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出版集团大扫描_新闻集团论文

中外出版集团大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外论文,出版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外出版业中的出版集团

1.贝塔斯曼出版集团

德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也是世界第三大传媒集团。它的创始人是卡尔·贝塔斯曼,创立时间是1835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在线华纳》集团、《沃尔特·迪斯尼集团》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传媒集团。集团性质是股份制:贝塔斯曼基金会(68.8%)、默恩家庭(20.5%)、泽伊特基金会(10.7%)。经营业务涉及到图书、报纸、刊物,读者俱乐部、文化俱乐部、印刷部、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和其他业务。主要出版社有:兰登书屋、矮脚鸡、安克尔、黑天鹅、考奇、帕特里奇、专家园艺、考奇儿童、考奇图画、伊尔铃。

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的1997—1998年财政年度报表表明,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的总营业额为257亿马克,增长率为14.70%,利润1.2亿马克,增长率为9.8%,拥有流动资金19亿马克。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兰登书屋在内。集团希望在1998—1999年财政年度的营业收入达到280亿马克。到目前为止,集团共有职工57173人,下设图书、娱乐、电视广播、报刊、工业、多媒体6个部门。此外,贝塔斯曼出版集团还持有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网CLTUFA50%的股份和美国在线网络服务公司50%的股份和美国在线网络服务公司5%的股份。

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历经160余年的历史,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启示和经验。1835年,作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所石印小作坊老板的卡尔·贝塔斯曼,在德国小镇居特斯洛创建了这个媒体帝国的前身。创建初期的贝塔斯曼仅仅是一家小型印刷厂,后来才开始经营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社首先出版的是宗教书、传道书以及少量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到1887年贝塔斯曼家族的第三代时,出版社的出版范围也逐渐扩大到文学书籍和娱乐读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该社已成为有从业人员400名的德国中坚出版社。

新公司组建之后不久,莱茵哈特即着手实施图书俱乐部发展战略。经过对图书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莱因哈特于1950年7月1日创办了公司的第一家图书俱乐部——莱赛林图书俱乐部。起初,公司只能依靠自己的车队,向全国各城市和边远的村镇书店运送图书,其推销员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也使得人们怨声四起。于是他们改进了俱乐部的运作方式,向全国4000多家书店签订经销合同,通过书店的网络会员发行图书,3年内其营业额就达到了300万马克。经过10年的发展,莱赛林图书俱乐部已拥有会员300万人,20年后达到450万人。与此同时,公司又制定了开拓海外图书俱乐部市场的宏伟战略,并于1962年在西班牙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图书俱乐部。经过近50年的艰苦经营,莱赛林图书俱乐部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俱乐部,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5家图书俱乐部,会员达2600万,占全球图书俱乐部市场的60%。打个比方说,一本普普通通的图书一旦被选中作为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版本,那么其销量顿时即可增加50—100万册。

以图书出版为主,兼营多种经营,是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得以规模经营进行资本扩张运营的一大法宝。早在20世纪50年代,贝塔斯曼集团领导核心就定下了以图书为主、兼顾其他、优势互补的经营方针。

到目前为止,集团已经形成了以图书出版为龙头、兼营报刊、印刷、影视制做、音像制品、娱乐媒体等多元化产品。图书出版部主要经营图书出版和图书俱乐部业务,是集团的重要部门。目前在全世界拥有40多个出版社,其中包括美国的兰登书屋和BDD出版公司、英国的环球出版公司、西班牙的普拉扎·简氏出版社以及德国本国的一些出版公司。其图书俱乐部则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俱乐部,目前拥有3000万会员,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市场上居领先地位。该公司共有17770人,1996—1997年度的营业额为71亿马克,占集团总销售额的31%。在过去的5年中,图书经营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图书销售所创造的利润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成为集团最赢利的业务。集团一直保证对图书出版的资金投入。目前的再版图书达1.1万余种。

(见《贝塔斯曼出版集团》,杨贵山著)

2.新闻集团

新闻集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传媒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之一。创建于1954年,创始人是鲁伯特·默多克。经营业务涉及到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电影、电视、广播节目的制作与发行、卫星、有线电视网络、国际互联网等业务。现有员工5000人。

新闻集团的前身是澳大利亚的新闻有限公司。1954年,鲁伯特·默多克接管该公司。在随后十几年中,新闻有限公司在默多克的领导下迅速发展,相继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多家报纸,并于1964年出版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报》。

与此同时,新闻集团进入了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电影电视市场,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并组建了全美第四大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由此开始了新闻集团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大规模投资。到了90年代中期,新闻集团的发展战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截至1998年9月30日,新闻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30亿美元,年收入达到130亿美元。其中美国及欧洲、大洋洲、亚太地区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4%、16%、10%。集团收入的57%来自电视和电影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报纸、杂志和图书出版分别占总收入的20%、13%、6%。

报纸是新闻集团事业之始和中心,也是集团的文化和财政支柱。它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遍及新闻集团所辖的各个地区。1998年其收入达到4.52亿美元,比1997年稍微减少。

在英国,新闻集团的4种报纸的联合销售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泰晤士报》的发行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报纸大约拥有200万读者,比其竞争对手领先33%。报纸每年的发行量增长2.7%,即793000份。

在澳大利亚,集团共有117种中央、大城市、地区、郊区报纸。1998年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以及《澳大利亚人杂志》经过重新改版和降价等措施,使销售额重获上升。

在美国,新闻集团1993年购得的《纽约邮报》在美国其他报纸发行量下降的情况下,它的发行一直保持着增长。《星期日纽约邮报》1996年被新闻集团收购,发行量40万,而且仍保持增长,广告收入在1998年也上升了12%。

(见《新闻集团》,张玉辉著)

3.皮尔森集团

皮尔森集团是英国最大的传媒集团。创始人是丹尼斯·斯蒂文,集团性质是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业务范围扩大到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53个国家,经营业务涉及教育、出版、电视、娱乐、商务、信息管理、互联网等行业,现有员工20000人。品牌、内容、规模、人员、价值成为集团赖以成功的基础。企鹅是一般图书出版企业中的最著名的品牌:《金融时报》则在新闻领域中占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在世界商务中影响巨大。从香港到哈瓦那,它的教育图书誉满全球,而其电视节目每年都有许多忠实的观众。

集团还对一些前景看好的市场进行投资,以增强实力。这一过程始于1996年收购普特南·贝克利公司和1997年收购全美通讯公司。这两起收购使得企鹅和皮尔森电视公司在一般图书出版和国际电视产品市场上占据了强有力的地位。集团还投资扩大《金融时报》的规模,使其更为国际化、电子化。

1998年11月底集团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兼并西蒙和舒斯特公司。它使集团年底净债务达到23亿英镑,但这却创造了一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产业。集团同时兼并了西蒙舒斯特教育、商业和专业公司及维阿康公司的参考书分处,但它只保留了其主要资产——麦克米伦计算机出版社和纽约金融所,而卖掉其余。1998年又将朗文集团和西蒙舒斯特公司合并创建皮尔森教育公司,从而达到获得效率、节约成本并显著提高贸易毛利率的规模经济。

皮尔森集团是世界头号教育出版商。全球对教育材料和节目需求增大,政府、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不断增多。在美国,预计以后五年每年需求增长约为8%;1998年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在印刷、电子教材上的花费约为60亿美元。此外,英语语言教材的国际市场日益扩大,全世界有大约10亿人学英语。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目前受经济影响增长受阻,但前景看好。在欧洲,尤其中东欧市场,预计接下来几年的年均增长可高达10%。

1998年11月,集团将西蒙舒斯特公司和艾迪逊韦士利·朗文集团(AWL)合并成立了皮尔森教育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知名的教育出版商。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ELT(中小学、高中、大学教材)出版商,还为各国市场出版本土作品。皮尔森教育公司还是世界主要的技术专著出版商,出版综合性图书和电子资料,对象则是从电脑学者到IT专家等读者。

(见《皮尔森集团》,张玉辉著)

二、中国出版业中的出版集团

中国出版企业也正走资本重组、规模经营扩张之路。我国出版业现有各类集团约50余家,其中国家批准试点的以图书出版社为主的出版集团有七个:广东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正在组建)。这些出版集团组建时间较短,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这里简单介绍3家出版集团。

1.辽宁出版集团

辽宁出版集团于200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集团以辽宁出版集团公司为母公司,子公司是以辽宁发行公司、辽宁印刷公司以及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等11家省直出版社为中心,共计22家成员单位,进行规模运营重组,现有总资产17.4亿人民币、净资产6.2亿人民币、每年纯利润达1.6亿人民币,现有员工4700多人,每年出书品种约2300多种,经营业务涉及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图书批发、市场零售、图书物流配送、网上结算、房地产、食品等行业。

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是出版集团的最高经营与管理决策机构。总经理主持经营管理工作。考虑到出版集团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和政治方向第一的原则,以及出版集团和其他纯企业集团的区别,集团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由省委向省政府推荐,省政府委派和聘任,集团党委书记由省委任命,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由一人兼任。主要机构包括:图书部、印务部、市场部、投资部、财务部、信息中心等。集团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重组发行企业,建立辽宁发行(集团)公司。(2)重组印刷企业,组建辽宁印刷总公司。(3)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对富余人员实行多种形式的下岗分流。(4)制定、颁布集团的管理规定,共计49项。(5)启动三大工程:图书音像配送中心、出版智能大厦、数字出版。

该集团目前正在筹资营建全国营业面积最大、设计技术含量最高、采用国际最新物流方式的网络化配送中心(辽宁图书、电子、音像制品配送中心),该中心是辽宁出版集团根据规定新闻出版署不均衡发展战略而建设的国家级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的配送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化、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超级图书、电子、音像制品配送大市场,是辐射东北及华北地区,逐步覆盖全国的物流中心,预计建成后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以上,可供品种达60万种,起到资源优先配置,优良的资源配置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氛围。从而使我国出版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出版竞争,主动参加国际出版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打破垄断主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全国统一的、对外开放的图书大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2.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是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前是我国出版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8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组建,1999年12月挂牌成立。成员包括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译文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图书公司(含上海书店)。1998年10月集团成立时共有职工900多人,总资产3.8亿元,年出版图书约3000种,总销售码洋6亿元。

上海新闻出版局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主管单位,集团的主要领导由上海市委任命,集团所属出版社总编辑经市新闻出版局党委预审,并报市委宣传部备案。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集团的主要业务机构有:出版业务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事业发展部、集团为独立核算、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业务范围包括书报刊、电子读物、音像制品的出版,以及电视、文化用品、广告、书画拍卖、印刷、发行等等。集团成立以后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进行资产重组。组建资金结算中心,并向各出版社派出了财务主管。

(2)实施业务重组。把各出版社有关图书发行的人财物全部集中,组建发行中心。

(3)开拓新的业务。接办《上海商报》、拟办《理财周刊》;创立数字网络公司,对集团所属出版社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建立大型数据库等项业务。

3.中国科学出版集团

科技出版是中国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新闻出版署批准组建中国科学出版集团,2000年六月正式挂牌。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以科技书刊出版为主的专业出版集团。是以科学出版社为核心,包括北京希望电脑公司、北京科海高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杂志社、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法人联合体,集团没有企业法人资格。

集团的最高管理机构为理事会,集团下设投资结算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图书选题协调策划中心、电子音像选题策划中心、期刊市场开发中心、书刊国际市场开发中心等机构。1999年集团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的销售码洋5亿多元。目前集团没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经营业务和人员资金的重组。集团的管理按照“三统一分”,即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的原则实施。2000年6月集团正式挂牌以来,探索集团核心企业的改制——即科学出版社的改制是集团的主要工作。主要的方式是在出版社内部实行模拟股份制,打破原来的编辑分工,面向市场重新组合,把出版社分成6个中心:科学图书编辑中心、综合编辑中心、医学编辑中心、龙门、信息技术编辑中心、期刊出版中心等。这些中心是经营单位,其骨干可以持有虚拟股份等。

(见《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一期)

三、中外出版集团规模和经营方式不同

1.外国出版集团多是大规模跨国的多种经营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则是形式较为单一的专业集团

集团规模经营是当代世界出版企业发展的总趋势。英国的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可以办出版社,因而竞争十分激烈,风险也较大。加之英国出版界的“出口型”特点,需要参与国际出版竞争。这就需要出版社有强大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做后盾,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他们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兼并、联合组成了大的出版集团。哈勃考林斯(HERPER COLLINA),里得·艾尔斯维尔(READ ELSEUIER),皮尔森(PEARSON)和麦克米兰(MICMILLAN)成为英国目前的四大出版集团,在英国,无论是皮尔森,还是麦克米兰,没有一家出版集团限于英国本土或只限于图书市场,而是经营业务涉及多行业、跨地区、跨国家的联合出版集团,其实力与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出版社的分布具有地区的均衡性、种类的齐全性、规模的一致性等特点。比如我们现在实行的一部(委)至少一社一报的出版产业结构布局政策,就有许多弊端。尽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文化条件各不相同,却都要有自己的人民社、科技社、教育社、少儿社、综合社等,实行差别不大的行业管理,特别是专业分工造成出版社之间贫富悬殊距离越来越大。从出版产业结构和图书结构看,这种出版设置的均衡性,分散了出版资源,不仅不利于出版社的优势发展和规模经营效益的形成,还导致出版竞争的激烈和资源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出现,以及出书结构的雷同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版业将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应根据我国现有的出版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建立一定数量的高标准、高起点、具有同外国大型出版集团抗衡能力的国有大型出版集团。这些出版集团公司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出版集团。与此同时,它还必须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立足于本省、市、自治区,面向全国,参与国际出版竞争。

2.外国出版集团具有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专业分工是在自然竞争中形成的;中国的出版集团大多是由各级政府进行“行政捏合”而建成的

贝塔斯曼出版集团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皮尔森出版集团也有150多年的历史,新闻集团有近50年的发展史。这些集团开始的规模也是很小的,很不成熟的。贝塔斯曼开始起家时仅仅是在一个汽车作坊中渡过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新闻集团开始时仅有一张报纸,他们是经过数十年的创业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这些外国出版集团经营经验丰富,规模巨大。而我国现阶段出版集团大部分组建时间仅短短几年,1989年4月,花城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江西文艺出版社、海南人民出版社等15家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组建成立“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成为中国最早的出版集团也不过12年。外国大型出版集团大都有一个乃至于数个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创利能力,通过长期的规模经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和专业分工特色。品牌战略在集团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贝塔斯曼出版集团最著名的品牌就是它的读者俱乐部和俱乐部版图书。除此之外还拥有兰登书屋、矮脚鸡、戴尔等出版社;皮尔森出版集团拥有全球最著名的报纸——《金融时报》、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单位——皮尔森教育出版公司、全球最大英语出版单位——朗文出版集团等著名品牌;新闻集团拥有最著名的品牌是《泰晤士报》、《太阳报》、哈伯·考林斯出版社。而我国出版集团由于组建时间短,运作时间少,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的效果还不可能凸现,但是我们在组建出版集团的过程中,应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去运作,特别注意要发挥著名品牌的轰动效应,同时也还要保护和利用好一般品牌的潜在效应。

现阶段的我国出版集团,无论是试点还是非试点单位,无一例外的是在各级政府的行政力量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包办婚姻”、“拉郎配”的成分。这种组合形式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原因,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特色的出版业的特征之一。但也应该看到此种方式使集团内部职工,特别是相当多的领导干部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集团领导之间、集团领导与各成员单位领导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平衡关系的结果,而不是以资金、期权等激励关系的结果。目前,我国已成立了一些出版集团,如辽宁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等,虽然这些出版集团都是以行政推动、地域化的特征来运作的,但这毕竟是中国出版业的进步和发展,是积极应对外国出版业挑战的一条重要措施。

3.外国出版集团多数是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的;中国出版集团融资渠道一般是国家投资、行业内融资,形式较为单一、呆板

比较中外大型出版集团的经营规模和获利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出:世界排名第三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兼并”在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一直是其开拓市场、国际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的制胜法宝。1994年集团的总收入中的64%来自国外,仅在美国一国的经济收入就达45亿马克(25亿美元)。80年代初,集团兼并了美国最大的纸皮书出版社——矮脚鸡——双日出版公司和奥地利佛里茨·莫尔登出版社。1993年,集团又与美国普特南·波克利出版公司合资创办了普特南新媒介出版集团,集团主要业务分布德国本土37%、欧洲其他地区35.9%、美国20%、世界其他地区6.2%。进入90年代以来,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又制定了稳定欧洲市场、扩大美国市场的战略。1998年,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出重金14亿美元收购美国兰登书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文一般图书出版社,并与集团在美国的另一家大型出版公司BDD合并,组建兰登书屋有限公司,将控制美国成人一般图书市场份额的20%-25%。由此而来,我们分析世界上几家大型出版集团的情况,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规模大。如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现拥有5万多名职工,1998—1999年财政年度的收入达到了280亿马克。也就是该集团年经营收入110多亿美元;二是综合经营。即包括出版与发行业务的综合经营,又包括报业与图书、期刊业的综合经营,并且往往是多媒体、多行业的综合经营,如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经营收入的78亿澳元中有中国图书销售额就占12亿。新闻集团麾下全资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就有20多家,如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福克斯电视网、福克斯电视台、二十世纪福克斯电视公司、美国有线电视频道、香港卫视、英国天空电视台、拉美天空电视台、福克斯澳讯电视网等部门,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三是具有跨国经营能力。如英国的皮尔森集团,是英国最大的传媒集团,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出版商。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图书市场中的教育类图书占据领先地位。北美销售收入10.78亿英镑、英国销售收入4.97亿英镑、欧洲销售收入4.61亿英镑、亚太地区销售收入1.61亿英镑、其他地区销售收入0.54亿英镑;四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垄断性市场。比如贝塔斯曼的读者俱乐部、皮尔森的教育出版物市场、拖斯达出版集团禾林系列小说等具有跨国垄断经营强大的品牌特征。相比之下,我国现在组建的出版集团还不具备上述特征,需要迎头赶上。比如全国最大的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现有总资产17.4亿人民币、净资产6.2亿人民币,年销售收入约20亿人民币,年纯利1.6亿人民币,这与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的年经营收入110亿美元(约合935亿人民币)经营规模相比较相差47倍,差距竟有如此之大。所以,我国出版集团的运营操作也应具备上述四点特征:在经营规模上,有数家大型出版集团,要逐渐进入全球出版业前30名行列,年销售额要达到50亿人民币以上;在经营业务上,要实现多种经营、多种行业互动的良好态势,将蛋糕做大,报刊业与出版业综合经营发展;在经营能力上,要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跨国经营的能力和收购国外出版企业的经济实力;在内部组成成员的结构上,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形式,将专业出版社和大型国有书店、网上书店、网上连锁书店等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为今后的发展、跨国垄断经营、开创国际出版物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出版企业要积极发展,参与国际出版竞争,就要抓紧时间建造能够漂洋过海的出版航空母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版企业是构建出版产业的细胞,出版企业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着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这就决定着出版企业必须进入良好的组织状态,走现代企业管理道路,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竞争能力。而创建出版集团,主要就是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产的流动与重组,能动的结构性的调节出版经营方向,借以巩固自己多年形成的特色,减轻或去掉不良资产的包袱,强化形成专业出版的垄断经营优势,有利于出版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由此可见,我国出版集团的组建也需要进行资产重组,提高资本运营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出版企业真正摆脱行政干预,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标签:;  ;  ;  

中外出版集团大扫描_新闻集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