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不仅复杂,且存在较多的危险点,并且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之间,因此,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整体的用电需求量,确保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就一定要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点防控。
关键词:新形势;变电运行;危险点;控制
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维修以及管理能够使得整个过程正常进行。在此过程中,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控制和分析,同时工作人员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严格规范运作,从而使得变电运行正常进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避免违规操作和危险行为。本文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应危险点和整体运行中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1新形势下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危险点
1.1变压器管理存在危险
变压器是电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变电设备,在检修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范,并提供完善的维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变电运维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使地区电网运行安全性免收损害。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变压器检修操作危险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a.对空载变压器切合操作时,因为总电路并未实施断路处理,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电流,使变压器绝缘保护层受损,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可逆损害;b.若变压器空载电压数值不断变大,同样会导致变压器绝缘体受损。因此,检修人员在管理变压器时,应对空载数值变化予以重视,以避免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1.2在母线中的倒闸操作
当在汇流条中执行开关操作时,存在电负载的某种切换操作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执行切换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共振问题。电力谐振问题有可能使得在整个电力操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对最终的变电运行造成影响。
1.3直流回路操作
在直流回路操作的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其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工作人员在操作期间出现任何操作失误就会引发一系列危险点,从而导致自动与保护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从而引发相关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相关操作规范来实施操作,以此来提高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2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风险点预防措施
2.1完善制度落实监督
在整体的变电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对制度进行完善是极为重要的,这包括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操作系统和相应的管理系统。除了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应当加强监督手段,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当规范自己的操作,同时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应当落实各个工作的责任制度。一定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明晰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所有的制度一经制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流于形式。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
2.2提升检修人员素质水准
检修人员是电网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执行单位,更是判断电网环境内是否存在风险因素的审查人员,若检修人员素质水准不满足电网检修工作的需要,则势必会影响电网运行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导致电力故障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电力企业负责人应定期护或不定期的组件检修技术培训平台,使检修人员能够持续得到专业的培训与教育,以此增强检修工作质量的可控性,并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准。其次,还需要定期对检修人员技术能力进行考评,以便增强检修人员对技术的记忆力,并为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期间,考评成绩不合格的检修人员,应禁止其上岗工作,以避免造成电网事故风险。最后,电力企业应落实究责制度,确保责任制条款落实到个人,才能使检修人员更关注检修工作的规范性,以便保障设备检修的质量。
2.3加强对设备的养护与管理
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长时间的运行就会导致其频繁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延长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加强对危险点的防控,首先就要不断加大对变电设备的养护工作与管理工作。在变电维护期间,其设备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要制定周、月以及季度为时间轴的养护与管理计划,并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做好变电设备的分类管理工作,准确的计算相关设备的周期运行成本与功率损耗,最终制定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方案,以此来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防控。
2.4重视故障预防工作
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应以事故预防为主,以维修为辅。在检修工作落实期间,检修人员应具备较完善的电气知识与操作经验,能够根据电气设备检测数值与特性判断潜在的故障风险,决定后续防治方案,避免对地区电网用户稳定且可靠的用电环境造成影响,才能为后续城市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提供帮助。因此,在履行定期检修工作时,电力企业必须为检修人员提供内容详细的工作票,以便检修人员明确各类设备运行状况,并基于以往检修经验确定可能潜在的问题。而后检修人员需结合变电设备操作规范与标准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期间应做好安全防护,并按照检修流程要求认真核对每一处设备元件,确保风险检测工作落实全面,才能有效降低变电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2.5落实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现代电网系统运行中常见的自动保护元件之一。此类元件在电网中的有效使用,能够在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检测过载电流或电压数据及时断开电网系统,以避免电流对电网设备质量造成伤害,使电网故障问题蔓延。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系统中的落实很有必要性,而检修人员在管理继电保护装置时,则应该根据电网使用要求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质量性与可靠性,并确定适宜的安装方案。期间,检修人员应仔细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指压板、控制保护设备与直流保护元件,以避免误触等问题出现,同时还需要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之后,通过管理平台判断保护装置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以便电网运行具备更详细的数据保障,使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
2.6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
对于变电站系统来说,其运行以及维护都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二者实现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对设备的控制能力。对于具体的变电维修而言,则是通过变电运维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整体操作,使得这两部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随后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后续的集成操作和维护管理来切实提高整体运行和维护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变电运维的运行而言,它可以在维护与建设过程中对其中的危险点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得其中的运行部分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而言,通过变电维护的加强,能够使得运行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相应电网管理制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对于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瑛.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02.
[2]刘玉章,李宏宇.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34-135.
[3]詹砚.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5(32):65-66.
[4]王峰,冯延江.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230.
论文作者:曹行建,张臻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