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曾令柯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曾令柯

曾令柯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A区 408400

【摘要】针对于小学生而言,童话是其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而在童话中也蕴含着诸多的人生哲理、处事之道等,是对其实施德育教育的路径之一。至此,在渗透德育教育时,小学学校也可以以童话为载体,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童话;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084-01

前言: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诸多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也纷纷涌现而出,而童话化教育就是其中一种。所谓的童话化教育,就是指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童话化的氛围、童话化的活动等,并建立起童话化的激励机制,使教育的实效性、情趣性、针对性大大增强,便于学生们的接受、践行。至此,小学学校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童话化教育引入进来,促使教育目标的落实,保障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

一、童话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道德观念较为鲜明

针对于儿童来说,童话就是其的精神食粮,不仅承载着梦想、希望,也是其的精神寄托之一[1]。在童话中,含有孩童对真、善、美的追寻,对良好品质的称赞等,这都是对儿童的一种无形中的德育教育。例如,在《小鲤鱼跃龙门》这篇童话中,其告诉了儿童应勇于创新、合作进取等,这对于孩童道德素养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效用。由此可见,童话中的道德观念是比较鲜明的,并易于学生所接受,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理想选择之一。

(二)道德形式较为生动

德育教育应是无痕、应是潜移默化的,也应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的接受,并为其人生观念、道德思想的树立产生积极影响[2]。而在童话中,无论是童话情节、童话中的各个人物、场景、服装描写等,都在无形中的展现真、善、美的影子,这样的道德形式与说教相比,是非常生动的,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使德育教育达到最佳。

(三)道德内容较为广博

在童话中,其所涉及的道德内容也是较为广博的。例如,奋勇向前、活泼可爱的小鲤鱼;乐于助人、贪玩淘气的匹诺曹;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丑小鸭等,都会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大大的影响。这些思想品德、价值观念都是正面、向上的,道德内容较为广博,是小学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理想选择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童话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将童话融入德育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积极的开展一些画童话、写童话、读童话、演童话的活动,并要在童话中挖掘各种各样的德育因素,使最终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解《丑小鸭》这一童话故事时,学校就可以展开向丑小鸭学习的活动,开展一个“丑小鸭精神大家谈”的活动,对丑小鸭及其童话故事进行剖析、解析等,促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丑小鸭身上的自强不息、珍爱生命等,这往往比传统模式下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二)将童话融入德育方法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也可以将童话为载体,来展开相应的德育活动,大大增强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使德育效果大大增强[3]。

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个“童话节”,让全体同学都穿着童话中的服装、服饰等,并进行相关的童话表演;在表演过后,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在此过程中的收获等,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感受能力,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三)将童话融入德育评价

在童话的耳濡目染下,很多的动物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固定的印象,比如,小花猫比较贪玩、小喜鹊比较热情、小鲤鱼比较上进等。至此,在实施德育评价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将这些小动物融入其中,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将童话的德育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例如,某位学生最近非常贪玩,就可以让教师扮演“啄木鸟”的角色,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应适当的改善,这样的方式可以便于学生的接受,使其的诸多行为得以改正,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用。

(四)将童话融入德育活动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学校也可以将童话融入到德育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影响,使其的道德水平得以进一步地强化。

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就可以鼓励学生,让其组成各种各样的小队,比如“小喜鹊队”“小蜜蜂队”等,在假期时间帮助他人做一些好人好事,真正的实现童话化教育,将童话的德育价值尽显出来。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童话为载体来促进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便于其的接受、践行,使其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得以正确的建立,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有着莫大的效用,急需引起教师们的关注、重视等。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小学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我确信,只要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为童话化教育的推动、践行助力。

参考文献

[1]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 126-127.

[2]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02):129+131.

[3]闫闯,郑航.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嬗变——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为文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0):72-78.

论文作者:曾令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曾令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