的优化设计除了可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之外,还可以为建筑产品带来比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相关企业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2.1强柱弱梁的设计

强柱弱梁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而提出的。柱破坏了建筑物整个都会倾覆,而梁破坏仅是某个区威失效,因此柱较之梁破坏的损害更大,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这一概念设计贯彻下去。其一必须严格控制柱轴压比。我们的计算均是基于小震下进行的,如果小震下柱子轴压比过高,则大震下地震力将对边柱产生一个巨大的附加轴力(有文章表明约增加30%),则柱子根本不可能有这点安全储备,因此应对柱断面及配筋设置时应分部位处理,建议边柱,角柱应适当加强,特别是角柱,建议应全柱加密箍筋,且配筋率不宜小于1%。所有框架柱,不包括小截面柱。

2.2结构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如果建筑地域的防震烈度为六度区的时候,按照我国的防震设计要求,可以不必采用截面抗震验算,但结构的设计也一定要达到抗震的标准。所以对于砌体结构的建筑,软件建模可以省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就可以直接设计。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要做建模也无可厚非,因为它可以利用建模来荷载导算。但是,如果建筑的地域防震烈度为七级时,就必须采用建模来进行计算。

2.3依据地基沉降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由于必须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基础通常会采用桩筏或桩箱结合的形式。这时要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布置群桩的形心就要跟上部的结构重心相互吻合。如果土层有比较大的起伏时,可以使同一个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还要考虑可能会产生的液化作用。对于软土层厚度比较大的地区的多层建筑,可以通过地基处理法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选择时一定要充分研究考虑地基和上部结构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情况;还要依据工程设计,确定好地基的处理范围和要达到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各种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与成熟度,最后选择最经济、安全、实用的处理方案。

2.4结构体系、结构构件优化设计

在保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情况下,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应建筑形体不规则而形成的特别不规则结构;应根据建筑功能、受力特点选择材料用量较少的结构体系;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中,可合理采用钢结构体系、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高层住宅可合理采用钢结构体系、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和大跨度结构的水平构件应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宜合理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等。由强度控制的钢结构构件,应优先选用高强钢材;由刚度控制的钢结构,应优先调整构件布置和构件截面,增加钢结构刚度。钢结构楼盖结构,宜合理采用组合梁进行设计。

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与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在总体上基本相同,主要包括目标评估、目标设计,这两种目标又涉及到不同的内容。①在环境目标上,为了能使目标更加符合现代化理念,设计人员应该使用清洁高效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虽然在绿色建筑结构的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这种干扰应该做好有效的控制,以此来保证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能够促进人们居住的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相结合。②在经济目标中,从整个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结束到交付及后期使用的过程中,都应该建立在满足经济目标的基础上,避免其经济需求与环境之间产生矛盾冲突。③社会目标,绿色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可以为人们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让居住其中的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还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要达到的社会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环境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与过去低矮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增加,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要把握结构设计的特点和原则,同时关注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指导作用,实现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以及经济性的统一,使建筑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慧芳.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研究[J].四川水泥,2017(06):80.

[2]党旗.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44.

[3]张彤彤.试论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民营科技,2017(04):139.

论文作者:何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及目标论文_何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