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与本体论#183;哲学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认识论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认识论与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与本体论、认识论又是什么关系?研究本体论是否还适用于现代哲学?这是哲学界争论而又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从哲学的发展历史看,任何认识论都是离不开本体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同属哲学基本问题。或者说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有本体论问题,也有认识论问题。本体论与认识论是不可分离的。有的同志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含义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的含义是认识论问题,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第一方面的内容说的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来面目,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作为哲学探讨和研究对象,早就是人的认识对象,把它排除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外,不符合客观事实。同样,哲学的认识论,首先也要明确我们所认识的是物质,还是精神?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可以说我们既要认识物质现象,也要认识精神现象,但无论研究哪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对世界本体或本质的概括和承诺。离开世界本体或本质的概括和承诺,认识论问题便不可能彻底解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
所谓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般是指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最早使用本体论一词的,是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他将本体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即形而上的东西,存在的存在。按此意义,本体论所研究,就是具体存在后面的存在,是万物本原意义上的存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则不是从郭克兰纽开始的,在古希腊就已经开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就写道:“有一个东西,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作为实体,永远同一,仅在自己的规定中变化,这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①。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正是沿用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的习惯用语,从“本原”的意义上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层含义,但本原被解释为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他说:“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为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②因此,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任何哲学家不可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物质与精神,何者是本原的,何者是派生的,是哲学这门学科必须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是哲学本来就要认知和回答的基本问题。实质上是哲学作为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根本问题。有些哲学家企图回避这个问题,或者对本原问题作出折衷的和不可知论的回答,但最终还是在自己的理论中体现出对本体论的承诺。这是哲学发展的历史所充分证实了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层含义,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恩格斯说:“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思维和存在的一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③。显然,在恩格斯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依然有一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或本体是什么的问题。如果主体思维是主体的主观状态,那么进入这个主观状态的思维对象和内容是什么?是精神实体或意识的构造物,还是物质实体及其现象?任何哲学家都必须站到世界观的高度思考并作出回答。肯定前者,就是唯心主义,即唯心主义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肯定后者,就是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至于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恩格斯虽然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二层含义,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中说的,但就其实质内容而言,仍然包括“世界是什么?”“怎样证明”这两个问题。恩格斯在批判不可知论时举了两个例子:茜素和哥白尼太阳系学说不仅证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现实世界,而且证明这个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头脑想象的产物,而是物质自然界本有的东西,人的头脑不过是对现实的东西进行思维加工。由此形成的表象和概念,只要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就能经过实践和观测,即用物质的手段和力量变为物质的现实,对象化为人工自然,从而在对人生活有用的意义上占有自然物质。
由此可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是被割裂开来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各自均包含有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或者说,哲学基本问题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单一的本体论,或单一的认识论。如果把第一方面的内容理解为单纯的本体论问题,不是哲学认识论范围的事情,也就是哲学的思维方式不可能认知的问题,就否定了它是恩格斯所肯定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样地,如果把第二方面的问题单纯地理解为认识论问题,认识论不包含本体论,就否定了列宁关于“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是认识论基本问题范围内具有“绝对的意义”的思想,从而也就否定了在认识论领域内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不同的路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包含相互制约,同时贯穿在哲学基本问题的两层含义之中。
(二)
本体论与认识论不可分割的相互包含、互相制约关系,主要表现在: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它规定和制约着认识论的性质、方向和路线;认识论的方向、路线不同,又是哲学本体论上的不同倾向和标志。在这个意义上认识论对于本体论有绝对的依赖关系。这就是列宁所说的“绝对的意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而且哲学史上任何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认识论,都脱不掉其本体论基础。
确认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精神的派生物,是哲学上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前提。与此相反,历史上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家,确认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是建构其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由此看来,本体论对于认识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哲学理论长期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历史上虽然有些人企图割裂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例如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即本体)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但又断言本体是不能被认识的。既然认为本体不能被认识,又承认它的客观存在,不只是逻辑上讲不通,而且在认识论上不可能不陷入先验唯心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于世界本原问题一般地采取回避、否定的态度,有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是人的认识能力无法解决的;有的认为可用“中立要素”、“中立材料”来取消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有的则认为,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无意义的,应当“拒斥”,但最终谁也回避、否定不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有共同之点,就是都必须遵循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遵循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不承认这条原则和路线,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因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因而使反映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特点。把物质本体作为哲学研究和认识的对象,在“实践第一”的认识路线下,也原则上获得了全新的理解。
第一,物质范畴不再是指古代素朴唯物主义的当作万物始基的具体事物,而是把它理解为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离开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全部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现象的总和。
第二,物质也不是象古代某些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先于具体现实的感性世界在某个地方存在并生成具体事物的抽象实体,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由某种最小粒子,如原子结合而形成各种事物,而是指全部事物及其现象的共同本质。这一共同本质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它就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因此,强调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去寻找独立存在的“原初物质”或“物质本身”。
第三,物质作为世界的本体,主要不是指生成世界上形形色色具体事物的始基和根源,而是指世界的本质和本性,或者是指它对于人的思想、意识来说的本体、根源。
第四,物质的定义是现实感性事物共同本质的高度概括,对任何具体事物都具有普遍适用性。列宁给物质下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④这一物质定义,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上,都超越一切旧哲学的物质定义,优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现在看来,列宁的物质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19世纪20世纪之交,自然科学发生了革命,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物质基本粒子,打破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但无论科学家关于物质结构的观念、物质性质和规律性观念如何变化,都不能动摇关于物质是在人的感觉和意识之外,离开人的感觉和意识而客观存在这一实质含义。在量子力学中,微观客体的任何一对彼此共轭的物理量,由于主体的介入和仪器的干扰,都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值,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只要这种测不准原理揭示的测不准关系是永远不可排除的客观存在,它就证明这种关系是不依赖于主体意识而存在的、主客体实际相互作用的客观实在,并不能因此推翻列宁的物质定义。
实践的观点不仅贯穿于具体主体对具体事物的反映过程,而且贯穿于人作为类对整个宇宙世界的真实本质的认识和反映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开来的根本特点。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实践的观点融入物质本体的理解中,才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更加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开来。
(三)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上,与科学主义各流派不同,他们一般地不否定本体论,并在自己设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由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意志论所开创的,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属于神学人本主义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流派所承袭和发展了的新人本主义,其共同特点是以人本位来观察世界,分别以不同的概念,如“意志”,“生命”、“存在”、“人格”、“意识”等作为世界的本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一元论则主张以实践为本体。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在本体论中突出主体、突出实践的作用。合理地强调主体和实践在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但把主体和实践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有意义。
西方哲学中的新人本主义,把“人”、“实践”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借此歪曲马克思主义,并用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比如,自马克思的早年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后,一些西方学者借助于《手稿》里马克思的早年思想中残留下来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企图用人本主义来代表马克思的思想。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实践范畴上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这就是真正的统一;而恩格斯试图在物质范畴上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⑤;“恩格斯与马克思不同,他所描述的那种自然界对于马克思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⑥。也有人说,马克思对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兴趣”,而恩格斯只承认自然界的“独立存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使人脱离实践。如此等等。
西方的新人本主义思潮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哲学界。国内哲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在人和人的实践之外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本体论是旧的哲学观念,是“旧有的思维框架”,“僵化的思维模式”,“只有废除传统的本体论”,“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超越唯物唯心的对立”,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所有这些议论,其核心意图似乎不在于取消本体论,而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用实践本体论取代之。由此,似有必要澄清以下三个理论问题:
①马克思主张实践一元论,还是与恩格斯、列宁一样主张物质本体论?
②物质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它在现时代是否还有意义?
③用实践本体论来取代物质本体论能否实现“唯物唯心对立的超越”?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应当毫不怀疑地肯定,马克思是主张物质本体论的。即使在马克思主义早期著作也可证明这一点。当然,不容否认,早年马克思和后来的马克思,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早期《手稿》中遗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思想烙印,谈了许多人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等问题。但丝毫不意味着他在哲学世界观上主张人本主义。同样,马克思在《手稿》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但丝毫不能表明他在哲学上主张实践本体论。恰恰相反,“劳动异化”本身就宣告了不是一切实践都是合理的,不可认为实践就是一切。那些反人性的、反自然规律的实践只能把人们带进文明的阴沟,破坏实践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大自然。在实践和大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至少讲明了三个观点:
首先,自然界是人的类生活,即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说:“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⑦又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⑧他还明确指出,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也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就是说,他的情欲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在他之外存在着的。“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⑨
其次,人的实践只能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行事。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关心,也就是他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实践所造成的异化后果的关心,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生产违反大自然规律和人性对大自然和人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他对这种后果严厉地谴责说:“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种洞穴现在已被窒息人的文明瘴气所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所固有的最简单的洁癖,都不再为人的需要了”。“违反自然的满日疮痍,日益败坏的自然界,成了他(劳动者--引者注)的生活要素。”⑩在谈到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时,正面谈到人进行生产的“两把尺度”,其中“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指的就是按照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属性及其规律这个尺度。明确指明人的实践必须服从自然规律。
最后,马克思在《手稿》中,第一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人自己的自然规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命物质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人作为特殊的有自己的自然规定的生命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说:“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1)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生命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人作为特殊的生命物质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利于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结合为一体,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建立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仅此上述几点就足以说明,马克思从一开始在哲学世界观上坚持的就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不是实践一元论,后来的思想更加明确,更加科学,说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一贯性。所谓马克思对自然界从来就“不感兴趣”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把马克思同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对立起来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本体论是否已经过时,或者是说研究本体论在现时代还有没有意义?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世界观。从方法论看,本体论在认识论领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物质世界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物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作为整个人类认识的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映象,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12)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3)在一定的历史时代,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实践对象领域内认识有限的客观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已知的世界来推知未知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的实践证明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精神现象在内都是物质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断定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非物质的世界。按照实践一元论的观点,我们就会把认识对象局限于有限的实践领域之中,把人类实践未及的更加广大的对象领域排除在认识论领域之外。这样一来,不仅会把大片的对象领域留给神和上帝,而且实践一元论所要高扬的主体性也要被窒息在有限的对象领域之中。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两三句骗人的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的”(14)。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人和人的实践、人的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是人脑这块特殊构造的物质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物质世界活生生的现象。因此,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对于现实世界的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个问题,实践本体论是否实现(13)“唯物与唯心对立的超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的论者认为,对于实践的观点,“既不能从唯心论的观点去理解它,也不能从唯物论的观点去理解它”,实践的观点是“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超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从抽象的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既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唯物的或者是唯心的。正如人的行动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不可笼统地说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唯物的或唯心的一样。但实践的观点在对象化在哲学理论中时,就必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实践观点,同黑格尔、实用主义者的实践观点是一样的么?黑格尔讲的实践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而是由绝对观念逻辑演化出来的,只是绝对观念逐步实现或复归于自身的一个环节;实用主义讲的实践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虽然他们公开声称自己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实践的哲学,但他们把实践与认识论分开来观察,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一回事。并从唯我论出发,把“成功”当作实践中所需要的一切,最终还是把实践结果的主观效用当作真理标准。因此,他们的实践观点始终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界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奠立在唯物主义这块牢固的基石上的。所以我们又称它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可解释为实践的观点贯穿在唯物论哲学之中,也可解释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无论作何种解释,都必须确认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理论原则。离开这一理论原则,就没有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对实践只能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上去把握,才能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
注释:
① 亚里士多德:《刑而上学》第1卷,第3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
④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120-121页。
⑤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⑥ 兰德格雷柏:《辩证法问题》。
⑦⑧⑨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9、45、121页、86-87页。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2页。
(12)(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262页。
(14) 恩格斯:《反杜林论论》,第41页。
标签:认识论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恩格斯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西方哲学家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物质与意识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本体感觉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