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系统与估值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灾害论文,估值论文,指标论文,农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行农村灾害经济评估,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灾情,为各级政府及其救灾部门作出正确的减灾救助决策提供依据。然而,我国目前灾害经济评估工作极不规范,特别是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方法、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估值技术缺乏科学性。本方试图通过对农村灾害经济评估的指标系统与估值技术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重视研究农村灾害经济问题,使农村灾害经济评估在农村减灾防灾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灾害经济评估的类型
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是指农村灾害发生以后,在报灾、核灾的基础上,对农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评价与估算。农村灾害的经济评估与我们通常所讲的项目评估不同。项目评估一般是指银行对项目的审查,它是世界银行对贷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里所讲的农村灾害经济评估,主要是指民政救灾部门对农村灾害发生后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经济估算,以便为灾区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救助依据。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按照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农村灾害经济预评估。农村灾害经济预评估是指通过比较合理的科学方法,定性或定量地预测农村某一地区未来灾害经济发生的强度、分布和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及减灾效益。农村灾害发生前的推测性评估,是制定国土规划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农村减灾对策预案系统的基础。农村灾害经济预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灾害预测。农村灾害预测主要是指在农村灾害区划、 农村灾害预测和对农村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农村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间、强度等进行预测。( 2)农村灾害损失宏观预测。农村灾害损失宏观预测主要包括农村灾害成灾度与单元成灾度的确定、农村灾害预估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农村灾害成灾度与单元成灾度的确定是以历史上灾害成灾度与单元成灾度为基础,结合预测区现在的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及抗灾能力等调研数字加以修正;农村灾害预估损失可以用一个公式求得:农村灾害预估损失=农村灾害强度×单元成灾强度×修正系数×农村灾害发生面积。(3 )专项农村灾害损失预测。如地震造成的农田水利工程破坏预测;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作物减产损失预测等。(4)减灾效益预估。 通过对拟采用的各项减灾措施的效益比较及抗灾防灾资金投入效果比较,确定最优化减灾方案。
2.农村灾害的灾期跟踪评估。农村灾害的灾期跟踪评估是在农村灾害发生时,对农村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农村灾害的灾期跟踪评估是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制定的基础。其主要包括:(1 )建立高效能的农村测灾系统,监测与跟踪农村灾害的发展,尽快给出准确的成灾地点、灾害强度和灾害特征,以及救灾和抗灾措施效能发挥的资料。(2 )农村灾害损失跟综评估,包括已造成的农村灾害损失评估、农村灾害扩大损失预评估(即农村灾害扩大损失预评估单位面积的农村灾害损失×农村灾害可能扩大面积×成灾度变化率)、减灾效益预评估(即预测拟采取的减灾措施可能减少的损失)等内容。
3.农村灾害的灾后评估。农村灾害的灾后评估是决定农村灾害的救灾方案、制定农村受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农村灾害的重要依据。农村灾害的灾后评估的内容包括:(1)农村灾害的灾后现场评估, 逐点逐项估测灾害损失。(2)次生农村灾害与衍生农村灾害影响的评估。 (3)间接农村灾害损失估算。(4)农村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程度评估。
4.农村灾害的减灾效益评估。农村灾害的减灾效益评估是评价农村减灾工作,优化农村减灾措施的重要指标,农村灾害的减灾效益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1)农村减灾经济效益评估。(2)农村减灾边际效益评估。(3)农村减灾社会与心理影响评价。
二、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系统
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系统是由反映农村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其它农村社会影响和农村减灾投资效益等一系列描述农村灾害损失程度的量度指标所组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如下三大指标体系。
(一)农村灾害的灾前评估指标
农村灾害的灾前评估指标体系是用以描述与反映农村灾害潜伏期内与农村灾害形成有关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的数量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农村灾害发生之前,人们所进行的一系列防灾、抗灾活动数量方面的描述。农村灾害的灾前评估指标通常包括农村灾害的监测预报指标和农村防灾效果与抗灾能力评价指标两个方面的内容。
1.农村灾害监测预报指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 )农村灾害监测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灾害监测网点的数量、农村监测网点的分布与结构比例、农村灾害网点规定分布等指标。(2 )农村灾害监测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灾害监测网点现代化程度指标和农村灾害监测信息有效率指标。农村灾害监测网点现代化程度指标(%)=采用现代化手段的农村监测网点数×全部农村灾害监测网点数×100%; 农村灾害信息有效率(%)=有效农村灾害监测信息量×全部农村灾害监测信息量×100%。(3)农村灾害预报的数量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灾害的类型、规模、强度与等级,农村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发生地域,农村灾害宏观损失与单项损失预估等内容。(4 )农村灾害预报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灾害强度预报准确率、农村灾害预报提前时间和农村灾害预计降低损失比率等内容。(5)农村灾害成因指标。 主要包括农村人口密度、农村经济密度、农村地域条件、降雨量、洪水流速、台风风力等级、气温、其它因素等内容。
2.农村防灾效果与抗灾能力评价指标:它主要是对农村灾害发生之前,农村救灾部门与农村居民所进行的一系列防灾、抗灾活动数量方面的描述。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防灾投入指标。 农村防灾投入指标是人们为防御农村自然灾害而采取一系列防灾措施所发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方面的消耗。农村防灾投入可分别按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进行统计,也可以按不同防灾措施进行分类统计,如农村防灾工程性措施投入、农村防灾技术性措施投入、农村防灾规划性措施投入、农村防灾政策性措施投入等。(2)农村防灾效果指标。 主要包括农村防灾绝对效果指标、农村防灾直接效果指标和农村防灾边际效益指标。农村防灾绝对效果=农村灾害可减损失-农村防灾投资总额;农村防灾直接效益=农村灾害可减损失÷农村防灾投资总额×100%; 农村防灾边际效益指标=更广范围内农村灾害损失可减少额÷农村防灾投资总额×100%。(3)农村抗灾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单项农村抗灾能力指标和综合农村抗灾能力指标。单项农村抗灾能力指标主要有抗旱标准指标、排涝标准指标、防治标准指标、抗震性能指标、防火性能指标及其它单项抗灾能力等指标。综合农村抗灾能力指标主要有农村抗灾能耗比、农村抗灾能力指数。农村抗灾能力指数(%)=1 -农业作物未成灾(未绝收)面积÷农业作物受灾总面积。
(二)农村灾害的灾中评估指标
农村灾害的灾中评估指标主要是用来描述与反映农村灾害发生时期农村自然灾害的强度,及其对农村社会财富与农村人口、农村社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情况,所以农村灾害的灾中评估指标也可称为农村灾情指标。农村灾害的灾中评估指标通常包括农村灾害强度指标、农村灾害损失指标和农村灾害后果指标三个方面的内容。
1.农村灾害强度指标:主要包括:(1)灾害势。 农村灾害的灾害势是指农村灾害的致灾因子强度、等级或其所具有能量的某种度量。如地震常发区地震灾害的震级、洪涝灾害的流量、水位等,农村灾害的灾害势为农村灾害源本身所固有,与地区环境影响及防灾工程无关。( 2)灾度。农村灾害的灾度是指农村自然灾害致使农村水利工程及其防灾工程破坏的强度,它与地区的环境影响有关。如地震的强度指标。( 3)成灾度。农村灾害的成灾度是指一定农村灾害的灾害势下的农村灾害的灾度等级。农村灾害的成灾度=农村灾害的灾度×农村灾害的灾害势。(4)单元成灾度。农村灾害的单元成灾度=农村灾害的成灾度 ÷农村灾害发生面积。(5)时间强度指标。 农村灾害时间强度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灾害孕育时间、农村灾害潜伏时间、农村灾害爆发时间、农村灾害持续时间、农村灾害连续成灾时间、农村灾害衰减时间、农村灾害平息时间。( 6)空间强度指标。农村灾害的空间强度指标包括农村灾害空间强度总量指标与农村灾害强度结构指标。农村灾害空间强度总量指标通常以受灾面积、成灾面积、重灾区面积表示;农村灾害空间强度结构指标则是以农村灾源区受灾面积、中介区受灾面积、灾泛区受灾面积、抑灾区受灾面积表示。
2.农村灾害损失指标:主要是指可以用货币量来计算的经济损失额,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与伴随费用三大部分。(1 )农村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指标。主要包括农村生产性损失、农村非生产性损失、农村生命线工程损失。农村生产性损失通常是指农村乡镇企业建筑物倒塌与毁损、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毁损、农作物减产损失、牲畜损失、农村乡镇企业停产与减产损失等;农村非生产性损失包括农村居民住宅倒塌与毁损、非生产性建筑物损失、农村居民私人财产损失;农村生命线工程损失包括临时性紧急维修农村供电、运输与通讯方面的费用;农村乡镇骨干企业停产、减产造成的减少收入;农村供电通讯线路、交通运输道路受破坏的直接损失等。(2)农村灾害间接损失指标。 它通常是指农村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农村灾害间接损失的估算,可以由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比例系数的乘积确定,也可以由各项间接经济损失数累加获得。(3)农村灾害伴随费用损失。 农村灾害的伴随费用是指农村灾害直接破坏或间接破坏中没有指明或包括的费用,如清除、拆毁、回收和排除灾后残骸的费用;临时性设备、设施的费用;灾后的社会性费用等。
3.农村灾害后果指标:它包括:(1)农村灾害人口后果。 主要包括农村灾害发生后所引起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2 )农村灾害经济后果。主要包括农村灾害综合影响度与农村经济增长降低率。农村灾害综合影响度(%)=(农村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农村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农村国民生产总值(GNP); 农村经济增长降低率=预计农村经济增长率-实际农村经济增长率。(3)农村灾害环境后果。 主要包括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的破坏与损失程度等指标。(4)农村灾害社会后果。 农村灾害社会后果主要反映农村自然灾害对正常的农村社会机能与社会秩序以及农村居民家庭的干扰与破坏,主要指标有农村社会机构停工率、农村犯罪率、农村居民家庭破坏率等。
(三)农村灾害的灾后评估指标
农村灾害的灾后评估指标主要是用以反映农村灾害发生之后,农村居民所进行的救灾活动及救灾后果方面的情况,以及反映灾后经过初步农村灾害救治之后,有关偿灾、援建及灾区生产活动等情况。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1.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指标:(1)农村救灾能力指标。 农村救灾能力是指农村受灾地区通过自身或借助区外力量,抢救受灾人员与物质财产等,争取使农村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在人力、物力与财力上的保证程度。主要指标有农村受灾地区承灾能力、农村灾区自救能力、农村灾区外界援助能力等。(2)农村救灾行为指标。 农村救灾行为指标主要反映农村灾害救治过程中,灾区人民所采取的有关保护、抢救行为及其结果。主要指标有农村交通枢纽的保护与抢救、农村居民生命财产的保护与抢救、农村社会治安的维持、次生农村灾害与继生农村灾害的防御等。(3)农村救灾效果指标。主要包括:农村人员伤亡减少数、 农村的财产损失减少数、农村经济损失降低额、农村救灾程度指标、农村救灾效益指标、农村救灾边际效益指标(农村救灾边际效益指标=更广泛范围内农村灾害损失可减额/农村救灾投资总额)。
2.农村灾害补偿恢复重建指标:主要包括:(1 )农村灾害发生后的补偿指标。农村灾害发生后的补偿指标有农村救灾捐助与救济指标、农村社会保险部门理赔指标、其它渠道偿灾指标。(2 )农村灾害发生后的援建指标有政府援建指标、邻区援建指标、国际援建指标、农村社会互助指标。(3)农村发生灾害后的恢复重建指标。 它是反映农村灾后,灾区在各方面恢复到灾前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快慢程度。主要有灾区生产及经济恢复指标、灾区重建家园指标、农村灾民心理创伤恢复指标等。
三、农村灾害经济评估的估值技术
如何准确快速地对农村灾害进行经济评估,除了要建立相应的农村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以外,还应掌握和运用相应的估值技术。不同的农村灾害类型,其估值技术与方法不一样。这里,我们借用张玉、宁大同(北京师范大学)、V.Smil(加拿大MANITOBA大学)等承担的Rockefeller基金会及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资助的中、加、美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探讨农村灾害经济评估的估值技术的有关问题。该研究成果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值,最后以经济损失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市场价值法、恢复和防护费用等方法来估算我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择其主要估算指标介绍如下:
1.丧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经济损失: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从70年代的17.6万km[2]增加到80年代的20.1 万km[ 2] , 年平均增加约2100km[2]。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4 年对全球荒漠化损失的评估标准,每年因荒漠化灾害丧失土地而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3万美元/km[2 ],折合人民币34.4万元/km[2]。按市场价值法估算,我国每年丧失可利用土地资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22亿元。由于丧失土地的损失是长期损失,在取年社会贴现率为2.4%时,其损失的现值应为292亿元。(计算方法:市场价值法。主要参数:因荒漠化引起的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损失;荒漠化土地面积的年增加量)
2.荒漠化造成交通运输的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国受沙害影响的公路、铁路总长度为2000km。全国每年铁路、公路因荒漠化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亿元左右。(计算方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主要参数:清理单位长度被埋道路的费用)
3.荒漠化造成水利、航运损失:因荒漠化而造成风尘沙导致了水利工程及河道的淤积,降低了水库的发电量、防洪和灌溉效益,并降低了江河通航的能力。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兴建的8.6 万座水库总库容量为4000多亿m[3],已淤积损失库容约达1/10,淤废重点水库22座。 黄河干流上7座大型水库已淤积损失库容40%,有的达70%。 长江流域已淤积损失的库容为12亿m[3],相当于12座大型水库。全国河道通航里程由60年代的17.2万km降至80年代的10.8万km,平均年损失为3200km。若按疏浚成本为10000元/km计,则由此带来的年经济损失为 3200万元。(计算方法:影子工程法。主要参数:清理单位长度被淤河道所需费用)
运用货币估值技术估算结果为:中国每年因荒漠化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1亿元。其中仅丧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带来的损失就达292亿元,占全部损失的54.1%;土地质量下降造成的损失占31.4%;草场沙化、退化的损失占总损失的12.3%。上述三项占总损失的97.8%。由此可见,荒漠化最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土地,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灾害的必然结果。因而,应十分重视荒漠化的防治,以保证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注释: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农村灾害经济学研究”(编号97BJB029)系列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