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市园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美化的有效措施,可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环保概念,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建设和生态园林的研究将得到重视。虽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应该极力解决问题,应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每一种建筑行为。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
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基本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然而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少工业行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国政府格外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各个城市也开始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具体表现在对反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其目标在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近几年,相关部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因而增强了对园林工程的爱护。在城市中开展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还会促进对物质文化的宣传,为城市的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还可以推动城市进一步的发展。对于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任何问题,而且其创造的效益会远远大于投入。并且,园林中的绿植还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因此,人们需要深入了解风景园林的建设意义,大力发展风景园林工程。
二、目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现状分析
2.1施工管理不规范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项工程建设广泛的开展起来,由此施工队伍的数量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充斥了很多不规范的施工单位。有很多的施工单位都是自发组成的,施工技术不专业,组成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对其进行管理中,组织纪律性比较差,在施工中不能够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导致园林景观的施工质最差。
2.2 缺乏与施工单位的沟通
在風景园林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该与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施工单位应该深刻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将其设计内涵充分的展现出来,达到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却缺乏与设计师的沟通,在施工中,无法将设计师的真正意图表现出来,缺乏生态绿化的意念,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也没有合理的安排,致使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标准不高。
2.3施工各部门协调不当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参建的单位众多,会出现工种交叉作业,由此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好每个环节的进程,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致使出现工序混乱,衔接不当的情况出现,不仅影响到工程的工期,对于工程质量也会有所影响。
三、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策略
3.1 设计与施工相协调
工程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设计是施工的根据,施工能够把设计通过实物实现。作为施工放样人员应该根据必须能够充分理解整个工程的内在和想要表达的含义及效果额,而且必须保证放样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假山的堆叠,必须对假山的意境和想要实现的效果有所了解。山给人的感觉是高远,在假山的堆叠中应该突出主次,因为人的视线点比较低,所以在离山很远的位置看到山顶能够感受到高远的意味。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点,所建造的园林就会缺少一定的韵味。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图纸多次的对假山进行调整,直到达到一定的意境。
3.2定点放线技术
在进行定点放线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栽种位置进行确定,如果设计方案的内容比较复杂,就需要对植物的栽种位置进行精确,才能提高工程建设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中一株植物的栽种位置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在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实际建设地点的测量和标记工作,并且对载种位置进行明确的标注,还需要对种植程序进行简化,确保施工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需要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对植物的建设位置进行科学的更改,如果建设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不能盲目的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各项操作,应该进行灵活的变通,才能提高工程的建设效果,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4]。
3.3土壤处理技术
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土壤的质量会对总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选择合适的土壤,才能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因为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植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生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土壤性质的要求也存在不同。只有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进行植物的栽种,才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确保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处理,对土壤的质量进行实时的检测,并且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确保土壤的情况能够符合植物的生长要求。在进行植物种植过程中,需要建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壤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施肥和翻土等措施,对土壤的性质进行调节,才能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3.3草坪建造的施工技术
3.3.1 选择优良的草种是建造优质草坪最根本的条件。一般用于园林绿地的草坪植物,根据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分为冷型草坪和暖型草坪两大类。冷型草坪即北方草坪,如甸旬剪股疑、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其特点是耐寒性强,叶色嫩绿。暖型草坪如结缕草、狗牙根、马尼拉等,其特点是甸甸性强,夏季色碧绿。
3.3.2 需要建造优质草坪,首先要土地平整,为便于排水,防止积水,建造较大面积的草坪,一般要求中心区域比周围稍高些,形成良好的自然排水度,排水度控制在3~5度,直到草坪边缘。同时在地下应开挖宽度为30~50cm的暗排水渠,暗渠间距一般为20m,使地下形成良好的排水网络。然后做好浇水抗旱、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后期工作。
3)灌木种植技术。种植灌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应当遵循深穴潜栽的原则,确保穴位的挖掘符合灌木种植要求,同时,种植穴的直径也要满足灌木种类的要求,这样有助于提高种植过程的可操作性;种植规格相对较大的常绿树木时,要合理控制好树穴底部的垫土厚度,并在挖穴时确保底部的平整度。
3.4 大树移植的施工技术
为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①裸根移植。这种移植方法适用于落叶乔木,移植时间应当尽量选在大树落叶后至萌芽前的休眠期,可在距离树干50-60cm半径的位置处进行挖掘,当遇到较粗的根系时,可以用手锯将之锯断;其适量的稀泥浆,并加入杀菌剂、生根液后均匀涂刷在大树根部,然后用草生或薄膜包好装车待运。采用裸根移植的方法对大树进行移植时,应当做到随挖、随运、随栽植。②土球移植。采用该移植方法时,应当按照土壤的性质和大树移植成活的难以程度确定合理确定土球的直径,通常为大树胸径的4-6倍。对大树进行挖掘时,应当以主干作为中心,较细的树根可直接用利刀切断,粗跟则可用手锯锯断,需要注意的是,不得使用铁锹、钢棍等工具,以免造成土球松散影响成活率。
3.5苗木养护技术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对绿化植物的景观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苗木养护管理技术。在修剪园林绿化苗木时,要以保证园林苗木成活率为前提,尽量保持苗木树形。如,元宝枫在移栽之后要重新修剪,而其他苗木植物则需要适当疏枝即可。在苗木修剪过后,若存在较大剪口,应在剪口处涂抹树木保护剂,避免树木流胶或感染病虫害。此外,还要及时摘除苗木植物的花、果,以达到减少苗木养分流失的目的。由于每年6月上旬之后会出现持续高温,所以要对苗木进行遮阴处理,避免强烈日照对苗木成活造成损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在进行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为植物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保障植物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惠明,胡志刚.探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居舍,2018(08):89.
[2]黄立顺.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提高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1):52-53.
论文作者:曹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壤论文; 草坪论文; 苗木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