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氛围论文,素质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过去“满堂灌”的教师们现在却在总结着创新教育经验;黑板上条分缕析地陈列着“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学生们也从“创新课”上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步骤;“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发展被列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此等等。
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出于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1.讲究文化继承的学校教育是不是给“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封闭保守的文化传统是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发展“创新教育”中消遁了?
2.“创新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吗?发展人的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技术性”变革(例如设立“创新课”或讲解创造的规律)能够实现的吗?
3.我们的教师真的做好了发展创新教育的准备了吗?
二、心理学家的观点
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与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正相关关系吗?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支持?这样的问题应当是我们在倡导创新教育时想到的。
实际上,心理学家对这样的问题有着更多的研究。为了了解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文化氛围是不是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我们先来检视一下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学校低年级的那些有创造力的儿童,在他们的同伴群体当中往往以有愚蠢和顽皮的想法而著名,他们还会被老师当成野孩子;到小学三年级时,他们会学会在别人面前隐瞒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些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而不受社会鼓励;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他们多少会学会服从惯例;实际上,社会是以很野蛮的态度来对待有创造力的思想家的,尤其是他们年轻的时候(E.P.Torrance,1962,1966)。
学校中,教师喜欢的是智商高的学生而不是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创造力强的学生不具有教师喜爱的个人特征,他们往往精力过剩,独立性强,性情倔强或情绪外露,职业兴趣不合传统因而喜好去探究那些不符合课程要求的领域。这些特征会令忙碌不堪的老师感到苦恼,老师在职业生活中一般表现出这样一种行为倾向:他们力图全面控制教育情境,进而压制学生创造才能的表现与运用(J.W.Getzels & P.W.Jackson,1962)。
罗杰斯的研究证明,有两个普通条件有利于创造性活动,即“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对个人的承认能够让一个有“异常”表现的人展现其本来面目而不必装腔作势,他不会因自己与众不同而觉得不那么受人尊重,也不会感到焦虑,他在心理上感觉到的是安全适意,觉得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保护自己。至于“心理自由”,它是“心理安全”的结果,它主要表现在个人能够坦然认同自己的身份,不怕被人笑话;他能够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思想,而不必压抑、歪曲或隐瞒它们;他能够以自己不同寻常的方式来处理事物而不会因此感到内疚等等。然而,在一般的社会文化中,“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恰恰可能是有创造力的年轻人被剥夺的东西之一;当对个人的承认是以顺从为条件时,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受到重视,他们的异常思想也因而会受到压抑(C.R.Rogers,1959)。
如果儿童按照公认的社会行为模式去做,他就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并获得安全感。所以,一般的儿童很快就会发现,观察别人并效仿那些值得模仿的典型人物,是一个有效而不会感到烦恼的获得社会认同和内心安全感的途径。儿童在一个与别人不同就会招致焦虑,顺从就万事大吉的社会情境里,就可能产生一个模仿别人公认的行为模式的趋向(J.M.Sawrey & C.W.Telford,1973)。而与此相关的另一结论是,从众心理会导致人在认识上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行动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造动机降低,创造力变弱(董奇,1993)。
高度创造性活动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通过使用一套特别教育手段来培养的。创造性活动是由儿童生活的社会气氛培养出来的(J.M.Sawrey & C.W.Telford,1973)。
由此可以看出,个体的创造力或创新素质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包括学校教育文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教育文化都鼓励儿童的创新素质的发展。虽然,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标的“特殊课程”或“特殊训练”能够对形成人的创新素质有很大帮助(M.V.Covington,R.S.Crutchfield & L.B.Davies,1966;I.Maltzman,1960等),但这也正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教育文化氛围”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宽松的气氛,钻研的自由,允许犯错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等教育文化,对创新素质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我们的学校文化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发挥着一种什么作用?它是不是营造出了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良好氛围了呢?
三、中国中小学校教育文化的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以文化的传承作为自我使命确认的。所以,发展人的“创新素质”并非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在文化氛围营造方面,我们也缺乏必要的准备。如果检视学校的“创新教育”,还可以看出,我们最缺乏的可能不是教育的“技术性”改造,而是一种宽松自由的文化气氛。
总结起来,当今中国中小学校的教育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
1.尚同。尚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特点之一。学校中的“尚同”只是中国社会文化“尚同”价值取向的一个侧面表现。中国的古代,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以礼节情;道家主张至人无己,绝圣弃智;墨子在强调“兼爱”的同时强调天子总天下之义,只有天子尚同于天,所以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这显然是强调共性而压抑个性的尚同思想。到理学兴起后,“存天理,灭人欲”就更明确地表达了一种以共性淹没个性的价值取向。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很强的强调“同一性”的倾向。强调同一性,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公理”和“公法”无可非议,但当“尚同”变成一种大家共有的无意识,一种大家共有的思维方式,以至于用同一性去代替或取消特殊性,否认个体的“主体性”存在的合理性时,就必然会阻碍个体以至群体创造力的发育。应当说,目前之中国,这种“尚同”思想还弥漫在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包括中小学校。
2.教师中心主义。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完全消遁。目前之中国,从师生关系角度说还是标准的“教师中心”。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教育管理”角度看,还是从知识体系选择、观念更新、思想信念的确立等等“价值取向”角度看,教师的权威性是不容学生漠视的。在教师绝对的“权威性”打压之下,学生的选择只能是“听话”,不乱来,按照教师的吩咐去做。就这样,学生匍匐在教师的“权威”面前,围绕着“教师”这个中心,交出了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放弃了自由意志。
3.控制与约束。没有人会否认“组织性”在社会生活中之重要。但当这种“组织性”变成一种对人的行为、甚至是思想的过度约束时,它就会啮掉创新素质发展的空间。中国有着悠久的“礼教”传统,“礼教”不只是对行为的框束,同时也有着对思想的规约。儿童从幼儿园起首先就学会“手背后,脚摆齐”;小学课堂里更是不得乱说乱动。经过这样一个“社会化”过程以后,儿童发展了自身的“组织性”的同时,也学会了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甚至学会了“思不出位”。
4.标准化。“标准化”是当今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特征。我们有着标准化的几近全国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单一化(也是标准化)的培养目标,规范化(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标准化的人才筛选过程,标准化的试题,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统一的服装款式,等等。在这样的无微不至的“标准”面前,学生的“特立独行”就会遇到强大的社会文化压力,“个性”与“自由意志”也就很难展现。
5.乏批判精神。在绝对服从于教师权威的同时,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学会了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无条件服从,进而学会了无知无识的“盲从”。在多数教师眼里,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所以教育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知识”被确定为是历经检验的“事实知识”,是确凿无疑的“真理”。在这种“接受式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原来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批判精神被抑制或掩盖了,文化批判精神不得伸张,文化创新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师甚至讨厌学生的批判精神,特别是当这种批判精神威胁到教师的权威地位时就更是如此。所以,在很多人那里,教育过程是一个自身的批判精神不断泯灭的过程。
四、结论与建议
从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总体性文化氛围看,它还缺少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条件,包括罗杰斯所说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两个普通条件。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新素质的培养,就目前情况而言,关键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价值问题”。儿童创新素质的发展对其所处学校教育文化氛围有着较强的依赖。没有整体性的教育文化的全面变革,没有民主自由的学校教育气氛的营造,所谓的“发展创新教育”,所谓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只是一个美丽的口号。
那么,我们应如何营造有利于儿童创新素质发展的教育氛围呢?下面几点是初步建议。
教育民主化,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破除“教师中心主义”;重视或鼓励多样性,让学生能够自由展现个性、发展个性;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鼓励他们的独立性,减少约束或控制;将教材作为学习的材料,而不是思想的范型;重视儿童思想的自发性;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并将发展儿童的好奇心作为教育目标;鼓励并培育儿童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自由发表看法;解除儿童对错误的恐惧心,允许儿童犯错误,鼓励冒险;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让儿童形成对彼此间差异性的认同;鼓励面对现实的认知,也鼓励自由幻想;教师保证课堂中没有嘲笑、羞辱和指责;教师努力成为创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