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生产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发展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大力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解决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已显得日趋紧迫和重要。而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从根本上取决于科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会极大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要科学认识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发展生产力究竟有何作用?这是长期以来令人们困惑、迷惘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常常存在这样一些认识:有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往往不是那么热心,认为只有经济工作才出生产力,只有抓生产、抓经营、抓经济才是中心工作之“中心”;有些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是实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就实避虚,单打一,不想下功夫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些领导以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精神文明也就会自然上去。岂不知,这样的认识是失之偏颇的。
究其认识根源,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受“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哲学方法论的影响,认为精神对物质、对生产力所发生的作用,只能是一种以政治为中介的折射作用,而不能是直接的作用,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精神对物质、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生产力的发展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也可以转变为物质。马克思早就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 〕毛泽东也曾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工作,其价值取向不单是从意识到意识的显现,最终也会落到物质生产力的提高上。“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硕的经济之果,这是符合规律的发展。”〔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归根结底,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素质建设。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其中,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这是因为,离开了人的参与,再先进的劳动资料也是一堆废物,再丰富的劳动对象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主体。而人通常由体力、智力和活力三个方面组成。体力是指人的生理素质;智力是指科学文化素质;活力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人的情操、情绪、情感、意志等表示人的精神状态的因素。人的体力、智力和活力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人生产力。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一项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它是通过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增强人的劳动技能和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增强人的劳动积极性来产生生产力的。
我们知道,在劳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劳动者的积极性(思想道德素质、情绪和意志状态的总和)、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这三个因素虽然都直接与生产力水平有关系,但其中起调节和支配作用的则是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只有思想道德情操高尚,责任感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才会促进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的发挥,甚至弥补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的缺欠和不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其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运转的总开关。至于技术水平,它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中居于保障地位。倘若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劳动者即使有很高的积极性和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难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那么,靠什么手段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呢?这种手段与生产力水平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呢?
现在有的人认为,当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要靠物质利益手段,靠金钱的刺激,至于精神文明建设,少抓一点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把经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的偏颇乃至糊涂观念。诚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物质利益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有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单纯的物质利益手段对于劳动者的的积极性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是有限的。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完全以物质激励代替精神激励,则会把人们引向重利轻义的歧途,与培养“四有”新人背道而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不仅仅在于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可见,不能把物质利益手段作为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唯一手段。
事实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条是要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靠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它要靠正确思想道德的灌输,靠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动和激发。李瑞环说过:“调动职工积极性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但其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4〕这是因为, 构成劳动者积极性的主体因素——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形成。而由思想政治工作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发展生产力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瞩目。
其一,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一个人的劳动能力,在特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相对确定的量。但是,这种相对确定的量,其发挥程度又存在着不确定性,即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人,其劳动能力发挥程度可能大不相同。而这两个量之间的差,往往取决于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劳动者,往往也具有较高的劳动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可以使劳动者获得自我激励,使自己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诱发,并有效地投入生产,创造出新的更高的劳动能力;这种积极性也影响着物力作用的发挥,而且可以不断改变物的性状及其利用方式,挖掘物的新的效力。
其二,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而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的状况又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据上海市有关部门透露,上海市曾因职工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弛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过去劳动工资每提高1%,劳动生产率可提高5.7%;但近年来,由于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弛,工资增长1%,劳动生产率却只增 长0.2%,结果,造成上海市企业每年损失劳动生产率32%~52%。〔5〕另据有关企业管理人员反映,目前一些企业宁可用教育程度稍低但思想品德好的中专生、职业高中生、大专生,也不愿用出自“名牌”之门但又不安心工作、劳动纪律较差的大学本科生。可见,劳动者创造生产力与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劳动纪律是密切相关的。劳动者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劳动态度,没有较强的劳动纪律意识,即使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也不会自发产生生产力,相反,还会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三,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影响着良好的群众环境的形成。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认为,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取决于个体的内部条件和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两个变量的变化。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既与个体自身的素质相关,又与群体氛围有关。然而,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既受环境的影响,又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其他成员。群体与其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群体的行为动力。可见,群体环境的状况也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而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影响劳动者作为集体一员的群体意识、协同观念和责任感,最终影响群体凝聚力和群体环境,而这些因素无一不对生产力的状况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由此看来,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发展生产力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直接作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发展生产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就不可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而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难以提高。”〔6〕
我们还要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内在地包涵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直接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教育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结晶。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发展教育,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才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生产上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力。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邓小平认为,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教育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滞后,教育应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他强调:“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7〕“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8〕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可以说, 教育既是今天经济的资源和保证,又是明天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欧洲和日本的物质财富大都毁于战火。当时有人认为,重建欧洲经济可能需要200年的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欧洲依靠高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 每年以6.8%的速度发展,结果仅用10年时间就重建起欧洲经济。 教育兴国,是日本战后的战略方针。日本资源匮乏,战后能较快地重建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支训练有素、文化水平高的科技队伍和劳动队伍。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讲得很清楚:“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高度。”亚洲“四小龙”也都有类似日本“教育兴国”的经历,成为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可见,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直接作用,已被实践所证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9〕邓小平认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正在加快,从而使科学、技术和生产日趋一体化。因此,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1〕“科学技术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2〕他还强调:“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3〕因此,“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4〕而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大力加强。“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15〕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并非笔者创见,而是一些专家学者的卓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撰文竭诚呼吁要注意运用“文化手段”来发展生产力。他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它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文艺、科研、技术、教育等等。笔者认为,一些学者强调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注意以文化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颇有见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界出现了诸如“塔玛地”、“骠少爷”、“五鬼”、“帝王”、“太子”、“老爷”等一类的店名,无疑反映出商界的文化贫乏,反映出当今的商业缺乏一定的文化品味和文化档次。文化与商业如何比翼双飞,已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文化就是生产力。因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无疑也会大大地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总之,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发展生产力密切相关。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或企业要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首先必须依靠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谁掌握了具有高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谁将是21世纪的胜利者。而高思想道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的造就,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起“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新观念。
“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这种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生产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新观念的确立,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注意克服以下两种错误倾向:
倾向之一,简单地把精神文明建设等同于发展生产力,搞“空头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生产力,是受多方面条件和因素制约的。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过培养人、教育人来产生生产力的,而人要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作用,至少在两个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劳动者自身的工作经验、身体状况。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有健康的体魄,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再高也难以对生产力发挥较大的作用;二是外在的物质条件,即资金、设备以及管理水平等。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只能通过精神激励来实现,对其成效的评估如果机械地套用生产力标准则是不对的。可以说,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生产力的“简单取代”,与过去一个时期那种用政治取代经济的“左”倾路线是一样的,它并非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科学认识,而只能是一种歪曲,其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应当承认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生产力的有限性及适用范围,防止“左”的“空头政治”的悲剧重演。
倾向之二,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出现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两张皮”。当前,有些人认为发展生产力纯粹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事情,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代替精神文明建设;有的甚至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张取消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应当承认,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就其工作性质而言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产生生产力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把二者简单地分割开来。一是要看到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生产力的长效性。劳动者一旦形成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他对生产力的增长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是持续的、长期的。中国人民长期以来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形成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这样的“精神”基础在今后的改革进程中同样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用。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又一个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面前,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战胜了困难,创造了今天较好的物质条件,是与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生产力的长效性密切相关的。二是要看到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生产力的潜在性。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它主要是通过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影响劳动者的,这种影响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力不会像物的投入所产生的生产力那样直接、明显、见效快,它产生生产力具有明显的潜在性特点。例如,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其工作积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这些作用很难数量化,但这一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反过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程度。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决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决不是可以分割的“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树立“两手一起抓”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告诫我们:“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16〕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必须有一定的精神,否则,就不可能团结一致,朝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奋进,从而列于强者之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面临着一个“换脑筋”的问题。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并切实树立起“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新观念,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每一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都应认识到,发展生产力不单纯是抓生产、抓经营、抓经济,还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并把它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之中。
收稿日期:199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